在第20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由東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數位化紡織服裝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義紅團隊研發的基於石墨烯發熱的低周波理療儀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實現了理療保健「私人訂製」,受到廣泛關注。
經過多年潛心研發、多次試驗,東華大學科研團隊研發了一種「石墨烯衍生發熱材料」,並應用於理療儀發熱片,克服了傳統發熱元件能耗大、可穿戴性差的缺點。基於石墨烯發熱的低周波理療儀利用先進的濾波技術,採用電療原理,配合石墨烯發熱片發射的遠紅外線,柔化電刺激人體皮膚和神經,確保理療過程中最大限度的安全。通過安全的調製低頻脈衝電流,激發或加強中樞神經系統傳導,並刺激神經、肌肉和細胞,促使局部皮膚血管擴張,細胞通透性增加,加快血液循環,實現對人體部位的理療保健功能。
該理療儀形似「暖寶寶」,簡易輕便,只要將它放置在身體的相應部位,打開開關,石墨烯發熱片發射的遠紅外線就會發揮出理療保健作用。「通過將現代科技與傳統中醫理療手段有機結合,由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為理療方案提供理論依據,讓理療保健更便捷舒適,更精準,為人們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張義紅說。
「人工智慧+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個性化和精準健康管理提供了可能,理療保健方案是否可以「私人訂製」呢?東華大學張義紅團隊研發的這款低周波理療儀就可根據個人身體特徵拿出個性化的理療保健方案。該理療儀不僅能實現傳統意義上的理療保健功能,同時還有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的「絕招」。據張義紅介紹,理療儀可以連接手機端App,在進行理療保健的同時,將各類人群的相關數據上傳到「雲端」,應用人工智慧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後,得出個性化低周波頻率參數的最優化設置,從而「訂製」最適合用戶的理療保健方案,讓保健不僅有「科技味」,還有「個性範兒」。
據了解,該理療儀已試用於飛行員、運動員的訓練及保健等領域,經過運行調試,積累了一定的用戶試用數據,同過對數據進行智能處理分析,為飛行員和運動員建立個性化精準化的理療保健提供參考和建議。通過對低周波頻率以及紡織面料的結構功能改變,有望在女性健美保健、生理期腹部加熱護理等方面提供相關產業化技術支持。目前,項目團隊正積極推進樣品產業化生產,不久的將來這款理療儀有望出現在市場上,造福大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