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基於石墨烯發熱的低周波理療儀參展工博會—新聞—科學網

2020-12-20 科學網

 

在第20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由東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數位化紡織服裝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義紅團隊研發的基於石墨烯發熱的低周波理療儀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實現了理療保健「私人訂製」,受到廣泛關注。

經過多年潛心研發、多次試驗,東華大學科研團隊研發了一種「石墨烯衍生發熱材料」,並應用於理療儀發熱片,克服了傳統發熱元件能耗大、可穿戴性差的缺點。基於石墨烯發熱的低周波理療儀利用先進的濾波技術,採用電療原理,配合石墨烯發熱片發射的遠紅外線,柔化電刺激人體皮膚和神經,確保理療過程中最大限度的安全。通過安全的調製低頻脈衝電流,激發或加強中樞神經系統傳導,並刺激神經、肌肉和細胞,促使局部皮膚血管擴張,細胞通透性增加,加快血液循環,實現對人體部位的理療保健功能。

該理療儀形似「暖寶寶」,簡易輕便,只要將它放置在身體的相應部位,打開開關,石墨烯發熱片發射的遠紅外線就會發揮出理療保健作用。「通過將現代科技與傳統中醫理療手段有機結合,由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為理療方案提供理論依據,讓理療保健更便捷舒適,更精準,為人們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張義紅說。

「人工智慧+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個性化和精準健康管理提供了可能,理療保健方案是否可以「私人訂製」呢?東華大學張義紅團隊研發的這款低周波理療儀就可根據個人身體特徵拿出個性化的理療保健方案。該理療儀不僅能實現傳統意義上的理療保健功能,同時還有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的「絕招」。據張義紅介紹,理療儀可以連接手機端App,在進行理療保健的同時,將各類人群的相關數據上傳到「雲端」,應用人工智慧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後,得出個性化低周波頻率參數的最優化設置,從而「訂製」最適合用戶的理療保健方案,讓保健不僅有「科技味」,還有「個性範兒」。

據了解,該理療儀已試用於飛行員、運動員的訓練及保健等領域,經過運行調試,積累了一定的用戶試用數據,同過對數據進行智能處理分析,為飛行員和運動員建立個性化精準化的理療保健提供參考和建議。通過對低周波頻率以及紡織面料的結構功能改變,有望在女性健美保健、生理期腹部加熱護理等方面提供相關產業化技術支持。目前,項目團隊正積極推進樣品產業化生產,不久的將來這款理療儀有望出現在市場上,造福大眾健康。

相關焦點

  • 東華大學11項科技成果亮相工博會—新聞—科學網
    有限次使用連體防護服、非織造材料為抗疫物資生產「保駕護航」、讓顏色擁有數字「身份證」……9月15日,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將在滬開幕,東華大學11項科技成果參展
  • 東華大學舉行「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新聞—科學網
    12月22日,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讓人大飽眼福,30餘件近代服裝和70餘件當代作品集體亮相,靜態展、沙龍秀、研討會都散發著海派時尚的魅力。 海派時尚歷經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如今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本次展覽通過歷史與創新的對照,突出新舊變化,讓觀眾直觀地體悟海派時尚「古」與「今」的傳承發展與變遷。
  • 東華大學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新聞—科學網
    「近百年前,陳獨秀將新青年編輯部從北京遷回上海,入駐老漁陽裡
  • 東華大學紡織、材料創新科技亮相工博會
    上海熱線訊,紡織品水洗50次仍可保持優異的抗菌效果;排汗導溼的運動休閒面料能加載抗菌、阻燃等功能;神奇手術服為醫護人員築起一道"防護牆"……在昨日(11月1日)開幕的2016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東華大學展出了涵蓋紡織面料、醫衛防護材料、高性能纖維、航空複合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的多項創新技術,生動的展覽形式一下拉近了高科技與觀眾的距離
  • 新聞 | 我校技術成果亮相第22屆工博會
    本屆工博會以「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為主題,我校共有7項成果參展。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劉紅斌、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教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陸震前往我校展位參觀,聽取我校技術轉移工作及參展項目情況介紹。
  • 上海交通大學21項高科技成果參展第二十二屆工博會
    本屆工博會設有數控工具機與金屬加工展、工業自動化展、節能環保技術與設備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應用展(工業網際網路展)、能源技術與設備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展、機器人展、科技創新展和新材料產業展等九大專業展區,展覽面積24.5萬平方米,踐行創新引領發展,促進科技與社會經濟深度融合,是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上海科創中心的重要載體之一。上海交通大學21項高科技重大應用性成果以設獨立展廳的方式參展。
  • 第22屆工博會開幕在即 高校展區特設防疫科技展區
    第22屆工博會開幕在即 高校展區特設防疫科技展區看看新聞Knews記者 朱玫2020-09-11 14:03主題為「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今年工博會高校展區除了線下展會,還首次推出雲展覽活動,並特設高校防疫科技展區。本次高校展區面積8062平方米,基本與前三屆持平。參展高校69所,其中,滬外高校49所,上海高校17所,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另外,還有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泰國西北大學和泰國北清邁大學3所國外高校參展。
  • 東華大學11項「高科技」亮相中國工博會
    有限次使用連體防護服、非織造材料為抗疫物資生產「保駕護航」、讓顏色擁有數字「身份證」……近日,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滬開幕,東華大學攜11項科技成果參展,讓我們一睹為快吧。東華大學參展項目還有材料學院遊正偉教授團隊「新型智能功能聚氨酯材料」、紡織學院杜趙群教授團隊「CHES-FY 紡織材料手感風格測試儀」、材料學院孫賓教授團隊「新型綠色高效鈦系納米催化劑的開發及其聚酯產業應用推廣」、材料學院王燕萍副教授團隊
  • 工博會首推「雲展覽」,高校防疫科技展區亮點多
    參展高校69所,其中,上海高校17所。另外,還有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泰國西北大學和泰國北清邁大學3所國外高校參展。據市教委介紹,高校展區共有31個高校獨立特裝展位、並設置創新創業展區、高校防疫科技展區、高校集中展示區和靜安區青少年科創教育聯盟展區,此外,還設置主會場區和項目路演區等。
  • 看高校黑科技集中亮相工博會
    這件有科技含量、應急完成的防護服,就在工博會展臺上低調亮相……東華大學展出的有限次使用連體防護服。 東華大學供圖診斷一位檢測者的CT數據只需20秒!南開大學研發的「基於可解釋人工智慧技術的新冠肺炎肺部CT影像篩查系統」,可達到專業影像科醫生診斷水平,在國內數十家醫院應用部署,還在日本、義大利、美國、德國等投入使用,為全世界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醫生提供有效幫助。疫情期間,張文宏醫生的詼諧幽默和他的醫術、口碑同樣讓人心安。
  • 東華大學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新聞—科學網
  • 發光變形還能保健 東華大學又要帶著新款科技旗袍出國參展啦
    李若楠 攝(下同)   【新民網·最新報導】會發光,能變形、變色,還有醫療保健作用……8月24-25日,包括全新的科技旗袍在內的85套東華大學海派旗袍設計與收藏將三度登陸全球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愛丁堡藝術節,展現來自中國的前沿科技、上海的時尚流行及中國大學的智慧力量。今天,部分參展旗袍亮相東華校園。
  • 去工博會看「黑科技」:有一款可快速檢測空氣中的新冠病毒
    本屆工博會於9月15日至19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舉辦的首個國家級工業展會。本屆工博會高校展區將展出創新成果708項,49所滬外高校、17所上海高校參展,雲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此外,還有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泰國西北大學和泰國北清邁大學3所國外高校參展。
  • 第十九屆世界管理論壇在東華大學召開—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12月6日上海訊(記者黃辛通訊員朱佳樑)12月5日,由世界管理協會聯盟(IFSAM)中國委員會、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主辦的第十九屆世界管理論壇暨東方管理論壇在東華大學舉行
  • 東華大學抓住科技扶貧「牛鼻子」 —新聞—科學網
    助力生態文明新農村建設
  • 東華大學主編我國首部城市家具國家標準發布—新聞—科學網
    11月25日,由中國標準化協會城市家具分會主辦,東華大學和中建八局科技建設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首屆上海國際城市家具高峰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
  • 北大「機器魚」遊上海灘,今年工博會比往年早一個多月,高校展區又...
    「機器魚」要遊進上海灘了:北京大學為工博會帶來一條「自主仿生機器魚」,打破傳統遙控潛水器(ROV)的有纜操控方式,採用無線、水聲通信兩種方式,續航能力強、噪音低、對環境影響小,特別適合在複雜水域中運行。
  • 石墨烯發熱膜的發熱原理
    石墨烯的研究熱潮首先是從英國的曼徹斯特大學蔓延出來的,並且迅速的以其優異的性質席捲了全球各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在2004年用微機械剝離法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正式發現了這種奇蹟般的二維材料,也因此,他們共同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科學界無上榮耀。
  • 東華大學呈現時尚設計視覺盛宴—新聞—科學網
    時尚設計論壇、非遺服飾動態創演秀、創意設計靜態展覽等活動在東華大學延安路校區輪番上演,設計、藝術、創意、傳統等多種元素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小雪節氣的「魔都」被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充滿個性和創意的作品和才情「點燃」。
  • 防疫精品、智能製造、健康生活……69所高校將攜700多項最新科研成果亮相工博會
    記者從工博會高校展區主辦方獲悉,69所參展高校將帶來708項創新成果,其中滬外高校49所、上海高校17所,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還有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泰國西北大學和泰國北清邁大學3所國外高校參展。據悉,本屆工博會主題為「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這也成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舉辦的首個國家級工業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