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張慧
可重複使用的防護服、僅需約20秒就可診斷數據的CT影像篩查系統、免核酸提取的試劑盒,這些來自高校的防疫黑科技,將在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展出。
本屆工博會於9月15日至19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舉辦的首個國家級工業展會。
本屆工博會高校展區將展出創新成果708項,49所滬外高校、17所上海高校參展,雲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此外,還有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泰國西北大學和泰國北清邁大學3所國外高校參展。
本屆工博會高校展區還設置了高校防疫科技展區,共組織全國29所高校的49個項目參展,將突出展示來自高校的防疫科技。
南開大學研發了「基於可解釋人工智慧技術的新冠肺炎肺部CT影像篩查系統」,利用該系統,診斷每一位待檢測者的CT數據僅需約二十秒,可達到專業影像科醫生的診斷水平。
截至3月26日,該系統已在湖北等地的國內52家醫院應用部署,累計檢測超過153608病例,還在日本、義大利、美國、德國等投入使用,為全世界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生們提供了有效幫助。
復旦大學集成環境病原體快速捕獲/富集儀器、免核酸提取的一體化核酸檢測試劑盒以及螢光免疫層析抗體檢測試劑盒,可實現對空氣中新冠病毒快速精準的檢測,並儘可能地減少了操作人員的暴露風險。
該項目向葡萄牙、韓國、德國、匈牙利、印度尼西亞等國提供了300多萬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試劑,為世界範圍的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貢獻。
項目團隊與企業合作生產的Rowelk®有限次使用連體防護服 東華大學供圖
來自東華大學的有限次使用防護服,集高防護性、舒適性和持久耐用性於一身。該防護服經鈷60輻照殺菌後可重複使用,部分物化指標甚至超過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同類產品。這項科研攻關項目可謂爭分奪秒,克服了沒工人、沒原料等重重困難,入選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緊急啟動的高端防疫產品攻關項目。
本屆工博會高校展區的展品涵蓋抗疫攻關、工業自動化、重大先進裝備、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系統、機器人、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醫療器械、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今年還將首次推出雲展覽活動,採用3D建模搭建展臺、展示展品,並錄入與線下展示同步的各類信息,展示高校的亮點項目和重點推介項目。
責任編輯:鄭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