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產業研究院報告:中韓製造業技術差距縮短至3.3年
原標題:韓產業研究院報告:中韓製造業技術差距縮短至3.3年 韓聯社11月23日報導,韓國產業研究院(KIET)近期面向708家韓企開展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目前,韓製造業企業的技術水平僅比中國領先3.3年,這比2011年的調查結果(3.7年)縮短了0.4年。
-
韓國產業研究院:2013年中國入韓遊客消費額達823億元
韓國產業研究院8月15日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赴韓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是2007年的4倍。
-
韓國產業研究院發布韓國工業革新增長評價和課題報告
韓國產業研究院(KIET)於4月5日發表了「新融合時代韓國國內新工業的革新增長評價和課題」的報告書,為了國內新產業能夠形成產業生態,公開了商業化、市場創出、成長基礎、 根據報告書顯示,智能型半導體、人工智慧、lOT家電、實感內容、智能型機器人、自動駕駛車等
-
韓企「東南飛」?韓企說中國吸引力大且無可取代
新華社近日,一則由韓國方面發布的「建議將海外工廠遷至東協國家」的報告引發各界關注,這份由韓國貿易協會(KITA)國際貿易通商研究院(下稱「國際貿易通商研究院」)所發布的報告認為,受中國工資上漲、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建議韓企考慮將海外生產基地從中國轉向東協國家,在後新冠時代穩定全球供應鏈。
-
加快布局 韓動力電池產業再提速
目前全球超過90%的動力電池產能來自中、韓、日,中國企業一直是當仁不讓的龍頭角色。但是今年以來,韓系三強實現逆襲,LG化學、三星SDI和SK Innovation三家企業合計上半年的份額上升到34.5%。相比2016年的9.5%,4年內猛增近4倍。
-
新韓銀行將進駐重慶 助力韓資優勢產業集聚
中新社重慶9月22日電 (記者 劉賢)重慶銀監局22日向媒體發布消息稱,新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籌建重慶分行的申請已獲得中國銀監會批准,將成為第二家進駐重慶的韓資銀行。截至目前,重慶已有16家外資銀行分行,其中已開業分行14家,在渝外資銀行分行數量位居中國中西部前列。
-
林毅夫:發展產業,要順應比較優勢
第一,不同國家,能夠形成競爭優勢的產業是不同的。相對豐富的資源要素,價格也相對較低;相對稀缺的要素,價格也相對較高。每種要素的相對價格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是不一樣的,這就導致了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具有各自的比較優勢。第二,要真正發揮本國的比較優勢,一方面要有市場,另一方面還要有政府。
-
中國大舉投資韓國娛樂文化產業 韓媒:互惠雙贏
(圖:韓國《中央日報》網站)參考消息網1月29日報導 韓媒稱,中國資本正紛紛湧向娛樂行業。電影《延坪海戰》的投資發行公司NEW,中國資本是其第二大股東;而電視劇《製作人》和動漫《堅果行動(The Nut Job)》的製作公司綠蛇傳媒(Chorokbaem Media)、RedRover,中國方面是其最大股東。
-
細胞儲存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18)發布,時光站助力中國細胞儲存產業...
7月23日,個體化細胞治療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布了《細胞儲存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主要對國內細胞儲存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前景進行了探討,並指出未來中國細胞儲存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深耕健康產業多年的大艾集團早早就前瞻到產業發展的方向,在今年年中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召開首日正式推出細胞儲存品牌——時光站細胞儲存。
-
南京大學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正式揭牌暨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楊忠副書記頒發孫志軍同志南京大學兼職教授聘書,孫志軍理事長和楊忠副書記為南京大學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揭牌,觀看南京大學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2020年工作回顧視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理事長孫志軍做了專題報告。會議由南京大學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顧江主持。
-
韓國科學院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來東臺考察
日前,韓國科學院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負責人來東臺考察,與江蘇美之好機器人有限公司負責人對接洽談「智能協作機器人智能化工廠技術」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雙方就合作願景、合作方式等框架內容基本達成共識。這是雙方在7月下旬省跨國技術轉移中心、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鹽城市科技局共同舉辦的中國(江蘇)-韓國線上技術對接系列交流會形成對接成果的線下沿續。
-
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發布重磅報告:藏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專利地圖...
中國企業必須重視產業融合領域的專利布局。與國外OEM大幅推進動力電池、燃料電池領域的研發相比,除比亞迪外,我國OEM在汽車產業新產業價值鏈環節專利布局寥寥。這些新的產業鏈環節往往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所在,且可能在未來成為汽車產業鏈中具有較高附加值的關鍵環節。
-
搖搖欲墜的韓國晶片產業背後的內憂外患
這兩種產品自然也成為支撐韓國半導體產業的「支柱」,但近期由於價格頻頻下滑,正在面臨著新的挑戰,這也成為韓國各大企業所持有的共識。日本政府日前宣布修改對韓貿易規定,將限制氟聚醯亞胺、光刻膠,以及氟化氫三種材料出口至韓國,上述材料主要用於智慧型手機面板以及電視的液晶屏,同時光刻膠也是半導體晶圓片的的核心材質。
-
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發布
人民網昆明12月18日電 (李發興)12月18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和昆明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發布會暨滇菜產業發展論壇在昆明學院舉行。《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20)》結合國內外新形勢,著重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產業造成的影響,從產業政策、餐飲企業運營、數位化建設、食品安全等多個角度提出建議。除此之外,書中還重點收錄了餐飲業普遍關注的素食產業、夜間美食經濟、咖啡產業、民族餐飲等專題報告。
-
餘淼傑:發展「雙循環」中國具有四個比較優勢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餘淼傑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他分析表示,我國發展「雙循環」具有四點比較優勢。
-
韓國國家技術標準院與國立電波研究院舉行人工智慧產業標準化研討會
韓國《電子新聞》11月19日報導,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下屬國家技術標準院與科學技術信息通訊部下屬國立電波研究院於今日在首爾舉行了「第二屆人工智慧(AI)產業標準化研討會」,來自韓國人工智慧領域的產業、教學、研究、政府(簡稱「產、學、研、官」)各方面的專家共同與會。
-
顯示產業主導權之爭
《2019 Micro LED次世代顯示關鍵技術報告》顯示,全球各大廠商在Micro LED技術上的布局從專利開始,索尼、三星等廠商最早布局。中國具有完整產業鏈的優勢,從晶片、巨量轉移到組裝的大部分環節都有中國企業的參與。京東方已與目前最受關注的Micro LED技術供應商美國公司Rohinni成立了合資公司,共同推動Micro LED新型應用。
-
韓國產業經濟與貿易研究院原院長金道燻:中日韓攜手加強東亞產業...
中國日報網4月10日電 疫情全球大流行對中日韓產業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帶來了嚴峻挑戰和衝擊。在這一特定背景下,4月2日,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召開「疫情全球大流行下的中日韓產業合作」專家網絡座談會,與會中日韓專家圍繞「疫情全球大流行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與中日韓面臨的共同挑戰」「以更加緊密的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合作,攜手應對疫情全球大流行對中日韓產業供應鏈的挑戰」「以特殊時期的特殊貿易政策推進中日韓更加緊密的產業合作」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
中商產業研究院:《2020年中國醫用口罩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中國醫用口罩產業產值將突破150億元。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醫用口罩行業的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特推出《2020年中國醫用口罩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PART2:醫用口罩行業相關概述醫用口罩多採用一層或者多層非織造布複合製作而成,主要生產工藝包括熔噴、紡粘、熱風或者針刺等,具有抵抗液體、過濾顆粒物和細菌等效用,是一種醫療防護用紡織品。
-
韓機構:48項韓國產品對日本進口依賴超90%
據韓國《亞洲日報》28日報導,韓經濟研究院28日發表的《韓日主要產業競爭力比較及啟示》報告顯示,去年韓國對日進口依賴超90%的產品共48項,其總進口額達27.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1億元)。該報告以聯合國國際貿易統計HS碼為標準分析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