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到底意味著什麼:湖南女孩鍾芳蓉北大考古專業的選擇

2020-08-10 教育產品人Shelly

最近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因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火了,引起了社會熱議,究其核心無非是因為」錢「途。這幾天正好也在看威廉·德雷謝維奇(一位因不滿美國精英教育而離開藤校教職的教授)的著作《優秀的綿羊》,忍不住會疑問,大學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奮鬥 VS 掙扎:迷茫來自何方

「我們會羨慕有人從名校退學創業,成為下一個扎克伯格,但卻不能理解有人完成大學教育僅僅是為了成為一名社會工作者。」在社會單一成功標準和功利實用主義的影響下,讓很多精英們為了優秀而優秀,為了競爭而競爭,以平均7或8門AP課、9或10項課外活動的「個人炫富」名單競爭入校,瘋狂扎堆於金融、諮詢、法律和醫學,畢業後首選華爾街和諮詢公司。追求卓越就如同「癮君子」,追求完美的心態讓這些精英們患上了「史丹福大學斯坦福鴨子症候群(Stanford Duck Syndrome)」,如同鴨子在湖面飄過,水面之上逍遙自在,水面之下鴨掌卻在拼命瘋狂地划水。驀然回首,心不知歸處,除了看起來還不錯的工資和看起來光鮮的位置,不知到底為了什麼。

「學校也默認了社會的價值取向:物質的成功等同於人品、尊嚴和幸福。」在本該思考人生、思考未來的年紀,18-22歲的美好大學時光,卻完完全全被就業所充斥,上大學的目的單純變成為了一個好工作、為了物質成功。哈佛學院前任院長哈裡·路易斯(Harry R.Lewis)寫道」大學已經忘記,他們對大學生的成長所承擔的更大的教育責任是幫助他們尋找自我,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使命。事實上,大學已經不能夠證明自己的教育到底提供了什麼本質。「為了追求社會價值的成功,一頭扎進所謂的「熱門」,從來都忘了思考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我們為了什麼而努力。

如果物質成功能夠一直支撐你的幸福,那你也是幸運的,只是我們見過太多人會出現以下兩種狀況:一種在奮鬥N年之後,完全變成為工資而活,痛苦的掙扎在職場;另一種選擇半路「出逃」,放棄已取得的成績,再去追尋自己到底需要什麼。當年的周恩來能夠鏗鏘有力的說出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現在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在為什麼而奮鬥?當你回答不出來的那一天,「奮鬥」就變成了「掙扎」,這或許就是當前很多痛苦和迷茫的來源。

(二)博雅教育 VS 職業教育:未來在何方

並非說為了一個好工作而上大學有什麼錯,大學本來就應該是多樣化的,但「真正的教育是為了你的長遠職業發展而做準備的,絕不是為你的第一份工作做準備的」。

為了適應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需求,大學教育應該多條線、多評價體系全面開花,而不是遵循單一的評價體系。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上大學就去頂尖的職業學院,為了厚積薄發給自己時間思考就去博雅學院,為了在某一細分領域走到前沿就去研究型大學……

博雅教育源自傳統的英式高等教育,「考慮的是整個人的建設,培養超越空間和時間來思考問題、不受工作性質所限制的能力,就如同人文學科原本就是關注個人存在的價值和使命,與你從事什麼職業並無關係」。雖然博雅教育不能讓你工作直接上手,但軟技能、綜合素質在一個人長期職業發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華爾街日報》曾經有一篇《僱主認為:大學專業是次要考慮》的報導,認為「批判性思考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要比求職者的本科專業背景更為重要」。硬能力是可以教出來的,但軟實力需要培養,培養的周期和成本對公司而言更難以支撐。

職業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實用主義,重點在於培養應用型人才,就是為工作、為就業而準備。在國內改變職業教育的地位可能還有相當的路要走,職業高等教育與綜合型大學、研究型大學相比,應該只是目標定位上的差異,而不應該是天然有地位上的高低,職業高等教育也應該有自己的清華、北大。著急直接拿到飯碗,來頂尖的職業院校,而不應該坐在綜合型大學和研究型大學的校園裡問我應該找個什麼樣的工作。

相關焦點

  • 湖南女孩鍾芳蓉676分報讀北大考古專業,冷門還是熱門?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備受關注。這不僅因為鍾芳蓉的高考成績很亮眼,也因為她是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學習全靠自覺的留守女孩,且她報考了在很多人看來頗為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
  • 鍾芳蓉:選擇考古專業的高分女孩
    光明日報記者 龍 軍8月2日,因為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而備受關注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收到了她的「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贈予的口述自傳《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在同時寄來的信件中,樊錦詩鼓勵鍾芳蓉:「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今年82歲的樊錦詩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
  • 選擇北大考古專業的鐘芳蓉,讚美之下也需寬容
    來源:錢江晚報據新京報報導,高考總分676分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今天即將到北大考古專業報到。8月31日,鍾芳蓉與一名同樣被北大錄取的高中同學一同前往北京。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後,清華和北大爭搶鍾芳蓉,她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北大「冷門」專業:考古。很多網友炸了鍋,認為這是浪費考分,紛紛教育她:「孩子,還是選一個好就業、賺錢多的專業改變家族命運吧?」
  • 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惹爭議,考古界為其撐腰成團寵
    02報考考古專業如果說鍾芳蓉第一次引起轟動是因為她留守女孩的身份,那麼第二次引起轟動,便是她在取得高分的情況下,選擇了一個冷門專業——北大考古博學院。很慶幸自己能在樊先生的影響下確定自己的興趣並堅定地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讓我的成長有了更多的力量。鍾芳蓉的父親也表示:農村人最主要是擔心錢的問題,但是她金錢看得比較淡。我們還是相信她,讓她自己做選擇。
  • 「考古界團寵」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已經漫步在北大校園
    祝你學業有成高考總分676分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 ,前幾天她與一名同樣被北大錄取的高中同學,一起前往北京大學報名了她提前已經把行李全部郵寄到北京,所以鍾芳蓉路途中隨行的行李不是很多。到北京後,她在北京工作的舅舅到火車站接的她們,並且當晚她住在舅舅家裡。
  • 湖南留守女孩考上北大選擇考古專業 同學:全力支持她
    今年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取676分的優異成績備受關注,為了慶祝她得高分,村子裡還放了鞭炮慶祝,學校老師也前往她的家中祝賀目前,鍾芳蓉的成績已經進入全省文科前十名,被她心儀的北京大學錄取可謂是指日可待。然而就在我們為這位女孩讚賞時,關於她報考的專業又被熱議起來。
  • 湖南文科第4名北大考古女孩鍾芳蓉母親:她孩子不會是留守兒童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契珩 ,回憶高考查分那天,「還在睡午覺,不急,該出的分總會出」。自7月末湖南省高考成績發布,圍繞鍾芳蓉「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引發的巨大關注和討論一直沒有間斷。而鍾芳蓉本人,鮮少在媒體露面。這個暑假,對於她的家庭意味著什麼?過去這些年,她的家庭經歷了什麼?本周,《面對面》記者來到湖南耒陽,見到了鍾芳蓉和她的父母。
  • 湖南女孩考676分選北大考古專業惹爭議,其實她的選擇是最好選擇
    最近,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676分卻選擇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的消息引發人們的熱議。這其中不乏為鍾芳蓉感到遺憾和惋惜的熱心人,他們認為:鍾芳蓉家境貧寒,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能考出這樣的高分實屬不易,鍾芳蓉應該選一個富有「錢途」的專業,畢業後早點掙錢養家。
  • 鍾芳蓉高考676分,選北大考古專業:實力帶來選擇、自信和擁抱
    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高考676分,取得湖南文科第四名。她按自己的喜愛報了北大考古專業,並被錄取。一時間,網上各種說法不一,大致內容主要是說窮人家的孩子怎能報這麼冷門的專業?冷門意味著就業選擇性小,冷門意味著未來的「錢」景不是那麼可觀。然鍾芳蓉還是選擇了它。
  • 鍾芳蓉——考上北大報考考古專業的留守女孩
    其中一位留守女孩備受關注。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成績為但最終,選擇了相對冷門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對於未來的就業,鍾芳蓉也有考慮,希望將來當一名老師或是在博物館工作。01我們有選擇的權利鍾芳蓉之所以最終會選擇北大的考古專業
  • 鍾芳蓉報北大考古專業,網友意見兩邊倒,北大喊話:我在大學等你
    填報志願的時候,大家才發現一分值千金不是用來嚇人的,關鍵時刻一分就是重點大學與普通大學的區別啊。而北大和清華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對象,網友們會熱情關注各省學霸最終選擇了清華還是北大。然而,鍾芳榮引人注目不僅僅是她考上了北大,而是因為她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並沒有首選當下的熱門專業,而是以自己的興趣和未來志向為主要參照標準,報考了北大的考古專業。據悉,她還打算以後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的專家。這名外表文靜甜美的女孩,卻有著自己獨到的人生規劃,以她的高考成績上北大可以選擇更,而她沒有追逐當前的那些熱門,依然決然按照志趣選擇了考古專業,讓網友們吃驚不已。
  • 留守女生選擇北大考古專業 留守女孩鍾芳蓉個人資料照片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文科676分的成績,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受到千萬網友祝福。鍾芳蓉說,受樊錦詩先生影響,她報了北大考古專業,以後想讀研深造做研究。鍾芳蓉說,弟弟把她當成偶像,見到誰都要說「我姐好厲害」。
  • 湖南一留守女孩鍾芳蓉成為考古圈的「團寵」這是什麼情況?
    湖南女孩鍾芳蓉收到樊錦詩先生贈予的口述自傳後,激動的她連夜回信:「很慶幸自己能在樊先生的影響下確定自己的興趣並堅定地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讓我的成長有了更多的力量……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選擇北大,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
  • 北大考古系新生鍾芳蓉:選擇專業只用幾分鐘,但我會堅持很久
    來自湖南省耒陽市餘慶街道同仁村的鐘芳蓉即將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開始她的大學生活。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對於鍾芳蓉來說,異常熱鬧。自7月末湖南省高考成績發布,圍繞鍾芳蓉「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引發的巨大關注和討論一直沒有間斷。而鍾芳蓉本人,鮮少在媒體露面。這個暑假,對於她的家庭意味著什麼?
  • 留守女孩鍾芳蓉:我選擇考古,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她說,正是受現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的樊錦詩影響,自己才確定興趣並報考此專業。鍾芳蓉的專業選擇在網絡被熱議。有人認為,作為一名留守家庭的孩子,鍾芳蓉應該報考金融、計算機等「賺錢的專業」,「窮人家的孩子不要去學什麼當詩人……等有錢有閒了可以把考古當個愛好。」她的父母看到了這些議論,開始對女兒前途擔憂。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的啟示
    來源:廊坊雲報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優異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和熱議。不少網友從就業和「錢途」的角度,為鍾芳蓉報考考古專業感到惋惜和憂慮;也有不少人因其執著於夢想為其點讚。說起高考志願填報,不少考生和家長都難免頭疼。
  • 留守女孩鍾芳蓉,報北大考古惹爭議?不怕,雅典大學喊你免費留學
    日前,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以高考數學146分、語文130分、外語133分、文綜267分,總分676分。她是文科全省第4名,卻選擇北大考古專業,頓時引發社會各界關注,一時間網絡眾說紛紜。有的人說考古專業屬於冷門專業,不好找工作,有的人說,支持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的選擇,人就得幹自己喜歡的事才好!面對這樣的議論,我們的主人公鍾芳蓉卻回覆說,對於「錢」途如何,我有自己的想法。
  • 對話北大考古系新生鍾芳蓉:選擇專業只用了幾分鐘 但我會堅持很久
    來自湖南省耒陽市餘慶街道同仁村的鐘芳蓉即將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開始她的大學生活。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對於鍾芳蓉來說,異常熱鬧。自7月末湖南省高考成績發布,圍繞鍾芳蓉「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引發的巨大關注和討論一直沒有間斷。而鍾芳蓉本人,鮮少在媒體露面。這個暑假,對於她的家庭意味著什麼?過去這些年,她的家庭經歷了什麼?本周,《面對面》記者來到湖南耒陽,見到了鍾芳蓉和她的父母。
  • 對話北大考古系新生鍾芳蓉:選專業只用了幾分鐘
    對話北大考古系新生鍾芳蓉:選擇專業只用了幾分鐘 但我會堅持很久9月1日,北京大學本科新生即將到校報到。來自湖南省耒陽市餘慶街道同仁村的鐘芳蓉即將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開始她的大學生活。自7月末湖南省高考成績發布,圍繞鍾芳蓉「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引發的巨大關注和討論一直沒有間斷。而鍾芳蓉本人,鮮少在媒體露面。這個暑假,對於她的家庭意味著什麼?過去這些年,她的家庭經歷了什麼?本周,《面對面》記者來到湖南耒陽,見到了鍾芳蓉和她的父母。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引熱議「冷門專業」不是真的「冷」
    來源:湖南民生網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高考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話題。一方面,有人憂心「頗為冷門的考古專業沒『錢』景,還可能不好就業」;另一方面,則是眾多文博界的專家學者力挺,並紛紛贈送禮物和鼓勵,使這位留守女孩儼然成為「團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