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一代潛艇下水,取名大鯨!又是舊日本戰艦名,曾改裝成航母

2020-12-11 騰訊網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最新型潛艇——大鯨級(Taigei Class)常規動力攻擊潛艇於14日亮相,這是繼日本親潮級潛艇和蒼龍級潛艇後的一型新型潛艇。首艦「大鯨」號將於2022年3月服役,成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艦隊的第22艘潛艇。

「大鯨」號潛艇,取自日語中的「大鯨魚」,於14日在日本本州島兵庫縣神戶船廠下水。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Nobuo Kishi)、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長(相當於海軍司令)山村浩(Hiroshi Yamamura)等約150人參加了下水儀式。

大鯨級潛艇的設計與蒼龍級潛艇非常相似,艇長84米,寬9.1米,水下排水量高達3000噸,配備鋰離子電池以延長潛航時間。

武器裝備包括6具HU-606 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能夠發射89型魚雷和「魚叉」反艦飛彈。日本海上自衛隊目前裝備的潛艇為排水量2750噸的親潮級和2950噸級的蒼龍級。

新型潛艇造價760億日元(約合48.564億元人民幣),由三菱重工公司建造。

根據2010年日本新防衛力建設指南《防衛計劃大綱》,日本計劃將其潛艇數量從16艘增加至22艘,以應對東亞地區各國日益增長的水下戰鬥力。

據了解,日本現在有9艘2750噸重的親潮級潛艇和11艘2950噸的蒼龍級潛艇,並計劃在2021年引入第12艘蒼龍級潛艇。

而「大鯨」號潛艇則成為繼親潮級和蒼龍級潛艇後的大鯨級新型潛艇的第一艘。

與日本其他艦船一樣,「大鯨」這個名字也來自於二戰時期的舊日本海軍。

在舊日本海軍序列中,「大鯨」號是一艘比較少見的潛艇母艦。

當時的日本自進入昭和時代,潛艇發展迅猛,1930年代中期,舊日本海軍原有的迅鯨級潛水母艦已經無法滿足新型一等潛艇的補給要求。為了達到配合要求,研製了大鯨級大型潛艇母艦。

在設計大鯨級潛艇母艦的時候,狡猾的舊日本海軍其實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目的,那就是按照航空母艦來設計,一旦戰爭爆發就將這艘潛艇母艦改裝為航空母艦。

1933年4月12日,大鯨級唯一一艘"大鯨"號潛艇母艦正式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

"大鯨"號使用了電氣焊接技術來製造,也是當時世界上最早電氣焊接技術製造的軍艦,因此僅僅花了7個月就完成下水。

1934年3月31日,"大鯨"號竣工編入橫須賀鎮守府。1938年又接受了改造,其排水量達到了10000噸(標準)/14400噸(滿載),比前一代擁有了更好的遠洋適航能力、更強的物資搭載能力和更好的居住舒適度。

這艘巨大的戰艦能夠搭載潛艇補給用重油1070噸、魚雷27條、潛望鏡3具。武器有2座雙聯裝八九式127毫米L/40高炮,2座雙聯裝毗式40毫米高炮,2座四聯轉13毫米機槍。還擁有3架水上偵察機和1部彈射器,理論上能夠配合潛艇作戰。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大鯨"號出任第三潛水戰隊旗艦,率領9艘潛艇突擊至馬紹爾群島的誇賈林環礁,但中途被召回國,接受改造成航空母艦的工程。

直到1942年11月28日,「大鯨」號才正式改裝為"龍鳳"號航空母艦。排水量增至13250噸搭載零式艦戰21架、九七式艦攻9架,共計30架。

這艘從潛艇母艦改裝而來的輕型航母在二戰中表現平平。

1945年3月19日美軍大空襲中,"龍鳳"號爆炸起火,雖然倖免沉沒但失去戰鬥力與航空母艦應具備的功能,只能系留港口。

戰爭結束後,該艦於1945年11月30日除籍,後被解體。沒有想到的是,數十年後,「大鯨」號的艦名被用到了日本新型潛艇上。

相關焦點

  • 日本新驅逐艦下水挑戰中國055,取舊海軍艦名想為軍國主義招魂
    ,甚至要挑戰中國的055萬噸大驅「摩耶」號是第三批次的日本宙斯盾型驅逐艦,第一批次的金剛級共建造了4艘,分別採用了舊日本海軍戰列艦「金剛」號、「霧島」號,以及舊日本海軍巡洋艦「妙高」、「鳥海」號的名稱。
  • 出師未捷身先死,日本出雲級還沒改裝成航母先毒倒十幾名己方人員
    雖然日本「大隅」級以前一直被喊「有可能被改裝成」航母,但歸根結底它畢竟只是一艘14000噸的運輸艦;「日向」級終於給人一種可以改裝成航母的樣子,但從其噸位、艦體設計看,也不過只是想想。「出雲」級是日本第一款有希望改裝成航母的艦艇,無論其噸位,還是其機庫、甲板設計,都用心良苦。
  • 佩服日本人的腦洞,造出了世界第一艘水下航母,可是沒實戰就被美俘虜
    日本伊級特殊潛艇在二戰中是日本海軍的殺手鐧,其地位類似於美國的原子彈、德國的V2飛彈、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伊級特殊潛艇堪稱世界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潛艇空母、水下航母。 一、水下航母的先聲 一戰的爆發使飛機和潛艇等新武器得到廣泛的應用。1925年,日本就開始研製能起飛飛機的潛艇,當時用的是德國產的小潛艇,取名伊121。
  • 日本又一艘新下水的軍艦用二戰艦名命名,軍國主義賊心不死
    日本向來有用二戰軍艦命名新艦的傳統,其70%的戰艦都是用的二戰軍艦艦名,包括其直升機驅逐艦「日向」號、「出雲」號等。這不,日本海上自衛隊神盾艦(27DDG驅逐艦)第7艘今日下午在橫濱市正式下水,被命名為「摩耶」,舷號179。
  • 韓國航母計劃實錘!日本:我的出雲號什麼時候改好?
    日本海上自衛隊為了發展航母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陸續以兩棲運輸艦、直升機驅逐艦等名義設計建造了大隅級、日向級、出雲級等三型平甲板載機戰艦,最大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滿載排水量達到26000噸,並為搭載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預留了改造餘地,近年首艦「出雲」號已開始升級改造,未來很可能成為一艘名副其實的航母。
  • 日本自曝:中國戰艦超近距離監控日艦!加賀號準航母只能幹瞪眼
    今天,日本媒體展示一張照片,顯示中國海軍戰艦監控日本巨大的直升機航母!中方戰艦是「蘭州」號飛彈驅逐艦,日方為「加賀」號直升機航母!這一事件發生在近期日本直升機航母訪問菲律賓後實施海上演練期間!中國「蘭州」號驅逐艦,在「加賀」號直升機航母海上補給期間,近距離進行監控!「加賀」號於2015年8月下水,由橫浜磯子工廠下水,代號DDH-184。
  • 這艘妖孽日本戰艦開掛了!7枚炸彈8枚魚雷聯合強颱風才將其摧毀
    11月19日,日本三菱重工旗下的玉野造船廠舉行了日本海自新一代隱形護衛艦30FFM首艦熊野號的下水儀式,該艦最大的特徵就是特色化的寶塔狀綜合桅杆,看上去無疑讓人想起不少舊日本海軍的大型戰艦。新熊野號的桅杆整合了平面搜索雷達和電子戰綜合射頻系統,並配備了日本新研發的QPY2多陣面相控陣雷達,其電子戰能力堪稱世界一流。
  • 二戰中日本著名的「掃把星」戰艦,先後「克」沉數十艘戰艦
    「翔鶴」號航母而在整個馬裡亞納海戰中,日本堪稱損失慘重,「翔鶴」、「大鳳」、「飛鷹」三艘航母、兩艘油輪及600餘架飛機被擊沉,其他4艘航母「隼鷹」、「龍鳳」、「千代田」、「瑞鶴」以及重巡這次持續僅六天的海戰,雙方卻投入了總噸位超過兩百萬噸的戰艦,包括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列艦、170艘驅逐艦與近2000架軍機參與了戰鬥,因而雷伊泰灣海戰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大的海戰,也是最後一次航母對戰。這場海戰日本海軍本就處於劣勢,結果就是毫無意外的遭受了重創。
  • 多線操作《戰艦世界》航母新系統即將來襲
    在這個春光明媚的四月,《戰艦世界》即將迎來一大波有趣的內容,讓我們一同起航吧!。航空母艦全新作業系統、新增的航母專屬功能、新玩家專享特權還有四月節活動彩蛋。所有精彩內容,盡在四月《戰艦世界》新版本!
  • 菲律賓發現二戰日本巡洋艦,沉沒前中4發魚雷,300人葬身海底
    近日,據日本媒體報導,菲律賓海域發現了二戰中被擊沉的日本海軍重型巡洋艦「摩耶」號殘骸,發現地點位於菲律賓帕拉萬島前海1850米處的海底,探測器清楚地拍到了「摩耶」號船體、艦橋和主炮,所刻的銘文仍然清晰可見。發現「摩耶」號的是美國微軟創始人之一創建的海底搜尋小組,熱衷於搜尋海底沉船,2015年曾發現日軍沉沒戰艦「武藏」號。
  • 二戰日本有多達25艘航母,其中十艘專業航母是怎麼被逐一消滅的?
    一戰後日本為了稱霸亞洲,逐步建立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艦隊,這支艦隊不僅包含了數量眾多的戰列艦,還有為數不少的新式航空母艦,整個二戰中日本總共有25艘航母,如此龐大的數量即便是今天也是一支可怕的力量。這些航母中有10艘為專業級航母,是日本海軍航母的主力,那麼這些航母都是如何被一艘一艘的擊沉的呢?
  • 舊日本海軍的末代旗艦:「山中無老虎,猴子扛大旗」的輕巡洋艦
    【話說軍世】從日俄戰爭到二戰初期,舊日本海軍都是一直比較強大的海上力量,尤其是在二戰前期,全盛時期的舊日本海軍接連大敗當時世界海軍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英美,不過,古語有言:「月滿則虧」,此後舊日本海軍一路敗仗不斷,急劇縮水,這一點從其旗艦的變化中就可以看出來。
  • 湊數的另類航母 二戰時日本聯合艦隊中的異類 伊勢級航空戰列艦
    那麼骨子裡因循守舊的日本人為什麼在二戰期間將好好的主力戰艦改的這樣不倫不類呢?萬事有因有果,舊日本海軍這樣做自然是有他們不得已的苦衷,絕對不是為了給世界艦船發展史上,增添一款特色的混血戰列艦。所以,後兩艘於1918年竣工的戰列艦就被舊日本海軍命名為伊勢級。但也正因為如此程度的改進,也為這兩艘戰列艦被改成航空戰列艦奠定了基礎。伊勢級的搭載的武器裝備,在竣工之時處於世界前列這兩艘戰列艦在1918年竣工下水,然後在日本聯合艦隊服役。
  • 【南海】日本又一準航母「加賀」號服役 劍指中國潛艇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22日報導也談到,日本是「考慮到中國的潛艇性能提升,愈來愈難偵測,認為有必要加以應對」。真如以上報導所說,日本軍事動作是針對中國?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馮瑋告訴中國南海網(http://m.haiwainet.cn/middle/index/nanhaiM/),日本有針對中國方面的目的,這是毫無疑問的。進入21世紀以來,中日海上爭端不斷凸現。
  • 日本即將擁有準航母,遠海作戰或...
    今年中旬比利時《海軍識別》網站消息,日本海自的DDH183"出雲"號直升機航母正在接受升級改裝,改裝完畢後,即可搭載全新的F-35戰鬥機,從而升級成為真正的航空母艦。日本海自"出雲"級直升機航母一共有2艘,其中DDH-183出雲號的改裝工作已經進入最後收尾階段,另一艘DDH-184加賀號也已經開始改裝工作。
  • 二戰最「祥瑞」驅逐艦,憑一己之力送走8艘航母,剋死日本海軍
    其中舊日本海軍的雪風號驅逐艦赫然在列,可以說是日本最「祥瑞」的一艘驅逐艦。這艘軍艦1940年服役,1941年12月首次參戰。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雪風號參加了眾多著名戰役,而有它的那些戰役中,編隊中的其他軍艦往往都會遭到敵人重創。
  • 桅杆造型類似我055萬噸大驅,日本新型隱身護衛艦下水
    日本是一個有野心的國家,對於一個國土面積不到我們中國一個省面積的日本,繼改「出雲號」航母后,又下水一款新型隱身護衛艦,意在建造一直強大的航母編隊。不知道此時無暇顧及日本的美國又將作出何反應。根據日本方面媒體高調報導稱:日本最強新型隱形護衛艦下水,此艦艇被命名為「熊野」號
  • 日本海軍的最後一搏——雷伊泰灣海戰,最終成日本航母末日之戰
    為了攻下菲律賓,美軍將登陸地點選擇在了萊特島,海軍中將金凱德的第七艦隊中的戰列艦和護航航母將提供支援,威廉·哈爾西海軍上將所指揮的強大的第34特遣艦隊將為作戰部隊提供空中掩護。當然,他們同時也肩負著尋找來犯的日本海軍。美軍很清楚,這麼大的動作瞞不過日本海軍,他們必然有所動作,一場惡戰是在所難免的。
  • 中途島號航母改建成美最大海軍航空博物館(圖)
    中新網6日電,美聯社報導,美國中途島號航母已經於美國時間周一抵達聖迪亞哥灣,在那裡他將會永久的停靠於海軍碼頭,成為美國最大的專門展示航母以及海軍飛行器的海上軍事博物館。  拖船將這一艘7萬4千噸的退役航母從位於華盛頓州的一個海軍艦船墓地牽引穿過大西洋,開始了它的新生命。
  • 日本「加賀」號準航母下水 同名艦曾侵華(圖)
    8月27日下午,日本第二艘出雲級直升機母艦在橫浜磯子工廠下水,命名為DDH-184「加賀」號。這是日本繼「出雲」號之後,第二艘下水的出雲級直升機母艦。截至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共有出雲級、日向級和白根級共5艘直升機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