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樣吃火鍋 這麼多年來我們反而粗糙了?

2020-12-25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人怎樣吃火鍋 這麼多年來我們反而粗糙了? 先說一個之前網上流行的段子: 某人穿越到先秦 客官裡面請,您是打尖還是住店呢? 來碗西紅柿雞蛋面! 抱歉西紅柿美洲原產,到清朝的時候才引進,秦朝沒有。而麵條呢,到了宋朝款式才定型,現在也沒有。 什麼破店!

  原標題:古人怎樣吃火鍋 這麼多年來我們反而粗糙了?

 

  先說一個之前網上流行的段子:

 

  某人穿越到先秦……

 

  「客官裡面請,您是打尖還是住店呢?」

 

  「來碗西紅柿雞蛋面!」

 

  「抱歉西紅柿美洲原產,到清朝的時候才引進,秦朝沒有。而麵條呢,到了宋朝款式才定型,現在也沒有。」

 

  「什麼破店!面都沒有,包子饅頭總有的吧,先來一屜!」

 

  「這位爺,咱這也沒有。要等到蜀漢諸葛丞相討伐孟獲的時候才有。」

 

  「擦!那你們不會只供應白米飯的吧!」

 

  「對不住了您,咱這是觀眾,水稻要過了長江才能住,咱這裡沒有。」

 

  「哇,簡直了!那來個大俠套餐吧,二兩女兒紅,半斤熟牛肉……唔,你捂我嘴幹嘛!」

 

  「客官,輕點聲!私宰耕牛那可是大罪,被人告了可是充軍流放的罪過,萬萬不敢啊!您換個吧! 」

 

  「那只能喝茶了!」

 

  「茶?那玩意兒得漢朝才有,哪怕到唐朝也是士大夫喝的,咱這兒也沒有……」

 

  「你丫的到底有啥?」

 

  「窩窩餅,粟米的,可以沾肉醬吃,還能就著燙白菜。」

 

  「敢情你這開的是麻辣燙啊!」

 

  「瞧您說的,辣椒到明代才引進呢,小店只有花椒,只麻不辣。」

 

  「那就不能炒個青菜,非要開水燙?」

 

  「抱歉,炒菜的鐵鍋得到宋朝後期才能生產,所以沒法兒炒菜,那個菜油呢,得到明後期普遍種植油菜花以後小店才供應的上。」

 

  「…………」

 

  「客官您還要什麼?」

 

  「…………」

 

  「客官您別走啊!

    這是一打趣的段子,不必深究真實歷史性,只不過透過這個段子,我們看出來的一點是,原來古人的飲食真的沒有那麼多選擇性,古裝劇裡面的美味珍饈並不見得都是真的。那麼到底古代有哪些真正的美味呢?今天要說的就是與現在寒冷的冬天頗為應景的美食——火鍋。

    火鍋,在古時候被叫做「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關於火鍋的起源,目前說法不一:有說是在三國時期或隋煬帝時代,還有說是火鍋始於西漢。今天我們討論的是後者,西漢時期的火鍋。

    說到這個火鍋的起源與歷史,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人物,海昏侯劉賀。劉賀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漢武帝劉徹之孫,繼位27天,幹了1127件壞事,平均每天幹了40多件壞事,後被廢黜。史稱漢廢帝,再後來被漢宣帝封為「海昏侯」。在2011年的海昏侯墓的發掘中,就發現了這麼一個「火鍋」。這是一件精美的青銅三足器,上面是一個精雕細琢的銅鍋,下面懸吊了一個炭盆,還有出風口,甚至容器內部還有板慄的殘留物。當時能用得上青銅器皿的都是非富即貴,現在對比我們當代人吃的火鍋這也是不遑多讓,由此可見這個海昏侯劉賀被廢黜之後生活依然有滋有味,對於食物還是頗為講究,也是一個喜歡吃火鍋的吃貨,連死後都要把火鍋帶下去。

    海昏侯墓出土的火鍋

    西漢出土的陵墓之中除了海昏侯墓中出土了火鍋,還有一個親王的墓穴中也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火鍋。劉非,漢武帝的哥哥,一生由於對帝位沒有野心所以也是活得輕鬆自在。在他的墓穴裡,考古學家發現了一種類似於現在的九宮格火鍋的器具——分格鼎,中間是一圓格,四周四個小格,總共五格,和當今的火鍋幾乎沒有區別。

    劉非墓出土的分格鼎

    不過在出土的火鍋旁邊發現的兩個染器才是最大的意外。這個染器是什麼?染器其實就是蘸料的小火鍋,類似於我們今天去火鍋店吃火鍋時用的放醬料的小碟子。這個蘸料放在青銅容器裡面,下面還有一個架子,使用的時候會點上火,把蘸料加熱了,漢朝在北方的關中比較冷,所以權貴們吃火鍋也會把蘸料加熱的。蘸料的過程古時叫染,所以叫染器。這個可就講究了!想想先進他們兩千年的我們,吃火鍋的時候隨便搞個小碗碟就蘸著火鍋吃了,和古時的人們相比反而倒是粗糙了不少。

    講究的染器

    關於火鍋的起源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也是西漢時期。話說漢宣帝劉詢執掌天下的時候,漢王朝和匈奴的關係已經日益緩和,這時候匈奴向漢王朝示好,提議放還漢朝使節蘇武。蘇武何許人也?乃是漢武帝時期被派遣匈奴的使者,後被匈奴扣押在北方苦寒之地(今天的貝加爾湖,當時叫北海)牧羊幾十年而不得歸漢,乃是一位鐵骨錚錚的漢人。而漢宣帝劉詢是劉徹的曾孫子,當時的蘇武已經快八十歲了可依然精神矍鑠、紅光滿面,所以回朝後宣帝非常好奇,怎麼能在如此苦寒之地還能活得如此長久而且健康,蘇武告訴他,我吃的最多的就是羊肉燉鍋然後就成這樣了。畢竟「蘇武牧羊」的典故大家早已耳熟能詳,所以吃這個燉羊肉還是比較簡單的,依據此,漢宣帝發明了砂鍋燉羊肉,也叫「蘇武湯」,後來民間又補充了很多東西,一些藥膳,調味品等等,也就形成了最早的羊肉火鍋。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原來古人也會吃火鍋,讓我們一起探秘火鍋的故事吧!
    原來古人也會吃火鍋,讓我們一起探秘火鍋的故事吧!一大波冷空氣又雙叒叕到貨啦!被寒意侵襲的你除了把自己裹成粽子之外,來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佳餚恰是最適合不過了。當代人吃火鍋但你可曾想過,這倍具特色的中國美食是從哪來的?其實啊,千年之前古人就嘗上了鮮,並不斷發展成為我們當代的火鍋。
  • 吃火鍋後怎樣防止發胖呢?
    那麼,吃火鍋後怎樣防止發胖呢? 進入冬季之後,火鍋是最理想的晚餐,熱騰騰的火鍋可以讓人感到溫暖,也是非常適合聚會聊天的選擇。但火鍋的熱量很高,很多正在減肥的小夥伴都會擔心吃完火鍋之後影響減肥效果。那麼,吃火鍋後怎樣防止發胖呢?
  • 古人怎樣表達「天太熱」,原來這麼優雅、這麼有境界
    古人怎樣表達「天太熱」,原來這麼優雅、這麼有境界 > 夏至已過 氣溫持續飆升 許多人忍不住地吐槽 「我要熱化了」 「我這條命是空調給的」 「這麼熱的天,我才不出門呢」 ……
  • 古人到底怎麼吃火鍋?看完後真是大開眼界!
    沒辦法,我們的吃貨屬性完全是遺傳自我們的老祖宗啊!今天,咱們就一起穿越時空去看看古人怎麼吃火鍋。 就生動地描寫了吃火鍋的場景,詩中的「紅泥」即陶瓷火鍋。 (唐三彩火鍋) 想想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可以邊吃火鍋邊寫詩,難怪豪情萬丈!
  • 鍋底、小料、涮品,古人怎麼吃火鍋
    不過相比古人的溫鼎的燉煮來說,歷史上最早一次記載涮火鍋的,是1000年前南宋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這一天,林洪前往武夷山去拜訪一位著名的隱士饒止翁(人稱「止師」),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雪,一隻野兔在山巖中飛奔。
  • D&G嘲諷我們的筷子,那用刀叉吃火鍋會怎樣?已笑翻!
    D&G嘲諷我們的筷子,那用刀叉吃火鍋會怎樣?已笑翻!現在D&G已經眾所周知了,只不過是以一種不好的名聲傳遍了天下,有點像我們中國那句俗語,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原來不知道這個牌子的人都通過這件事情知道它了,然而它現在要涼了。而整個事件的起因就是以為那個宣傳廣告的筷子歧視問題。
  • 冬天按照這4個攻略吃「火鍋」,不胖反而瘦,看完文章就去吃火鍋
    按照4個攻略吃,不胖反而瘦導語:天氣越來越冷了,終於又到了靠火鍋取暖續命的季節了!看著鍋中的湯汁咕咚咕咚在翻滾,感覺生活也幸福得冒泡!「什麼?你在減肥?不能吃火鍋?」天氣這麼寒冷,難道冬天就只能委屈自己的嘴,和火鍋分手嗎?NO!只要吃對方法,火鍋也可以讓你不發胖反而瘦,趕緊收藏這4個攻略吧!攻略一、選擇清淡鍋底和低熱量蘸料清淡的鍋底是吃火鍋不發胖的第一步!
  • 冬天戶外吃火鍋怎樣的體驗,完全是冰火兩重天的奇妙感受
    有一位網友提出問題,在東北的冬天戶外吃火鍋怎樣的體驗,冰天雪地季節吃火鍋在瀋陽是家常便飯,在戶外吃火鍋是很爽的。首先是凍腿不凍嘴,然後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剛涮好的羊肉片都不用吹,可以直接放嘴裡,這種神奇的感覺是你在戶內體驗不了的。
  • 韓國人吃火鍋,日本人吃火鍋,中國人吃火鍋,對比之後傷害巨大
    韓國人吃火鍋,日本人吃火鍋,中國人吃火鍋,對比之後傷害巨大。說起火鍋相信很多朋友都是非常喜歡的,因為大家都覺得這個火鍋吃起來真的是特別的美味,而且吃火鍋是不用局限於季節的,不管是春夏秋冬哪一個季節其實都是可以吃火鍋的,當然對於這個火鍋來說,在經過數百年的流傳之後,各種改良現如今的火鍋味道也確實是有著很多的變化,而且不光中國人喜歡吃火鍋,其他國家的人也是非常喜歡吃火鍋的,就比如說韓國人吃火鍋,日本人吃火鍋,中國人吃火鍋其實也是做了一個對比,可是對比之後傷害卻是巨大的
  • 吃火鍋要準備哪些食材?要注意哪些細節
    火鍋是冬天最受歡迎的食物,外面很冷,你可以在裡面吃熱氣騰騰的火鍋,這給冬天帶來了溫暖,那麼吃火鍋要準備哪些食材?吃火鍋要注意哪些細節?我給你一個科普,讓你輕鬆選擇配料,享受火鍋吧的樂趣。個人推薦:1.毛肚毛肚在牛胃的部位上,表面粗糙,一直銷量極低,但是火鍋的出現帶動了毛肚商業的急劇發展。毛肚可以在火鍋中可以說別有一番風味,人們還專門為它發明了「七上八下」,意思是將毛肚放在火鍋中停留一秒,然後拿出來,再放進火鍋,重複八次,火鍋就可以吃了。
  • 吃火鍋會胖嗎?減肥期間吃火鍋,你應該知道這幾點
    冬天最幸福的事是什麼,那當然是三五好友相約一起吃火鍋啦~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兩頓。但是很多注重身材的人又要困擾了,不吃吧,虧待了嘴,吃吧,又怕發胖。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聊怎樣吃火鍋不怕發胖。首先,選對火鍋的品種很重要。因為各個品種的火鍋它的鍋底是不一樣的,酸湯、高湯、紅油湯,還有廣州獨特的粥底火鍋,不同派系的火鍋不僅口味不同,熱量也有天壤之別。最常見的有三種:重慶麻辣鍋、潮汕牛肉火鍋、北京羊蠍子火鍋。
  • 誰說吃火鍋就一定會長胖?
    原來我也一直把「吃火鍋」這件事列入到減肥大忌中,在嚴格的減脂期絕對不會去參加任何火鍋局,甚至還會把「吃火鍋」這件事作為小獎勵,來激勵自己達成某個目標。如果你也超愛吃火鍋,不妨來試試~ 火鍋蘸料的選擇 這點是我吃火鍋改變最最最大,也是我認為最有效控制(減少)熱量的一點。 要說北京人有多愛吃火鍋就有多愛吃麻醬了。
  • 古人不愛洗澡 口味這麼重嗎?
    南北方差異很大,有一條就是洗澡,不少南方人很難接受公共澡堂子,北方人卻習以為常,就跟吃燒烤、去KTV一樣:不管南方還是北方,小夥伴們都達成了共識,要勤洗白白,不過咱們的老祖宗可不是這麼想的。據說,古人壓根不愛洗澡,是真的嗎?
  • Faker:大家別吃火鍋湯拌飯,很難吃!胖圓:我們都是吃火鍋底料
    下文轉載自作者:曉哥哥說遊戲Faker:大家別吃火鍋湯拌飯,很難吃!胖圓:我們都是吃火鍋底料在之前的LPL冬季轉會期,Faker他也是受邀來到中國參加了一次活動,並且李哥也是在參加商業活動的過程中,吃了一次十分正宗的海底撈。
  • 在成都,為什麼要天天吃火鍋?
    放眼望去全是人,扎堆排著隊等待吃火鍋的,街上遊蕩看選擇哪家合適的,很多外地人不能理解為什麼火鍋這麼火?除了辣還是辣,還沒中餐川菜好吃,不知道為什麼非要吃火鍋。雖然川菜是四川之味,但火鍋熱鬧的氛圍是和川菜截然不同的。火鍋可以慢慢吃,慢慢聊天,把一天的煩惱、開心都燙進鍋裡面。
  • 怎樣吃火鍋才不會長胖?
    的確,我們在吃火鍋時常常會停不下來,一不小心就比平常吃得多很多,經常這樣吃,肯定會長胖。   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放心吃火鍋而又不用擔心長胖呢?知名營養專家範志紅教授在其微信公號給出了如下建議,吃貨們趕緊學起來。
  • 古人為什麼不用拔智齒?
    為什麼古人似乎也不拔智齒?古人寫詩抱怨過自己近視眼,抱怨過自己頭髮白得太快,抱怨過自己牙口不好的,也不是沒有,但似乎沒有智齒發炎的線索 ……雖然,吾自今年來,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所謂 " 食物粗糙的獵人 ",是指晚期智人,也就是圖 3。而現代人類也就是智人,從進化成型後就沒再變過。智齒的問題,並不涉及跟說話能力都不具備的直立人比較。否則你沒法解釋為什麼古人不需要拔智齒、父母爺奶輩很少受智齒困擾。
  • 這些重慶人,總是一個人吃火鍋,背後的故事令人心酸…
    度姐手賤,去網上搜索「一個人吃火鍋是怎樣的體驗」?本以為會是滿屏哀怨,沒想到,逗比氣息撲面而來!不過一個人不要這麼囂張,小心被人煲湯!◆ ◆ ◆ ◆ ◆ 看完了上面的8個小故事,以為一個人吃火鍋都這麼逗比
  • 為什麼西方人認為吃火鍋是「自己做飯」?原來烹飪對他們這麼難
    人們在享受這個過程的同時也在享受吃火鍋的氛圍,互相溝通和交流,不僅享受了美味也填飽了肚子。然而火鍋對西方人來說就不僅是美味了,很多西方人將吃火鍋認為是一種自己做飯的行為,吃完了火鍋還要喝一口火鍋湯。那麼為什麼他們會將吃火鍋認為是一種在餐桌上做飯的行為?
  • 吃火鍋必不可少的配菜是什麼?
    冬季到了吃火鍋的季節了,坐在鍋前滿滿一桌子的美食,想想就覺得和冬天非常的應景。那麼吃火鍋必不可少的配菜到底是有哪些呢?大家可能會說毛肚、鴨腸、鴨血等等,數不勝數,但是有幾樣東西可能是全國各地區都公認的吃火鍋必不可少的配菜,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