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如果你在地上打一個通向地球另一側的洞,並跳下去,會發生什麼?
從生物學角度,你能否分析一下為什麼甲蟲和草莓都是紅色的?
這些「奇葩」問題,其實是網上流傳的牛津劍橋面試真題。
牛劍錄取需要「三件套」——A Level成績,附加考試,面試。而對於許多中國孩子,面試正是讓他們「折戟沉沙」的大難題。曾有學校帶30多個學生去參加牛劍面試,最後只成功了9個。
牛劍真的是故意出「奇葩」面試題來為難人嗎?並非如此。上海阿德科特學校校長車豔麗說:「牛劍很多面試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只要讓招生官看到你的思路,讓他感覺到你有潛力,就可以了。但很多中國孩子面對這種問題時會不知所措,這往往是因為他們在之前的學習中,缺乏自信、探究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
上海阿德科特學校校長 車豔麗從事教育行業17年,教育管理學博士在讀,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及英語教育專業本科學歷,擁有高中及大學教師資格證書。
曾任領科教育集團上海校區學術校長,江蘇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處中澳項目負責人,對國際教育領域的課程研發,學術管理,學生管理及升學指導有著十分豐富的經驗及獨到的見解。
職業生涯中培養出眾多進入牛津、劍橋及常青藤名校深造的學子,作為一名國際教育者,創辦一所融合中西教育精髓、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學校是她的理想。
解決這種短板,建設一所學術與綜合素質並重的3.0版A Level國際化學校——這正是車校長在2018年來到阿德科特這所新校的動機。而今年,阿德科特第一屆畢業生即收穫4個牛劍預錄取,而且面試通過率達到了100%,沒有一個「陪跑」的孩子!
上海阿德科特2020屆畢業生升學成果匯總
英國方向
劍橋大學
Annie WANG/Adrian YAN
牛津大學
Adam SHI/Sabrina CHENG
帝國理工學院
Annie WANG/Sabrina CHENG/David ZHENG(2份預錄取)
倫敦大學學院
Adam SHI/David ZHENG/Grace DENG/Annie WANG/Sabrina CHENG,/Peter LIN
杜倫大學
Adam SHI
華威大學
Peter LIN
愛丁堡大學
Adam SHI/Sabrina CHENG(大二預錄取)
曼徹斯特大學
Henry Li/Grace DENG/Leijing WANG/Nicole SHAO
南安普頓大學
Nicole SHAO/David ZHENG/Grace DENG
倫敦國王學院
Henry Li/Grace DENG
謝菲爾德大學
Nicole SHAO/Leijing WANG
拉夫堡大學
Peter LIN
美國方向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Sabrina CHENG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Sabrina CHENG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Sabrina CHENG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Sabrina CHENG
加拿大方向
多倫多大學(主校區)
Annie WANG
麥吉爾大學
Sabrina CHENG
阿德的總體錄取情況也已出爐:50%進入英國G5大學,每人至少一份世界百強大學預錄取「3.0版A Level」為什麼能這麼厲害?作為英國百年名校阿德科特的首家海外分校,上海阿德科特學校又有哪些不一樣?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你來看看這所位於佘山腳下的「上海最美國際化學校」。
從全世界汲取營養的「神奇校本課」培養未來人才必備的能力
車校長之前曾擔任領科的學術校長,見證了這所A Level老牌牛校完成了IB認證,在這個過程中,她深切領悟到:教育不該分成「IB派」、「A Level派」,走到最後,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讓學生適應千變萬化的未來世界,能夠追求終身幸福。
為此,阿德科特所做的就是,從各種不同的教育體系——MIT創新課、IBDP以及英國阿德科特、聯盟校米德爾頓公學等汲取精華,開出一系列「校本必修課」,保證「3.0版A Level」能培養學生面對未來未知的挑戰所必需的能力。
培養思辨能力:全球展望
英國精英中學必開的Global Perspective《全球展望》,對標IB的TOK,在阿德科特就是10年級IGCSE的必修課。這是因為在信息冗雜的今天,孩子一定要培養思辨能力,有獨立的見解。
這門課的授課老師David擁有人類學博士學位,平時以「主題課」的形式開展,每個學年有10大主題,像今年開學第一個主題就是疫情,要求學生們去做小組調研、檢索材料,最後做一個presentation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車校長說:「我曾經聽過一節《全球展望》課,講的是非洲女性歧視的問題,孩子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關於女性在非洲受教育的程度,他們對子女的教育觀……我發現,別看孩子們只有10年級,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為自己的想法尋找證據的能力,都還蠻出乎我意料的。」
△學生們做presentation表達自己的看法培養實踐能力:每周都有實驗課
阿德科特從IGCSE階段開始就每周都有實驗課,這也是從之前中國學生的「慘痛」經驗中得到的教訓。
「我曾經見過『刷題式』A Level課程考上牛劍的孩子,但進入大學後,孩子發現自己上實驗課時好多東西都不會。這個孩子過去一直很優秀,實在不好意思頻繁地去問老師同學,只好自己在課後偷偷學。他告訴我:『第一學期,我從來沒在凌晨2點前睡過覺。』」
這個孩子的問題,是因為A Level一般到高年級才會有實驗考試,許多「跟著考試走」的學校就不給低年級開實驗課,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很差。而在阿德科特,從入校起就把實驗作為學術課程的重點,科學實踐進駐9、10年級課堂,由博士、博士後領銜的理化生中外教聯合編寫實驗室手冊,教同學們撰寫實驗報告,設計實驗時還特別注重激發學生興趣。
9年級的Alice說:「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一節化學實驗課是「蒸餾可樂」,一邊看著褐色的可樂變成清澈透明的水,一邊也記住了蒸餾相關的知識。」
△正在做實驗的學生們培養跨學科能力:MIT引進的STEAM課
9年級的另一門「神奇校本課」是與同濟大學合作引進的FABO中國數制工坊STEAM課,具體其實是MIT開發的創新課在中國的落地,還請了同濟的外籍教授來聯合授課。它的授課形式是PBL(項目式學習),每月有一個主題,同學們要圍繞它進行頭腦風暴、設計、編程、建模、3D列印……最後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上學期有個主題『製造一個能代表阿德科特的作品』,有一組學生製作了一個『發怒的校長』,是因為有一次我逮到他們違反校規,特別生氣,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孩子們的惡搞和創造精神,讓車校長有點哭笑不得,但也很是驕傲。
△「發怒的校長」作品一般學校的STEAM課可能都是夏令營、選修課或社團形式,並非必修。但阿德科特認為,未來的人才一定是需要跨學科綜合能力的,而且,跨學科能力的培養必須要在低年級開始做,因為到了高年級面臨申請和大考雙重壓力,孩子們的時間精力有限,所以在阿德科特,把STEAM課程設為了9年級必修課。
△阿德科特其他的「神奇校本課」還有ATL(學習方法),源於英式教育的PSHE等27門素質拓展課&戶外課打造未來人才必備的心理素質
「人才的培養的關鍵點其實就是自信,這樣才能面對挑戰、主動去探究。但是,傳統的應試教育經常會摧毀孩子的自信。」
車校長說,傳統學校過於看重「補短」,然後可能補了半天也沒有多少成果,孩子慢慢就失去了自信。但是阿德科特提供了26門學術課程和幾十門素質拓展課程(ECA),你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課,更能發掘自己未來的專業興趣。
可以發現自我的素質拓展課:最受歡迎的竟然是黃梅戲?
阿德科特今年開設27門素質拓展課,語言類二外就有4門,運動類的有十幾項:棒球、足球、高爾夫、擊劍、拳擊,還有特別受女孩子歡迎的以色列防身術……這麼多課裡面,有60%是外部資源,來自學校「嚴選」的優質俱樂部、教練,還有40%是自己的老師來上的,比如學校人文組組長、牛津的歷史學博士Imran開了一門哲學課,計算機老師開了計算機空間站設計課程……老師有想法可以被實施,就被激發了教育熱情。
你可能萬萬沒想到,在阿德科特最受歡迎的素質課程竟是黃梅戲!不由感嘆「現在的年輕人也太有個性了」。連續2年的聖誕節Party上,學生們都表演了《女駙馬》、《夫妻雙雙把家還》這樣的經典黃梅戲,真是像模像樣。
源自英國學校的戶外拓展課:培養抗挫折能力
車校長坦言:「現在很多孩子比5年前、10年前的心理素質差,甚至出現焦慮、抑鬱,其實很多時候是過度被保護,導致缺乏抗挫折能力。」
上海阿德科特學校有「移動課堂」項目,學生可以去英國阿德科特和聯盟校米德爾頓公學學習,這兩個學校都有「learning from outdoors」的傳統,比如米德爾頓公學四周大山環抱,學校每周都要爬一次山。
車校長笑著說:「第一次爬的時候孩子們都很興奮,是唱著歌上去的,結果唱著唱著就要哭了,因為環境真的很艱苦。」但通過這種課程,孩子們確實提高了抗挫折能力,而且還學到了不少野外生存的技能。
回來以後,上海阿德科特學校就利用地處佘山腳下的得天獨厚位置,設計了「環山探寶」活動,平時還有戶外拓展課程,比如我去探校的那個周末,大家就去附近劃皮划艇了。「就算進了牛津劍橋,也有學生因為缺乏抗挫折能力畢不了業,將來很難能走得長遠。」
△阿德科特的拓展戶外活動「牛劍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抓學術和升學,阿德有這些特別的技巧
曾把許多學生送進頂尖名校的車校長說:「一個孩子並不是到了A Level階段突然變成「牛劍生」的,他一定有一個一路培養的過程。」
她舉了個例子:10年級的蔣同學進校時對自己的未來還是一頭霧水,但兩年後,他成了全年級參加競賽最多的學生,去年暑假申請上了沃頓夏校(全中國僅10人入選),疫情期間除去認真上課還給自己加了不少額外內容,最近剛在FBLA北美高中商科競賽中拿到了4項大獎。
像蔣同學這樣在阿德科特發生可喜改變的孩子還有很多。學校是怎樣推動他們改變的呢?
分層化教學 1:8師生比
在阿德科特,每個年級有一個精英班,其他的班級也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在每個階段進行微調,做到「一生一課表」。
阿德科特的師生比在國際高中裡面是很高的——1:8,而且車校長明確表示:這個比例以後不會下降。因為她有親身體驗:師生比低於1:10時,整體教學質量的管控和學生的個性化的培養都會滑坡,因此「在阿德科特,師生比不會因為學校是第一年還是第五年而改變。」
△阿德科特的圖書館不是「快樂教育」,但一定很開心
國際化教育到了高中,「成績」是一定要拼的,因此會有應試的一面。拿IGCSE階段來說,學生要學7門課,更不用說還有開頭提到的全球展望、STEAM等必修課。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是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外加期中期末。所以孩子們一路的壓力是蠻大的。
不過對這種「痛苦」,從體制內轉來的數學少女Alice有不一樣的看法:「我之前初中就是打數學競賽的,但體制內的競賽題實在太無聊了!而且每天都要刷很多很多題,做別的都沒有時間。但在阿德科特參加的競賽,題目都特別有趣,平時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題,可以說來到阿德科特後,我才愛上了數學。」
升學指導:從「牛劍營」開始的面試輔導
升學指導方面,阿德科特是「一生一規劃」,學生入校後,每人都有一對一的升學指導老師,根據學生未來申請的國家和理想校,在4年裡面全程跟蹤,做好每個階段的規劃。
100%的牛津、劍橋面試成功率,更是學術團隊、升學指導團隊乃至海外升學指導團隊的集體成果。「光是面試輔導,學校前後一共給我安排了3輪。」拿到劍橋工程系預錄取的Annie說。
第一輪是A2之前的夏令營,學校請來了牛劍的學長分享;第二輪是找了牛劍畢業的外籍導師來上PS課;第三輪則是在面試前夕,劍橋三一學院的海外導師針對她要申請的專業進行詳細的輔導,讓她在即將到來的面試裡十分自如。「等今年暑假的時候,我應該也會去夏令營給學弟學妹們分享,把這份經驗傳下去。」Annie補充道。
面試前,學校還組織了「壯行酒會」,並專門安排A2年級陪伴學生一整年的「超級班主任」「數學男神」周老師,帶同學們提早去英國熟悉當地環境,從學術輔導、心理疏導,到當天著裝禮儀,都無微不至的關照著孩子們。獲得牛津大學工程專業錄取的Sabrina說,周老師就像「定海神針」,在最緊張焦慮的時候,和他聊聊天,做做題,就會獲得一種很安心的感覺。最終的成功,就來自這樣的精心安排。
「只看有多少牛劍,這是教育的失敗」
雖然今天我們談了很多牛劍,家長也比較關心牛津、劍橋等名校,但其實這部分學生只是塔尖上的少數,大部分孩子申到的是世界TOP100的學校。如果談到一個學校的時候,對它的所有概念就是『有多少牛劍』,坦白地說,這不是教育的成果,而是教育的失敗。
因為一個好的學校,一定就是讓孩子們快樂成長的學校,讓老師覺得教書很幸福的學校,在同行眼裡具備特色的學校,這樣,一個學校才能長遠發展。阿德科特希望成為這樣的學校,因此,我們才會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堅持把『學術與素質並重』的培養理念真正貫穿到教學中去,努力去成就每個孩子的未來。
上海阿德科特學校2020年秋季招生
將在7月5日進行最後一次開放日
添加老師即可預約開放日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