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人父系研究

2021-02-07 父系祖源研究所


這兩天一篇名為Population genomics of the Viking world的重磅論文的預印本發表,作者團隊圍繞著維京時代,測序了442例古代DNA樣本,樣本範圍是從公元前2400年的青銅時代到公元1600年的現代早期,但重點是放在了維京時代(376例)。文章信息量很大,考慮到我們公共號的特點,讓我們重點看看父系方面有什麼發現。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維京時代。



大約在公元750年到公元1050年的300年中,在斯堪地那維亞(丹麥、瑞典、挪威)的人群中產生了一個關鍵性的變化,他們開始航海,開啟了我們所稱的「維京時代」。維京時代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文化以及人口,影響深遠,直至今天。維京人的影響從美洲東海岸到亞洲草原,範圍廣泛,他們建立了貿易系統和定居點。同時,他們向這些土地輸出新的理念、技術、語言和信仰。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逐漸的發展出一種新的社會與政治結構,吸收了外來文化影響,並接受了基督教信仰。


目前,我們有關維京時代的知識主要基於歷史文獻和考古證據,維京時代被第一次明確記載於公元793年,丹麥維京人洗劫了英格蘭的林迪斯法恩(Lindisfarne),林迪斯法恩是一個小島(潮汐島)。這次維京人的入侵被歷史學家認為了維京時代開啟的標誌。而維京時代的結束一般認為是1066年,標誌性事件就是英格蘭國王哈羅德二世在斯坦福橋戰役中率領軍隊擊敗了挪威國王哈拉尓三世。在這場戰役中,維京人大部被殲滅,挪威國王哈拉爾三世陣亡。英格蘭也是元氣大傷,以至於再無力量抵禦諾曼第公爵威廉的入侵。幾周之後,哈羅德二世陣亡於黑斯廷斯戰役,英格蘭隨後被諾曼第公爵威廉所徵服,諾曼王朝拉開序幕。巧合的是,徵服者威廉本人也是維京人後裔。



這442例古代DNA的數據樣本分布如下:


歷史時期

樣本地點

樣本數量

青銅時代

斯堪地那維亞

2

鐵器時代

斯堪地那維亞

10

維京時代早期

愛沙尼亞

34


丹麥

6


瑞典

3

諾爾斯文化(Norse)

格陵蘭

23

維京時代

丹麥

78


法羅群島

1


冰島

17


愛爾蘭

4


挪威

29


波蘭

8


俄羅斯

33


瑞典

118


英國

42


烏克蘭

3

中世紀

法羅群島

16


義大利

5


挪威

7


波蘭

2


烏克蘭

1



下面的父系類型統計圖來自於267個男性樣本。


我們可以看到,維京人的父系類型總體分布和今天北歐人(斯堪地那維亞)的父系類型相似,也就是三大主要父系是沒有變化的,依次是I1、R1b和R1a。


樣本中包含兩例E1b1b,該類型主要存在於地中海沿岸,其餘比較稀少的父系類型還包括G2a(3例)、J2(3例)、T1a(2例)、R2(1例)、L(2例)、Q1b(1例)。這些樣本的存在說明在維京時代中融入了一些非北歐(斯堪地那維亞)類型的父系,特別是這些樣本普遍來自於10世紀之後的遺址中,也就是維京時代的末期。這說明非北歐的父系進入北歐地區很可能是在維京時代期間完成的。當然,這個陳述的可靠性不是特別高,因為這些稀少父系的樣本數量太少了。



這批數據中發現了R2/Q1b/L父系共計4例,我們知道R2基本只分布在南亞和西亞、L是典型的西南亞類型、Q1b是高加索到中亞分布,那麼這四例樣本是如何進入維京人中的呢?我們逐一關注一下。


R2的樣本代碼為VK123,父系是R2a2b1,發現地點是冰島(Hofstaðir, Mývatnssveit)。再來看其常染,不列顛61.2%,丹麥14.3%,瑞典0.7%、挪威4.6%,波蘭2%,南歐17.1%,芬蘭0.3%。這個成分比較特殊,不列顛超過60%,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南歐的成分也超過15%。直觀上,這個樣本更像帶有南歐血統的不列顛人,然後融入維京人。


Q1b的樣本代碼為VK260,父系是Q1b,發現地點是不列顛(Ridgeway Hill )。這個墓葬年代大約是10-11世紀,屬於維京晚期。此樣本常染為不列顛:25.8%,丹麥22.1%,瑞典8%,挪威9.4%,波蘭0.9%,南歐32.2%,芬蘭1.6%。最高的成分是南歐,這點令人比較驚奇。


一號L樣本代碼是VK538,父系是L1a1b,發現地點是義大利(福賈)。這是一個中世紀晚期樣本,因此不在維京人的範圍內。常染為不列顛6.8%,丹麥0.4%,瑞典0.1%,挪威3.4%,波蘭23.3%,南歐62.6%,芬蘭3.3%。可以看出,中世紀晚期的南歐人擁有的維京成分是很少的。


二號L樣本代碼是VK355,父系是L2,發現地點是瑞典。常染為不列顛13.4%,丹麥51.2%,瑞典0.3%,挪威1.1%,波蘭0.1%,南歐33.7%,芬蘭0.2%。這個樣本被作者團隊標識為本地人群,實際上其南歐成分遠遠高於其他本地樣本。


綜上,這四例亞洲高頻父系的樣本有兩個特性:第一是南歐成分都比較高,R2樣本稍低但也超過了15%;第二是不列顛成分也比較高,除了一號L樣本。這可能是因為羅馬帝國時期南歐人群開始進入不列顛,之後再通過維京人的劫掠等原因融入了維京人。那麼至於這些亞洲高頻的父系是如何進入羅馬帝國的,則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5.92%的N1,全部是N1a1a1a1a1a即VL29/CTS2929或其下遊。


I1單倍群主要分成兩支,I1a1b1-L22和I1a2a-S246。I1a2a-S246的下遊I1a2a1a1d1a-S247在愛沙尼亞樣本中有不少,同時S247也在現在的芬蘭和斯堪地那維亞北部最高頻分布。從這份論文中,我們可以估計有不少I1是在維京時代開始進入不列顛群島的,當然可能在更早的盎格魯撒克遜人進入不列顛的時候也攜帶了一些I1(英國有1例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古代I1樣本)。I1的分布是自東向西遞減的,這或許也顯示了其源自斯堪地那維亞。


I2總體佔比不到5%,兩例維京人樣本I2a1a2b-L621和I2a1a2b1-CTS10936在現代東歐斯拉夫人群高頻。其他的I2樣本都是I2a1b1-M223,在現代中歐和北歐日耳曼人群高頻,其下遊I2a1b1a2b-Z161在今天是典型的北歐分支,主要存在於丹麥、德國、荷蘭和英格蘭。


R1的研究很多了,結論和以前差不多。以易北河為界,R1a在東邊,R1b在西邊。


R1a樣本中,沒有發現亞洲分支Z93,全部都是歐洲分支Z283。其中45%是日耳曼分支R1a1a1b1a3a-S221/Z284,其他的或者沒有測到太下遊,或者是今天常見的斯拉夫分支和波羅的海分支。R1a中有一個重要的德國分支R1a1a1a1-L664,在這批數據中沒有發現。今天的不列顛有低頻的R1a分布,也是以Z284為主,其他類型數量較少。這或許說明維京時代是R1a開始進入不列顛的時期。例如首任Lord of the Isles就是來自挪威的R1a-Z284維京人Somerled,此頭銜至今還保留,目前由威爾斯親王查爾斯持有。


R1b的情況也比較簡單,R1b1a1a-M73沒有發現,R1b1a2-V1636沒有發現,R1b1b-V88沒有發現。R1b1a1b1b-Z2103發現一例,樣本代碼是VK535,地點就是上文提到的義大利(福賈),因此該樣本並不算維京人樣本。總結下來,論文中全部的維京人R1b樣本均屬於R1b1a1b1a-L11分支,主要由兩個下遊分支構成,一個是R1b1a1b1a1a1-U106/M405,一個是R1b1a1b1a1a2-P312/S116。這兩個分支分布在地理上以萊茵河為界,U106在東邊,P312在西邊。


其餘的父系類型由於樣本過少,在本文中不再一一贅述。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維京人的父系有其主要成分,但同時也具有多樣性。無論是從父系還是從常染方面,我們無法認為維京人是一個純粹的血緣集團。



VK542,留裡克家族王子Gleb Svyatoslavich,基輔大公之子。父系類型為I2a1a2b1a1a-S9952/YP189,常染情況:不列顛2.3%,丹麥0.4%,瑞典0.4%,挪威0.1%,波蘭71.1%,南歐24.6%,芬蘭1%。這個常染南歐成分比想像的要高。


VK541,留裡克家族王子Izjaslav Ingvarevych,加利西亞王公。父系類型為R1a1a1b1a1a1c1-L1029,常染情況:不列顛0.6%,丹麥0%,瑞典0%,挪威0%,波蘭95.2%,南歐0.1%,芬蘭4%。理論上,所有的留裡克家族應該是同一個父系,現在我們知道至少有三種了,除上述兩種外還有大家所周知的N1a。


提到L1029,在丹麥維京人的樣本中也有一例,就是VK139。這個樣本很有意思,Y染很波蘭,常染中波蘭成份也高達96.8%。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莫非這位VK139是被維京人從波羅的海南岸掠走的俘虜?經過仔細研究論文備註發現,這位VK139是被安葬在丹麥菲英島上的一個主教座堂中,這顯然不是俘虜待遇。事實上,當時丹麥人是與波蘭人結盟的,丹麥國王娶了波蘭國王的女兒,因此VK139可能是盟軍,也可能是僱傭軍。


可能有人聽說過某些文化有挫牙風俗,就是把門牙挫平。這批樣本中就有一例VK333。VK333被作者標識為外來人(non local),他的父系是R1b1a1b1a1a2e-DF19,常染情況:不列顛11.1%,丹麥46.3%,瑞典0.7%,挪威8.6%,波蘭0.9%,南歐32.2%,芬蘭0.2%。不太理解為何作者將其歸類為外來人,或許是因為過高的南歐成分吧,以及過低的瑞典成分,畢竟是在瑞典發現的樣本。


關於這篇論文,我們現在能看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結合歷史還有很多能說的內容。限於篇幅今天先說到這裡。


西山校長:R1a-Z283-L1029-FGC66333,歡迎測出R父系的朋友加R群討論交流。QQ群號:543365293

相關焦點

  • 研究:很多維京人是黑頭髮
    對442名死去的維京人的基因研究可以說明維京時代斯堪地那維亞人口的特點。根據老的說法,所有諾曼人都是斯堪地那維亞血統的金髮巨人。 《自然》雜誌稱,一項結果讓人震驚:不是所有的維京人都是斯堪地那維亞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不是金頭髮,他們屬於當時人的混血。
  • 為何歐洲大部分民族的父系基因,都來自古代的日耳曼人?
    寫在前面:為何歐洲大部分民族的父系基因,都來自古代的日耳曼人?當今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基本上都是西方國家。但並不是所有的西方國家經濟都發達,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僅佔一小部分。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與經濟落後的西方國家相比,有什麼特點?
  • 為何歐洲大部分民族的父系基因都來自日耳曼人?
    寫在前面:為何歐洲大部分民族的父系基因都來自日耳曼人?在古代的西方社會,共有三大蠻族: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和凱爾特人。但今天的凱爾特國家,只剩下了愛爾蘭和蘇格蘭(而且蘇格蘭只是英國的一部分)。當今世界,大行其道的是古歐洲三大蠻族中的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建立的國家,大部分都是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德國、英國等。但就算是那些非日耳曼國家,比如俄羅斯、烏克蘭、義大利、西班牙等,這些國家的父系基因也都是古代日耳曼人留下的,這又是什麼原因?原來,在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蠻族就成了歐洲大陸的主宰。
  • 最新研究表明線粒體可由父系遺傳
    近日發表在PNAS 《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線粒體可由父系遺傳。來自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的黃濤生博士和梅奧診所的Paldeep Atwal博士稱他們在三個家庭中發現了mtDNA雙親遺傳。
  • 人類的錯誤,是如何把維京人帶到加拿大的?
    人類的錯誤,是如何把維京人帶到加拿大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在神秘的水晶「太陽石」的指引下,維京人的領航員在尋找格陵蘭島的過程中,可能會意外地駛向北美大陸。新的研究表明,所謂的太陽石的半透明的礦物質像冰洲石晶體,使得極化的光通過,將是「令人驚訝的成功」作為導航設備,通過揭示太陽的位置在陰天,一種常見的發生在北大西洋。維京人不一知道在海上使用磁羅盤。不過,用這些水晶太陽石進行的觀測,可能有助於維京船沿著從挪威到格陵蘭島的正西方向航行,格陵蘭島是10世紀後維京人定居的地方。
  • 維京人,到底是誰?中世紀的維京簡史(上)
    和人們對「維京人」的傳統認知不同,「維京」並不是由共同血統或愛國主義聯繫在一起的「種族」,也不能通過任何特定的「精神維京人」來定義。儘管在芬蘭,愛沙尼亞和薩米族的歷史記錄中都提到過早期維京海盜的存在,但當時,最負盛名的維京人還屬來自丹麥,挪威和瑞典地區的殖民者。
  • 維京人,到底是誰?中世紀的維京簡史(下)
    844年,維京人又猛攻了塞維亞(當時由阿拉伯人控制);859年,他們掠奪了比薩,但在繼續北上的途中被一支阿拉伯艦隊挫敗,隨即有所收斂。911年,西法蘭克國王通過條約將魯昂和周圍地區授予了維京人首領羅洛(Rollo),以換取後者不再侵擾的承諾。
  • Biol Psychiatry 80萬的數據研究:自閉症遺傳風險是母系>父系...
    1,自閉症遺傳的風險:母系>父系?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是一種家族高度遺傳的疾病,其公認的一個流行病學特徵是男性患病率高於女性。圖1:在女性保護作用下預期的自閉症譜系障礙(ASD)遺傳負荷。例如:一個人有自閉症譜系障礙,假設他有10個姐妹(左面板,圓圈)和10個兄弟(右面板,正方形)。在女性的保護作用下,1)只有遺傳負荷非常高的姐妹才會被診斷為自閉症譜系障礙;2)對於兄弟來說,將會有更多的自閉症譜系障礙的確診病例:在這個例子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是3:1。
  • 兇猛恐怖的維京人,平時是怎麼吃喝玩樂的?
    今天,我們不去濃墨重彩的描述維京人在戰場上的廝殺,只是簡單聊聊,日常生活中的維京人。直到現在,維京人的身上還有很多未解之謎。就像「維京人」這個詞一樣,沒有人確切知道它起源於何時。直到19世紀,盎格魯-撒克遜人才將這群侵略者稱為「Wicing」,也就是「海盜」的意思。
  • 維京人喜歡南徵北戰,全因光棍漢過剩導致?
    對於維京人的出現自古至今說法不一,基因研究學家通過最新的研究分析認為,維京人的祖先最早出現在奧克尼群島,是講皮克特語的凱爾特人的一個分支,在與納維亞人產生遺傳關係之下,就成為了維京人。實際上對於維京人形象的描述最早見於十六世紀一部名為《北歐海盜》的西方著作中,作者是法國人,並未接觸過真正的維京人,而只是通過一些關於北歐海盜的故事,誇張的描述出維京人的形象。自此之後,維京人的形象就定格了,牛角帽和頭骨碗似乎也成了維京人的專利品。
  • Cell | 父系行為如何受到調控?
    雖然,我們已經對母性行為的神經元和激素調節有了初步的研究結果,但目前對於雙親撫育過程的機制研究仍不清楚。不知道父系行為的先決條件是默認的,還是由養育後代過程中誘導的,例如殺嬰本能存在於處女雌鼠,但在交配後基本消失。
  • 維京人是如何在海上作戰的?
    維京人的最大戰略優勢是他們的機動性,他們可以自由地進出外國的領土。當時斯堪地那維亞文化的特點就是熱衷掠奪和具有暴力傾向。早期的海盜團夥不受任何協定或條約的限制,他們很好地利用了其所屬文化的這兩個特點,造成了一系列按規模來說超過他們所佔人口比例的破壞性的結果。
  • 格陵蘭島維京人消失之謎
    然而維京人卻在那裡生存了下來,並在格陵蘭島的峽灣之間不斷壯大。他們建造農場和教堂,並利用他們的定居點作為探索加拿大海岸的跳板,這也使得他們成為最早探索新大陸的歐洲人。從984年至15世紀,格陵蘭島殖民地人口猛增,高峰時期據說有5000位移民。然後他們突然間就消失了。格陵蘭島殖民地消失的原因幾百年來一直讓史學家和考古學家著迷。
  • 維京人竟然用「石頭」來導航!它的原理是什麼?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雖然維京人曾經在歐洲做盡了壞事,但是維京時期也促進了多地貿易的互通有無,以及開啟了人類歷史上的大航海時代。那麼,當維京人從歐洲出發,一路朝著北極前進的時候,他們又是通過什麼來指引方向的呢?
  • 維京人的愛:關於維京人的愛和愛的8個事實
    在流行文化中,維京人經常被視為黑暗時代的野蠻人,搶劫、強姦和掠奪人和物。然而,對他們個人生活的分析顯示出截然不同的一面。家庭生活對北歐男人很重要,每一個正派、正直的維京人都想結婚生子。儘管他們的父母安排了他們的婚姻,但是挪威人喜歡討好他們的女人,並且特別努力讓她們的外表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初探北歐維京人——維京人的民族性格和宗教信仰是怎樣形成的?
    而如果沒有嚴格的學術要求,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維京人」(也有翻譯稱之為為「維金人」)——這個也許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本文也會將這幾個概念混用)。當然,我們要了解一個民族,必須了解其地理環境,畢竟地理環境是人類歷史活動的舞臺,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實際上,北歐人的民族性格、宗教、生活習俗都與其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 大航海時代之前,維京人是如何跨越海峽的?這種石頭是關鍵
    歷史研究表明,大航海時代始於15世紀,以歐洲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幾個國家為中心,開始探索非洲、南亞和美洲。但在大航海時代之前,北歐已經出現了一群懂得跨越海洋的人,他們就是傳聞中的維京海盜。據了解,維京海盜起源於瑞典地區,他們從北歐南下入侵其他國家。憑藉著驍勇善戰他們到處燒殺搶掠,給當時的歐洲人帶去了巨大的創傷。
  • 歷史:維京人的房屋,和我們想像中不一樣!
    微笑可以給人帶來好運哦!有這麼可愛的小編每天都為你們帶來不同的文章應該也是非常的開心的。歷史:維京人的房屋,和我們想像中不一樣!維京人的房子不是一個非政治性的中性空間。這是使等級制度合法化的一個主要階段,其中一些人被奴役並留在了伯德的牛群中,而其他人則佔據了很高的位置。
  • 基因分析揭示維京人的歐洲探險
    《自然》本周發表的一項古人類基因組分析Population genomics of the Viking world顯示,不同的維京人群影響了歐洲各地區的遺傳學構成。
  • 維京人是什麼人呢?他們又有什麼樣的歷史呢?
    維京人,說白了就是公元8世紀到11世紀使得北歐人。今天人們提到維京,往往想到的是戴著牛角盔、拎著大斧子的狂戰士或者馳騁于波濤巨浪間的龍頭戰艦。野蠻、血腥、殘忍、神秘是維京人給人們的第一印象。為了生存,維京人選擇向四周劫掠,當時的丹麥地區,擴張往往向東和向南,但是隨著東法蘭克王國對北方防禦力量的增強,維京人很難再搶到什麼,於是就像電視劇《維京傳奇》演的那樣,維京人坐著龍頭戰艦,駛向大西洋,尋找新的掠奪地。789年,維京人首次出現在不列顛的諾森布裡亞王國,在掠奪過程中殺死了當地的一名徵稅官。793年開始,維京人正式開拓海外掠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