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人,到底是誰?中世紀的維京簡史(上)

2020-12-12 火焱文史

隨著中世紀暖期到來,冰山逐漸融化。大約從公元9世紀到11世紀,大量的斯堪地那維亞人離開家園,開啟了遍布在世界各地的財富以及殖民之旅。

這些海上戰士(統稱為維京人或北歐人)最先踏上的便是英倫三島,以搶劫手無寸鐵的修道院而聞名。

在接下來的三個世紀裡,他們在英國和歐洲大部分地區包括現代俄羅斯,冰島,格陵蘭和紐芬蘭等地,都留下了屬於自己的傳奇印記。

01 誰才是維京人?

和人們對「維京人」的傳統認知不同,「維京」並不是由共同血統或愛國主義聯繫在一起的「種族」,也不能通過任何特定的「精神維京人」來定義。

儘管在芬蘭,愛沙尼亞和薩米族的歷史記錄中都提到過早期維京海盜的存在,但當時,最負盛名的維京人還屬來自丹麥,挪威和瑞典地區的殖民者。

他們與那時的歐洲人最大不同在於,這些殖民者屬於「異國」。

換句話說,當時絕大部分歐洲人認為,這幫北方來的野蠻人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文明」,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是基督徒。

【維京人】這個名字來自斯堪地那維亞人本身,源於古挪威語單詞「 vik」(海灣或小河),後來演變出了「 vikingr」(海盜)等詞。

此外,維京人離開家園的原因尚不明確。

有些人認為是由於人口過剩,土地資源出現分配不均的狀況,所以維京人才被迫出海。

乍一看,確實符合殖民擴張的動機。

但根據歷史記錄,我們也發現了一個更有趣的現象,即早期維京人出海的目的,僅是為了尋求財富,而並非是土地。

也就是說,打一開始維京人就是奔著「搶劫」而南下的,他們並沒有殖民擴張的打算。

同時,在公元八世紀左右,歐洲逐漸變得富裕,推動了諸如歐洲大陸的多雷斯塔德和昆託維奇,漢維克(現為南安普敦),倫敦,伊普斯維奇和約克等貿易中心的發展。

來自斯堪地那維亞的毛皮在這些新的交易市場上備受推崇。

斯堪地那維亞人從與歐洲人的貿易中了解了新的帆船技術,並了解了歐洲王國之間不斷增長的財富以及隨之而來的內部衝突。

隨即,維京人的前輩–在波羅的海搶劫商船的海盜們–利用這些積累的認知,開啟了自己對歐洲人的徵服之旅。

02 早期維京襲擊

公元793年,對英格蘭諾森伯蘭郡Lindisfarne修道院的襲擊標誌著維京時代的開始。

儘管殘暴的維京人並沒有完全摧毀這座修道院,但襲擊卻震撼到了歐洲宗教世界的核心。

因為與其他的搶劫團夥不同,這些陌生侵略者完全不尊重諸如修道院之類的宗教機構,而這些機構往往修建在海岸附近,無人看守且異常脆弱。

嘗到甜頭後,維京人在接下來的兩年裡,接連突襲了英國的斯凱島、愛奧那島(在赫布裡底群島)以及拉思林(愛爾蘭東北海岸附近)等地未設防的修道院。

隨後的幾十年,維京人一直沉迷於對不列顛群島(特別是愛爾蘭)以及歐洲其它沿海目標進行突擊掃蕩(距北海80公裡的多雷斯塔德貿易中心在830年後成為經常襲擊的目標)。

然後,他們利用歐洲的內部衝突,還把搶劫活動擴展到了更多內陸地區。

例如,法蘭克皇帝(現代法國和德國)虔誠的路易逝世後,公元840年,他的兒子洛薩(Lothar)為抗衡兄長,實際上請求了維京艦隊的支持。

不久之後,維京人便意識到法蘭克統治者願意向他們支付豐厚的貢金,以避免他們攻擊自己的臣民,這為維京人日後在歐洲大陸的持續活動埋下了伏筆。

03 不列顛群島的徵服

到九世紀中葉,愛爾蘭,蘇格蘭和英格蘭已成為維京人定居和搶劫的主要目標。

維京人實際控制了蘇格蘭北部的小島(捨得蘭群島和奧克尼群島),赫布裡底群島以及蘇格蘭內陸的大片土地。

他們建立了愛爾蘭的許多貿易小鎮,都柏林,沃特福德,韋克斯福德,威克洛和利默裡克,並利用他們在愛爾蘭海岸的基地,向英格蘭發動猛烈襲擊。

862年,由於法蘭克國王禿頭查爾斯(Charles King)開始針對維京人修建了一系列的防禦工事,維京人眼瞅在法蘭克的土地上撈不到甜頭後,便轉身向脆弱的英格蘭開展了更加兇猛的攻勢。

公元851年以後,整個英格蘭大陸就只有威塞克斯一個王國還在苦苦抵抗,其他幾個小王國基本被維京人蠶食一空。(維京人的軍隊(主要是丹麥人)徵服了東英吉利和諾森伯蘭,並搗毀了麥西亞)

而在871年,威塞克斯的阿爾弗雷德大帝(King Alfred)成為唯一在英格蘭擊敗丹麥軍隊的國王。

後來,鎩羽而歸的丹麥人選擇離開威塞克斯,定居在北部,稱為「丹尼勞」。他們中有許多人成為了農民和貿易商,並將約克確立為主要的商業城市。

十世紀上半葉,由阿爾弗雷德大帝的(Alfred of Wessex)後裔率領軍隊,陸續地搶回了英格蘭陷落的地區。

直到淪陷區最後一位國王埃裡克·血斧(Erik Bloodaxe)在952年倒臺後,英格蘭才終於迎來了統一。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維京人,到底是誰?中世紀的維京簡史(下)
    01 維京人定居點整個公元九世紀,維京軍隊在歐洲大陸上都顯得異常活躍。他們在公元842年殘酷地洗劫了南特(法國海岸),並襲擊了許多內陸城鎮,包括巴黎,利摩日,奧爾良,圖爾以及尼姆等。844年,維京人又猛攻了塞維亞(當時由阿拉伯人控制);859年,他們掠奪了比薩,但在繼續北上的途中被一支阿拉伯艦隊挫敗,隨即有所收斂。911年,西法蘭克國王通過條約將魯昂和周圍地區授予了維京人首領羅洛(Rollo),以換取後者不再侵擾的承諾。
  • 研究:很多維京人是黑頭髮
    對442名死去的維京人的基因研究可以說明維京時代斯堪地那維亞人口的特點。根據老的說法,所有諾曼人都是斯堪地那維亞血統的金髮巨人。 《自然》雜誌稱,一項結果讓人震驚:不是所有的維京人都是斯堪地那維亞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不是金頭髮,他們屬於當時人的混血。
  • 維京人父系研究
    直觀上,這個樣本更像帶有南歐血統的不列顛人,然後融入維京人。Q1b的樣本代碼為VK260,父系是Q1b,發現地點是不列顛(Ridgeway Hill )。這個墓葬年代大約是10-11世紀,屬於維京晚期。此樣本常染為不列顛:25.8%,丹麥22.1%,瑞典8%,挪威9.4%,波蘭0.9%,南歐32.2%,芬蘭1.6%。最高的成分是南歐,這點令人比較驚奇。
  • 格陵蘭島維京人消失之謎
    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也最不適合人類居住。一年中大部分時間被冰雪覆蓋,周圍的海水中也漂浮著浮冰,格陵蘭島似乎不大可能成為中世紀的殖民地。然而維京人卻在那裡生存了下來,並在格陵蘭島的峽灣之間不斷壯大。他們建造農場和教堂,並利用他們的定居點作為探索加拿大海岸的跳板,這也使得他們成為最早探索新大陸的歐洲人。
  • 北歐人的祖先曾經是強盜?《北方以北》還原維京時代的歷史真實
    2019年世界盃俄羅斯球迷球場再現「維京戰吼」,場面氣吞山河,震撼人心,這或許是世上最給力的啦啦隊,讓人感受到了戰鬥民族的熱情,也不由得讓人想到了曾經讓整個歐洲難以忘卻的維京時代。2018年,全球幸福指數排名,誰又能想到北歐五國(芬蘭、挪威、丹麥、冰島、瑞典)全在榜單的前列。
  • 失落的寶藏:維京人的金錨鏈,究竟埋藏何處
    維京人,被稱為「北歐海盜」的野蠻人。早在公元前6000年,維京人就已經劃著小船出現在那維亞半島。具體維京人起源於什麼地方,至今仍沒有確切答案,總之西方世界認為維京人的祖先是一群茹毛飲血的野蠻人,就連著名的暴雪遊戲《暗黑破壞神》,也以維京人為原型,創作出野蠻人的角色。
  • 踏碎西歐,蠻族懼怕,古歐洲人聞之色變的維京人,到底可怕在哪?
    文/元氣少女QMQ在中世紀的西歐,維京人的名字足以讓每一個西歐人聞之色變。要知道,當時在西歐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並非當年的羅馬人,而是三世紀危機時如洪水般湧入的蠻族,當初正是他們騎著馬、駕著戰車,攻陷了西羅馬帝國。
  • 歐洲歷史上的維京族,幾個世紀壞事做盡,被歐洲人集體嫌棄
    瑞典是北歐的一個國家,他的祖先是維京人。維京人是中世紀生活在北歐地區的一個龐大群體。嚴格來說,他們不是一個民族,也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區域和文化概念。
  • 維京世紀:野蠻人如何改造歐洲
    埃莉諾·羅莎蒙德·巴勒克拉夫的《北方以北:維京人的航海與薩迦中的北歐歷史》講述的是中世紀的維京人,在自己的薩迦(saga)中,如何看待世界,看待自己接觸到的人群與文化。本書內容豐富,行文風趣,雖然落入黑暗中世紀史觀的窠臼中,但考慮文藝復興以來這種歷史發明畢竟流毒多年,算是情有可原。
  • 維京人的殺戮嗜好:殘忍的"血鷹"儀式真的存在嗎?
    在不忙著崇拜阿斯加德(Asgard,是阿薩神族的地界,亦可稱作阿薩神域,所有尊奉奧丁為主神的神明都住在這裡)的異教神的時候,這些維京人就劃著長船(longships)沿河逆流而上,洗劫修道院、強姦處女、在狂戰士之怒中兩眼血紅。但從60年代至今,維京人的形象基本上已經被重塑了。
  • 維京人是如何在海上作戰的?
    在這一時期,維京人的機動性以斯堪地那維亞人航海技術的優越性為基礎。維京人的航海知識世代相傳,他們擁有先進的導航技術和優越的水上技能,憑藉這些,維京人得以乘坐他們的淺平底船經水路襲擾歐洲的各個區域。 在維京人內部發生衝突時,主要的戰事幾乎總是發生在海上。
  • 維京文化的兩大支柱:盧恩字母與吟遊詩人
    維京人在歷史中名聲不佳,常常被描述成好戰的蠻族,對文化、藝術之類的東西毫不感興趣,然而這種對維京人的看法恐怕是偏見。我們對於維京人的印象,基本上來自中世紀基督教拉丁文手稿的記載,由於維京人喜愛掠奪教堂,所以他們不受基督教僧侶喜愛也就順理成章了。跳出拉丁文手稿的宣傳效果,事實上維京人不是蠻族,他們的文化十分豐富多彩,只是被遺忘和忽視了。
  • 維京海盜和東法蘭克關係為何意外的「和睦」
    維京人不是沒有攻打過東法蘭克,維京人善於航海,可謂是海上的帝王,但術業有專攻,稱霸海上的維京人在陸地上選擇以防守為主。肆意攻打自己的鄰居對海盜而言可不是一個好選擇,青壯年們隨船出海,自己的地盤上只剩下攻擊力不夠強的老弱婦孺,倘若東法蘭克趁著這時去了維京人的底盤,那估計維京人的老窩都得給東法蘭克帝國的騎兵打穿了。
  • 在《刺客信條:英靈殿》中解讀極光之下的維京海盜
    在這種信仰的驅動下,維京人在戰場上特別驍勇善戰,毫不畏懼死亡。  遊戲中的也會有奧丁的出現,他會在特定的時間出現,為主角答疑解惑。  哈拉爾德在10年徵戰中,任憑一頭金髮像獅子般狂亂飛舞。他是歐洲中世紀最傑出的君主之一,被後世尊稱為「英國國父」。
  • 大航海時代之前,維京人是如何跨越海峽的?這種石頭是關鍵
    但在大航海時代之前,北歐已經出現了一群懂得跨越海洋的人,他們就是傳聞中的維京海盜。據了解,維京海盜起源於瑞典地區,他們從北歐南下入侵其他國家。憑藉著驍勇善戰他們到處燒殺搶掠,給當時的歐洲人帶去了巨大的創傷。
  • 維京人的愛:關於維京人的愛和愛的8個事實
    在流行文化中,維京人經常被視為黑暗時代的野蠻人,搶劫、強姦和掠奪人和物。然而,對他們個人生活的分析顯示出截然不同的一面。家庭生活對北歐男人很重要,每一個正派、正直的維京人都想結婚生子。儘管他們的父母安排了他們的婚姻,但是挪威人喜歡討好他們的女人,並且特別努力讓她們的外表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兇猛恐怖的維京人,平時是怎麼吃喝玩樂的?
    今天,我們不去濃墨重彩的描述維京人在戰場上的廝殺,只是簡單聊聊,日常生活中的維京人。直到現在,維京人的身上還有很多未解之謎。就像「維京人」這個詞一樣,沒有人確切知道它起源於何時。直到19世紀,盎格魯-撒克遜人才將這群侵略者稱為「Wicing」,也就是「海盜」的意思。
  • 東歐海盜海洋上「漫行者」維京人最初的意思是「來自峽灣的人」
    一般指公元800年至1066年生活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的所有人。他們從事廣泛的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在維京時代早期,維京人對英格蘭海岸以及歐洲大陸上的修道院、教堂等易受攻擊的地方發動了猛烈的攻擊。2004年9月1日,一份驚人的報告引起了全世界的強烈關注。
  • 初探北歐維京人——維京人的民族性格和宗教信仰是怎樣形成的?
    傳統的觀點認為,正是土地的貧瘠和人口的壓力,使得該地區的人熱衷出海,但如今很多學者認為,這並非主要原因,西北歐商業活動的擴展才是此地海盜猖獗的原因,這正如新航路開闢後,世界市場雛形形成,商業活動增多,導致那一時期海盜猖獗一樣。而「維京人(維京包含著兩重意思,首先是旅行,其次就是掠奪)」這個詞彙便出現了。
  • 從最強海盜到戰鬥民族,來自冰島的維京人,就連女人也硬核到炸裂
    中世紀以前,兇悍的維京人就曾在歷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維京人一直侵擾著歐洲沿海和英國島嶼,因此,這一段令歐洲大陸戰慄的時期,就被歐洲人稱為「維京時期」。人們懼怕這群維京海盜的殘暴無情,並將野蠻、殺戮等詞彙冠在他們的頭上。但是,北歐人自己是怎樣看待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呢?當他們歷盡劫難,終於帶著滿船戰利品回到家鄉,又是怎樣把自己的冒險故事,講給子孫後代聽的呢?來自英國的女作家埃莉諾·羅莎蒙德·巴勒克拉夫,是杜倫大學「中世紀歷史與文學」這門課程的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