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盤點獲得感:國醫大師為百姓健康把脈

2020-12-23 安徽網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去年6 月,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亳州華佗中醫院設立了國醫大師徐經世傳承工作室亳州華佗中醫院傳承工作站,每月都有名老中醫到亳州為患者看病,為當地百姓健康把脈。

亳州的何女士今年50 歲,被失眠困擾了近20 年,精力不濟,身體消瘦。自打知道工作站開診後,她每個月都來看病,「吃了中藥,效果非常好。」讓何女士開心的不僅是效果好,還很便捷。工作站的成員之一王虹介紹說,很多患者都表示工作站開得好。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楊文明介紹說,除了亳州,該院在渦陽還設立了名老中醫工作室,在寧夏設立了國醫大師工作室,在海南省設立的國醫大師工作室也將於本月開診。「中醫藥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我們應該把中醫藥的思想經驗傳承下去。」全國名老中醫鮑遠程表示,現在的政策為他們搭建了非常好的平臺,他們將毫不保留地把經驗傳授出去。

楊文明介紹說,目前該院設立了19 個國家級名老中醫工作室,「名老中醫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他們不僅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臨床上更是有獨到之處。」在他看來,成立工作室,把老專家的學術經驗整理、傳承,帶動團隊共同發展,對發揚中醫藥事業,促進「健康中國」非常有意義。「中醫只有傳承才有發展,研讀經典,注重臨床,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我省首位國醫大師徐經世表示,安徽每年都會舉辦一期「國醫沙龍」,邀請省內高層次專家進行演講、互動,為培養造就高層次中醫藥臨床技術人才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

魯燕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相關焦點

  • 「國醫大師」王琦:大醫精神 精勤不倦
    近日,高郵籍「國醫大師」王琦在人民日報社舉辦的第三屆「國之名醫盛典」上榮獲「國之大醫·特别致敬」榮譽稱號進一步表明了由他創立的中醫體質學在國家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中的貢獻得到了廣泛認可在王琦國醫大師館內,王琦為患者把脈診療開藥方,慕名趕來的患者排成了「長龍」,其中有不少患者是前來複診的。醫者仁心仁術。「國醫大師」王琦的心裡始終裝著患者,盡其所能治癒患者,減輕患者的痛苦是他最大的心願與快樂。
  • 濱醫義診下沉基層「常態化」 送醫送藥把脈百姓「健康門」
    12月17日,濱州醫學院黨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顏廷海、婦委會主任杜永俐、第二臨床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董少鳳帶領醫院相關科室的8名專家和第二臨床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的10名大學生組成義診隊伍,到萊陽市山前店鎮南張夼村深入開展濱州醫學院統一戰線「春風行動」健康義診活動,下沉基層為百姓健康「把門」。
  • 濱醫義診下沉基層「常態化」,送醫送藥把脈百姓「健康門」
    天剛蒙蒙亮,朝陽還未升起,冷風讓人不由得一顫,義診已經開始了,窗外仍然是料峭的寒風,呵氣成霜,屋內卻暖意融融……12月17日,濱州醫學院黨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顏廷海、婦委會主任杜永俐、第二臨床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董少鳳帶領醫院相關科室的8名專家和第二臨床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的10名大學生組成義診隊伍,到萊陽市山前店鎮南張夼村深入開展濱州醫學院統一戰線「春風行動」健康義診活動,下沉基層為百姓健康
  • 傳承國醫精粹,國醫大師李佃貴傳承工作室落戶泰鬥中醫院
    2016年,李佃貴被評為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017年獲評國醫大師稱號,是唯一一位「雙師」獲得者。談及為何加入武漢泰鬥中醫院,李佃貴教授表示:「我一輩子酷愛中醫,痴迷臨床,對於一個醫生來說,最好的研究項目不在實驗室,而是在診室,但現在社會發展了,通過網際網路大家也能看病了,極大提高了看病效率。」
  • 9旬國醫大師獨鍾圍棋90載 曾為吳清源把脈(圖)
    黑白際遇 當年為吳清源大師把脈  紋枰喟嘆 而今棋友依稀時感寂寞  「人機大戰」,李世石為什麼會輸給人工智慧「阿爾法」?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94歲的國醫大師李克光的看法則簡單至極——「李世石有感情,電腦沒有,有感情的人總是會有失誤的,所以他下不贏。」
  • 河南又多一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名單三人上榜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示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名單:張磊、丁櫻、崔公讓、毛德西上榜!!!  日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網發布了《關於對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擬表彰人選進行公示的公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擬授予30人國醫大師榮譽稱號、100人全國名中醫榮譽稱號並進行表彰。
  • 江西岐黃國醫書院首屆研究生畢業 96歲國醫大師南昌見證
    96歲高齡的首屆「國醫大師」、岐黃國醫書院院長路志正先生出席畢業典禮。6月19日,江西中醫藥大學在該校舉行了岐黃國醫書院首屆研究生畢業典禮。當天,96歲高齡的首屆「國醫大師」、岐黃國醫書院院長路志正,太湖世界文化論壇主席、岐黃國醫書院院長嚴昭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書記、副所長王燕平等嘉賓來到該校出席畢業典禮。
  • 2020年煙臺「秋冬季服務百姓健康行」活動側記之一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8日訊 (記者 高寧 通訊員 苗力丹) 煙臺市衛生健康系統繼續以滿足廣大群眾的健康需求為己任,在總結近幾年組織開展基層義診、健康宣教等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秋冬季疫情形勢和常態化防控需要,紮實開展2020年煙臺市「秋冬季服務百姓健康行」活動,讓醫療服務更便民、更優質。
  • 為大家盤點2020歲末威士忌新品
    各大威士忌品牌也紛紛乘著新年倒計時推出新款威士忌,讓小編為大家盤點2020歲末威士忌新品1賓三得利碧AO威士忌43%ABV產地:多處這款酒由賓三得利首席釀酒師像所有的傑克丹尼威士忌一樣,這款酒在林肯郡加工,僅限量發行200桶,專為喜愛美國黑麥威士忌的愛好者們準備。自從釀造大師Jeff Arnett在9月離職後,傑克丹尼任命了Chris Fletcher擔任他的繼任者,自那以後Fletcher就忙於新品的發布。
  • 五位國醫大師的「養生秘訣」,快來學習
    目前,我國共有90位國醫大師,他們不僅醫術高超,而且還積累了很多實用的養生經驗,今天我們一起來跟工作在北京地區的幾位國醫大師學習一下他們的一些養生經驗吧!在他看來,飲食太過精細不好,而吃得太專也不利於健康。「什麼都吃,從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適當食用粗糧,補充膳食纖維,是他多年來的習慣。「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內經》上的這段話,金世元熟記在心,也身體力行地實踐著。
  • 把脈看病、講養生之道!弘揚中醫藥文化 國醫大師回高郵辦義診
    高郵也孕育了不少中醫藥大師,其中一位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琦。10月16日下午,已經77歲高齡的王琦院士回到高郵老家,為家鄉的老百姓義診,把脈看病、講授秋冬季的養生之道。
  • 「二級醫院」開到昌都百姓家門口
    白託村村口人頭攢動,村民們在「微醫數字流動醫院」和義診臺旁排起長隊,手裡拿著化驗單,等著專家給自己「把脈問診」。當天,昌都市藏醫院醫生、天津援藏專家以及洛隆縣醫生來到白託村,為當地村民進行免費健康體檢和義診,並為患者捐贈藏藥。
  • 維康國醫館開館 中醫藥造福當地百姓
    維康國醫館麗水開館 中醫藥造福當地百姓   2015年6月6日,坐落於浙江省麗水市的維康國醫館隆重舉行開館典禮,維康國醫館正式揚帆起航。典禮上,由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發起的、名老中醫走基層健康服務大型系列公益活動——「國醫仁愛,杏林春風」也正式啟動,為當地老百姓送去高水平的中醫診療健康服務。
  • ...紀錄片《智造美好生活》彰顯新科技帶給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解密中國智慧創造密碼,全景展示科技創新深刻改變中國社會經濟生活該片呈現的是一場浩大宏偉的中國科技創新實踐, 該片共6集,分別為《家 世界》、《醫 健康》、《智 城市》、《綠 生態》、《人 賦能》、《創 未來》。每集時長50分鐘。
  • 國醫大師劉敏如:中西醫都不完美 有些爭論太絕對
    華西都市報記者周家夷李秀江攝影劉陳平  1/60  中國有60名國醫大師  1/2  四川有兩人獲得「國醫大師」稱號  唯一  劉敏如是首位獲得這一稱號的女性  10月30日,第二屆國醫大師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劉敏如等30人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
  • ...夏桂成、鄒燕勤三位國醫大師當選中國中醫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
    這是繼1955年江蘇省中醫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葉橘泉教授,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承淡安教授之後醫院再次獲得殊榮。成立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是按照全國中醫藥大會提出的「做大做強中國中醫科學院」的任務要求而成立的,是中醫領域的最高諮詢機構。
  • 石家莊:補貼幼兒保教費增強百姓學前教育獲得感
    同時,獎補優質普惠園,採取升類獎勵和優質園扶持等舉措,激勵優質民辦園加入普惠行列,增強百姓學前教育獲得感。近年來,石家莊市積極創新服務舉措,在大力發展公辦園的同時扶持普惠性民辦園,以擴大優質普惠資源為引領,加快構建公益普惠的學前公共服務體系,努力實現「廣覆蓋、保基本」向「優結構、提質量」方向的轉變。
  • 習總跨界當「醫生」,為誰把脈?
    ————————此次出席G20領導人峰會,習總進行了一次「中醫診療」,開出一劑大處方!看,這篇題為《創新增長路徑 共享發展成果》的發言稿,有多少關鍵詞是用了醫學術語:「把脈」「良方」「感冒發燒」「身體機理」「病灶」「對症下藥」「氣滯血瘀」……如何做的「診療」,這副「處方」到底是什麼狀況?現在且聽分解。
  •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第一副總監韓青:讀懂中國經濟,把脈中國金融政策
    我們財經頻道一直以來與中國金融網有緊密的合作,也見證了中國金融專家年會如何成長為金融領域的年度盛會。金融是國家經濟的血脈,這次會議邀請專家從金融的角度進行把脈,讀懂中國當下的經濟形勢,把脈金融政策的調整方向,樹立中國經濟的軟著陸。
  • 四川省勞模曾政光:醫者仁心,讓患者更有獲得感
    走出會場,曾政光仍難掩激動:「『省勞動模範』是黨委政府對我過去工作的肯定和認可,是對我極大的激勵,將更加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推動全省健康事業發展作出更多貢獻。」曾政光說道。曾政光做手術為了加強民眾對新冠肺炎的了解,醫院積極展開線上醫療活動,運用微信、微博、抖音直播等新媒體平臺,進行新冠肺炎健康宣教、在線問診諮詢工作,服務近1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