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芨芨草
人的一生,能夠走多遠,除了跟他的性格,心態有關,還跟他的眼界有關係。眼界是什麼?眼界字義上是指一個人的目光所及的範圍,後來引申為一個人見識的廣度。
唐朝詩人王維有詩《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裡面提到「眼界今無染,心空安可迷。」意思是說,眼界廣的人他的成就就大,眼界小的,他的作為也就小。
所以,眼界也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要素之一。那麼,一個人有什麼樣的眼界,他的成就也就只能到他相應的那一步。
一,目光短淺
目光短淺的人,是無法成就大事的。他看到的只是眼前,卻無法看到未來,所以,他的路也只能走那麼一小截。
我們所熟知的「拔苗助長」的故事,主人公就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為了儘快吃到糧食,他把剛剛插下去的秧苗往上拔了拔,認為那樣就是長起來了。這其實是一個很愚笨的人,同時也是一個眼界不行的人。
一個只顧著眼前的人,是很難把自己的人生路走得更長的。因為他沒有想到後果,沒有衡量得失,只顧眼前的利益,怎麼能夠獲得成功呢?
二,好高騖遠
我們有一句話,叫登高望遠。只有站上高處的人,才能看到更遠的風景。但還有一種人,我們叫他「好高騖遠」。這樣的人喜歡站在山下望著山頂,卻不願意去行動。
好高騖遠的人吃不了苦,無法承擔重大的責任。他們的目光看到的是遠處的光芒,卻忽略了腳下的壕溝和陷阱。這樣的人不務實,也不清醒,所以也成就不了多大的事。
成功的得來,都不容易。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走好腳下的路。有時候,在前進的路上,會充滿荊棘,需要我們有勇氣,有信心,但又要有準確的目光和清醒的頭腦來做判斷,才能一步一步向前,不至於行差踏錯。
所以,好高騖遠的人,是不能夠有這樣的心態和眼界的。他的最後,必然也以失敗告終。
三,目光長遠
真正的成功,是屬於眼界高遠的人。這樣的人目光長遠,能夠看到眼前的精彩,也能想像遠方的風景。他們的目光,如同透視光一樣,穿越層層迷霧,直抵終點。
目光長遠的人,對於未來的事會有計劃。眼前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為未來而打基礎。所以,每一步,他都會走得堅實。
這樣的眼界,決定著他最後的成功。同時,目光長遠的人比較理智,對待事情會有清醒準確的判斷,什麼事什麼人,對於他是有幫助的,他都會有一個認知。他會把能幫助他成功的人和事統統接納到自己的身邊。相反,把那些對他無益的,一併掃開。
所以,眼界的高低,決定成功的係數。你有什麼樣的眼界,相應的,就會有什麼樣的成功或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