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子女請注意,2021年起,留在農村的老房子,統統按「新規」處理

2021-01-09 騰訊網

據統計,2003年我國城鎮化率只有36%,而到2019年年末,全國的城鎮化率已經到達60.60%,已經超過60%。專家預計,城鎮化率超過60%之後,我國的城鎮化速率就會減緩,不過城鎮化並不會停止,每年依然會有超過一千萬人從農村湧向城市。

因此現在城市中有龐大的農村人口群體,不過這些農村人口,有些已經在城市落戶,變為城鎮人口,有些依然保持著農村戶口。不過對於這部分群體來說,雖然長期居住在城市,但是農村老家依然有父母留下來的老房子,這些老房子未來該如何處理呢?對於那些戶口已經遷到城市的農村人,還有資格繼承農村的老房子嗎?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看新規下老房子該如何繼承。

宅基地的繼承

我們都知道,宅基地本身歸集體所有,沒任何人都沒有宅基地的所有權。即使是父母,也僅僅只擁有宅基地的使用權,並沒有宅基地的所有權。因此宅基地並不屬於財產,子女也只能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並且只有村集體內部的人才能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

如果農村子女已經把戶口遷到城市,變成了城鎮戶口,也就意味著他已經不是集體內部的人,因此也就失去了繼承宅基地使用權的機會。對於那些戶口還沒有遷到城市,仍然是農村戶口的人來說,即使現在長期居住在城市,依然可以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因此農村子女進入城市打拼,也要注意遷移戶口的問題,如果還想繼承農村老家的宅基地,最好還是不要把戶口遷往城市,未來宅基地也會是一筆財富。

不過如果宅基地上面建設有房子,那麼房子該如何繼承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老房子的繼承。

農村老房子繼承

老房子和宅基地是不一樣的,建設房子的時候是父母出資建的,房子自然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今年實施的《民法典》有明確規定:

農村老房子屬於私有財產,不管子女是城市戶口還是農村戶口,都有權利繼承農村老房子。

老房子的繼承不同於宅基地,因為老房子屬於父母的私有財產,因此不管你的戶口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都不影響老房子的繼承。這對於把戶口遷往城市的人來說是非常大的好消息,很多人擔心自己的戶口遷到城市之後,農村的房子就再也沒法繼承,根據今年剛剛實施的《民法典》我們可以知道,城鎮戶口的子女也可以繼承農村的老房子。

至於老房子的繼承方式,如果沒有遺囑的話,按照法定繼承的方式來處理。第一順位繼承人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順位繼承人有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而根據今年實施的《民法典》又擴大了代位繼承的範圍:

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城鎮戶口子女和農村子女繼承老房子有區別

對於有農村戶口的子女來說,既繼承了老房子的產權,也繼承了宅基地的使用權;而對於城鎮戶口的子女來說,因為已經不是村集體的成員,理論上來說不能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但是如果城鎮戶口繼承了老房子,但是沒有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的話,其實還是不能入住老房子。

不過在最新實施的《民法典》中是這樣規定的,城鎮戶口的農村子女繼承老房子統統按照「地隨房走」來實施。對城鎮戶口的子女來說,因為不是村集體成員,因此無法直接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但是因為繼承了老房子,可以按照「地隨房走」的原則,在繼承房子期間,可以暫時擁有宅基地的使用權。這個直接繼承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按照「地隨房走」的方式獲得的宅基地的使用權,必須要依託於房子而存在,如果未來房子自然消亡,那麼宅基地的使用權也會消失,並且宅基地的使用權不可以繼承。

一般情況下,判定自然消亡的標準有兩個,首先是房屋倒塌,這個不會有什麼爭議,房子倒塌之後也就意味著房子已經不存在,可判定為房屋自然消亡。還有一個判定標準就是相關部門進行鑑定,如果鑑定的結果是房屋已經是危房,不可以再入住,也可判定為房屋自然消亡。房屋自然消亡之後,宅基地由村集體統一回收,最終歸村集體所有。

對於城鎮戶口的子女來說,如果想要長期擁有農村的老房子和宅基地的使用權,應當對農村的老房子進行適當的修繕,儘管不能進行大規模修繕,但是對房子進行小的修修補補還是可以的,至少可以延長老房子的壽命。

結語:對於那些已經把戶口轉到城市的農村子女不需要再擔心,在最新實施的《民法典》中規定,即使是城鎮戶口的子女也可以繼承農村的老房子,看一下自己老家還有沒有老房子可以繼承。

相關焦點

  • 明年起,繼承父母的老房子,統統按「新規」處理!子女爭也沒用【圖文】
    此前有新聞報導,因為繼承糾紛,上海的5個子女為爭奪父母留下的2套房產,竟然打官司近10年,因為房子5個兄弟姐妹從親人變仇人。明年起,繼承父母的老房子,統統按「新規」處理!子女爭也沒用過去之所以各類爭奪父母房產的糾紛不斷,歸根結底還是規則的不嚴謹和缺失,尤其是父母立遺囑這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些不足。
  • 2020年新規!城市戶口的子女,父母為其留在農村的房子統統這樣處理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深,越來越多農村人會傾向於城市生活,從農村搬到城市居住,畢竟城市的福利待遇相對農村較好。根據我國目前統計的數據顯示,城鎮戶口的數量就高達8億多人,而農村戶口的數量則是逐漸下降,只有5億多人,明顯得知,農村人口在逐漸減少,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在大城市生活居住。
  • 城市子女有福了!父母留在老家的房子,2020年新規下統統這樣處理
    其實,這句話也可以用來描述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社會現象。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想進入城市購房定居,變成城市人。如今,生活富裕了,壓力也大了,卻又嚮往農村的寧靜的生活。 馬雲曾說未來最貴的東西不是房子,而是三樣來自農村的東西:新鮮的空氣、乾淨的水源、健康的食品。不過,就如很多人所說:城市留不住靈魂,農村容不下肉身,想回農村太難了。
  • 2021年起,農村房屋全按「新規」辦,不用爭了
    這既可以妥善處理好農村遺留的各類歷史問題,也能讓產權更加明晰。所以一直以來,我們都提醒廣大農村人口和在外務工人員一定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有專家甚至直言不諱表態:如果我們不珍惜這次確權的機會,可能我們的子子孫孫與農村土地和房子再無緣分。2021年確權將「停止」?截止到今年,農村土地確權的工作已經開展了整整7年。
  • 子女繼承房產規則「有變」,2021年起,統統按「新規」處理
    根據央行給出的一份報告顯示,國內城鎮居民戶均資產高達300多萬,其中房產就佔了7成。在家庭負債中,房貸佔了四分之三。由此可見,房產佔有了人這一輩子大部分的財富。如果以父母的名義購買的房子,隨著年齡漸長,子女將來不得不面臨房產繼承的問題。這件事不容小覷,因為有可能是父母給子女留下來的最大一筆財富。
  • 通知大家:2021「農村老房子」統統這樣處理,在城市打工的子女有福了
    生活中其實存在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昔日好友無論是否上學深造過,幾乎都去到大城市就業、生活,留在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據有關數據統計,在2000年-2019年短短的20年中,農村淨流出人口已達2.56億。但大部分人父母的戶口卻依然留在農村,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3種: 1.父母在城裡生活會很不自在,相比於城市中的紅燈綠 酒,老人們更喜歡農村的山土氣息。 2.農村的生活條件已經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現在城裡有的東西,農村也一應俱全,甚至農村的社會福利保障會略高於城鎮戶口的居民。 水熱加入一匙鹽一匙油分別放入荷蘭豆。涼拌金針菇、涼拌黃瓜等。水燒開煮約3分鐘撈出。有著自己霸氣的一面。切小塊。
  • 告訴大家:2021「農村老房子」統統這樣處理,在城市打工的子女有福了
    生活中其實存在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昔日好友無論是否上學深造過,幾乎都去到大城市就業、生活,留在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據有關數據統計,在2000年-2019年短短的20年中,農村淨流出人口已達2.56億。而此時只需要加一塊羊油或者加點羊肥肉、羊大骨。翻領開襟的設計頗有幾分慵懶的感覺。加入水內燉煮會過早滲入羊肉內。二者原料組成並不相同;2、營養含量不同。淡奶油脂肪含量較高。
  • 通知來了:2021「農村老房子」統統這樣處理,在城市打工的子女有福了
    生活中其實存在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昔日好友無論是否上學深造過,幾乎都去到大城市就業、生活,留在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據有關數據統計,在2000年-2019年短短的20年中,農村淨流出人口已達2.56億。時至今日這種趨勢仍未停止,按照發達國家城市化率70%-80%的標準,我國農村人口流入城市仍將會持續一段時間,目前我國的城市化率在60%左右。夏季就要這麼穿才好看。
  • 告知大家:2021農村老房子,統統這樣處理,在城市打工的子女有福了
    生活中其實存在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昔日好友無論是否上學深造過,幾乎都去到大城市就業、生活,留在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據有關數據統計,在2000年-2019年短短的20年中,農村淨流出人口已達2.56億。加蔥末、少量的鹽和黑胡椒粉。不會讓對方受半點傷害。但愛情畢竟是漫長的。敏感多疑。特別是感情方面。雙魚座的道歉得到了舊愛的原諒。一勺生粉。進氣格柵採用了六邊形的造型。他們大部分行為的背後。
  • 2021年起,農村、城鎮的老房子,應該怎麼處理?
    看到這裡,相信有不少人的心中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如果不拆遷了,那2021年起,農村、城鎮中的老房子,應該要怎麼處理呢? 不過,隨著「棚改」的「收官」,舊改將會「接棒」,那麼這類房子該如何處理呢?
  • 父母房產過戶給子女留心了,從2021年起統統按「新規」處理
    如今人們的財富得之不易,如果不理性處理,才是對自己、對家人最不負責的一種表現!比如「房產」這麼重要的資產,就需要慎重對待!這種大額資產,如果在沒有立遺囑的情況下,就很難歸屬「正確的人」!舉個例子,無子女的張爺爺由於生前並未立遺囑,去世後贍養人也是無權繼承張爺爺的房產,通常情況下是「屬於」張爺爺的兄弟或者其他親人,所以關於房產繼承這一塊,生前立遺囑很有必要!
  • 國家一錘定音,2021年起老房子按新規辦
    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我國出現了不少因拆遷一夜暴富的人。像之前深圳白石洲的一塊城中村地區拆遷,一次性誕生了上千名億萬富翁,這樣的「運氣」相信也是讓不少人十分的羨慕。但是,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和建設理念的不斷成熟,國家也對老房子出臺了新規,明確表示拆遷將要「退出」。
  • 明年起,「留在農村老家房子」統統這樣處理,城市子女要在意了!
    但是對於許多人來說,城市生活仍然不如城鎮和農村地區舒適。許多人早已做好周密的計劃,年輕時在城市打拼,等年老時返回家鄉養老。戶口遷移城市子女請留意!明年起「留在農村老家的房子」統統這樣處理。根據規定,個人可以繼承合法財產,並且父母在農村的房屋自然在列。繼承也遵循第一和第二順位的原則。
  • 父母房產過戶給子女留意了!新規下,從2021年起統統「這樣」處理
    所以,我們大多數人對房產這樣的大宗資產處理方式,仍主要停留在「身後繼承」這一方式上。那麼,到底哪種方式最划算,哪種方式最保險?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所謂隔行如隔山,確實不怎麼懂。好在最新的規定已考慮到相關問題,父母房產過戶給子女留心了!新規下,2021年起統統「這樣」處理,父母和子女都有必要提早知曉。
  • 2020年新規下,農村老家的房子統統「地隨房走」,城市子女應留意
    但是對於許多人來說,城市生活仍然不如城鎮和農村地區舒適。2020年新規下,農村老家的房子統統「地隨房走」,城市子女應留意!到2020年,根據新規定,戶籍在城市的孩子將在農村房屋中被父母當成這樣對待。農民的朋友只有使用宅基地的權利,所以戶口遷到了城市的子女,是無法擁有宅基地所有權的。不能繼承宅基地,但這並不意味著不能繼承宅基地上的房屋,國家正在進一步加強這種地位。
  • 2021年起,房屋買賣、租賃、產權按新規執行,統統這樣處理!
    2020年即將過去,2021年即將到來。而關於買房賣房、租房、房屋產權等領域都有全新的規定,你了解過嗎?2021年房屋產權新規1、 新增房屋「居住權」從2021年起,每一套大產權房子都擁有三種不同的物權屬性,分別是土地使用權、房屋產權、居住權。
  • 2021年起農村宅基地統統「這樣」處理,不用再爭了
    現在村村通公路、快遞、網絡,很多農村現在也都通上了自來水,垃圾也開始集中處理,供電也比以往充足,不再是動不動就停電了。除了在基礎配套設施方面現在農村越來越好,在政策方面,國家對農村扶持力度也越來越大。現在種地不再交公糧,國家還有各種補貼,農村醫療、養老等福利待遇也越來越好。可以說,現在在基礎配套設施和福利待遇方面,城市和農村的差距是越來越小。
  • 今年起,農村房屋將按「新規」處理,3類人將受益
    其實,我們自己身邊就有很多的同學、朋友、親戚離開了農村老家,進入到了城市裡學習生活,然後買房安家,也只是逢年過節,回老家看看而已。此消彼長下,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入到大城市後,農村基本就只剩下了兒時的回憶,年邁的父母,空置的房子,閒置的土地等等,所以不少農村一度還出現了「空心化」的現象。那麼,長期下去,留在農村的房子該怎麼處理?希望小仙女們不要模仿了!
  • 老人去世,房子不用爭了,新規已出臺,2021年起統統"這樣處理"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普通人辛苦一輩子,攢了一點錢也就夠退休後用,到去世後預計也留不下多少錢。但唯一值錢的可能就是房子了,房子是最保值的產品之一。如果是多個子女,可能就涉及到遺產分配了,那到底該怎麼處理呢?據了解,為了解決遺產糾紛,我國通過立法來規範繼承問題。新的法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法律中有關於房產繼承的新規。具體的規定和之前差不多,基本以遺囑為主,只是在細節上做了修改。在新規下,將統統這樣處理。
  • 2021年起,父母的房子全部按「新規」繼承
    2021年起,父母房產統統按「新規」處置。 關於遺產繼承,哈爾濱73歲的王大爺,遇到了這樣一個難題。他打算把遺產全都留給侄女,百年後把智障兒子託付給她。然而,當王大爺來到公證處做公證時,卻被公證員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