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拒絕是人際溝通的最大硬傷?

2021-02-23 魯豫有約

在職場中與領導和同事進行溝通是我們的常態。有時候,因為一件小事,團隊間竟然需要溝通一整天,低效的溝通耗盡了彼此的工作熱情;但也有這樣的時候,一件很重要的事,反而在幾分鐘之內三五句話就搞定了。

同樣在對接工作,有的同事說著說著就會大發脾氣,有的同事卻可以輕鬆拿下,這是為什麼呢?

關於職場溝通,我詢問了那些身在職場的學生與同事進行業務溝通時,哪些人最容易溝通,他們都有哪些特點,得到的回覆五花八門。


其中一個學生跟我分享說:「我們公司有一個人特別厲害,從沒見他跟同事因為討論工作而爭執不休,似乎總是順順噹噹地就把事情溝通好了。

跟我們溝通的時候,他經常會說『好呀』『沒問題』『這個想法不錯』。

即使有些時候有的人提出的需求很明顯是不合理的,他也從來不直接駁回。

表面上看,他好像都是順著對方在說話,但是妙就妙在進一步溝通的時候,由於他是站在同意對方立場的角度上去說話,能夠把控討論的主動權,經常讓發言人自己去發現問題、推翻想法,最終討論的結果更偏向我這位同事的想法。

為此我感到很納悶,為什麼同樣的話,他總是說得比我高明?」

這位讓我的學生讚佩不已的同事,使用的就是「Yes and」溝通方法。


為了降低職場的溝通成本,提高職場的溝通效率,你需要學習「Yes and」的溝通策略。

「Yes and」的理論是即興表演的核心。即興表演訓練不僅是戲劇演員的必修課程,也受到各類人群的追捧。

身在職場,想在每一次溝通中高效地達到自己或者團隊的目的,不能忽視的就是即興表達的能力。「Yes and」是一套非常成熟的即興能力的訓練方法,主要就是訓練你快速反應的能力,特別是帶著幽默感面對工作挑戰的能力。

「Yes and」理論中的「Yes」是認同並接受對方給你的前提條件,「and」是你在接受這個條件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想法和內容。那麼,如何活用「Yes and」這個核心理念呢?有一些這樣的具體步驟。

首先是「Yes」原則,認同並接受對方給你的前提條件。

達爾文曾經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他說,在漫長的人類史以及動物史上,佔優勢的永遠是那些能夠學會合作和即興發揮的物種。

職場中的合作最直接地體現在語言溝通上。如果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達到最有效的溝通,溝通雙方都會產生積極愉悅的心理感受。

無論遇到什麼要求或者想法,要儘可能接受所有的邀請和建議,贊同別人的想法,加入到他們的計劃中去。多說「是的」「好呀」「行」「沒問題」「我願意」等,用一切能想到的方式表達你的肯定和認同。

當然,我不是在教大家去做職場上的老好人,沒有自我判斷,沒有原則,盲目順從他人的意願,而是希望你在與他人溝通的時候學會使用「Yes」,通過說「Yes」提高溝通的效率。

對所有的事都說「Yes」無疑是不現實的,但請你儘量多說一些。說「Yes」是一個支持別人,並且要去付諸行動的舉動,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出現「拒絕」的問題。


拒絕,是在職場表達中最容易出現的溝通行為。

「這樣不行」「你說的不對」「這事我說了算啊」……類似的話,你是不是聽得特別多呢?其實,直接拒絕是職場溝通最大的損傷。

拒絕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迴避某項工作的討論,切換到其他主題來討論,試圖打斷別人的話語,糾正別人的想法和觀點,提出自己的觀點。

我們經常會在無意識中使用「拒絕」,很多人以為直接拒絕是提高溝通的有效手段,但事實是,直接拒絕最容易出現爭執,更容易讓交流雙方轉移注意力,從當前的議題轉移到個人情緒以及對人的慣性評價上。所以,拒絕對溝通與交流的損傷是最大的。

儘可能地說「Yes」,除了避免出現拒絕的傷害之外,它還會帶來兩個好處。

第一個是向對方傳達了一個友好的信號:你說的我都聽進去了。這樣就達到了同情同理的交流效果,方便讓對方感受到自己被充分地理解,給談話的氛圍定下了和諧友愛的基調。

在這個基調上,你再提想法,對方才能夠容易接受。

另一個好處是有利於自己及時調整思維,從而更好地去說服對方。

在現實工作中,阻止我們使用「Yes」原則,讓我們無法去接受和認同他人想法的因素都有什麼呢?那就是「先入為主」和「脾氣秉性」。

職場溝通中,每個人都是抱著自己的想法與他人進行溝通的,這樣的溝通前提容易使我們陷入「先入為主」的認知裡。我們經常說:「唉,我的想法是最靠譜的,你的想法不行啊。」對於自我想法的篤定,是我們與其他人溝通時的障礙之一。

在溝通中,你還需要考慮到每個人的脾氣、個性等因素,在溝通中發揮作用的未必是意見本身,還夾雜著人與人之間的個性較量、脾氣是否相契合等情感因素。

比如在你的印象中,同事小張考慮問題永遠是格局小,缺少全局觀,過分注重細節。你在與他就一些工作事宜進行溝通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將你對他的印象代入進來。

但是,如果一個人總在其固有的思維裡想問題,就很容易鑽牛角尖了,也難以出現新思路。所以只有堅持多說Yes,你才有可能進入到更廣闊的思維世界裡去。

比如,某公司要進行年終總結。老闆希望這次年終總結大會形式上有一些創新,希望幾個部門溝通協調,最終做一個策劃案出來。

開會前每個人都會想一些亮點和創意,再去進行頭腦風暴。頭腦風暴時,有人建議加入一些抖音玩法,增加趣味性;有人建議在年終總結後做一個評獎環節,請公司的領導、員工代表或者高校專業教師來做評委,把年終總結作為一項集體活動來舉辦。

這些建議裡,有的創意聽起來似乎有些不靠譜,有的創意聽起來很有意思,但是執行起來有難度。

比如加入抖音元素這個建議,你可能會覺得不太靠譜,可能會提出反對意見:「抖音的玩法放在年會上比較合適吧,年終總結需要嚴肅一些。」那對方很可能就會說你缺少突破精神。

但如果你這樣說:「加入抖音元素是個很棒的主意,這樣可以活躍現場氣氛,我很支持,但需要考慮一下,抖音這部分是放在活動的開頭、中間還是結尾呢?」那麼,對方會覺得你非常支持他的建議,會在心底感激你,同時,也會對你提出的建議進行思考。

這就是「Yes and」中的「Yes」原則,認同並接受對方給你的前提條件。


說完了「Yes」原則,接下來說一下「and」原則。

「and」就是你在接受對方想法的基礎之上,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通常來說,我們常用「and」表達自己的想法,拿回溝通的主動權。

「and」原則考驗的是一個人如何在同意對方的意見之後,依據對方意見進一步推進溝通的進程。

你說話比別人高明的原因是,你首先尊重對方的想法,站在對方的意見基礎上發表看法,而不是直接拒絕對方。

雖然你是站在對方的意見和看法之上進行溝通,但這並不代表你是放棄自我,完全聽從對方的。因為當你站在對方基礎上發表意見的時候,你可以幫助對方發現他們所提說法的問題所在。

我們還以年終總結加抖音的建議為例。在前面,你提出了關於抖音放在整個活動哪個部分的問題。如果同事的回答是放在開頭、中間和結尾都可以活躍氣氛,而你對此仍有所顧慮,那麼,接下來怎麼說才能讓同事打消想法呢?

繼續使用「Yes and」溝通策略。

先說「Yes」,你可以這樣說:「你的加入抖音元素的想法非常好,放在這樣的場合可以活躍氣氛,抖音的動作也比較簡單易學,大家來參與也不會覺得很難。」

先做好情感鋪墊,接下來用「and」加入你的個人觀點:「那麼,我們現在可以湊出來這三段抖音的舞蹈動作嗎?如果只有一段的話,那咱們就放在中間部分;如果有兩段的話,就可以放在中間和結尾部分。」

這時候,你的縝密想法可以幫助你的同事發現他個人思考上的漏洞。這樣,你的主動表達有效地控制了討論的方向,引導對方按照你的想法去執行。

在整個討論的過程中,你始終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並且主動把控討論的框架,讓其他人在框架內進行交流,這就是「Yes and」的價值所在了。

這樣一輪討論下來,既有效地解決了創意問題,又保證了年終總結的正式性。溝通也會在融洽的氣氛中結束。

聊聊你最喜歡的溝通方式

歡迎大家來評論區踴躍留言

我們將選取 留言最走心 的 3 位朋友

(截止到 6 月 4 日,中獎名單公布在當日文章內)

相關焦點

  • 薩提亞人際溝通理論——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薩提亞人際溝通理論中的四種人際溝通姿態包括超理智型、討好型、指責型、打岔型和一致型。其中前四種屬於不良溝通姿態,後一種屬於良好的溝通姿態。首先來說一說討好型,從它的名字我們比較容易理解,它和「討好」有很大的關聯。
  • 人際溝通和醫患溝通
    >一、人際溝通和醫患溝通 1.人際溝通(1)  人際溝通的性質和內涵人際溝通是人們進行信息傳遞、思想和情況交流,彼此取得了解、信任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手段。人際溝通是人際交往的起點,也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礎。(2)  人際溝通的類型1、 單項與雙向:單項溝通如作報告、發指示、作演講、開醫囑等;雙向溝通如會談、協商等。
  • 語言溝通與人際交往
    人際和諧關係建設的路徑有很多,其中值得關注和推崇的手段之一,當屬語言溝通藝術。自從黨中央發出了「以人為本」的號召以來,我們社會興起了一股尊重人、關心人、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好局面。而「以人為本」,是要通過很多渠道、運用很多方法、創新很多載體來實施和推進的。
  • 人際溝通重點(1-3節)
    第二十一章  人際溝通第一節  概述採分點必背採分點1:人際溝通是指人們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符號系統進行信息(思想觀念、動作等)交流溝通的過程。採分點2:根據語言的表達形式,語言溝通可分為口頭語言溝通、書面語言溝通兩種形式。採分點3:非語言溝通是指通過非語言媒介,如表情、眼神、姿勢、動作等類語言實現的溝通。
  • 人際溝通神書——《非暴力溝通》
    這是一本人際交往的神書,在都豆瓣上超過2w人對它給出好評,想把這本書推薦給了你,一旦我們之間發生衝突,會彼此提醒用非暴力的方式去溝通。如果我們的意思含糊不清,別人就難以了解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此外,使用抽象的語言還會使我們無法深入了解自己,請求他人採取具體的行動將揭示我們的動機,為什麼這麼說呢?
  • 人際溝通,如何提高說話能力?掌握這八個技巧,人生會越來越順!
    做人,「三分靠做,七分靠說」,這句俗語強調的是說話的重要性,的確,不管是從做人的哪個方面來講,說話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人際溝通中,說話能力幾乎就是全部了。那麼,具體來說,人際溝通,應該如何提高說話能力呢?以下就分享八個滴水不露的說話技巧!掌握這八個技巧,人生會越來越順!
  • 改善人際溝通的第一步,不是會說而是會聽
    今天我們來聊聊溝通的話題,人際溝通是來找我做諮詢的客戶裡比重較高的一個話題。這一個月來,因為出門受到限制,和家人的溝通機會增加了起來;因為在線辦公,覺得無法當面和同事領導溝通,似乎溝通的效率大打折扣。所有對關注這個話題的朋友們都認為:人際溝通非常重要,不久影響自己每天的心情,而且會大大影響自己的職業前途。
  • 什麼是人際溝通中的心理密碼?
    有些失敗的人也說:「由於我性格內向孤僻,不善於人際溝通,導致了職場的失敗。」事實上,人際關係的溝通有著鮮為人知的密碼,掌握了這些密碼,對改善人際關係大有幫助。我們把它稱為人際溝通中的第一個心理密碼。人際溝通中的第二個心理密碼是「成人自我狀態」。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妻子比較痴迷於股票,已有5年的炒股史,賺的又賠進去了,賠的又賺回來了,總之,沒有賺什麼大錢。妻子打電話給丈夫說:「我的股票每股已賺一元多了,我是否把它賣掉,見好就收。」丈夫回答說:「現在全球經濟形勢不好,美國經濟停滯不前,歐洲又處於債務危機中,中國內需不振。
  • 省考面試必看,面試人際溝通之與領導溝通
    公務員面試中,有一類題型是人際溝通,這類題型所考察的重點是考生在進入崗位之後是否具有與其他人溝通協商的能力。在人與人溝通協作的過程中,只有充分發揮好溝通協商的作用,才能讓工作中的大小問題順利解決,在實際生活中也有很多因為溝通問題所產生的工作偏差,因此在公務員面試中考察這類題型不僅僅是考察考生的處理問題的情商,同時還考察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否真正會解決實際問題。
  • 為什麼學霸普遍不擅長人際溝通?原因讓人好奇
    二、外在表現並不擅長人際溝通學霸可能表現得不擅長人際溝通,但是實際上真的不一定,下面小編解釋一下學霸外在表現得不擅長人際溝通的具體原因1有自己獨特的一套世界觀和方法論>學霸,是思維邏輯清晰、邏輯嚴謹的動物,無論是對於知識還是生活,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自成一套系統,不用別的表現去表現給別人來看,也就是通俗意義上說的不用「裝」去表現自己朋友多,去和無聊、沒能力的人去郊遊,浪費自己的時間2課外興趣多,沒有無聊和孤單的時候,他的能量來源不是和人交往
  • 人際溝通與口才訓練必看的兩本書推薦
    人際溝通與口才訓練方面的書籍我推薦你看兩本(並且看這兩本就完全足夠了),一本是《溝通與說服必讀12篇》,另一本是《演講與口才必讀12篇》,注意這兩本書都僅能從12READS官網購買,避免廣告,地址請自已百度吧。為什麼說看這兩本就夠了?
  • 《溝通的藝術》分析社交媒體與人際溝通
    因為他想知道,在沒有人跟嬰兒接觸前,嬰兒會先開口說哪一種語言?是古老的希伯來語,希臘語,還是拉丁語?最後,他徒勞無貨,因為所有的嬰兒都死了。缺乏養育者溫柔的擁抱,撫觸,深情的語言,孩子們根本無法存活。可見,溝通——語言溝通和非語言的溝通,包括碰觸,擁抱等,對個體的巨大影響。
  • 事業單位面試熱點:人際溝通恰到好處
    對於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題目作答,往往會困擾很多學生,因為大家面對人際問題的解決,都會第一反應想到就是「溝通」,但是具體到底怎樣溝通,大腦是一片空白,到底應該進行溝通從無下手。而在公務員面試過程,考察此種能力的目的就是通過此類問題作答來考察應試者處理問題的能力。
  • 體態語言在人際溝通中的重要性
    嗯,在人際溝通中,體態這一無聲語言對溝通起著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有時甚至超過有聲語言體態溝通的方式主要有,目光接觸,面部表情,身姿,人際空間距離等。可見人們獲得的信息大部分來自視覺印象,如我們表示同意,實惠點點頭說不要,實惠,搖搖手說歡迎光臨時滿面笑容喊著你滾出去時刻怒目圓睜,高興時手舞足蹈,憤怒時以沉默表示抗議啊,聾啞人卻全靠體態語言表情達意傳遞信息,因而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霍爾曼十分肯定的說,無聲語言所顯示的意義要比有聲語言多得多。
  • 面試理論課第八講:人際溝通這麼答
    視頻版講解:人際溝通考查的是在有矛盾的情景下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也就是做人的能力。涉及的人際關係有與領導、與同事、與下級和與群眾等。人際溝通同樣屬於公考結構化面試題,所有面試題的答題思路都是「面試就是好好說話,說什麼答什麼」,關鍵是分析人際溝通的題幹「說了什麼」。
  • 人際溝通中的歸因偏差——甩鍋or背鍋?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這樣一首歌:「為什麼電話通不了三分鐘/留言總是被他無視/一聊天他就去洗澡……呢?」《還不是因為你長得不好看》。這首歌其實在進行心理學上一項重要的內容,那就是「歸因」,即為某一結果找原因。人為什麼需要歸因?
  • 2017寧夏公務員面試中打破模板化之人際溝通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17寧夏公務員面試中打破模板化之人際溝通,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那就是通過培訓或者看書,套用一些萬能的模板,讓自己在遇到面試題目時,能夠快速找到思路,做到有話可說。
  • 百果園開展人際溝通技巧心理講座
    20日上午10點,在百果園會議室開展了一場人際溝通為主題的心理健康講座。 高壓力的社會環境下,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知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應用,本次講座以人際溝通技巧為主題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關係網中,而人的情緒變化往往與人際互動有著密切的關係,甚至有心理學家說,一切心理問題都是關係的問題。學會了溝通技巧猶如學會了必要的生存技能。
  • 一起書寫疫情中人際交往的贏家腳本——楊眉和她的《人際溝通分析...
    視覺中國供圖人際溝通分析學(Transactional Analysis)與其他經典心理治療理論最大的區別是——非常適合做心理學科普,非常「有效率」。對一個沒有心理學專業學習背景的人而言,他完全有可能僅僅通過自學就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並將之用於改善人際關係和促進個人成長。
  • 【面試指導】人際溝通意識與技巧(一)
    因此,溝通與人際交往能力是一個人生存與發展的備能力,也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要條件。作為一名教師,溝通的重要性尤為明顯。1、人際溝通意識與技巧概述考點:何謂人際溝通意識與技巧?即在人際交往中的溝通、協調技巧,處理複雜人際關係,協調各種利益衝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