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重要性

2020-12-25 中國社會科學網

  內容摘要:新世紀新階段,「崇尚榮譽」成為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之重要內容。在國家榮譽制度呼之欲出的時代背景下,探索構建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是黨的創新理論的內在要求,是弘揚崇高社會風尚的重要路徑,是發展邊防事業的現實舉措,是完善國家獎勵制度的客觀需要。

關鍵詞:邊防  國家榮譽制度  制度獎勵

作者簡介:賈鵬,解放軍邊防學院司令部工作教研室講師。

  榮譽是人性的重要需求,也是社會運轉的重要動力。新世紀新階段,「崇尚榮譽」作為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之重要內容,發揮著激勵官兵獻身國防、奮勇向前的強大精神作用。國家榮譽制度是旨在表彰和嘉獎為國家和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傑出人士,以頒授代表不同層級榮譽稱號、勳章、獎章為主要內容的國家級獎勵制度,①是國家意志、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形式。筆者認為,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是在國家榮譽制度總體框架下,結合邊防實踐並依據邊防事業發展需要,建立起來的一整套表彰和嘉獎為邊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傑出人士的制度。我們有理由堅信,隨著國家榮譽制度在實踐探索中不斷深入與完善,適應中國邊防事業現實和未來發展需要,嘗試構建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具有特殊時代意義和一定理論前瞻性。其必要性和價值主要體現在:

  構建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是黨的創新理論的內在要求。2007年10月15日,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設立國家榮譽制度,表彰有突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這是我國首次官方正式提出建立國家榮譽制度,具有重大開創性歷史意義;2010年6月6日,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發布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關於人才激勵保障機制中提出「建立國家榮譽制度,表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2011年10月18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指出要「落實國家榮譽制度,抓緊設立國家級文化榮譽稱號,表彰獎勵成就卓著的文化工作者」;十八大報告在論述「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時再次提到「建立國家榮譽制度」。實際上,伴隨著我黨創新理論的不斷豐富發展,相關部門嘗試建立國家榮譽制度已逐漸進入議事日程,有關前沿探討和思想論證已在實踐中迅速展開。目前,國家正抓緊研究建立國家榮譽制度和政府獎勵制度框架,啟動行政獎勵法、國家勳章法的研究論證工作。②循此脈絡可見,建立國家榮譽制度是貫徹落實黨的創新理論精神的內在要求,具有濃烈時代性和鮮明特色性。而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作為國家榮譽制度由文化領域逐步擴展和延伸到社會諸領域的內涵豐富,作為國家榮譽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構成新形勢下治國理政和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切入點,實際上也是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下發展具有中國特色邊防事業的生動體現。

  構建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是弘揚崇高社會風尚的重要路徑。按照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個體存在生理、安全、歸屬、尊重、自我實現的多樣化需求並存在高低先後之序,而後三者均可歸結至人之榮譽需求。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當代中國,社會上普遍存在著榮譽「雙軌制」現象:由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財富很大程度上成為榮譽的符號;而由於「官本位」意識的影響,官階和地位又往往成為榮譽的重要載體,於是就有了二者之內在衝突:有錢的人想做官,做官的人又想謀財。這實質上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思想取向,在構成對榮譽制度嚴峻挑戰的同時,恰恰也反映出榮譽制度與一定行政體制及整個社會運轉機制密切相關、無法割裂的基本規律。事實上,「統一完善的國家榮譽制度有利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有利於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③追求榮譽,本質上是個體一種自我認同與自我尊重,是自我實現與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我軍傳統來說,它源於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血脈;從時代要求來說,它來自現代軍事職業中伴生的榮譽制度;從官兵價值追求來說,它呼應著新生代軍人名利觀的嬗變。積極構建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不單單是為增加一套榮譽體系,而是試圖對有助於國家長遠發展、具有全局性影響和時代標杆意義的行為的認可來展現和引導特定價值觀。其目標在於牢固確立一套不被市場規則和落後觀念完全左右的價值體系,以推崇和引導方式對現實不良價值導向進行科學合理矯正,通過不斷弘揚和光大邊防特殊精神,凝聚全社會人力、民心,共同塑造良好社會風氣,實現在精神和認知層面推動邊防事業乃至整個社會和諧發展的目標。從長遠看,邊防榮譽制度的構建,不僅可產生持之以恆催人奮進示範激勵作用,且對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具有深遠影響。

  構建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是發展邊防事業的現實舉措。鄧小平同志曾指出:「(領導、組織)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④黨的十八大報告將「設立國家榮譽制度」範圍從「文化領域」擴展到所有與人才相關之領域,進一步為構建中國特色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提供了良好外部條件和有力支撐平臺。中國特色邊防事業是凝聚無私奉獻精神的偉大事業,是顯著體現軍人職業特色的恢弘高尚事業。從國內總體情況看,文化、教育、體育、醫療、科技等多領域之國家榮譽制度正在醞釀和探索之中,有些甚至於已付諸現實。就國防和軍隊建設而言,「培育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需要及時對敢於奉獻、崇尚榮譽的廣大官兵以國家榮譽的形式給予有力的褒獎和激勵。」⑤近些年來,全軍邊防部隊結合自身實際,創新頒授的「邊防衛士獎章」,其正是著眼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營造崇尚榮譽氛圍,激勵廣大邊防官兵衛國戍邊熱情而組織開展的特殊榮譽獎勵,雖然起到了良好效果和積極反響,但畢竟還遠遠不夠,尤其是權威性及評獎機制甚至於社會影響力還有待改進和提升。同時,現有邊防榮譽制度或多或少存在著條塊分割、各部門各行業獎勵榮譽過多過濫現象;嚴格法律意義的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尚處空白狀態,使得現有國家榮譽制度未能完全發揮出應有價值作用。新形勢下探索構建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正是著眼營造崇尚榮譽氛圍,激勵廣大邊防官兵衛國戍邊熱情而頒授的特殊獎勵、激勵制度,是新世紀新階段完善邊防人才激勵機制和獎勵制度體系的重要內容,鮮明體現出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奉獻的主旨精神,集中反映了邊防領域人才強軍強國戰略的迫切要求,有利於在全軍乃至全社會系統更大程度激發關注和奉獻邊防事業的思想活力——它以獨特載體,承載的是邊防軍人的榮譽、責任和使命,凝聚的是邊防軍人的犧牲、奉獻和堅守,傳承的是邊防軍人的忠誠、堅忍和豪情,是持續推進中國特色邊防事業和諧發展的不竭精神動力。

  構建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是完善國家獎勵制度的客觀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67條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規定和決定授予國家的勳章和榮譽稱號」;第80條又規定,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的決定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授予國家的勳章和榮譽稱號」。⑥經多年發展,我國目前已逐步構建了多部門、多層次、多領域獎勵體系,但與國際上制度化、法制化的功勳榮譽制度相比,仍暴露出缺乏統一性、具有廣泛社會認可度和國際影響的相對弊端。具體到邊防領域,一是缺乏國家層面最高級榮譽體系,中低層次獎勵評比多且重複比較嚴重;二是由於國家榮譽制度缺位,造成部門間、地區間爭相評獎,搶奪「地盤或影響力」,缺乏嚴肅性和規範性;三是臨時性、應景性獎勵多,缺乏持久和後續激勵性;四是評獎不夠透明公正,獎勵隨意性強或制度化程度偏低;五是某些獎勵只重視一次性成績和臨時性表現,缺少對終生成就的褒獎和精神實質的挖掘,彰顯內在思想價值內涵程度不夠;六是缺少特色和國際影響,影響國民政治自信心和民族自信力。整體上看,已有形形色色邊防榮譽獎勵在彰顯不同地域及軍兵種特色的同時,卻多少暴露出缺乏邊防領域權威國家榮譽制度的諸多弊端,而榮譽獎勵層面現實不對稱以及軍內、軍地對接互補性不強,某種程度上也深刻影響著榮譽的社會接納和認可度。探索構建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是彌補缺失和完善邊防獎勵制度之需,一定意義上是完善和豐富國家榮譽制度之必然。

  注釋:

  ①戴鑫韜,陸寧.國家榮譽制度比較研究.山東行政學院學報[J].2012( 3),24;

  ②翟富根.建立我國國家榮譽制度的路徑探析——基於國際比較的視角.黑河學院學報[J].2010(2),39.

  ③翟富根.建立我國國家榮譽制度的路徑探析——基於國際比較的視角.黑河學院學報[J].2010(2).39—42;

  ④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Z].1980.8.18;

  ⑤辛士紅.齊三平:將軍事獎勵納入國家榮譽制度體系.解放軍報[N].2009.03.09;

  ⑥錢寧峰.論國家榮譽制度的憲法基礎.法律科學[J].2008(5),34;

  參考文獻:

  [1]錢寧峰.論國家榮譽制度的憲法基礎.法律科學[J].2008(5);

  [2]戴鑫韜,陸寧.國家榮譽制度比較研究.山東行政學院學報[J].2012( 3);

  [3]翟富根.建立我國國家榮譽制度的路徑探析——基於國際比較的視角.黑河學院學報[J].2010(2);

  [4]張樹華,潘晨光,祝偉偉.關於中國建立國家功勳榮譽制度的思考.政治學研究[J].2010(3);

  [5]辛士紅.齊三平:將軍事獎勵納入國家榮譽制度體系.解放軍報[N].2009.03.09

  

相關焦點

  • 中國加速國家榮譽制度立法進程 填補最高獎勵制度空白
    中國正在加速國家榮譽制度立法進程,填補以國家名義頒發、面向全民的最高獎勵制度空白。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24日在北京開幕,將審議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草案的議案。中國擬將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確立為國家最高榮譽,由國家主席授予,而該項榮譽可授予外國人。
  • 南方日報:國家榮譽制度的價值
    原標題:國家榮譽制度的價值 全國人大常委會近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該法稱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為國家最高榮譽。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授予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獎章。國家設立「友誼勳章」,授予作出傑出貢獻的外國人。
  • 人大代表建議:建立國家榮譽制度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周洪宇建議,改變這種被市場規則左右的價值體系,建立國家榮譽制度,制定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  當下,人的追求有的越來越世俗化和功利化,導致個人對國家和社會缺乏認同感和責任感。一個人,只要他足夠高尚、正直、勇敢,為國家建立了殊勳,就可以獲得國家榮譽勳章,這將使他比那些有錢卻對社會無所貢獻的人更能受到公眾的尊敬。
  • ...國家 軍隊功勳榮譽表彰條例 我國確立中國特色功勳榮譽表彰制度...
    中共中央批准實施黨內 國家 軍隊功勳榮譽表彰條例 我國確立中國特色功勳榮譽表彰制度體系 新聞頻道 來源:央視網 2017年07月27日 19:50
  • 委員呼籲建國家功勳榮譽制度 規範獎勵標準待遇
    「兩會」期間呼籲儘快建立黨和國家統一的功勳榮譽制度。  張樹華委員說,與國際上一些國家制度化、法制化的功勳榮譽制度相比,目前我國還缺乏統一的、國家級的、具有廣泛社會認可和國際影響的國家功勳榮譽制度。他認為,建立完善的功勳榮譽制度,有利於解決目前幹部人事制度中存在的「官本位」問題,也能為正在進行的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一條解決思路。
  • 政法職業榮譽制度納入國家榮譽制度體系
    看點2探索實行榮譽退休制度《意見》指出,要培育和踐行政法職業精神,深化以忠誠、為民、擔當、公正、廉潔為主要內容的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教育,把政法職業榮譽制度納入國家榮譽制度體系,完善樹立先進典型、表彰優秀政法幹警常態化機制,探索實行榮譽退休制度,增強政法幹警職業榮譽感和歸屬感。
  • 從國家榮譽制度看百人表彰的政治意義
    原標題:從國家榮譽制度看百人表彰的政治意義 在前不久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中共中央、國務院表彰了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者。這是我國國家榮譽制度的體現,也是國家榮譽制度的作用之所在。 國家榮譽制度作為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通行的做法已有悠久歷史。
  • 盧曉中、謝靜 | 大學教師榮譽制度與榮譽體系芻議
    誠如哈佛大學老校長科南特所言,「大學的榮譽不在於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於它的一代又一代的教師質量」。本文在釐清教師榮譽、榮譽感與責任感諸關係的基礎上,通過對現行大學教師榮譽制度的反思,提出有效構建大學教師榮譽制度與榮譽體系的若干思考。
  • 功勳榮譽表彰制度有待建構更多層次
    授予鍾南山等人以「共和國勳章」「人民英雄」稱號,正是國家和人民表達敬意的莊嚴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我國憲法早就規定了國家勳章和榮譽稱號表彰制度,但只是最近幾年,這一制度才真正有所發展和實踐起步。但是總體而言,這些榮譽和表彰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並不足以匹配相關人員所作出的貢獻、所付出的犧牲。比如,一些紀念章只是臨時印製,並沒有相關的功勳榮譽表彰制度作為依託。而表彰抗擊疫情先進個人之類的活動,也大多局限於專業領域,並不為大眾所熟知。換言之,這些榮譽表彰的社會知名度和認知度都比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榮譽表彰的精神激勵效果。
  • 實施國家榮譽制度 凝聚國家認同-光明日報-光明網
    積極運用各種國家榮譽制度,可以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對國家、制度和道路的認同,有助於激發和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為黨和國家事業努力奉獻的正能量,也有助於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導的歷史記憶。     西方國家基於不同的歷史和文化傳統,有的通過憲法和法律明確規定國家榮譽制度,有的通過不成文的憲法慣例予以確認。
  • 現代大學制度構建的人文向度
    二、現行大學制度構建的人文缺失(一)功利性政策制度導向中的人文缺失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普遍存在著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沒有真正體現學校「以育人為本」這一根本宗旨,而常常為某些功利目標所左右。如在高等教育領域,從國家到地方都有名目繁多的政策制度工程計劃,諸如「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建設等政策制度設計,還有高職教育領域的「雙高計劃」等。事實上,在這些政策制度設計中,不管以何種方式,能進入這些工程或計劃的高校通常都比較優秀甚至卓越,而通過這些政策制度設計又使之獲得各方面的資源傾斜,佔有資源配置上絕對優勢,不難想像這些高校通常會變得更加卓越。
  • 楊飛雲:建立完善榮譽制度
    他表示,這次他一共帶來了三個議案:第一是進一步加大在財稅方面給予文化藝術事業的扶持;第二是建立完善榮譽制度的建議;第三是關於如何建立完善文化發展戰略頂層設計的建議。進一步加大在財稅方面給予文化藝術事業的扶持在對文化藝術事業扶持的議案中楊飛雲認為,與過去相比較,當前文化藝術的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 構建完善軍人榮譽制度體系 保障軍人出行依法優先權利權益
    原標題:讓軍人乘火車出行更便捷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構建軍人榮譽體系,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構建完善軍人榮譽制度體系,是習主席和中央軍委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黨在新形勢下建軍治軍方略和全面深化軍民融合戰略的重要內容,對於激發軍人戰鬥精神、增強軍事職業吸引力和軍人使命感榮譽感具有重要意義。 保障軍人出行依法優先權利權益,是推動軍人榮譽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鐵路系統如何貫徹落實習主席關於構建完善軍人榮譽制度體系的決策部署,紮實推進軍人鐵路出行依法優先工作?
  • 我國確立中國特色功勳榮譽表彰制度體系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近日,由黨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制定的《中國共產黨黨內功勳榮譽表彰條例》《國家功勳榮譽表彰條例》《軍隊功勳榮譽表彰條例》《「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授予辦法》《「七一勳章」授予辦法》《「八一勳章」授予辦法》《「友誼勳章
  • 習近平:認清軍事政策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中央軍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會議13日至14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軍事政策制度調節軍事關係、規範軍事實踐、保障軍事發展,軍事政策制度改革對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要認清軍事政策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步調一致、狠抓落實,把軍事政策制度改革任務完成好。
  • 國家榮譽制度改革引熱議 劉翔嚮往「新鮮」頭銜
    搜狐體育訊 國家榮譽制度,在各國不盡相同,在英國有「爵士勳章」,在香港有「太平紳士」,前者比如紅魔曼聯的主教練弗格森,後者比如被載入中國足球史冊的「5.19」的前香港隊主教練郭家明。而不久後,中國也將設立屬於自己的國家榮譽制度,而劉翔(劉翔博客,劉翔新聞,劉翔說吧)成了網友力薦的對象。
  • 美國僑報:建立榮譽制度 尋找當代「凌煙閣功臣」
    根據草案,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為國家最高榮譽。美國《僑報》日前刊文指,這標誌著中國國家榮譽制度即將橫空出世。對處於社會轉型關鍵期的中國而言,當前亟需提升民眾積極性、創造性、責任感、道德感。這正是中國建立國家榮譽制度的題中之義。  文章稱,建立國家榮譽制度,授予特定人榮譽稱號,在中國古代便已屢見不鮮。封建王朝便建立了旌表制、諡封制、爵位制等,用於表彰社會精英和克己奉公者。
  • 媒體呼籲國家儘快建立軍人職業終身榮譽制度
    軍轉幹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軍隊幹部轉業地方工作,對他們來說是人生的重大轉折,對地方和社會而言,增添了新的活力和財富,各級政府一定要把軍轉幹部妥善安置好、使用好。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健全完善與軍隊職能任務需求和國家政策制度創新相適應的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完善兵役制度、士官制度、退役軍人安置制度改革配套政策。
  • 我國建立國家榮譽制度 「共和國勳章」可世代繼承
    作為第一部制定的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有何內容和意義?什麼是「共和國勳章」?本網記者為您進行解讀。  「共和國勳章」為國家最高榮譽 由國家主席授予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李适時對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草案做出說明。
  •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是什麼
    我們必須站在黨和人民事業全局高度,深刻認識新的時代條件下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第一,教育改革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35年來,以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指針,始終強調把教育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重點推進教育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