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10大恐怖的史前動物:第1種可以直接一腳踩死恐龍

2020-12-20 騰訊網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在遠古時期生活著許多未知的生物,他們有一些甚至被恐龍還要兇猛可怕,下面就讓我為大家盤點一下地球上地球上10大恐怖的史前動物,其中第1種可以直接一腳踩死恐龍,第8種可刺穿霸王龍堅硬厚重的皮膚。

第一種碳龜,生活於遠古時期,體型巨大,最長可達30米,擁有著尖利的牙齒和厚重的腳掌,可踩踏致死一些小型恐龍。

第二種奇蝦,是海洋中第一批節肢動物,食肉,有兩隻獒和八隻足,柔軟的腹部以及類似於昆蟲的頭部眼睛。一直不足為俱,但當其成群結隊時,可迅速消滅恐龍。

第三種泰坦蟒,泰坦蟒生活與恐龍滅絕之後的古人類時期,身長可達14米以上,無毒,但是可將大部分生物纏繞,窒息而死。就算恐龍還活著,也不是它的對手。

第四種布龍度蠍,和現如今的蠍子相同,擁有著較長的為次,以及較大的身軀,其最可達到兩米以上。毒刺中含有劇毒,擁有兩隻螯八隻足。

第五種遠古蜈蚣,同現在的蜈蚣體型相同,但比現在的蜈蚣體積要大出100倍以上,在區口腔內部含有劇毒,被它咬上一口,恐龍也難以逃脫死亡的命運。

第六種廣翅鱟,也屬於節肢類動物,體型異常巨大,最長可達三米以上,擁有著堅硬的盔甲和銳利的爪,可在一瞬間刺穿霸王龍的脖頸。

第七種萊茵耶克爾鱟,他是目前一直的世界上最長的節肢動物。體型特徵,類似於楔子,但與蠍子不同的是它生活於海洋。和蠍子一樣,尾部具有毒刺,可以用兩隻螯將對手控制住後,以毒刺令其中毒身亡。

第八種野豬鱷,生活在白堊紀晚期,通常,在有水的劉玉一時隱藏於水中,伏擊岸上的生物。具有較高的咬合力,因其頭部特徵,像豬以及擁有豬一樣的獠牙 ,被稱為野豬鱷。它的獠牙堅硬而有力,可刺穿霸王龍堅硬厚重的皮膚。

第九種維爾維爾鯨,鯨魚一直都是海洋中的王者,尤其是大型食肉類鯨魚。它擁有著15米以上的體長和滿口堅硬的獠牙,所有的海洋生物都不是他的對手。

第十種利茲魚,和恐龍生活於同一時期以海洋中的微生物為生,是海洋中最長的魚類,其身長最長可達到16米以上。霸王龍在他面前只能算是一個小型生物,不堪一擊。

除了這十種生物之外,還有這許多我們未知的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生物,雖然他們已經成了化石,但是他們之前的兇猛戰績還是留在了人類的史冊中。

相關焦點

  • 史前地球上恐怖統治者:"魔鬼蛙"能吞恐龍幼崽
    但如果它們體重達10磅,體型像一個被擠扁的沙灘球,那麼胃口大增也並不奇怪。   生物化石專家最近在馬達加斯加島上新發現了一種「魔鬼蛙」(Beelzebufo希臘語:魔鬼)化石,據介紹,這種蛙類主要以恐龍幼崽為食。據考證,距今7000多萬年前恐龍時代消亡時期(即白堊紀後期),「魔鬼蛙」是史前地球上的恐怖統治者。
  • 地球上現存的10種恐龍後代,排第1位的它居然最接近霸王龍?
    恐龍最早出現在大約2.4億年前,它們的統治持續了大約1.75億年。雖然恐龍已經滅絕,但是古代恐龍也有一些現代的親戚,從鱷魚、蜥蜴到史前鳥類和海龜,這裡有10種現存的恐龍後代,排在第1位的你見過嗎?第10位 鬍鬚龍這些蜥蜴因其位於喉嚨下面的所謂鬍鬚而得名。每當它們感到壓力或看到潛在的競爭對手時,鬍鬚就會膨脹並變黑。
  • 盤點史前8大恐怖動物:恐龍和"豬"都上榜(組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史前時代並不缺乏令人恐懼的巨型怪獸,除了眾所周知的霸王龍等,還有巨牙鄧氏魚、恐怖豬、能整個吞食蛇頸龍的海怪等。  白堊紀基本上是地球的野蠻時代,這一時期活躍著一些兇猛的怪獸,其中包括:海諾龍和海王龍,這些成年體會讓它們的幼仔去捕食鯖魚。
  • 十大可怕的史前生物,恐龍根本排不上號
    大約1.35億年前,恐龍是無可爭議的地球統治者。如果不是因為大約6500萬年前彗星撞擊地球引發災難,恐龍可能今天仍然存在。然而,我們的星球存在的時間遠遠超過恐龍統治的時間,自然界也非常善於製造除恐龍之外的巨型生物,恐龍並不是史前唯一的可怕動物。
  • 為什麼那麼多的史前動物,我們只記住了恐龍?
    本文共計4593字,閱讀需要8分鐘提供超過30分鐘的高質量陪伴時光孩子將了解:地球上為什麼有那麼多種生命?為什麼我們會把劍齒虎當成恐龍?跟隨童行學院,一起閱讀50本好書,思考100個好問題,帶孩子一起童行讀書看世界。這是一本史前動物的獨白。
  • 可怕的史前動物們,最大的有8層樓高,恐龍都只是它的「零食」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遙遠的年代,生活著一群大傢伙,他們比人類更早出現,這些動物們的戰鬥力都極強,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些龐大的史前動物吧。一.史前巨魚這可不是一條「乖乖」魚,它的實力可不容小覷,史前巨魚的身體可達10米長,可輕鬆撕裂一條鯊魚,它們生活在4億年前的海洋,可以說已經統治了海洋領域,科學家們認為,它有可能就是第一個百獸之王。
  • 為啥恐龍時代的動物都那麼大,現在的動物卻不行?三個原因告訴你
    而恐龍應該是侏羅紀最著名的了,恐龍(英文名:Dinosaur),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 10大史前巨獸,每一個都超乎想像,最後一個更是無敵
    在最開始的時候,生物的體型都是非常巨大的,我們在這裡稱他們為史前巨獸。它們生性兇猛,殘忍可怕,如果它們沒有滅絕,或許也不會有人類產生。今天我們就說一下,十大史前巨獸。第十,泰坦巨蟒。它是在恐龍滅絕以後出現的,並且繼承了地球上叢林之王的地位,是迄今為止地球上存在過最長的蛇,它的長度達到了12米之多,重量達到了一噸多,幾乎與一輛公交車差不多長和小型轎車差不多重。
  • 史前篇(1)恐龍時代的背景
    地球的形成經過了46億年它們中有的只是地球上的匆匆過客,有的在地球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有的成功存活並進化出多姿多彩的生命形態,當第一隻恐龍在地球上發出嘶吼時,一個見證了地球變化的偉大神秘的時代即將來臨
  • 史前生物驚現卡卡山谷,《超級車車隊》為何有恐龍?
    說起恐龍,有人可能見過恐龍化石,有人可能看過《侏羅紀公園》的電影,有人或許只在書上見過。這一曾真實於地球上存在過的生物,如今卻與我們那麼的遙遠。那些存在於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龐然大物,早已於6500萬年前全部滅絕。
  • 史前十大恐怖生物——自然界的怪獸
    第三:奇蝦、別名恐蝦,是寒武紀最龐大的動物,它有一對帶柄的巨眼,頭部有一對大鰲,最恐怖的是嘴巴、直徑25釐米巨口,嘴裡擁有像齒輪一樣分布的鋒利牙齒,它的個體最大可達2米以上;
  • 恐龍的簡介,恐龍生活的時期和恐龍的分類
    看了《我是恐龍》,原聲中英文雙語字幕的動畫片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喜歡上了恐龍。現在來分享一下有關恐龍的知識。沒有人見過恐龍,最早的人類開始出現在地球上時,恐龍都已經滅絕好幾千年了!人類是從化石中發現恐龍的。
  • 從恐龍到巨齒鯊,為何越來越多史前生物被「復活」
    既然存在如此嚴重的「BUG」,真正的問題其實是,為什麼本部影片要選擇一種確實存在過的史前動物充當「主角」呢?假若回顧電影史的話,人們就會發現,這樣的做法早已有之。早在1925年,《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由小說改編成了電影,最著名的史前動物明星——恐龍——就此第一次出現在了銀幕上。
  • 人類祖先最怕的幾種史前生物:以靈長類動物為食,遇到跑都跑不掉
    說起史前生物,大家可能會想到兇猛的恐龍。但恐龍生活的年代畢竟還沒有人類,所以我們現在只能通過電影來感受恐龍的震撼。如今的人類,似乎已經忘記了基因裡殘留的對史前猛獸的畏懼,在人類進化的歷程中,有許多史前生物是以智人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為食的。
  • 地球二十種最大動物你知道嗎?
    史前蜻蜓是石炭紀的巨型節肢動物的一種,存在於3億年前,消亡在二疊紀的中期到晚期,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恐龍是地球史上最龐大的動物,而在恐龍之前還有許多巨型動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寬達近1米的大蜻蜓。科學家最新研究認為,是當時大氣中高濃度的氧氣讓它們變成大個頭。
  • 資源分享| 免費領: BBC《恐龍星球》高清視頻,揭秘地球上最可怕最神奇的動物,6集超全,非常難得!
    公眾號上(springflower168)回復「免費資源」,可以查看海量親子教育資源匯總,乾貨滿滿。歡迎關注!領取方式(以下步驟不可或缺哦):1.建議大家在手機上安裝百度雲的APP,這樣在微信裡轉存之後到APP裡即可直接打開,無需從電腦上走一遭了。
  • 恐怖的史前海怪們來了!
    網易探索11月21日訊 ,海洋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地球生命誕生的地方,早在千萬年前,這片神奇的藍色世界,被一群「海怪」所佔據著。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它們滅絕了,現在很多史前動物化石在我們身邊層出不窮,激發了人們對史前動物的關注。
  • 最大的史前動物:恐龍,你了解它麼?知道有哪些種類嗎?
    最大的史前動物 大約2.3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大量的恐龍生物。隨著不斷的進化,一些恐龍的身體越來越大。最終它成為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在巨大的恐龍家族中,蜥腳類恐龍是其中最大的一個。鸚鵡的幼蟲只有25釐米長,新孵化的原始蜥腳類動物只有20釐米長,不超過知更鳥。1979年,考古學在阿根廷發現了一種叫做鼠龍的原始蜥腳類恐龍化石。它的身體只比滑鼠大一點!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是一隻老龍。成年鼠龍的長度可以達到6米,只有在等待找到成年鼠龍化石時才能知道鼠龍的真實大小。
  • 地球歷史與生命演化·第八章(爬行動物與恐龍)
    海洋裡的微體藻類,自上而下分別是:球菌藻、硅藻、鞭毛藻魚現代地球上有約24000種硬骨魚和僅930種軟骨魚。它的化石首次於1915年在中國的四川省被發現靈龍屬,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生活於侏羅紀中期的東亞。它的名字是來自拉丁文的「靈敏」的意思,是因它輕盈的骨骼及長腳而命名。它的脛骨比股骨較長,顯示它是極快的雙足奔跑者,並以其長尾巴作平衡。它覓食時可能會四足行走。它是小型的植食性恐龍,約1.2米長,與其他鳥臀目恐龍一樣,它的上下頜前段形成喙嘴,可以幫助切碎植物。
  • 地球上還有活的恐龍嗎?為什麼簡單的動物活下來了而恐龍沒有?
    地球上人類未知的地方還有太多,所以還有沒有活的恐龍存在我們也不能有一個肯定的回覆。可能我們地球沒有,在宇宙中另外一個星球上也有也說不定。雖然在地球上沒有讓恐龍漫步的土地——像史匹柏描繪的那般(至少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但是想一下,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周圍沒有與滅絕的恐龍同時代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