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不可去這三種地方,否則有損於自己的功德

2021-02-23 法義妙心

凡修學佛法者,身必須處於適宜的環境中,不能去那些對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則,將影響自己修行,有損於自己的功德。那麼,哪些地方不可去呢?

⒈怨仇爭處不可去

「怨仇爭處不可去」,對於怨仇爭鬥的地方不得去圍觀,因為我們初學佛者未生起利他之功德,沒有調解的能力,圍觀時不但會生起嗔心,而且還會被牽連進去,對自他都沒益處,所以看到這類場面後,在內心中祈禱上師三寶,但願他們化解怨仇,而不要去參與。平時生活中,對自己有誤解或不好看法的人儘量敬而遠之,以免彼此增加不必要的誤解和矛盾。

⒉眾人聚處不可去

「眾人聚處不可去」,這裡的眾人聚處是指沒有正知正見憒鬧的人群、大都市等,並非眾多道友一起精進聞思修行的地方。對於一個修行者來說應該處在適合的環境,通過聞思得到正見,再到無有憒鬧的寂靜處穩固自己的見解,及依見解而修持,《月燈經》、《彌勒請問經》多讚嘆寂靜處有諸多功德。龍猛菩薩在《親友書》中所講的六種過失,其中的賭博、喧雜境就是眾人聚處。平時也不要經常去大城市等繁華之地,以免自己生起和增長貪心、嗔心、痴心,所以,除了成就後去弘法利生外,應儘量避免去眾人聚集的地方。

⒊玩樂之處不可去

「玩樂之處不可去」,玩樂之處是指諸如去打麻將、下棋、跳舞、看錄像等遊玩的地方,這些地方只會助長貪嗔痴,不會增上智慧,即使世間那些稍有修養的人也不會去的。

以前米拉日巴尊者背著他僅有的一袋蕁麻與一口土鍋趕路,途中土鍋打破了,正巧被幾個去參加集會的姑娘看見,她們說:「我們今天開法會時,應發願生生世世不要像他那樣可憐。」

同時,米拉日巴尊者也默默發願:「願我生生世世不要像幾位姑娘那樣可憐,沒有正知正見。」沒有正知正見的愚痴眾生都執持顛倒之見,把無聊地消磨時光作為一種快樂。

少數修行人以前世間習氣重,因此現在應該好好地觀察自己的不良習氣,頓時舍掉。這些教言看似容易,做起來卻難,故我們應當努力。

⒈不宣偶爾出離心

「不宣偶爾出離心」,因為一個人的出離心若不是建立在正知正見上,那就只是一個凡夫剎那易變的心念。尤其在平時遇到逆境違緣時所生的出離心,是非常不穩固的。有時剛見到一位上師,馬上激動得眼淚都流出來了,想要出家,但還沒過幾天就又後悔了——凡夫的心就是這樣。大成就者根登群佩在印度時,曾跑到外道經堂的天尊像前,祈禱加持自己發起出離心,慢慢地看著外道天尊像時眼淚就流出來了,所以根登群佩說凡夫人的心太不可靠了。以前的藏地大德也這麼講過:偶爾的出離心如晨曦之露珠。

⒉不宣自己狡詐行

「不宣自己狡詐行」有兩種解釋:一是在別人面前要以誠實忠厚來對人對事,不能像世間人那樣狡詐,整天以欺騙維生,然後還洋洋自得,四處誇揚自己的醜事,以狡詐為自豪;另一種是自己本來是個老實人,但把偶爾的一些錯事跟別人老老實實地說了,但這類事情往往說不清楚,別人也會據此斷定你很不可靠,這樣,引起別人的誤解,對自己沒有利益。

⒊不宣自己之善行

「不宣自己之善行」,不要對別人宣說自己的善行:拜了多少部經,在哪個靜處修行了多久,念了多少咒等等。這樣很容易毀滅這些善根的功德。毀滅善根的功德有四種:一為宣說自己的善行;二為以邪願回向;三為未回向菩提;四為事後生悔心。但有些大德為了弟子們更加精進,在適當的時候也要宣說自己的一些善行,這是一種攝受的方便,菩薩唯利他人之善巧,不屬此類所遮。




濟世天雨寶華丸—修身養性強腎烏髮美顏健康首選!

根據孫思邈、李時珍、東晉養生專家葛洪的古方,用傳統製作方法,九蒸九曬黃山天然黑芝麻和九蒸九曬黃精加棗泥製成,可醒肝,補腎精氣、滋養脾胃,美容,返老還童、填腦髓,長肌肉,滋養五臟,服用100日,可消除因為透支、動怒、熬夜的各種亞健康狀態。

一年皮膚光澤,容光煥發,

兩年白髮返黑,

三年齒落更生,(掉落的牙齒重新長出)

四年水火不能害(是指人不漏精,精氣神充足,身體強壯到可以抵抗一定程度水火傷害)

五年行及奔馬,久服長生(體力強壯到可以和駿馬比賽奔跑,長期服用可享盡天年)。

1、適宜腎虛及腎功能不全者,所致的眩暈、眼花、腰酸腿軟、視物不清發枯發落、頭髮早白之人食用;

        2、適宜婦女產後乳汁缺乏者食用;

        3、適宜身體虛弱、貧血、高血壓病、高脂血症、肺結核,老年哮喘、以及糖尿病、痔瘡患者服用。

1、天雨寶華丸的確殊勝。早晨吃了一顆做早課,念佛號口中湧出甘露還咽下幾口,90分鐘念佛一直滋潤著口腔。

2、睡眠變化大,這幾天入睡用分來計算,以前是入睡困難戶,掉頭髮也少了好多。

3、吃了天雨寶華丸,這幾天晚飯不吃也不覺得餓。有精神。

4、臉色變紅潤了,睡得有點多,念經一直想睡。

5、當晚睡眠安穩了,身心的疲勞減輕了許多,如事不多,仍覺精神好極,以往是很想午休的。服用天雨寶華丸剛開始可能會有嗜睡的反應,這是身體被修復的好轉現象,應順應休息,補足睡眠。這樣接下來幾天由心到身的疲勞能得到更深層釋放出來,身心體力會慢慢恢復,當然這也建立在個人的起心動念當中。

6、腸胃很舒服,感覺很補,陽氣足,不怕冷!

7、買了些送家人和朋友,反饋口感超好。這幾天雖然天很涼,但體內還有熱源在不斷的釋放出來,這是平時沒有的,還有腸胃感覺很舒服,陽氣很足,夜裡,早晨陽氣更足,不思淫。

8、吃的時候和火供完佛菩薩灌頂一樣,兒子也感覺到這神奇的能量。

9、每吃一顆,都是先從喉嚨到胃一條線的熱,然後慢慢擴展到全身,全身熱乎乎,藥丸陽氣很足。

10、吃了幾天的天雨寶華丸,睡眠很好,倒頭就睡著了。

11、天雨寶華丸真的很好,我原先臉色不好,服了天雨寶華丸後,現在別人都說我臉上有紅潤了,精神,睡眠都很好。

12、分享天雨寶華丸的喜悅,大腸調整到睡醒自然排毒,有連續一周了都是這樣子,好像從記事開始到現在從沒有睡醒排毒的好習慣,還有想美容的師兄,寶華丸吃的時候留出一點加上一點開水做面膜膏,皮膚光滑細膩。

13、我兒子吃了兩周的天雨寶華丸,最明顯的是手腳是溫熱的了,以前一年四季都是寒涼的,冬天甚至會覺得涼的沒知覺,在外調整反應就是不停的流鼻涕,開始幾天還是黃鼻涕,告訴我體力精力大增,晚自習下課要11點半,要是以前這樣耗精氣神就會大大影響第二天的功課學習,肺與大腸相表裡,氣推血行,脾肺寒溼就會影響氣血運行!沒想到天雨寶華丸這麼快就有這麼不可思議的效果,為了調理兒子的身體花費了我們大量的精力財力,感恩天雨寶華丸!感恩一切。

14、目前使用的明顯效果是精力充沛,疲勞感消失。

15、吃天雨寶華丸26天,眼睛明亮溼潤,頭髮沒掉幾根,頭皮屑也沒了,今早洗頭時發現有一根白頭髮開始轉黑,根是黑的,我還拍了圖片,還有就是唾液特別多,多到有時忘記咽下去都嗆到了。。。。。

16、昨天收到的天雨寶華丸,打開包裝被它華麗的包裝深深震撼,如同請了一尊莊嚴的佛菩薩似的,看了令人心生歡喜,心裡頓時升起感恩心,感恩製作此寶貝的師兄,當晚睡前吃了一顆,第二天起來拉了兩次大便,量多極臭,(應該是排毒吧),早上又服一顆,小腹有時候覺得微微發熱,精神好很多,這是吃天雨寶華丸第一天的反應!

17、這兩天每天晚上都3點醒來,但是白天精神比以往好很多,今天晨勃起來了,幾年都沒有的事了,感恩先生,我終於有救了,我終於走對路了,我終於遇到明師了,感恩您。服用寶華丸這兩天慢慢開始後背發熱,陽氣十足,正如師父所說全身放光!

18、吃天雨寶華精神大增,身上時時散發發出一種祥和的氣息,昨天晚上大便6次極臭,排毒厲害,再次感恩讚嘆天雨寶華丸,仙丹就是牛!

詳情請諮詢:平靜心師兄

  微信號:jsk152642

手機號:15264245898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長按二維碼3秒!【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感悟人生:人有三種不可說
    止語積福德,人有三種不可說:炫耀自己——這會引來人天和鬼神嫉妒,想著法子來破壞你炫耀的地方。你炫耀什麼,就容易失去什麼!炫耀什麼,就要小心將來失落的地方在這裡!法師的比喻是這樣的:你有了寶珠,你到處給人看,魔就特別想破壞你的寶珠。人什麼情況下會毀壞自己的功德呢?——就是:炫耀自己功德,炫耀自己的修行,炫耀自己得到的好福分。
  • 佛教:功德和福德這兩大修行資糧,究竟有什麼區別?
    梁武帝一聽頓時很不高興,兩人草草交談了幾句後他就下了逐客令了,達摩祖師也看出兩人之間無緣,這才「一葦渡江」去了嵩山少林寺,後來有人提醒武帝達摩祖師乃是真正悟道的高僧,他這才追悔莫及,可惜派人去追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 修行慈心的功德殊勝難量
    文:弘法寺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諸比丘開示修行慈心的法門。比丘們!我在過去世中,曾因七年精進恆修慈心的因緣,歷經七次的成劫、壞劫,都不曾墮入生死輪迴。又曾連續三十七次,轉生為欲界忉利天的天王釋提桓因,以及無數次投生人間作轉輪聖王,你們當知,修行慈心的功德殊勝難量。
  • 一輩子修行佛法!調心:一剎那就能積累無量功德的禪修方法!
    一輩子修行佛法佛教徒一定要修行,否則皈依再久,也只是掛名而已。在家人修行不像出家人,你們不用什麼都放下,什麼都放下了,一遇著障礙會反彈,說不定從此再不學佛了。在這個時代,很多人活一輩子,不是自己造業,就是加入一些團體和別人一起造業,非常可悲。不是誰都能遇到佛法的。我們這個團體很好,我希望這種團體越來越多,在五濁惡世為有緣人開闢淨地,讓他們都能走進來。這就是利益眾生。
  • 老老實實按這四個字去做,是真修行!
    這次禪七今天就要結束了,但是作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修行,卻並沒有結束。相反,它應該是一個新的起點。所以解七後,大家要繼續修行,繼續學習,不可鬆懈。禪堂固然是修行的地方,可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是道場,我們要學會在生活這個大道場中來磨練自己的心性。
  •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修行解讀
    在我們每一位眾生,自己的世界和宇宙中,其他的一切人事物,都只是我們的,各種緣分。    如此的情形底下,如果我們具,真實的修行功德的話,其實是不需要別人知道什麼,和到處去張揚自己的。    有了一點德行,就一心,想讓別人知道,恨不得全天下的,都知道才好,是一種標準的虛榮心。
  • 佛教:常做這「六忌」的人,容易折損福報,積功德再多也無果!
    佛經有云,學佛之人「持戒」非常重要。簡單來說,想要守護自己的福報與功德,那麼以戒為師,持戒修性、修行,就是最好的金剛鎧甲。不過修行之路平淡而漫長,往往有很多的人無法做多。不過,學佛之人、修福之人常做這「六大忌」最折損福報,你需要知道。否則,積攢再多的功德也無果!第一忌:戒邪淫,萬惡淫為首佛經有云:「邪淫亦三:若為自樂,行非梵行,是名從貪。
  • 不可思議錄——修行人切忌沉迷幻境走火入魔
    我立即將他的情況稟告上師,上師說:「像這樣的現境,是錯覺、宿世習氣加上非人鬼神的加持等因素聚集才形成,這是厄障。非人鬼神加持而厄難重的人,如康藏之中,有些小活佛有時出現神通,能預知他人的事情。然而障礙深重的人,常因此而神情顛倒,不久即死,做那些非人的眷屬去了。
  • 信佛的人有三種,第一種人最勢利,了解後你就明白自己要什麼了
    第一種人:燒香祈願、求神拜佛,只為消災免難、富貴平安、萬事順利,但是並不了解神與佛為何要平白地幫助他們、保佑他們。猶如將神與佛當成地方賢達、土豪劣紳,若想在地方上出人頭地、平安無事,便得拜偈送禮,以期他們高抬貴手,打點照應,那樣還是算是神明與佛嗎?
  • 佛教:佛前擺放花果,注意這四點,功德更圓滿!
    在佛前擺放瓜果、香花,都是很常見的敬佛禮儀,嚴格來講,這屬於供養法門。它是佛家接引眾生的善巧方便,也是眾生感念佛恩的方式。《大智度論》中說,於佛前能誠敬供養之人,得諸多福報;若能以無所求之心而行供養,則有功德。那麼,供養花果的意義何在呢?
  • 佛教:這5種人,不可傷害,因果報應,不容小覷!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是善緣還是惡緣,皆由自己造就。有句話叫:別人如何對待我,是我的因果;我如何對待別人,是我的修行。別人對我不好,首先應當反思自己,懺悔自己往昔的惡業。別人善待於我,我更要懂得珍惜善緣、與人為善。生活中,很多是非惡緣都是自己感召來的,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如何對待你。人生有輪迴,你對別人所做的,最終都回到了自己身上。
  • 居士疑問:去寺廟裡念佛功德大,還是在家裡老實念佛功德大?
    問:去寺廟裡念佛功德大,還是在家裡老實念佛功德大?答:除非寺廟也是專修念佛道場,否則在家裡念佛好。問:用108顆念珠念佛一遍後,可以越過母珠繼續念嗎?答:可以的,佛經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只不過約定俗成到母珠返回。如果你介意,返回念就是了。
  • 平時去寺廟拜佛,為何會心甘情願捐功德錢,這裡面大有玄機
    那為何如去拜佛的人都心甘情願在寺廟裡或多或少捐款做功德呢,這其中就有很大玄機。所以,一般凡人一定要了解清楚,否則不但積累不到功德,甚至連家財也會散盡家財。其實,真正學佛的出家人主要以修行為主,絕不會倡導大眾捐款。因此,佛兩千多年前就在《楞嚴經》上對一些違背佛法的出家人提出了嚴厲的責備。
  • 如何許願求功德,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字,親測有效!
    學佛,有的人是為了追求更高的靈魂境界,參破無明煩惱,不墮長劫輪迴……但是也有這麼一些人,凡是功德法會,他總是先到;凡是進香禮佛,他總有頭柱香;凡是有高僧名剎的地方,總會出現他的身影……,滿口福報,但是他們卻不為功德,也不為學佛!
  • 《隨喜功德》的福報無窮無盡!
    我們肯隨喜他人,清淨品格的映現也如同這清涼月,『千江有水千江月』,隨處映現。例如,在做完禮拜諸佛之後,如果在供養文中做隨喜的話,每一拜所累積的難以思量的功德都會加倍;每當我們隨喜他人的功德,如果那人的境界高過我們,我們累積的功德便是那人的一半;如果他們的境界低於我們,我們累積的功德則是他們的兩倍。可見,隨喜是一個清淨的修行法門,多多隨喜,真的是功德無量!
  • 佛教開示:不要誤解了佛經裡的功德
    功德,並不是白紙黑字寫在經書上的,而功德是真正的在我們的心中的,我們誦經是為了明白佛教的義理,是為了明白如何的修行方式,然後就需要我們去按照這個義理去修行,去照做,這樣才能夠從凡俗跨越到佛的境界,這才是大功德。並不是如你所想的那種,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只誦讀經書就能夠成佛的,不要把學佛學成了迷信,也不要覺得誦讀經書能夠讓你百事順利,諸事無憂。
  • 修行人吃東西時候的「三念五觀」(宣化上人)
    將一個人喚醒是對這個世界最大的功德!        你自己醒來是對這個世界最三念,無論出家人、在家人吃東西的時候,應該作有這三種的念:第一是我要沒開始吃飯以前呢,要喝湯的。喝湯,要喝三調羹。這三調羹,第一調羹,這要說:願斷一切惡。這叫發願,把一切的惡事都斷了它,什麼惡念也不起;不單做去,就連這個惡念也要斷了它。這是第一個願。第二呢,是願修一切善。
  • 福報功德漏了
    你幫人忙,協助別人做了多少好事,但是你一直抬高自己,自我膨脹,別人不服氣,反而對你指責議論,這就是你的功德有漏了。《道德經》中講「上善若水」,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所以我們為人處事,幫助他人,要像水那樣的柔和、清澈、隨緣,至高處流向低處的這種德性。也告訴我們為人處事不要為了一己的利益,要謙虛低頭,必能受人尊重。
  • 學佛:懂得止語,就是培養自己的福德與功德
    我輩學佛之人說話要有威儀。要說符合實際、有道理、有意義的話。最好在沒有明心見性之前,不要輕易的去評論別人的功過,很多人以為隨便的談論幾句別人的是非沒什麼大事,要知因果報應絲毫不差。所以修行人要懂得適當的「止語!」
  • 修行:不可思議的《金剛經》?
    釋迦摩尼佛從罪業和功德來講不可思議的《金剛經》。如果有人受持讀誦《金剛經》,如果被人輕視賤待,原本此人先世的罪業應該要墮入惡道,但因為被人輕賤的原因,先世罪業就被消滅,應該得到無上大智大覺。如果有人受持讀誦《金剛經》,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的。釋迦摩尼佛供養所有佛所得到的功德,這個功德與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相比,連千萬億分之一、任何算數譬喻都比不上。釋迦摩尼佛說,如果詳細去說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有人聽聞可能會內心狂亂,狐疑不信。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金剛經》的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