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紅塵說禪》系列第304篇
功德和福德這兩個名詞大家應該都經常聽說,但是非常遺憾的是,許多師兄可能都把它們搞混了,這裡面尤其是功德。
比如我經常聽到有師兄對我說,今天做了什麼好事,增加了多少功德云云,其實這是不對的——做好事並不會有功德,只能說是有福德。
對此不要說大家了,就算當年的梁武帝都沒有弄明白,這位君主可以說是歷史上對佛教最狂熱和虔誠的人,在他一生中不知道蓋了多少廟,供養了多少僧眾,甚至不惜自己出家再讓大臣們花重金把他贖回來,好變相為寺廟布施,「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佛法盛世就是他一手創建的。
所以梁武帝自認為功德無量,當達摩祖師從印度千裡迢迢趕來,在廣州登岸我國之後,也曾經和他會面過,交談中梁武帝就得意洋洋的把自己對佛教所作的巨大貢獻列舉了一番,然後問道:「我這樣功德一定很大吧?」
但是達摩祖師這樣的高僧自然不會為了取悅對方而說一些虛偽的話甚至妄語,他也不怕梁武帝不高興,直接很誠實的告知對方——您這樣做毫無功德。
梁武帝一聽頓時很不高興,兩人草草交談了幾句後他就下了逐客令了,達摩祖師也看出兩人之間無緣,這才「一葦渡江」去了嵩山少林寺,後來有人提醒武帝達摩祖師乃是真正悟道的高僧,他這才追悔莫及,可惜派人去追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其實這裡面一方面確實是因為梁武帝和達摩祖師無緣——和一般以弘揚佛法,續佛慧命的高僧不同,達摩祖師只是因為印度佛法式微,而我們中國有大乘龍象之氣這才來這裡找人傳授禪宗衣缽的,他要找的只是上上根器之人,而並不追求數量。
而另一方面梁武帝雖然做了很多弘法的善業,堪稱佛教大護法,但是自己卻沒有修持奉行,所以始終沒有得到智慧,當然,自然也沒有功德。
那麼福德和功德這兩「德」究竟有什麼差別呢?我們就來仔細介紹,簡單來說——這兩者一個修的是慧,而另一個修的是福,雖然都很重要,乃是二足尊的兩面,但獲得方式完全不同。
02功德——目標求智慧,只有自己修行才能獲得,而且很容易失去
我們先來談談功德,這個大家一定聽了太多次了,也明白這是學佛最重要的東西。
如果把學佛比作一場長途旅行的話,那麼功德就是最大的資糧,可以說一日都離不開,否則根本寸步難行。
那麼具體什麼是功德呢?其實就是求般若智慧的種種方式,只要對找回自己的真如本性有幫助的一切方式,都是在積攢功德。
比如說淨土宗的念佛,密咒的念咒,其目的都是為了定心,這是功德;比如說天台宗的「止息」和「觀想」是為了去除妄想,也是功德;律宗的持戒可以減少「貪嗔痴」等毒害,也是功德;至於禪宗那就更不用說了,明心見性,立地成佛,宗旨就是以慧劍破一切虛妄。
像是禪宗六祖惠能對此更是做出了精妙的總結——功德在法身中,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法身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三身佛之一的法身佛,是智慧的象徵,能夠見到自己的真如本性是功,沒有分別心的平等對待一切人就是德。
所以要想得功德,做多少好事都沒用,靠人幫助也沒用,必須要自己腳踏實地的一點一滴去修行,無論哪種方式都可以,一定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更清淨,更平和。
但是功德非常難積累,想要讓它沒有卻很容易,比如佛法有一句話叫做——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意思就是說一旦失去理智和平常心開始發怒,然後之前積累的功德就都沒了,就像是被一把火燒個乾淨一樣。
03福德——可以獲得福報,但無法解脫和消罪
說完功德,我們再來聊聊福德,這個相對容易理解——就是做好事,尤其是弘揚佛法,更是積攢福德最好的方式,也被稱為種福田。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真正的出家人都是放棄自己的一切,為所有眾生來修福的,大家不要覺得布施僧人一碗飯,一杯水,一件衣服是在施捨,其實你得到的福報遠比你捨出去的大無數倍。
就像是曾經有一個人,在災荒的年代中供養了一位闢支佛一碗粗糲的飯,而自己卻忍飢挨餓,所以得到的福報是未來的幾十次投胎都在大富大貴人家,錢怎麼都用不完,因為他很虔誠,並不求任何回報,完全是以「三輪體空」的方式在行布施。
而我們最上面說的梁武帝,全心全意的弘揚佛法,修建寺廟,就相當於是積攢了無窮無盡的福德,未來也會有無量福報,只不過遺憾的是他始終沒有得到佛家的般若智慧,最多也只是天人福報,連色界天都上不去,更不要說跳出三界外了。
所以達摩祖師的「法眼」才看不上他,但這絕對不代表福德不重要,如今絕大部分眾生冷漠自私,最欠缺的就是這個。
六祖對此也有開示——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這等於告訴大家,千萬不要把修福德當做是修行,這個並不能消災免罪,所以你後面福報自然有,但是罪業也仍然在,唯有修行得功德才能真正解脫。
04紅塵說禪
以上就是「功德」和「福德」的區別,簡單來說就是功德更加偏重於自我的修行,得到的回報是智慧,而且只能靠自己,就算佛菩薩也不能幫你;而福德則是偏重於利益眾生,行善做好事,這個可以分享也可以互相幫助,得到的回報是福報,比如健康,富貴,漂亮,長壽,小人遠離種種都是。
那可能有師兄問了,有沒有什麼事情是既能修功德又能修福德呢?別說,這個還真有,那就是法布施,因為你要為人說法,首先自己要有智慧,要修行,還要掌握文字般若等等,不然別人怎麼看得懂聽得懂呢?這就是功德。
其次你為眾生說法,等於是幫助大家解除煩惱偏執和妄想,這當然是做好事,利益眾生,而且還是最高級別的好事,當然也是在修福德。
所以布施才被稱為佛法中最重要的法門,有著一法攝萬法的妙用,也就是華嚴經中所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要想修行有效果,絕對離不開布施,這點還望各位師兄一定要牢牢記住。
——學佛乃智者所為,紅塵如夢幻泡影,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願三惡道日減一生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