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謙先生┃簡易三百讀經教學法

2021-02-18 愛讀經泰華耕讀書院

自從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元月,正式向社會推廣讀經教育,六年來,我本人以及各處熱心的讀經教師所作的倡導演講累計有數千場,由全國電子專賣店及各方捐印流通的說明手冊及理念簡介合計超過八十餘萬本,推廣中心的讀經通訊發行了二十一期,全世界已有數百萬兒童正接受著讀經教育,聽聞「讀經」觀念的人不下千萬人。「讀經」,已如預測地成為一種廣大的文化運動,長久以來我們所期盼的一股社會清流,正隱然成型。

有人驚疑何以讀經推廣的成效如此之大,我認為這並不是任何人的功勞,而是因為讀經教育本身,其內容合乎人性,其方法合乎自然。凡合乎人性合乎自然的,必為人所樂於接受。另外,還有一個促使流行的外在因素是:在倡導推廣時,很少給予一定標準,我們總是認為「有讀就好」「多少皆可見」,所以很多家長老師就容易上路了。

不過,也因為這樣,讀經教育的成效就相對的不大穩定。雖然所發行的倡導資料是一樣的,所演講的內容也是一樣的,但讀者聽者的感受卻大有不同。總之,凡是對讀經理念了解愈透澈的人,信心就愈強,就教得愈積極,其效果也就愈顯著;而凡是疑惑不定其信心薄弱的人,就教得若有若無,其成效也就若有若無了。令人擔憂的是:這樣若有若無下去,一拖兩拖,號稱「讀經」,而沒有收到應有的成效,把一個兒童拖過十三歲,就可惜了。所以在這裡,我以多年來的經驗,想建議一種簡便的讀經教學觀念,或許可讓積極的老師更加積極,讓原本消極的老師,也可以把柄在手一改舊習欣然轉型!

這個觀念,我稱之為「三百讀經教學法」。所謂「三百」,乃是三個「一百」,即:每天進度平均約「一百字」,每一百字至少念「一百遍」,每天讓每一個讀經的孩子都得「一百分」!這樣就真有點「讀經」的味道了。茲稍作說明如下:

首先,「每天進度一百個字」:「一百字」,大概如論語的前三章 ( 含標題及序號計有九十八個字 ),或老子的第一第二兩章 ( 含標目計一百五十三字 ),或唐詩前兩首 ( 含標題作者計一百零三字 ),或論語一章配老子一章 ( 計一百零三字 ) 等等。如果怕初學者一時背不來,從五十個字開始也可以,視其能力逐次增加。但是千萬不要低估了兒童的能力,千萬不要因為大人自已背不來,就想當然地認為兒童也不行,於是平白地浪費了他的大好時光。請靜心計算一下,每天一百個字,一年若只算三百天,只要一年功夫,即有三萬個經典文字在生命裡,一輩子也就很夠用了。何況讀個五六年,人才儘自此中出矣!

其次,「念一百遍」:一百個字左右的經文,中等資質的兒童大約反覆五十遍就會背。( 上等資質過目不忘者不列入一般考慮 ) 而一般人正常念書的速度是每分鐘兩百個字,一百個字的功課,一分鐘可以念兩遍,( 念熟後每分鐘甚至可以達到四五遍之多 ),念一百遍最大需求是五十分鐘。加上每天最好把前五天的五百字連起來複習,複習一次約兩分鐘,用十分鐘複習五次,逐次前進,就可以終身不忘。所以家長或老師的教學責任,便是想辦法讓他有大約六十分鐘的讀經時間。而這六十分鐘並不需要整段連續,用零碎時間,效果一樣好。家長可以安排上學前、放學後、飯前、飯後、睡前等各十幾分鐘。學校級任老師更容易挪出各種小時間,如早自習十五分鐘、每節打上課鈴後五分鐘,合計已將近四五十分鐘,課後作業再指派念十五分鐘 ( 三十遍 ),即超過需求了。

再說,「每天每人都得一百分」:「讀經」本是可喜可悅的事。如果兒童讀經讀得不喜悅,便是老師教壞了。好的讀經老師不僅應讓兒童喜悅,而且要讓他有雙重喜悅:第一重是讓他有學習的成就感,第二重是給他精神獎勵。老師如照以上所說辦法讓他念一百遍而會背了,他自已就有了成就的喜悅,如果再因為會背,而給他「一百分」,更是給他最好的獎勵。不過,如果有少數資質稍差的兒童,念了一百遍,居然還不會背,老師應該只看在他用了功的份上,也給他「一百分」,他將可能因得到鼓勵而有所長進。又如果有怠惰異常,根本不想念的兒童,不會背,其實也無所謂,因為只要他聽了別人念一百遍,某種文化教養的功能都已深深打入他的生命中了,老師只要象徵性的叫他來補念三十遍,也給他「一百分」吧!反正每人都「一百分」,非「一百分不可」!小朋友受益,老師也絕不會吃虧的。

最後,有人會問:如果每天花一個小時在讀經上,豈不妨礙了其它功課的學習?這裡,我們必需再討論另一個教育問題:是不是一切科目的學習效果都是機械地相等的?其實,從理論上及實驗中,我們都發現有些學習是可以做為其它學習的基礎的,亦即有些學習具有開發潛能的效用,學了這科,智能提升了,其它功課自然顯得容易。「讀經」,便是具有強大的潛能開發之功效的功課,如果一天真能花一個小時讀經,則其它功課不僅不會退步,一個學期之後,不論國語、社會、還是自然、數學,幾乎不用學習就自然會了。臺中縣大裡市崇光國小朱安邦老師每天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作讀經教學,他所帶的三年級新班,開學二十天,班級管理就上軌道了(去年九月一日開學,二十一日大地震,校舍全毀,這一班的學生在帳篷中復學後,立即正常化),經過一個學期,所有秩序、功課一概不用老師家長操心,此種教育成效可供教育當局參考。

讀經,是如此的輕鬆、有味、自然、簡單、有效,何樂而不為呢?切記:有讀就有,沒有讀就沒有!

【關於「愛讀經泰華耕讀書院」】

[微信公眾帳號]:idujingtaihuashuyuan

[接待電話]:15711120260

[校長熱線]:15811427283

[投稿]:分享您的讀經故事、讀經心得經驗至「愛讀經泰華耕讀書院」微信平臺投稿信箱:626881386@qq.com

[歡迎]:您對「愛讀經泰華耕讀書院」微信平臺推送的文宣以及對本微信平臺有任何建議或意見,請聯繫微信:cxy626881386,謝謝^_^

1、分享: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2、訂閱: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關注」

3、查看歷史消息: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查看歷史消息」

相關焦點

  • 從讀經推廣到文禮書院——杜保瑞教授專訪季謙先生
    所以,我想對王老師的讀經教育做個訪談。首先,我先請王老師談一下,這個「千年書院」的規劃,以及背後支撐的哲學思想。訪談之後,如果有時間,我會再請王老師談談讀經事業的規模、影響,以及他新近的反思。好,王老師您請開始。王財貴教授(以下簡稱季謙先生):先跟各位看視頻的網友問個好,拜個早年!
  • 季謙先生┃《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全本文字版(下)
  • 季謙先生2015年《王陽明致良知之教》丨第四講「四無」圓說
    王財貴教授  字季謙,全球讀經教育推廣第一人。當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曾師事隱者掌牧民先生、書法家王愷和先生,是牟宗三先生的入室弟子。歷任小學、中學、大學教師,鵝湖月刊社主編、社長,臺灣臺中教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山講堂讀經推廣中心主任、華山書院院長、臺灣漢學教育協會創會會長、理事長,美國科技教育協會研究員,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王財貴讀經教育推廣中心(北京季謙教育諮詢中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文禮文教基金創始人,文禮書院院長。
  • 季謙先生談讀經與識字、閱讀和寫作(一)
    您的孩子既可愛,又潛能無窮,何苦做此等淺陋的教學,豈不是要障其一生之智慧才華麼?建議:不要做此等淺陋無用之教學了。本網有極詳盡的育兒理論,請多參考!(因不夠一百頁),又所謂一百頁的書大概是指哪些書?謝謝各位的指教.
  • 季謙先生:只要有一本書,一架錄音機...┃英文讀經教育之基本理論
    都把學生看成機器,由老師一點一滴的教文法。這就是國人英語反射反應建立不起來的主因。十、總之,選取 「英語句型」 約一千句,「英文名作」 約一百篇,錄出正確讀音,即是吾人的教材。反覆讓兒童或聽或讀,約五十遍即會跟著念,一百遍即熟練,三百遍,至於琅琅上口終身不忘,即是吾人的教法。以上的教材教法,簡稱 「英語英文讀經教學法」。不需特別教室,不需特定時間。
  • 季謙先生己亥秋講學內容摘錄
    一期一會,近五百名社會賢達和讀經師友又一次會聚在浙江溫州。本次講學是季謙先生第一次專講亞聖孟子。孟子接續孔子之道,發明性善,建立「盡心知性以知天」的義理規模,從而完成儒家內聖成德之學的基本形態。是以韓愈說:「孟子之功不在禹下。
  • 讀經班開班成功的關鍵
    即在開班上課前,必須加以理論的倡導,唯有理論徹底明白,才會有真實的支持度,而在開班上課後,因為家長的健忘,所以還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給予鼓勵和「恐嚇」——就是,要明白而堅定地告訴他們:如果督導你的孩子讀經,現在馬上進步非凡,將來更是受用無盡;如果不讓他好好讀經,再過幾年,勢將終身遺憾,永無可救。 然而這些鼓勵與「恐嚇」,都必須由老師來做,而且是真心的來做。
  • 文禮書院院長季謙先生2020年元旦致辭
    文禮書院院長王財貴(季謙)先生元旦致辭 各位收看這個視頻的朋友——可能大部分都是讀經界的朋友,大家好!而一個孩子最重要的、表現的最好的,其實是他的光明性,所以一個讀經的老師應該更注重孩子的光明性。而你怎麼注重孩子的光明性呢?必須你自己有光明的心靈。所以,我以前雖然說阿貓阿狗都可以當讀經老師,但,這是一句「險語」,就是險峻的話,容易被誤解的話。
  • 季謙先生:如何解決英文讀經的信心不足和讀經以後的理解應用問題?
    在外語外文的教育上,如果用純讀經的方法,則沒有英文素養的父母,沒有英文老師的窮鄉,同樣可以進行教學。甚至,更內在的,還有一種考慮:縱使有英文父母和老師,卻故意不用,只純讀經。等到背了十萬字了,再解經,才能教出真正的高手。所以,純讀經的教育,是適合任何人的。但大量的純讀經,是專給培養大才用的。
  • 季謙先生 | 寒門難再出貴子?茅屋茨宇出公卿!
    編者按:「寒門難再出貴子 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這類言論現今似乎頗受歡迎,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上曾就此進行相關討論
  • 體制內怎麼開展讀經,簡單易行的三百教學法
    自從1994年元月,正式向社會推廣讀經教育,六年來,我本人以及各處熱心的讀經教師所作的倡導演講累計有數千場,由全國電子專賣店及各方捐印流通的說明手冊及理念簡介合計超過八十餘萬本,推廣中心的讀經通訊發行了二十一期,全世界已有數百萬兒童正接受著讀經教育,聽聞「讀經」觀念的人不下千萬人。「讀經」,已如預測地成為一種廣大的文化運動,長久以來我們所期盼的一股社會清流,正隱然成型。
  • 王財貴65文集(全六輯共30冊)限量印刷版:每套1600元(含超值贈品)【讀經學堂必備】【讀經家長必讀】
    一路上,有心之人拾掇花朵,與天下人同享芬芳,留下豐富的文稿資料。         2014甲午年,適逢王財貴教授65壽辰,故有《王財貴65文集》套書計劃,欲為王教授心繫天下、無私公益之行跡,留下完整記錄。
  • 季謙問答|春秋戰國時代真的不讀經嗎?
    古代讀經最多的讀書人,為什麼在做了官以後還是有君子有小人,有賢有不肖呢?」季謙先生答覆如下: 有疑而能下問,甚為敬佩。尤其此二問,甚有思理,亦是一個人的見識,到某一個高度,所會發生的疑問。問出來,不悶在心裡,可以讓我有機會回復,而供大家思考,若能將此問題解決,實在是一件大好事。很謝謝您。
  • 專題 | 不僅僅是一所多語讀經學校
    旅居德國十年,楊嵋一直在嘗試實踐自己理想的教育,從開辦最初的業餘讀經班,到成立海外第一家讀經學堂漢堡致謙學堂 ;從只有周末的課程,到假期密集課程……漢堡儼然已經成為歐洲讀經教育推廣的一個中心。2009 年、2014 年,楊嵋兩次邀請季謙先生赴歐洲巡講,此後,海外讀經學堂開始遍布世界各地。之後,在楊嵋的推動下,國際讀經教育推廣中心成立。
  • 讀經與認字兼論恕道
    所以謂世間稀有者,因為人性中本有如此一面──中庸所謂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乃是普遍的人生現況,聖人之憂患深矣!──凡人性中之所有者,皆千刧難化也。故如遇不可化者,亦將含容之而已矣。下面引用由廣毅在 2012/11/04 09:01pm 發表的內容: 讀經之時,能夠順便著教一下古拼音和現代漢語拼音,在不影響正常讀經的前提下教一下寫字的技巧,抄抄正在讀的或已經讀過的經典,用字卡認認字字,對短時間讀經的孩子儘快上道和讓家長安心會提供一些便利。 此說是也,此所謂「度」也。
  • 兒童讀經教本,若不加注音,好嗎?
    但過於依賴注音,就無法達到認識、記住中文字的功能(外國華人子弟,就有許多看拼音背文,久之仍不識中文字之案例)。若不加上注音,加上家長老師不指導,孩子恐不易自學;然而,若孩子配合先聽CD數十篇之後,再自行朗讀(最好是親子共讀,不會念的再加上注音),是否可行?  ps:注音符號的校對真是極不容易,不同人校了好幾次,還是有錯!
  • 簡易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簡易」是一種智慧,一種藝術,「簡易」是這一教學模式的核心,「高效」是目標。運用簡易教學法,先學先練,主體先行是簡易教學的關鍵;互動探究,點撥拓展是簡易教學的核心;再學再練,小結反思是簡易教學的良策。探索與實踐簡易教學法,是推動新課程改革,實現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選擇,對於培養主體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小結反思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簡易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情境激趣,拓展思維,多法並舉,引導學生將複雜問題簡單化,旨在提高學習效率,實現高效教學目標的一種新式教學法。
  • 季謙先生┃掌老師與我(2015.10.22師資研習資料)
    我問:「那你們一定都跟他過讀書囉?」有一個楊老師說他去過兩次。因為那裡禮節很多,進門時要鞠一個躬,入了門,要向孔子像行三個禮,然後再向老師敬個禮才算周到;老師又都教人讀那艱深的古書,所以不敢去了。別人聽說如此,也都裹足不前了,但我真想去看看,那位同事就選了個周末帶我去。老師住在山下,從小學到那裡要翻過三重山嶺,大約走上四十分鐘。
  • 我帶領孩子讀經的實務經驗
    太神奇了! 給孩童一座鑽石寶礦山 兒童讀經教育手冊上說:「依據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一個人的記憶力發展是自零歲開始,至十三歲為一生記憶力之最高峰」,所以愈早進行兒童讀經教育,記憶力就愈能被開發出來。
  • 王財貴先生與「兒童讀經」(上)
    一九九四年,現任臺中教育大學語教系副教授的王財貴先生,開始向海內外華人地區推廣他思索多年的一種教育方式,即利用十三歲之前的兒童時期,大量誦讀經典書籍,簡稱「兒童讀經教育」。十五年後,讀經的風氣已經遍及全球,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在讀經。據不完全統計,僅中國大陸地區,就有超過五千萬的兒童從中受益。隨著讀經教育越來越廣泛的為人們所接受,針對其而來的聲音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