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pao :請問實際教學的兒童讀經老師們:
我要編兒童讀經本(聖經),若不加上注音(簡體字不加上漢語拼音),好或不好?
說明:學齡前根本不需要看注音;但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極需依賴注音。但過於依賴注音,就無法達到認識、記住中文字的功能(外國華人子弟,就有許多看拼音背文,久之仍不識中文字之案例)。若不加上注音,加上家長老師不指導,孩子恐不易自學;然而,若孩子配合先聽CD數十篇之後,再自行朗讀(最好是親子共讀,不會念的再加上注音),是否可行?
ps:注音符號的校對真是極不容易,不同人校了好幾次,還是有錯!所以,王教授編輯兒童讀經注音本,真是辛苦啊!
季謙:
不加注音,恐怕學生及家長和老師,一打開就畏難,不敢讀了,障了一生的福。
加注音,似懂非懂和初懂注音的孩子,又喜歡只看注音,認字功效打折,延後了識字的時機,所以這是兩難。
我曾經想:對一般常用的字不注音,只對老師和家長認為的罕見字和容易錯讀字加注音,但這頗難判斷那個字是生字那個字不是。
所以,思前想後,反覆自我設想,論證,結論是:抾除百年恐懼感是第一要務,至於識字效果打折扣,其實,終究也還是能識字的,只是延後三個月半年,最多一兩年,那是無關緊要的.因為對不識字的小小孩,最重要的是多聽就會背,只要會背,讀經的成效就達到百分之八九十,識字只是讀經附帶的功能.何況一般學者要兒童提早識字的理由是要他提早閱讀,提早表現聰明才智,而真正認真讀經深意的人,是不鼓勵孩子看課外書的,不願意太早讓孩子表現聰明才智的.如果不需要提早閱讀,那,提早識字的意義就不大了。
當然,能識字才能閱讀,而閱讀也有相當的意義,所以吾人也不是故意禁止孩子去識字,去閱讀,只是教育的重點不在這裡.如果用的是注音本,老師和家長偶爾提醒孩子要看字,也就夠了,因為識字是人類的本能,而且喜歡閱讀也是人類的天性使然。
有的學者認為教會孩子識字很難,教孩子喜歡閱讀更難,所以國家的教育把識字和閱讀視為大工程,擺下大陣仗,不知費了多少時間和金錢,還不能如願.我卻認為讀經讀多了,要孩子不識得字才難,識了字,要孩子不喜歡閱讀尤其難上加難。
所以,何者為難,何者為易,見識眼光不同,答案便不一樣。
答案不一樣,所注重的要點就不一樣,因而採取的策略也會不一樣,策略不一樣,效果就不一樣了。
唉!當今之世,誰與談此事?
中心官網:www.aidujing.com
讀經教材購買:www.idujing.com
愛讀經讀書會qq群:103382880
季謙先生個人微博:@王財貴_季謙(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