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圓藝術夢
拿到通知書
他曾哭通宵
城科院學子劉峰的追夢路十分坎坷
做農民的母親對他影響最深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圖書館內,一幅長約1.5米、寬90釐米的國畫掛在大廳主牆上。畫面內容是一條形似「龍」的山脈,背上一個村莊,右邊旁邊寫著「中國夢」三個大字,一首《沁園春.中國夢》題寫在畫紙左上方。
這幅作品是該校藝術學院學生劉峰花5小時創作的。劉峰說,畫的主題圍繞「中國夢」展開。
農民母親指導他畫第一幅畫
劉峰來自甘肅重信縣。小學三年級開學,班主任宣布教室背後的黑板,將展出同學們的畫作,每周更新。
劉峰迴家後,從書櫃中翻出兩本畫冊,內容是家具上花草的樣式圖。這些書是母親收藏的。
一聽說兒子準備畫畫,還要拿到班裡展示,劉峰的母親非常支持。她雖然是農民,但很喜歡國畫。在母親指導下,他花了一下午,用毛筆、蠟筆以及鉛筆,畫了一幅蘭草圖。
劉峰把畫作帶到班裡後,老師將他的作品掛在正中,並引來不少同學圍觀。劉峰說,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得到肯定。
對繪畫的喜愛,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雖然沒專業老師的悉心指導,但劉峰堅持在家自己臨摹練習。
一次縣裡舉辦文化藝術節,班主任知道劉峰有繪畫特長,便推薦了上去。劉峰說,當時他一直在練習花草,所以決定畫牡丹花,但畫出來的結果讓他很失望。「根本不像是一幅國畫。
劉峰硬著頭皮交給了學校。老師把他的畫交到了比賽組委會。「當時,覺得自己獲獎希望不大。」劉峰說,沒想到,獲獎名單下來後,自己竟得了三等獎。
母親說省吃儉用供他上藝校
高三那年,他在縣城一所中學讀書。母親為了照顧他,在縣城租了一套房子。當時,劉峰一直想走專業繪畫道路,但家裡經濟條件並不允許。直到一次自習課上,班主任大讚他的孔雀牡丹圖後,他才鼓起勇氣走專業畫畫的路子。劉峰說,當時,全班36個學生抬頭盯著他。班主任還建議,他去參加當年藝考,上一本肯定不是問題。
回家後,他跟母親說,自己要藝考,但遭到反對。母親希望他努力學習文化課。她還找到劉峰班主任商量孩子的前途。最終,在老師建議下,劉峰的母親妥協了。
劉峰說,父親一直不贊同自己學繪畫,因為這要花很多錢。但他仍很堅持,藝考前四個月,劉峰到縣城培訓中心封閉式集訓,花掉近兩萬。
「我忘了第一志願填了什麼,但現在的學校給我發出了通知書。」劉峰說,拿到通知書那一刻,他很開心。但每年18000元的學費,卻讓一家人陷入憂愁。那段時間,劉峰徹夜難眠,哭了好幾個通宵。
「去讀嘛,兒子,我和你爸爸省點,都要把你供出來。」劉峰的母親說。最終,劉峰去了這所學校。
現在,已經大三的他,正在備考研究生。劉峰不希望別人一提到藝術生,就透露出一種鄙視的眼神。「可能在很多人眼裡,藝考生就是文化課不過關。」他說。 文·圖/重慶晨報永川讀本記者 周雲
劉峰和他的作品「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