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入選「歷史治水名人」,做得多收穫才能更多

2020-12-20 在下洪sir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提到這些朗朗上口的詩歌,想必大家都能回想起當年讀書滿滿的回憶。這些詩歌其實都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筆下,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蘇軾的另一個身份,治水名人,沒錯你沒有聽錯。

蘇軾

最近,國家水利部公布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名單,這個名單一共有12人入選,其中就有宋四家之一的蘇軾。

因此,蘇軾不僅僅是一個詩人,他其實是一個全才東坡。

蘇軾

話說公元1077年,當時黃河經常泛濫,對沿途村莊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當時蘇軾正好在徐州任知州,他帶領當地居民抵禦洪水侵襲,增築城牆,修繕黃河水利工程。公元1089年,蘇軾任杭州太府,組織修建了六井,解決了當地居民用水問題,疏通河道,將挖出來的淤泥修建了一條貫穿西湖的長堤(即後世所稱的「蘇堤」)。除此之外,蘇軾還積極撰寫水利著作,將自己治水的經驗、心得分享給後人,供後人參考,為水利建設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蘇堤

中國是一個擁有著豐富餐飲文化的國度。說到美食,東坡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實,東坡肉也和蘇軾有關。當年蘇軾因得罪王安石被貶黃州為官,黃州當地一個很有趣的風俗現象——黃州的豬肉雖然很便宜,但當地人卻不屑一吃。於是,他買來一刀肉親自烹飪,在肉中加入七八味調料,用文火慢燉,創造出了「東坡肉」。蘇東坡為此還寫了一首打油詩《豬肉賦》:「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淨洗鐺,少著水,柴火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因此,我們今天能夠享受到東坡肉這道美食,還得好好感謝蘇軾先生呢。

東坡肉

蘇軾之所以能夠獲得宋四家之一的稱號並流芳千古,其實不僅僅因為他的詩歌出眾,更重要的是他比別人做得更多,他能文能武,上得了朝堂,下得了廳堂,既能發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豪言壯語,又能親力親為治理水患。

2019即將成為遙遠的回憶,2020在向我們走來。如果讓你對自己的2019做一個總結,會用個什麼成語呢?估計很多人會對2019進行吐槽,例如「我太難了!」。大家都知道在成年人的字典裡從來就沒有容易兩個字,其實未成年人也一樣。但只要堅持奮鬥,相信你給自己的總結一定不會太糟。常言道:看著不行動,你就永遠是觀眾。古人云:天道酬勤。持續的努力終究會獲得回報,也一定能為自己贏來更多的點讚。雖然我們很難保證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能獲得回報,但只要我們做得多,收到的回報一定更多。

相關焦點

  • 2020廣西事業單位面試備考:蘇軾入選「歷史治水名人」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桂林事業單位招聘網發布:2020廣西事業單位面試備考:蘇軾入選「歷史治水名人」,更多關於廣西事業單位招聘,桂林事業單位招聘,事業單位面試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水利部公布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大禹、李冰、蘇軾等入選
    來源:華西都市報水利部公布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大禹 李冰 蘇軾 3位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入選中國古代水利科技長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有眾多治水的能手。日前,國家水利部在其官網上公布了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其中大禹、李冰、蘇軾等3人是我省啟動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後評選出的首批四川歷史名人。
  • 蘇軾入選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 網友們不淡定了
    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蘇軾在列。水利部6日公布了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今天上了微博熱搜。這個名單裡共12位,個(bu)別(shao)入選人物超出了網友的知識範疇……其中一個……是蘇軾。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來源:水利部官網蘇軾還會治水?↓他不是寫詩的嗎?在最近熱播的網劇《慶餘年》中,劇中穿越的男主範閒殿前鬥詩,在4分多鐘裡,有人數出他背了38首詩詞,其中有4首是蘇軾的。
  • 為文作詩還會治水,蘇軾入選水利部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
    為文作詩還會治水,蘇軾入選水利部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 2019-12-26 0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蘇軾入選「歷史治水名人」,網友:是全能愛豆沒錯了
    近日,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名單。名單一經發布,網友卻「坐不住」了,紛紛參與討論。 這究竟怎麼回事? 蘇軾是「治水名人」? 這個名單裡共12人,個別入選人物卻超出網友的知識範疇,其中一位就是蘇軾。
  • 蘇東坡入選「歷史治水名人」!網友:是因為《水調歌頭》嗎?
    蘇東坡入選「歷史治水名人」!網友:是因為《水調歌頭》嗎?> 近日水利部公布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
  • 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公布!除了大禹,居然有蘇軾
    近日,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名單。名單一經發布,網友卻「坐不住」了,紛紛參與討論,這一話題也隨之上了熱搜。究竟怎麼回事呢?蘇軾是「治水名人」?在12位歷史治水名人中,個別入選人物超出了很多人的知識範疇,更有人認為「不務正業」「玩跨界」,這一位就是大文豪蘇軾。「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在許多人看來,蘇軾在詩、文、詞、書、畫等文學藝術方面造詣極深,位列唐宋八大家眾所周知,沒想到在治水方面也頗有建樹。只會寫詩?
  • 水利部評出首批歷史治水名人 3位四川歷史名人入選 
    近日,水利部評出首批歷史治水名人12位。其中,大禹、李冰和蘇軾均來自四川。值得一提的是,這3人同時在兩年前入選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專家表示,3位四川歷史名人入選水利部的歷史治水名人,既證明四川治水文化悠久燦爛,也說明四川在評選歷史名人時,充分考慮到名人對國計民生的貢獻。他們3位都曾治水有功,澤被後世的功績至今讓人銘記。
  • 蘇軾上了「治水名人」名單,還有一位你更想不到|沸話
    圖片來自水利部官網如果把二位名人放在一起,那他們有什麼共同特徵呢?「治水名人」了解下。近日,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他們分別是:大禹、孫叔敖、西門豹、李冰、王景、馬臻、姜師度、蘇軾、郭守敬、潘季馴、林則徐、李儀祉。
  • 對「蘇軾治水」不該莫名驚詫
    水利部近日公布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結果網友們不淡定了,硬生生將這一話題頂上了微博熱搜。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概因在12位歷史治水名人中,網友認為有個別人「不務正業」「玩跨界」,其中一位就是大文豪蘇軾。
  • 蘇軾成治水名人 斜槓青年了解一下
    你了解蘇軾嗎?他的別號不止「蘇東坡」,還有「蘇文忠」、「蘇仙」,他是漢族人,當過禮部尚書,「唐宋八大家」裡,蘇家父子就佔了仨。蘇軾除了愛吃、愛品茶、愛美酒美人,還愛洗澡搓背大保健,近期有人說,蘇軾是「歷史治水名人」,這是真的嗎?
  • 歷史治水名人那些事
    日前,水利部官網公布首批12位「歷史治水名人」,這當中大禹、李冰、王景、潘季馴、郭守敬、西門豹是歷史課本中耳熟能詳的治水人物;孫叔敖、林則徐政名顯赫,蘇軾是文壇翹楚,也都是知名人士;但作為專業治水達人,馬臻、姜師度、李儀祉三位則聲名不顯,超出了大部分人的認知範疇。
  • 水利部12位「歷史治水名人」,竟有6位在徐州治水!這裡究竟發生過...
    近日,水利部公布了   第一批12位「歷史治水名人」   其中竟有6人為徐州治過水
  • 它們都是蘇軾「治水名人」的見證
    ——蘇軾在徐州治水誓言水利部2019年12月6日公布的第一批12位「歷史治水名人」中,除了有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懲治惡紳的西門豹、建設都江堰的李冰、科學家郭守敬等人以外,大文豪蘇軾赫然在列。中國人對蘇軾認識,不外乎「唐宋八大家」「文學家」和「書畫家」等文學藝術上的成就。
  • 水利部公布12位歷史治水名人,你認識幾位?
    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開展了「歷史治水名人」推選工作。經過資料整理、研究分析、徵求意見、網絡投票、專家審核等,並報部黨組審定,公布一批「歷史治水名人」。歷史治水名人大 禹 孫叔敖 西門豹 李 冰王 景 馬 臻 姜師度 蘇 軾郭守敬 潘季馴 林則徐 李儀祉
  • 給你十票,選出你心目中的歷史治水名人!
    歷史治水名人 網上投票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開展歷史治水名人推選工作,旨在通過推出一批歷史治水名人,詮釋「忠誠、乾淨、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內涵要義,增強新時代水利精神的說服力、感召力,使新時代水利精神成為激勵幹部職工的強大精神力量。
  • 首批四川歷史名人 為何這10位入選
    組織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對增強川人的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精神記憶,延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巴蜀脈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增強四川文化軟實力、影響力、競爭力,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    這份名單究竟如何產生?    為何是這10位名人入選?
  • 蘇軾治水
    由於文學、書法的成就太過耀眼,使他在繪畫、音樂、醫學、建築,甚至治水的成就顯得格外暗淡。  其實,蘇軾頗善治水,尤其是城市水患的治理。當然,這與他數度出任地方官有關。  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
  • 孩子在培訓地圖上奔跑、憶父親傅抱石、江蘇歷史上治水名人、溫柔...
    孩子的周末理應在戶外,在藍天白雲下馳騁,但真正能走出戶外運動的孩子並不多。只要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還存在,擇校熱不杜絕,孩子的培訓樓周末就不會消失。  只有少數家長有勇氣讓孩子游離在這樣的培訓模式之外。10歲的皮皮剛剛結束一周的浙江遊學回家,他唯一的課外培訓支出,是外籍老師一對一鋼琴課,年花費5萬多。皮皮媽媽說,如果學校教育做得好,學生就不需要上這麼多課外培訓班。
  • 國家公布的第一批、第一名歷史治水名人和禹州有關
    日前,中國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一共有12人,第一名就是跟我們禹州有關的大名鼎鼎的「大禹」。 禹子承父業,受命繼續擔當治水重任,他總結吸取了鯀治水的經驗教訓,提出了改堵為疏、因勢利導的治水策略,前後歷時十三年,終於治水成功。禹在治水的同時,還將天下劃分為九州、整理山川名錄,並根據不同地區的風俗物產制定了貢賦制度。《尚書·禹貢》載:「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這也是對古代中國最早的地理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