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殘疾人靠自學翻譯出長篇英語小說 被稱合肥版阿甘

2020-12-12 安徽網

孩子們很愛往許書明家跑,因為他講英語總是很風趣。

許書明給一位小學生講解英語語法。

許書明每天就是這樣拄著拐杖給孩子們上課。

他是小個子的殘疾 ,他沒有上過大學,卻通過自學,認識數萬英語單詞,在國際權威英文期刊上發表過翻譯作品。他叫許書明,一個比《阿甘正傳》中阿甘還要傳奇的人物。

這幾年中,他克服巨大的困難,每天抽出一點時間翻譯,他翻譯的一本長篇英國小說作品終於接近尾聲。「最希望是能夠將它翻譯出來出版,關於這本英文作品目前國內還沒有翻譯。」許書明說。

孩子在他家能學到真東西

許書明在包河苑小區是個名人。當記者詢問居民「可知道那個教英語的老師家在哪」時,幾位居民異口同聲地說:「你說的是許書明吧!」

在居民的指點下,記者到了許書明的家門口,屋內傳出朗朗的讀書聲。「孩子11點放學後就到我這裡來,我一般先帶他們讀英語,講講課,中午他們都在這裡吃中飯。」許書明說。

許書明今年50歲,雙腿先天性殘疾,後來又摔斷了一條腿,只能在拐棍的幫助下緩慢地挪動身體。對於小區的留守孩子來說,許書明是老師,但更像是家人。

許書明從1997年開始在家辦英語輔導班時,他的家就成了當時村民們寄養孩子的地方。許書明的老家在駱崗觀音廟村,從他宣布要辦英語培訓班時,村裡的大多村民都將孩子送到他家。並且相互說道:「許書明出山了,孩子在他家能學到真東西。」

許書明,1981年高中畢業後,開過小店,在印刷廠當過校對,他既不是大學生,後來也沒有念書深造,憑什麼大家會說孩子在他這能學到真東西呢?許書明有著怎麼的傳奇?讓我們慢慢道來。

英語狂人因殘疾無緣大學

1962年,許書明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他先天性殘疾,家人準備讓他隨便上幾天學就回家。誰知道,他上學後成績異常優秀,許多老師到家中勸許書明的父母別讓他輟學。於是,從小學一路上來,許書明念到了高中。

當時中學已經開始上英語,對於當時的大多數學生來說,英語類似於「天書」,但是許書明一接觸英語後便喜歡上了這門學科。「我省下了20天的午餐費,一共是兩塊七毛錢,就為了買一本叫《英漢翻譯技巧》的書。」

每次考試許書明的英語成績都是全校第一名,「當時對英語非常痴迷,而且看到英語就有感覺。」在中學時代,這個小矮人就成了英語狂人。不過,許書明由於當時大多數大學不錄取殘疾人,許書明最終只能放棄考大學。

「當時我們班上一個同學英語不行,復讀了兩年後,還是沒有考上大學,他家人後來找到我,讓我給他輔導英語,後來他考上了上海一所很好的大學。」許書明介紹,這個同學現在工作非常好,之前還寫過信給他,信中說:是你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

老外也稱讚他的英語水平

「家人後來在村裡開了個小店,我在店裡賣東西。當時我一邊賣東西一邊看英語小說,背英語單詞,還經常跟著廣播後面念英語。身體的局限讓我常常不能動彈,感覺只有學英語才能讓我有夢想。」許書明向記者說了個笑話,他經常看英語看入迷了,村裡一些小孩,趁他看書的時候,就在小店裡抓東西吃,他也不知道。「我母親常說,店被人偷了,只要不把你英語書偷了,你都不知道。」

長期的積累,讓許書明的英語水平漸長。有一次,許書明到駱崗機場玩,一個德國人買橘子汁喝,窗口的服務員不會英語,兩人比劃了半天,還是沒弄懂。在一旁的許書明連忙當起了翻譯,而且很自然、流利地和這個外國人用英語交談,這個德國人驚訝地說:「你們中國的高中生英語水平竟然這麼高呀!」

由於許書明英語狂人名聲在外,1987年,駱崗印刷廠就讓許書明到廠裡當技術工人,主要負責文字校對和一些英語印刷品的翻譯校對。有一次,廠長讓許書明將一個醫學專業的中文譯成英文,許書明看了後說有幾個專業術語需要查資料。後來廠長可能嫌麻煩,就讓一名研究生將中文翻譯成英語,翻譯完後,許書明指出幾個明顯的翻譯錯誤,在場的研究生連喊他「許老師」。「大家當時都說我比研究生英語水平還要高。」

後來許書明還嘗試著學習日語、德語、法語等,這些語言他都略知一二。「感覺我對語言非常敏感,不過由於沒有太多時間學習,所以最終選擇了精研英語。」之後,許書明開始翻譯一些英文作品,其中杜比·法瑪、艾娜·愛奧尼都·阿達米都等人的作品,被他翻譯到了《英語世界》、《海外英語》等權威學術期刊上。

希望翻譯的作品能夠出版

1997年印刷廠倒閉後,許書明失去了工作。他便在村子裡開了個英語培訓班,附近群眾知道後,紛紛將孩子送到他家裡。「第一學期就有40多個學生到我家來學英語。」

「有一個高中生,平時考試就40多分,之後考上了大連外國語學院。還有一位從宿州來的孩子,高考考了90分,復讀一年後,考了130多分。想到他們,我就覺得自己特別有價值,能夠幫助到別人。」許書明說。

在輔導英語的閒暇時間,許書明抽出時間翻譯一些國內沒有翻譯過的英文作品。「讀過許多英文作品,許多質量非常高的作品,國內卻沒有翻譯,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翻譯一些英文作品。」目前,許書明翻譯的《孤獨佳人》即將結束。「希望能夠出版,讓讀者能夠看到不一樣的英文作品。」

「努力學習英語除了讓我收穫價值外,還收穫了愛情。」2008年,46歲的許書明通過網絡認識了一位女子,她被許書明的精神打動。「他是一個努力的人,也是一個老實人,我也經歷過坎坷,所以跟著他覺得踏實。」許書明的愛人闕女士說。

李梅 本報記者/文 馬楊/圖

相關焦點

  • 自學成才 殘疾人當上化工翻譯
    自學成才 殘疾人當上化工翻譯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3日 08:43 來源: 山西新聞網   山西新聞網消息她就是太原化工廠的職工劉蘭紅,今年42歲的她從事翻譯工作已有19個年頭。從一出生,她就被查出患有肌萎縮,患有這種病的人活到這個年齡已屬不易,更何況現在的她還快樂地從事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昨日,在劉蘭紅的辦公室,記者進行了採訪。  因病休學 身體稍好後高校自費旁聽  高中畢業後,由於身體原因,劉蘭紅只得在家自學,一度非常消沉。
  • 孫寶成:自學成才 被稱為「輪椅上的翻譯家」
    因患小兒麻痺症,孫寶成從未體會過行走的滋味,一次偶然讓他有機會走進校園,雖然只讀到初中畢業,但卻為他開啟了新的人生畫卷,並用6年時間自學考取英語大專文憑,憑藉著多年的努力付出,他不僅成為多個刊物的籤約作家,被稱為「輪椅上的翻譯家」。
  • 近代中國第一部長篇翻譯小說《昕夕閒談》
    因此,《昕夕閒談》是不折不扣的中國近代第一部長篇翻譯小說,理應在近代翻譯文學史上擁有一席之地。 然而,《昕夕閒談》雖開國內長篇翻譯小說風氣之先,其譯者身份和原作文本卻一直付之闕如,當時的社會反響亦只平平,致其極受冷遇,與20多年之後出現的爆款「林譯小說」有著天壤之別。
  • 青島拾荒大姐能翻譯原版英文小說!省錢自學英語,網友:自愧不如
    青島拾荒大姐能翻譯原版英文小說! 她幹著拾荒的工作,卻精通英語, 還能獨立翻譯原版英文小說。 她的生活很拮据, 可是她的精神世界很富足…… 近日, 有網友在某平臺發布視頻稱, 青島城陽區有位拾荒大姐, 精通英語並且自己翻譯了小說, 但是苦於無處發表生活拮据
  • 青島拾荒大姐自學英語二十多年,翻譯英文小說不在話下!
    青島拾荒大姐自學英語二十多年,翻譯英文小說不在話下!近日,在青島城陽區有一個拾荒大姐,這位大姐姓袁,袁大姐說自己非常喜歡英語,但是周圍的人不理解為什麼她要學習英語,因此和周圍的人不合群,自己一個人堅持學習英語已經有二十多年了。
  • 84歲老人地鐵口賣書 自學英語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
    84歲老人的「翻譯人生」工作閒暇之餘自學英語 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新街坊 老街坊一瓶水、一把傘、一張廣告牌和十本左右的書,今年84歲的林寶山每天往背包裡放進這幾樣東西,不需拐杖,只斜挎著這麼一個鼓鼓的、有些老舊的包便出門了。
  • 拾荒大姐自學英語翻譯小說,網友:騙我學英語
    山東青島的一位拾荒大姐,不但精通英語,還自己翻譯了小說。大姐姓袁,從1992年起,她就邊打工邊自學,省吃儉用買資料自學,堅持了20多年。「我說我能看懂英文報紙,人家都說我是騙子。」目前她已翻譯了一本長篇小說和一些文章。網友: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 84歲老人每天在地鐵口賣書 自學英語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
    ­  這位積極向上的老人,活出了自我,活出了自在,年齡對他來說仿佛只是一個純粹的數字 ­  每天在地鐵口籤售 喜歡與讀者微信互動­  2月底的一天,晚上7時,地鐵東曉南站熙熙攘攘。林寶山老先生就站在C2出口樓梯的拐角處,身旁的地面立著一本書和一張過塑的牌子。
  • 山東拾荒女子能翻譯英文小說:20多年省吃儉用自學
    (原標題:青島有個拾荒大姐,能翻譯原版英文小說!網友:英語專業的我自愧不如)在青島城陽區棘洪灘街道古島社區,有一個很出名的女人。她幹著拾荒的工作,卻精通英語,還能獨立翻譯原版英文小說。她的生活很拮据,可是她的精神世界很富足……近日,有網友在某平臺發布視頻稱,青島城陽區有位拾荒大姐,精通英語並且自己翻譯了小說,但是苦於無處發表生活拮据。
  • 拾荒大姐翻譯英文小說:20多年省吃儉用買資料自學
    她幹著拾荒的工作,卻精通英語,還能獨立翻譯原版英文小說。她的生活很拮据,可是她的精神世界很富足……  近日,有網友在某平臺發布視頻稱,青島城陽區有位拾荒大姐,精通英語並且自己翻譯了小說,但是苦於無處發表生活拮据。
  • 拾荒大姐翻譯英文小說 20多年省吃儉用買資料自學
    她幹著拾荒的工作,卻精通英語,還能獨立翻譯原版英語小說。她的生活很拮据,可是她的精神世界很富足……近日,有網友在某平臺發布視頻稱,青島城陽區有位拾荒大姐,精通英語並且自己翻譯了小說,但是苦於無處發表生活拮据。
  • 女子靠拾荒維持生計 自學英語翻譯長篇小說
    未來網(中央新聞網站)北京10月18日電山東青島市長島村有一名拾荒女子名叫袁英慧,靠著撿拾破爛,她每個月大概能掙兩百到三百元錢,基本可以維持生計。但在拾荒之餘,袁英慧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學習英語上,她還獨立翻譯過一本長篇小說及多篇短文,但是無處發表。
  • 83歲殘疾人翻譯家王志衝再出新作,翻譯出版奧斯特洛夫斯基全集
    陽光法譚本報自2015年起與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共同主辦「陽光法譚」法律服務專欄,廣大殘疾讀者只要關注「新民法譚」微信公眾號,提出法律問題,尋求法律服務,志願者律師將通過「陽光法譚」予以解答,並對符合規定的對象給予法律援助、救助。鎮寧路的一間一樓小屋裡,82歲高齡的殘疾人翻譯家王志衝就生活在這裡。
  • 青島拾荒大姐走紅 自學英語能翻譯原版英文小說
    為英語離家出走,堅持自學20多年,能翻譯原版英文小說,青島拾荒大姐網絡走紅拾荒大姐:學英語不後悔 想過正常生活自學材料裡隨處可見袁英慧做的筆記。雖然是拾荒者,袁英慧精通英語並自己翻譯了小說。堅持20多年學習英語不放棄,她的經歷堪稱波折。除了在求學上苦頭倍吃,忍受了外界的異樣眼光和壓力,她為英語離家出走拾荒漂泊流浪。袁英慧說,如果再讓她選擇一次,她不後悔,並還是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她現在心裡也很矛盾,又想放棄、又想能進入翻譯業界,並養活自己。現在最盼望的是解決生存問題,過上正常的生活。
  • 測一測哪種難度的英文小說適合你?(附贈100本英文原版小說)
    而看英文原版的小說,則是學習英語的一種比較有效而且有趣的手段。 如果你能熟練閱讀這種水平的小說時,就可以開始轉向一些英文原版的教科書,社科類著作,或者人物傳記了。恭喜你,你已經打開了英語學習的一扇新的大門!主要以一些古典文學名著為代表。
  • 五十部經典電影之一,《阿甘正傳》小說版
    《阿甘正傳》就是這一時期反智電影的代表作,它根據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通過對一個智商為75的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以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現。它使美國人重新審視國家和個人的過去,重新反省美國人的本質。
  • 捏出「微笑」人生!合肥殘疾夫婦自學軟陶還創辦了公司
    5月15日上午,在合肥市蜀山區梅山路社區,殘疾人夫婦薛全和林豔茹給現場的殘疾朋友、貧困家庭以及愛好者,上了一節軟陶課,兩人默契又熟練地講解著各種捏塑軟陶的技巧。12年前,素不相識的二人先後遭遇意外,經歷過消沉、迷茫,最終攜手站了起來,自學軟陶技藝,成立工作室、開起了網店,如今還做起了直播,「我們有幸出生在這個好的時代,養活了自己。」
  • 拾荒大姐自學英語20多年,獨立翻譯英文小說,還曾為書賣血
    青島有一位拾荒大姐袁英慧,她是一名英語愛好者,1992年職高肄業後,她邊打工邊自學英語。可是,有些書本又很貴,她的工資除去了自己的衣食住行之後,就沒有多餘的錢去買書了。因沒錢買書,她省吃儉用自學英語20多年,曾3次去血站賣血,藉以支撐自己的學習。
  • 肖江野:CATTI是一扇門 促使我靠自學進入了翻譯領域
    CATTI是一扇進入翻譯領域的門。參加CATTI考試之前,我一直在工作之餘學英語,並從2003年起逐科目地推進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英語本科段的進程。在這一點上,相信很多考友和我有共同語言。當時我的本職工作是建築設計,可以說與英語毫不相干。我卻一直喜愛著這門外語,出來社會工作十多年了,從未放棄。2004年,傳聞公司面臨改制,人員面臨變動,這一背景促使我有意識地加強了學習。
  • 拾荒也能成就夢想 自學英語翻譯英文著作
    她幹著拾荒的工作,卻精通英語,還能獨立翻譯原版英文小說。她的生活很拮据,可是她的精神世界很富足……近日,某平臺的視頻火了,青島有位拾荒的袁大姐,自學成才,精通英語,還自己翻譯了原版小說,但是苦於無處發表,生活拮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