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臨近,高考之後如何填報志願是很多家長和考生最關注的事情。無論學校還是專業,適合考生的才是最好的。填報志願只有三天的時間,提前掌握有效的信息才能填報滿意的志願。
怎麼收集信息?收集哪些信息?怎樣將收集到的信息運用到志願填報中?生涯規劃老師教你高考志願填報三步走。
接下來,小編就來詳細帶你看看,如何走好這三步!
一、個人情況綜合分析,即了解自己
在志願填報前應該對自己有個全面綜合的分析,分析內容包含如下幾項:
1、自己的分數估計
所有對大學和未來職業的美好嚮往前提都是你進入了自己滿意的大學,選擇學校的基礎是分數。各位考生首先要根據自己的分數有重點地圈定一些學校,然後在選擇專業時結合前面給的建議,填報滿意學校的專業。
2、個人職業興趣分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家長在給考生填報志願時都把關注點放在專業就業前景上。但是,我做生涯規劃老師兩年間接到很多這樣的案例:「我不喜歡這個專業,是我爸媽非要給我報的,我想換專業……」,各位親愛的家長,請你們不要將自己的主觀意願強加給你的孩子,請您考慮一下孩子的興趣。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興趣,是喜歡藝術音樂還是體育運動?是喜歡動手操作還是安靜思考?……由於中國的中學生涯教育還沒有普及,高中階段的唯一任務就是高考,所以很多考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專業。針對這一問題,我的第一個建議是考生可以到教育部的網站上進行初步的職業興趣測評。
不過,測評結果並非絕對準確,只能作為參考。我的第二個建議是家長可以跟考生做一個細緻的溝通,了解孩子是愛好與人打交道還是愛好使用機械、工具等工作?是希望在城市還是在鄉村學習和工作?……
除了與考生細緻的溝通,有條件的家長還可以帶考生走進他憧憬的行業,零距離接觸這些行業的從業者,看看他們每天都做了什麼,聽聽他們是怎樣評價自己的工作的。這樣的探索可以使考生對於專業的了解不僅僅停留在憧憬和想像的抽象階段,從而幫助考生找到興趣和行業的結合點。
3、個人優勢分析
興趣不等於優勢,社會看重的永遠是從業者的技能。對於高中生來說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你的優勢學科是什麼?比如說我所在學校的「化學與環境保護工程」學院,這個學院的大部分專業的基礎學科是化學,需要化學基礎不錯並且熱愛化學的學生。二是你的性格特點,自己做什麼事情更擅長?如果學生極具領導力,邏輯清晰,那麼經濟與管理類專業是不錯的選擇。
4、家庭或家族的資源分析
即家庭或者家族的人脈關係。在中國這樣一個「人際關係是重要生產力」的國度,自己家族的人脈關係也是重要的因素。有一些行業和單位,他們幾乎很少公開招聘,而只會通過內部人士介紹或推薦,如果在這些行業裡有重要的人脈關係,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可以重點考慮。
二、外部世界探索
1、職業世界的探索
要了解國家每年發布的產業地圖,了解哪些行業基本分布在哪些地域,例如,文化產業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金融行業北京、上海、深圳最為發達。城市的文化會影響正在成長期的我們,對於我們的性格和心境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2、做高校專業的探索
很多同學抱怨說自己原本根本不了解這個專業,其實,在信息發達的現代社會,了解這些信息的渠道是很多的,例如報考指南、學校官方網站、知乎等等。
(1)對於那些你感興趣的專業,可以登錄這個專業的不同學校網站,了解同一個專業在不同學校的差異性,比如同樣是生物醫學工程,有的學校側重醫療器械研究,有的學校側重分子生物學研究,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發展方向。
(2)對於那些你不了解的專業,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專業介紹、課程設置、發展方向、就業前景等信息,做進一步排查。
(3)在搜集過程中,出現一些你不太了解的專業課程名詞,你無法確認自己是否感興趣,可以記錄下來,想辦法查詢或者諮詢業內人士,內事不決可以問的不僅僅只有百度。
3、做決策
搜集到有用信息後,最後再靜下心來想一想:無論大學選擇什麼專業,都是為將來工作做準備的,那麼,我最想要從事的工作是什麼?我最期待的生活又是哪樣的呢?只有當下的路徑和未來的目標保持一致,我們才能堅定地選擇,勇敢地走下去。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從此刻開始!
高考既是一場人生的淬鍊,也是一次對決策能力的提升,各位家長請不要任由自己的意志剝奪孩子的成長機會,而是要和孩子們細緻溝通,合作思考,共同完成高考志願的填報工作。
作者為王一帆,大學老師、全球職業生涯規劃師(GCDF)、國際生涯教練(B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