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國土面積僅為41543平方公裡,人口約為1270萬。而我國面積有960萬平方公裡,荷蘭還不及我國的1/230,雖然我們從面積和人口上看,荷蘭算是一個農業小國,但是從它對於世界產品的影響上來說,荷蘭絕對算是世界上農業產品的強國!荷蘭的花卉、蔬菜及水果的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乳製品和動植物油的出口量世界第三;肉類的出口量居世界第四。
當我們乘著直升機從天空向下俯瞰,能夠發現荷蘭的土地是由一塊塊不同的田地拼湊而成的,由於荷蘭的國土面積不大,大多數的田地非常的小,為了產出大量的農產品,荷蘭不得不將一半以上的國土資源用於農業方面。那麼在如此小的面積下,荷蘭是怎麼成為世界第二大的農業出口國的呢?
荷蘭常年光照不足、土地資源十分匱乏,對農業的生態制約非常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荷蘭大量投入基金,大力發展玻璃溫室的技術,建起了世界一流的農業系統。荷蘭的溫室大棚面積達到了1.1萬公頃,居世界第一。溫室採用了先進的技術,提高透光率,減輕了建設溫室所需材料的重量,增強了溫室抗風耐壓的性能,還大幅的降低能源的耗損。同時,溫室生產的效率還大幅的提升。拿番茄來說,一株普通的番茄在溫室內的產量達到了30-40公斤。
除了溫室,荷蘭還擁有令人嘆為觀止的大規模自動養雞場,一個養雞場可以同時養殖15萬隻雞,基本是全自動化養殖的。荷蘭也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乳品公司,他們的乳牛擠奶的流水線,一臺自動擠奶機一小時內可以擠150頭奶牛。
荷蘭的花卉也是世界聞名的,被譽為「花卉王國」。在荷蘭將近有9萬人從事著花卉的種植、生產及銷售。且荷蘭的花卉整個產業鏈非常的完整。從育種、育苗、生產、銷售、物流等一整套流程科學分工、高效聯動,推動了整個產業的發展。比如在育種方面,他們到世界各地收集品種,進行大量的雜交實驗,從中選擇品種優良的花卉種子,讓其形成一個品種。在種植方面,使用先進的溫室技術和水肥技術,不斷地提高生產效率及產量。
正是由於荷蘭人對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創新,才使得他們能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以一個小國的力量為世界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