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究竟該怎麼落地?

2020-12-14 育聯網

當前,教育信息化進入2.0時代,隨著VR、AR技術日趨成熟,人工智慧技術蓬勃興起,5G技術蓄勢待發,區塊鏈技術初露端倪,面向未來的教育對學生綜合能力及教師信息素養,甚至學校信息化生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直以來,我們在理性上都承認教育信息化是必然趨勢,然而在感性上,我們往往卻覺得它遙不可及,或者說和自己沒有太多關係。直到,當一場疫情洶湧而來,線上教學成為唯一途徑,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重要性凸顯,學習型家庭的共建迫在眉睫,這讓以往很多處於舒適區的學校、老師、家長們統統慌了神。此時,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在信息素養方面的有太大的缺失,這樣的缺失不是讀幾篇文章,了解一下新趨勢就可以補上,而是要真真實實落地到實際行動,落地到學習方式的轉型,落地到學習內容從教材向世界的遷移,落地到現實學校與"雲上學校"的打通……補上這一課,是我們再也不能迴避的問題。

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00後,他們天然地具有在網際網路上獲取知識、傳播知識的能力。網際網路正在成為新一代學習者重要的學習途徑與資源。學生在變化,教學的方式在變化。我們的老師們應該怎樣利用創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學習方式、教學的平臺,贏得學生的喜愛,同時擁抱時代、擁抱未來,也給自己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機會?

教育信息化1.0可以是一個粗放發展的時代,各種軟硬體層出不窮,造成了資源浪費。在經歷過1.0時代的陣痛,教育信息化2.0時代更加規範。教育信息化2.0應該是應用軟體大展拳腳的時代,這些軟體能夠盤活已近飽和的硬體設備,讓各類先進裝備常態化用起來,從而驅動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

在育聯網&深圳市教育信息化行業協會第一次合作交流會"上,深圳市教育信息化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羅雲模在致辭中表示教育信息化2.0時代關鍵是要消除學校信息孤島,這不僅需要頂層設計上的革新,更需要教育信息企業的共同努力,希望育聯網能夠引領深圳智慧校園建設,為深圳教育信息化行業樹立標杆。

在我看來,信息化2.0落地必須要在解決信息孤島、打造行業標杆上做文章。在教育信息化1.0時代為什麼出現很多閒置的軟硬體,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學校、教育服務企業、政府三方面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認識。

教育信息化2.0的落地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問題,它涉及到主管教育的政府單位統一管理、各學校和教育服務企業協調發展才能完成的事情。

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民進中央一位委員就建議確立"網際網路+基礎教育"的公共服務屬性,將基礎教育階段的教育信息化明確納入教育公共服務範疇,國家應列專項經費,將學校教育信息化成本納入生均公用經費,加快建設"網際網路+基礎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對於平臺建設,民進中央建議建設"網際網路+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明確市縣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在國家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中的樞紐地位,創新公共教育平臺建設模式,以縣域為單位走集約化與集成化建設道路,停止以學校為單位進行教育平臺開發,學校只作為縣域信息技術服務的一個用戶。儘快出臺市縣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標準,在數據標準上實現與國家、省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市縣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硬體配備和軟體開發,以及平臺的運營、維護等,可採用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加快推進。

從他的建議我們大致可以看得出教育信息化2.0的落地走的可能是政府統一規劃,設立專項經費,對接相關建設企業和學校,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統一進行教育信息化2.0的部署的路線。

這樣不僅解決了信息孤島的問題,還有效避免了行業惡意競爭,讓教育信息化2.0的落地更加高效。另外,在標杆的樹立上,在政府的統一規劃下,必定會選出一些信息化建設相對成熟的學校作為示範。

在教育信息化2.0建設上,育聯網毫無疑問做了一個好的示範。先是把奮達職校確立為自己的信息化建設樣板,然後頻繁的參加各種教育信息化展會、再到組織召開第一屆育聯網&深圳市教育信息化行業協會第一次合作交流會,都體現了育聯網在建設教育信息化2.0上面的決心。

當然,教育信息化2.0的落地是離不開各方的共同努力,教育行業也將步入一個新的時代!

相關焦點

  • 學聯網為日照教育信息化2.0按下落地「快進鍵」
    6月29日,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周雲傑,執行副總裁譚麗霞一行赴日照考察,與日照市領導張惠、李永紅、劉兆亮、馬先俠、高月波、林彥芹、來風華等,就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雙創科技、教育信息化、健康醫療等新產業布局和投資進行了深入洽談,並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戰略落地的新平臺與實踐的新標杆。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教育信息化2.0時代,企業該如何應對所在行業的機遇和挑戰?高思愛學習給出的答案是:圍繞用戶痛點去尋找機會,共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在提升教育水平,推進教育公平化的基礎上,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近年來,我國在線教育產業發展迅猛。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內涵演變與提升模式
    我們必須注意到,作為學校信息化發展的決策者、管理者與引領者的校長,隨著教育信息化2.0時代戰略重心轉移和目標任務升級,其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與結構必然發生新的變化,其信息化領導力的培養方法也必然面臨著新的轉型。已有研究者開始關注該問題,但還只是在理論層面進行探討[3]。究竟如何培養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校長信息化領導力,目前理論研究不足,也沒有相關實踐。
  • 一篇文章看懂教育信息化2.0說了什麼
    4月18日,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解讀一下這部通知要表達內容:一個中心思想就是跨越:從信息化1.0時代到信息化2.0時代的跨越一個中心思想就是跨越,信息化建設已經一定時間,無論從基礎到數量都形成了一定規模,是該向更高一個層次發展的階段,而且當前智能化熱潮興起,也是一個良好的契機。
  • 陝西教育信息化2.0初體驗
    據了解,2018年4月,教育部正式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2019年9月19日,陝西省教育廳印發了《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推進陝西教育信息化2.0進程進行了全面部署。
  • 媒介環境學視域下的教育信息化2.0
    在媒介環境學視域下,教育信息化是媒介環境革命性重塑教育的高度概括。教育信息化2.0是新媒介環境重塑新教育形態的質變階段。實現教育信息化2.0目標,任重道遠。  【關鍵詞】媒介環境學;教育;信息化  近期,隨著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育信息化2.0引起廣泛關注。
  • 陝西教育信息化2.0大平臺正式上線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訊 12月8日,陝西教育信息化2.0大平臺正式上線,這是陝西省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推動新時代「網際網路+教育」新生態與教育系統重構的重要舉措。當天,第二屆陝西教育信息化創新大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中央電化教育館副館長韓駿,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德華,陝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冀映秋,陝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朱選文,網龍高級副總裁、華漁(中國區)董事長俞飈共同啟動陝西教育信息化2.0大平臺。
  • 從制度變遷看教育信息化2.0的推進
    國家可以憑藉強制權力,高效率地推進教育信息化2.0;可以通過立法和執法來界定和保護教育信息化產權,促進教育信息化2.0的變遷進度;可以利用其權力特點和規模經濟優勢降低教育信息化2.0變遷過程中的交易成本。  基於意識形態理論的教育信息化2.0。意識形態理論是分析制度變遷的補充理論,它的存在是為了彌補制度本身的缺陷。
  • 「教育信息化2.0解讀與實踐探索」交流研討會成功舉辦
    中央電教館韓駿副館長在講話中表示,教育信息化2.0是教育部貫徹學習十九大精神的成果,認為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的轉型升級要把握兩個關鍵點,一是充分把握教育信息化領域專有名詞概念的轉變,具體包括狹隘資源觀到大資源觀的轉變(種類、獲取方式、應用方式、內容等)、信息化能力到信息素養的轉變、應用融合到融合創新的轉變;二是教育信息化2.0是對1.0的繼承和發展,兩者關係可歸結為「四項不變」和「三項發展
  • 攀枝花市教育和體育局組織召開《攀枝花市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
    攀枝花市教育和體育局組織召開《攀枝花市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實施意見》研討會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12-07     來源:市電化教育(技術裝備)中心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 教育信息化2.0,國家的雄心壯志,孩子未來成長的根基!
    在教育部2018年4月13日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提出了新的戰略定位。 「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推進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發展,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結合國家「網際網路+」、大數據、新一代人工智慧等重大戰略的任務安排。」從教育信息化2.0出臺的背景可感受到國家的雄心壯志。中國要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轉變,最終實現製造業強國的目標,需要適應未來發展的人才作為支撐。
  •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ECIO的新要求
    教育信息化2.0是在以往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理念以及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18]。不管技術如何變幻,學校的信息化建設依然是教育現代化的基礎單元,學校信息化的落實是教育信息化2.0實現的基礎。ECIO則承擔了制定教育信息化的戰略規劃,並對日常工作進行組織、協調、管理等任務。教育信息化2.0是面對新時代需求產生的轉變與升級,教育信息化發生跨越式轉變。
  • 專家手把手教推進策略,這所農村學校擁抱教育信息化2.0
    楚天都市報12月9日訊(記者 張屏 通訊員 張珊珊)教育信息化2.0正為湖北農村課堂帶來改變。12月9日上午,記者在黃石市陽新縣富池鎮中心小學看到,陽新學校老師認真觀摩黃石市民主街小學教師陳丹、楊丹帶來的兩節課。
  • 教育信息化2.0大升級 心裡程智慧校園實景揭秘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我國教育信息化拉開序幕;2012年3月,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正式開啟。
  • 推動新時代「網際網路+教育」陝西教育信息化2.0大平臺正式上線
    12月8日,由網龍華漁教育提供技術支持的陝西教育信息化2.0大平臺正式上線,這是陝西省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推動新時代「網際網路+教育」新生態與教育系統重構的重要舉措。當天,第二屆陝西教育信息化創新大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中央電化教育館副館長韓駿,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德華,陝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冀映秋,陝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朱選文,網龍高級副總裁、華漁(中國區)董事長俞飈共同啟動陝西教育信息化2.0大平臺。
  • 福建校園網落地居全國首位,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是以網際網路為依託的,網際網路普及率深刻影響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水平。此外落地項目較多還有山東、陝西、河北等省份。二、教育信息化經費持續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快報,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0049億元,比上年增長8.25%。
  •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對個人發展的啟示
    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是因應新時代黨中央對教育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總結了過去教育信息化發展取得的成果,規劃了今後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國內學者紛紛對《計劃》做了解讀,我也結合老師們的解讀對《計劃》做了自己的理解。
  • 教育信息化2.0的內涵解讀、思維模式和系統性變革
    一、多維視角:審視教育信息化2.0教育部於2018年4月13日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這是教育信息化2.0的「先導性工程」,也是首個關於教育信息化2.0的政策性文件。但是,「教育信息化2.0」這一概念還處於動態發展的過程中,遠未「成型」(任友群,2018),其內涵與外延、行動與方向等都亟需深入探討。
  • 擁抱教育信息化2.0,希沃創造真正適合中國教育的信息化工具
    根據國家《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的部署,以及做好《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收官工作的要求,各地市應深入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不斷探索「網際網路+」條件下教育發展新模式。
  • 陝西教育信息化2.0大平臺正式上線 網龍華漁教育提供技術支持
    12月8日,由網龍華漁教育提供技術支持的陝西教育信息化2.0大平臺正式上線,這是陝西省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推動新時代「網際網路+教育」新生態與教育系統重構的重要舉措。當天,第二屆陝西教育信息化創新大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中央電化教育館副館長韓駿,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德華,陝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冀映秋,陝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朱選文,網龍高級副總裁、華漁(中國區)董事長俞飈共同啟動陝西教育信息化2.0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