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教育信息化進入2.0時代,隨著VR、AR技術日趨成熟,人工智慧技術蓬勃興起,5G技術蓄勢待發,區塊鏈技術初露端倪,面向未來的教育對學生綜合能力及教師信息素養,甚至學校信息化生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直以來,我們在理性上都承認教育信息化是必然趨勢,然而在感性上,我們往往卻覺得它遙不可及,或者說和自己沒有太多關係。直到,當一場疫情洶湧而來,線上教學成為唯一途徑,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重要性凸顯,學習型家庭的共建迫在眉睫,這讓以往很多處於舒適區的學校、老師、家長們統統慌了神。此時,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在信息素養方面的有太大的缺失,這樣的缺失不是讀幾篇文章,了解一下新趨勢就可以補上,而是要真真實實落地到實際行動,落地到學習方式的轉型,落地到學習內容從教材向世界的遷移,落地到現實學校與"雲上學校"的打通……補上這一課,是我們再也不能迴避的問題。
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00後,他們天然地具有在網際網路上獲取知識、傳播知識的能力。網際網路正在成為新一代學習者重要的學習途徑與資源。學生在變化,教學的方式在變化。我們的老師們應該怎樣利用創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學習方式、教學的平臺,贏得學生的喜愛,同時擁抱時代、擁抱未來,也給自己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機會?
教育信息化1.0可以是一個粗放發展的時代,各種軟硬體層出不窮,造成了資源浪費。在經歷過1.0時代的陣痛,教育信息化2.0時代更加規範。教育信息化2.0應該是應用軟體大展拳腳的時代,這些軟體能夠盤活已近飽和的硬體設備,讓各類先進裝備常態化用起來,從而驅動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
在育聯網&深圳市教育信息化行業協會第一次合作交流會"上,深圳市教育信息化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羅雲模在致辭中表示教育信息化2.0時代關鍵是要消除學校信息孤島,這不僅需要頂層設計上的革新,更需要教育信息企業的共同努力,希望育聯網能夠引領深圳智慧校園建設,為深圳教育信息化行業樹立標杆。
在我看來,信息化2.0落地必須要在解決信息孤島、打造行業標杆上做文章。在教育信息化1.0時代為什麼出現很多閒置的軟硬體,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學校、教育服務企業、政府三方面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認識。
教育信息化2.0的落地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問題,它涉及到主管教育的政府單位統一管理、各學校和教育服務企業協調發展才能完成的事情。
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民進中央一位委員就建議確立"網際網路+基礎教育"的公共服務屬性,將基礎教育階段的教育信息化明確納入教育公共服務範疇,國家應列專項經費,將學校教育信息化成本納入生均公用經費,加快建設"網際網路+基礎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對於平臺建設,民進中央建議建設"網際網路+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明確市縣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在國家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中的樞紐地位,創新公共教育平臺建設模式,以縣域為單位走集約化與集成化建設道路,停止以學校為單位進行教育平臺開發,學校只作為縣域信息技術服務的一個用戶。儘快出臺市縣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標準,在數據標準上實現與國家、省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市縣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硬體配備和軟體開發,以及平臺的運營、維護等,可採用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加快推進。
從他的建議我們大致可以看得出教育信息化2.0的落地走的可能是政府統一規劃,設立專項經費,對接相關建設企業和學校,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統一進行教育信息化2.0的部署的路線。
這樣不僅解決了信息孤島的問題,還有效避免了行業惡意競爭,讓教育信息化2.0的落地更加高效。另外,在標杆的樹立上,在政府的統一規劃下,必定會選出一些信息化建設相對成熟的學校作為示範。
在教育信息化2.0建設上,育聯網毫無疑問做了一個好的示範。先是把奮達職校確立為自己的信息化建設樣板,然後頻繁的參加各種教育信息化展會、再到組織召開第一屆育聯網&深圳市教育信息化行業協會第一次合作交流會,都體現了育聯網在建設教育信息化2.0上面的決心。
當然,教育信息化2.0的落地是離不開各方的共同努力,教育行業也將步入一個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