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為什麼要禁菸,如果沒有林則徐虎門銷煙,鴉片戰爭能否避免?

2020-12-17 騰訊網

先說結論:必須禁菸。

在英國對華大面積走私鴉片之前,中英貿易是順差。

1781-1790年間,流入中國的白銀達1,640萬兩,1800-1810年則達2,600萬兩。這種有利於中國的貿易順差持續到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才趨於平衡。1826年之後,貿易平衡開始向相反一端傾斜:1831-1833年間將近有1,000萬銀兩從中國流出。隨著時間的推進,這種逆差進一步擴大。是什麼東西引起了這一貿易平衡的急劇逆轉呢?只有一樣東西:鴉片。

1826年後英國(前期主要是東印度公司,後期是大量英國普通商人)開始向中國大面積走私鴉片。

東印度公司鴉片倉庫

在1729年第一次禁菸時,每年的鴉片輸入為200箱,但到1767年時已上升到了1,000箱。鴉片輸入的增長是迅速而又持續的:在1800年到1820年間,平均每年的輸入量是4,500箱,而在1820年到1830年間則超過了10,000箱。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中,鴉片的輸入量劇增,到1838-1839年間達到了頂峰。

1838-1839年間輸入的4萬箱鴉片可提熬成240萬斤煙膏,供應給約210萬菸民吸食。據說中央政府官員中10%到20%的人和地方官員中20%到30%的人吸食鴉片。菸民的總人數估計在200到1,000萬人之間。著名政治家林則徐稱,若中國百人中有一人吸食鴉片則就有400萬吸食者。

吸食鴉片對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把錢都花在了鴉片上,導致對其他商品的需求減少。而且由於當時中國國內是禁止種植鴉片的,這就導致吸食鴉片必須從英國人手上買。

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中後期,這種白銀外流的情況最為嚴重,每年約有400萬到500萬元的白銀流出。

也就是說,英國人打鴉片戰爭的主要目的是禁菸後就不能從中國賺錢了。

晚清吸食鴉片的人

而對於清政府來說:

不禁菸,農民吸食鴉片後,無心耕種。士兵吸食鴉片後,無心操練。官員吸食鴉片後,會想著撈錢吸食更多的鴉片,政府會愈加腐敗。

不禁菸,沒錢買鴉片的人會去盜竊,搶劫,甚至逼良為娼。

不禁菸,導致白銀大量外流,國內沒有白銀,經濟崩潰,政府也就隨之崩潰。

數十年後中國將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林則徐)

虎門銷煙

但是很可惜,禁菸成功了,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戰爭失敗了。

很多公知覺得,如果不禁菸就能夠避免鴉片戰爭。的確英國人的主要目的是賺錢,而不是侵略。但是如果不是林則徐禁菸,也許鴉片戰爭會遲到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更甚不會發生。但是公知們卻沒有這麼想過:

禁菸亡國,不禁菸亡種。

而也就是這次鴉片戰爭後,中國有一部分人被打醒了,從此走上了救亡圖存的道路。

相關焦點

  • 鴉片戰爭180年:我們為什麼要懷念林則徐?
    從當時留下的史料來看,朝野頻繁使用「邊釁」一詞,的確有不少人意識到禁菸可能會引發戰爭。但是,他們所意識到的戰爭,是類似於歷史上蒙古部落入境劫掠這一類武裝衝突,和後來的鴉片戰爭並非同一概念。雖然道光帝八次召見林則徐所密談的具體內容不得而知,但從後來林則徐留下的書信隻言片語的透露,可知他們也談到了「邊釁」問題。而道光對林則徐的要求也可以確定:禁菸運動要真正的搞,但「邊釁」也要避免。
  • 「虎門銷煙」讓林則徐名留青史,晚年為何卻提倡種植鴉片?
    虎門銷煙可見清政府抵制鴉片的決心,而林則徐作為這次禁菸的欽差大臣,銷毀了兩萬多箱鴉片,歷時二十多天。虎門銷煙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林則徐因為這次禁菸而名垂青史。這次禁菸行動在當時的反響很熱烈,受到了道光皇帝的嘉獎。
  •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什麼不用火燒?看似蠢笨其實很精明!
    1838年12月31日,道光帝聽聞後,任命林則徐為關防欽差大臣,開始組織全國禁菸。同年3月10日,林則徐抵達廣東。他先是對當地的洋商發去消息,告知他們在三天之內必須將全部的鴉片進行上繳。隨後,下令將賣鴉片的英國商館包圍起來,斷其水糧,逼其將鴉片交出,最終英國人餓得受不了只好將鴉片都交了出來。
  • 林則徐虎門銷煙——「誓與此事相始終」
    這一廣為傳頌的詩句,出自主持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 林則徐,字少穆,1785年出生於福建侯官(今福州)。當時正處於清朝封建統治瀕臨崩潰、西方殖民主義者加緊向我國侵略擴張的動蕩年代。西方殖民主義者大肆向中國走私鴉片,不僅改變了貿易的正常格局,非法掠奪了中國的巨額財富,而且使中國煙毒泛濫,給中華民族造成了嚴重威脅。 深受其害的中國人民強烈要求禁絕鴉片。
  • 虎門銷煙後,清政府為了擠走「洋人生意」,幹了一件事天理不容
    隨即,林公將所有收集來的鴉片集中於虎門,每一箱都經他親自點貨,這是為了防止洋人以假亂真渾水摸魚。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查驗後,林則徐斷定收繳上來的數萬箱鴉片全都是真貨。 經過了仔細確認後,林則徐完成了此行的使命。於是,他寫了一封奏章,命人快馬加鞭送往朝廷,請示道光帝。道光帝立即批覆,在廣州地區立即將全部鴉片銷毀,一箱不留。至此,我們熟悉的「虎門銷煙」事件正式拉開帷幕。
  • 如果林則徐沒有銷毀鴉片,清朝真能避免鴉片戰爭?
    1839年6月,欽差大臣林則徐在道光皇帝的授意下,前往廣州虎門銷毀鴉片。這次銷毀鴉片,林則徐不僅將所有繳獲上來的鴉片,全部銷毀。而且還宣布對外公開。當時不止是中國民眾可以參觀,包括各國的商人、記者、傳教士,只要他們願意,就可以到現場親眼目睹鴉片的銷毀過程。
  • 前海惠農黨支部受邀參觀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
    原標題:前海惠農黨支部受邀參觀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為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激勵全體黨員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立足新時代,弘揚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核心的五四精神,4月24日,在行業黨委的帶領下,包括前海惠農黨支部在內一行
  • 有人竟說是林則徐引發鴉片戰爭?
    觀眾在觀看《虎門銷煙》模型展。新華社記者 汪永基 攝滿清貴族琦善,是最先攻擊林則徐為惹惱英國人、招來戰爭的「罪魁禍首」的人。1840年6月,在英軍總司令懿律的指揮下,由40餘艘艦船、4000多名士兵組成的遠徵軍開始封鎖珠江口,進攻廣州。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苦難的中國近代史由此開端。
  • 林則徐虎門銷煙,一把火就可燒光鴉片,為何要用「海水浸泡法」
    -----林則徐引言1839年6月,林則徐虎門銷煙,摧毀了237萬斤鴉片,成為了禁菸英雄。實際上,虎門銷煙過程耗時比較長,因為用了「海水浸泡法」。眾所周知,一些吸食鴉片的人,如果斷掉他們的鴉片,就相當於斷了他們的生命,一旦他們鴉片癮上來,他們會挖出土來食用。一旦吃了土,有些人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這是不利的。如此一來,僅僅用火燒是無法徹底摧毀鴉片的。按照林則徐的脾氣秉性來說,不能完全摧毀和不摧毀沒有什麼差別,所以他不會單純用火燒。
  • 虎門銷煙,林則徐為啥不火燒鴉片,而海水浸泡?100年才知真高明
    如果喜歡就積極訂閱吧!也歡迎提出你寶貴的意見和誠懇的建議,看的開心可以在閱讀結束時點個在看 。若猶洩洩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鴉片戰爭的導火索,直接點燃了戰爭的爆發。清朝道光年間,中國和英國做生意,中國一直處在「出超」的局面上,而英國處在「入超」的局面上。
  • 你知道鴉片戰爭,但你知道林公的虎門銷煙,為何讓英國跑來決戰?
    於此,道光帝對於鴉片是最痛心的,對于禁煙是最有決心的。剛剛即位就嚴申禁令,可是在他即位期間,鴉片輸入增加的最快,有一年竟有三萬箱,價值約一千八百萬元,全國上下都認為是國計民生的大患。於是,作為當時政界聲望最好,辦事最認真的大員,林文忠,林則徐出馬了。
  • 「禁菸英雄」林則徐是怎麼死的?這一種說法讓人瞠目結舌!
    從19世紀中葉開始,我們國家陷入了巨大的災難之中,鴉片戰爭的爆發讓當時的大清統治者手足無措,最後不得不賠款求和,從此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場戰爭的開端,來自於一個人做的大膽決定,這個決定就是「虎門銷煙」,他,就是民族英雄林則徐。1850年11月22日,廣西道上,欽差大臣林則徐奉旨赴任,日夜兼行百餘裡,至廣東潮州普寧,不幸突然死亡。
  • 歷史上鴉片戰爭爆發的真實原因?
    遭鴉片毒害的百姓隨後湖廣總督林則徐上奏,陳述鴉片泛濫給社會帶來的的嚴重危機,鴻臚寺卿黃爵滋甚至提出應對吸食鴉片的菸民判以死刑,道光帝終於決心加大禁菸力度。三、導火索:林則徐虎門銷煙1839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兼管廣東水師,奉旨前往廣東禁菸。
  • 關於林則徐和鴉片戰爭,這是歷史教科書不會告訴我們的另一面!
    <二>1838年,是林則徐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年,也是中國從古代步入近代的元年。這一年,林則徐受命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開啟了轟轟烈烈的「虎門銷煙」,同時奠定了他「民族英雄」的地位。禁菸期間,林則徐開始接觸外部世界,發現所謂的夷狄是有很多值得中國學習的。
  • 鴉片戰爭可以避免嗎?或許從英國和清政府的談判中可以得到答案
    1839年3月,清政府決心禁菸,林則徐出任禁菸辦總督在廣州勒令外商繳煙,手法非常嚴厲。乖乖配合繳煙的人尚能禮貌相對,如遇不願繳煙之人,則「嚇唬,使之餓死」,「餓死」之意是指林則徐採取的「禁食」政策,即封鎖外商的食物進源,一日不繳一日不放,中國被僱的工人不準給予幫助。
  • 林則徐是如何成為民族英雄的呢?禁菸行動,捍衛了民族的生存權利
    從這裡我們是可以看到,道光帝是堅定了禁鴉片的決心,如果沒有林則徐的復奏,道光帝真的也許就不會下定決心,展開禁菸行動。在1839年四月二十二日,林則徐是完成了收繳鴉片的行動,與此同時銷煙行動也在廣州虎門展開。
  • 禁毒先驅——林則徐
    轟轟烈烈的「虎門銷煙」事件,讓林則徐名垂青史,在學習中國近現代史時,都會提及林則徐這個人物。他堅決抵制鴉片,後來更是在虎門銷毀收繳而來的數量眾多的鴉片,不僅顯示了中華民族的不屈氣節,也展示了對抗外國侵略的決心。  林則徐為清朝官員,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為福建侯官人。
  • 美國為何要在寸土寸金的紐約修建林則徐廣場?專家:其中大有深意
    於是林則徐向道光皇帝上書,要求禁止鴉片的輸入。當時的道光也意識到了鴉片的危害,於是禁菸行動開始。經過禁菸,繳煙的鋪墊,終於在1839年6月20日的虎門公開銷毀兩百三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四斤鴉片。這次活動,林則徐剛正不阿,力度之大,手段果斷,絲毫沒有給英國的資本家留下一絲一毫的後路。
  • 整頓海防,配合禁菸,積極備戰,晚晴愛國老將關天培血染虎門
    在鴉片戰爭爆發前的六年中,海疆晏然。林則徐來到廣州後,關天培積極配合,全力以赴,被林則徐倚為左右手。一些史籍記載說,他「曉暢兵法、智勇兼全,林甚引為知心,時共計議堵御。」林則徐的禁菸措施,每一項幾乎都有關天培參與謀劃。他奉命率師從鴉片販子的躉船上收繳鴉片二萬餘箱,1839年6月3日,與林則徐一起,在虎門把繳來的鴉片全部銷毀。虎門銷煙的壯舉,震驚中外,表現了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反抗外國侵略者的不屈精神。
  • 高中歷史說課稿:《鴉片戰爭》
    還有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英國已取得了一些權益,那為何還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呢?對此,學生容易產生疑問和困惑。只有分析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如戰爭前的中國與英國的形勢和虎門銷煙,才能讓學生深刻理解這場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教學難點:分析中國戰敗的原因依據:為什麼一個號稱「天朝上國」的大清帝國會敗給一個遠道而來的英國呢?這些問題是學生感到迷惑的,因而是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