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講解員毛浩夫:讓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生生不息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毛浩夫(右四)在井岡山茨坪革命舊址群的教學點與參加紅色培訓的學員交流(2017年11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申宏攝

  新華社南昌10月10日電(記者範帆)十月的井岡山,一場秋雨帶來陣陣涼意。結束了一天的培訓課程,略顯疲憊的毛浩夫回到工作室後並沒有休息,他擰亮辦公桌上的一盞檯燈,翻開一本《井岡山革命鬥爭史展陳概覽》研讀,學習已經成為他每天的必修課。

  今年29歲的毛浩夫是江西幹部學院的一名現場教學老師,毛浩夫的爺爺毛秉華是原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長,毛秉華五十年如一日地宣講井岡山精神,被譽為「井岡山精神守望者」,1萬多場宣講會見證了他穿越半個世紀的堅守。

  今年7月,毛秉華因病去世,這讓毛浩夫感覺到身上的責任更重了,他時常想起爺爺的叮嚀和囑託,在他看來,這是一種使命的傳承。「爺爺一輩子都在守望井岡山精神,我要接過他的接力棒,讓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生生不息。」

  毛浩夫(左)向爺爺毛秉華請教黨史問題(2017年11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申宏攝

  毛浩夫畢業於英國一所大學國際金融與貿易專業,回國後在南昌的一家企業上班。2016年,他辭職回到井岡山,開始跟著爺爺一起學習黨史,從「英國海歸」到「紅色講解員」,這種身份的轉變對毛浩夫而言並非易事。因為並非科班專業出身,此前對於井岡山鬥爭的歷史也並不熟悉,第一次站在井岡山茨坪革命舊址群,拿著擴音器面向遊客講解歷史時,毛浩夫緊張得手心出汗。

  「以前覺得這份工作並不難,無非是提前背好解說詞,但現在才發現,同樣的故事,不同的人講述有著不同的反響。」為了讓自己的現場教學變得更加生動詳實,毛浩夫不僅在工作之餘大量閱讀黨史資料和相關書籍,還抓住各種機會向黨史專家和有經驗的講解員請教專業知識和講課技巧,研究討論新的教學方式。

  毛浩夫在翻閱黨史書籍,補充自己的黨史知識(2017年11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申宏攝

  組織學員朗誦紅色家書、在革命舊址現場教學……如今在毛浩夫的課堂上,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和生動詳實的故事講述得到學員們的肯定。與此同時,為了讓外國遊客更加直接地感受井岡山精神,他還利用自己的英文特長翻譯井岡山各景點的解說詞,用英語向外國遊客介紹井岡山的革命故事。

  「井岡山精神是穿越歷史時空的。」毛浩夫對於井岡山精神有著自己的理解,在他心目中,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對黨和國家的擁護與熱愛應該成為新時代年輕人的信仰和追求。

  「能夠回到井岡山,從爺爺手中接過這副擔子,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在巍巍井岡山上,這個年輕人正用他火熱的青春將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繼續傳承。

  毛浩夫研讀有關井岡山的英文資料,豐富自己的英文講解素材。如果有外賓來參觀,他就用英文為外賓講解(2017年11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申宏攝

 

相關焦點

  • 讓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生生不息——看我市如何擦亮紅色名片
    90多年後,我市廣大幹部群眾帶頭做井岡山精神的傳揚人、守護人、踐行者,結合新時代特色,做好本職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讓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生生不息。  傳承  「最近我在忙著進行紅色培訓特色課程研發,以革命文物為素材,通過講述革命文物背後的故事,讓革命文化鮮活起來。」
  • 關注|井岡山上的海歸講解員
    毛浩夫(右四)在講解工作中。毛浩夫(右三)正在向外賓講解井岡山的故事。2014年,「85後」的毛浩夫從英國赫爾大學金融系畢業回國。在南昌工作兩年後,他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井岡山,成為井岡山革命舊址的一名講解員。巍巍井岡山,毛浩夫將青春留在了這裡。
  • 我在追尋那抹紅:聽紅色故事講解員講述背後的故事
    江西井岡山茨坪毛澤東同志舊居志願講解員毛浩夫——   留學歸來,更覺這抹紅色絢麗   春季的井岡,青山滴翠。近日,記者走進井岡山精神宣講團毛秉華工作室,採訪在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中榮獲「優秀志願講解員」榮譽的毛浩夫。在毛浩夫身上,有幾個看似違和的標籤:海歸、金融碩士、井岡山精神講解員。說起選擇成為講解員,毛浩夫說是受到爺爺毛秉華的感染。
  • 2016江西井岡山管理局事業單位招聘接待員和講解員公告【6名】
    為了適應井岡山旅遊發展的需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接待講解隊伍,根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的有關規定,井岡山管理局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接待員和講解員6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招聘原則公開招聘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
  • 井岡山:博物館裡的特殊講解員 71歲的他堅持了40年!
    來源|都市現場原創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這幾天,很多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瀏覽的遊客發現,在四樓第六展廳有一位特殊的講解員,他已經71歲,只講解毛澤東詩詞退休以後,高炎生將自己用毛體寫的毛澤東詩詞進行展覽,已經在南昌、深圳、蘇州等地舉辦了十八場展覽,這次能夠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進行十天展覽,高炎生特別激動。「我也借這個平臺要廣泛地宣傳毛澤東詩詞,宣傳紅色文化,使更多的群眾通過毛主席詩詞,通過他的藝術,來吸引政治和藝術營養。」
  • 上井岡傳承火種守初心,下豫章接續奮鬥圖新志——學校井岡山拓展培訓活動紀實
    上井岡傳承火種守初心,下豫章接續奮鬥圖新志——南昌恆大豫章師院附屬學校井岡山拓展培訓活動紀實校長激情動員,劃重點明目標,大幕開啟「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校長段求鈴首先引《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開篇,回顧歷史,緬懷烈士。號召大家學習烈士的奉獻精神,從中汲取無盡的精神財富和力量,繼續負重前行,紮根恆大豫章;接著提出終生學習的理念,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善於反思和總結,做到「海納百川」,然後為我所用;最後向大家明確要像當年紅軍長徵一樣,攻堅克難,自強不息。段校長的動員講話,熱情洋溢,振奮人心,為大家明確了本次活動的目的。
  • 流動的列車,永恆的井岡山精神
    2019央視春晚江西特別節目《老區人民幸福年》中,多次出現「井岡山號」列車的鏡頭,給全國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據了解,2009年11月1日,「井岡山號」列車正式被命名(總共4趟車:Z133、Z134、Z68、Z67),列車從吉安火車站開出,隨著全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列車得以由吉安站延伸到了井岡山火車站,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井岡山號」。 流動的列車,永恆的井岡山精神。每年春節期間,「井岡山號」列車都會舉辦一次「列車春晚」。
  • 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紅船精神與中國革命精神譜系】  中國共產黨創建97年以來,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階段形成和塑造了中國革命精神譜系。其中,「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的重要源頭。  南湖紅船與井岡山都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 「紅色攻城獅,重走初心路」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8月3日至8月4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紅色攻城獅,重走初心路」暑期社會實踐團採用線上實踐的方式開展江西井岡山暑期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平歡、王志宇、王鑑開同學通過線上學習和實踐走進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體會偉大的井岡山革命精神。 8月3日,實踐團成員通過騰訊會議一同觀看新華網紅色博物館系列視頻,在講解員帶領下,領略了井岡山的綠色風光和紅色歷史。
  • 發揚井岡山精神 踐行教書育人理念
    近日,市委組織部人才辦組織了「鹹寧市2020年專家人才國情研修班」的學習,讓我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回顧了井岡山歷史,也讓我真正明白了井岡山精神的內涵——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鬥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 那麼,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如何將這種精神落到實處呢? 首先,我會始終踐行「教書育人」理念不偏移。
  • 【幹部學院】井岡山上來補「鈣」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稱之為,補足精神之「鈣」的過程。  時間回溯至2004年,中共中央決定基於上海、井岡山、延安三地的紅色歷史文化資源,分別建立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它們與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共同構成國家級幹部教育培訓體系。
  • 井岡山精神的歷史形成、基本內涵與時代價值
    為迎接建黨100周年,認真學習「四史」,落實「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要求,總隊根據中央權威媒體發布內容,將連續轉載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系列學習資料,供大家參閱學習。 井岡山精神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創建革命根據地、開闢中國革命新道路、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
  • 郵政局副局長:弘揚井岡山精神 開創工作新局面
    在全國市(地)郵政管理局長即將走馬上任之際,接受井岡山精神教育是他們邁向新徵程的第一課。8月22日,新一期全國市(地)郵政管理局長任職培訓班在井岡山開班,國家郵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和在開班儀式上做開班動員講話,他代表國家郵政局黨組、代表馬軍勝局長勉勵全體學員,繼續弘揚「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努力開創郵政管理工作新局面。    這已是全國市(地)郵政管理局長第三期任職培訓班。
  • 以生生不息之力量傳承 以不屈不撓之精神立世
    理解這些精神力量,一方面要走進歷史深處,追尋文化源頭,另一方面則要立足現實,把握當代中國文化的主流。2、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戰勝疫情的精神力量主持人:在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
  • 紅色小喇叭,相伴我成長———延安育才紅軍小學「小小講解員」活動紀實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青少年黨史國史及素質教育,根據省市區關工委文件精神,延安育才紅軍小學深入開展「紅色小喇叭 相伴我成長」紅色歷史故事講解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報名當英文講解員 要向外國人宣傳「雷鋒精神」
    我們這有幾十位同學都願意做義務講解員。」「我是『杭州市十佳學雷鋒標兵』,我也報個名!」「我的英語口語還不錯,算我一個。」雷鋒紀念館招募義務講解員的消息經本報報導後(見本報2月29日A5版),打電話報名的人多得出乎我們的意料,還有英語志願者也願意加入傳承「雷鋒精神」的行列。  「我第一次聽說杭州有這麼家雷鋒紀念館呢,我和同學說好了,大家都願意利用周末當義務講解員。」
  • 老紅軍後代授課團——井岡山精神的新時代播種者
    新華社南昌5月15日電(記者李興文、吳鍾昊)在江西幹部學院,活躍著一支由32位曾經參加井岡山鬥爭的老紅軍後代和退休老幹部組成的紅軍後代授課團,他們的平均年齡在64歲以上。作為離革命先輩最近的一代人,他們將先輩們不為人知的感人事跡以對話的形式講述出來,讓井岡山精神在對英烈的追憶中重現光輝。
  • 革命搖籃井岡山
    世界上還沒有哪座山,像井岡山一樣,與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支軍隊有著如此密切的聯繫。 1965年5月,時隔三十八年,毛澤東同志重上井岡山,對身邊工作人員說:「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 1962年3月,故地重遊,朱德同志在井岡山揮筆題寫:「天下第一山。」
  • 古詩《井岡山旅遊詩三首》外一組,文/宋治雨,解/幸福老頑童
    >宋治雨井岡山一遊(新韻)暢遊聖地井岡山,步步登臨有景觀。猶記紅軍播火種,九州星火始燎原。井岡山林海拔地參天古木森,繁枝展臂闊胸襟。蟠根沃土牢牢植,撒向人間是綠陰。井岡山烈士紀念碑前深秋罕見杜鵑紅巍巍碑塔入蒼穹,躑躅含情綻放中。天為英雄更節令,深秋又賞杜鵑紅。
  • 永州職院:思政課教師開展「學習井岡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暑期實踐研修活動
    參觀革命舊址,傳承革命精神井岡山是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 革命家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也是此次實踐研修的第一站。如今的井岡山,遺址遍布、故壘依稀,已成為人們學習革命事跡,傳承革命精神的生動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