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詩敏)井岡山,這片紅色沃土,山有故事,水有傳奇。90多年前,在這片土地上,革命先烈們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孕育了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90多年後,我市廣大幹部群眾帶頭做井岡山精神的傳揚人、守護人、踐行者,結合新時代特色,做好本職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讓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生生不息。
傳承
「最近我在忙著進行紅色培訓特色課程研發,以革命文物為素材,通過講述革命文物背後的故事,讓革命文化鮮活起來。」11月20日早晨,毛浩夫跟往常一樣,早早來到了「毛秉華工作室」,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井岡山精神宣講第一人」毛秉華老人辭世後,其孫毛浩夫接續傳力,他深深地感受這支接力棒沉甸甸的分量,既有信任,更有新的期許。
毛秉華,井岡山精神守望者。自1968年擔任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長後,他便開始研究井岡山鬥爭史、宣講井岡山精神。50年時間,他的足跡遍布湘贛兩省邊界各縣的農村,拜訪了全國各地32位老紅軍和紅軍後代,累計收集革命文物21件,作井岡山精神宣講報告近2萬場,聽眾達200多萬人次。
毛浩夫,井岡山精神的傳承者。為了讓外國人更好地了解井岡山故事,他開了講好「雙語」故事先河,他不僅做好各項翻譯工作,還積極探索文化上的交流與共鳴。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開發了線上課程,通過製作短視頻,在微信、抖音等平臺傳播,形式更接地氣,內容更加活潑。他不斷思考如何用年輕人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講述好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這個年輕人正用他火熱的青春將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繼續傳承。
山上,毛浩夫為了宣揚井岡山精神正刻苦鑽研。山下,新時代好少年餘梓洋堅定做紅軍傳人、井岡山精神的宣講者。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正不斷激勵著吉安廣大黨員幹部爭當井岡山精神傳承人。
近年來,我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明確提出「在弘揚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上走在前列」。通過「講好故事、緊貼實際、黨員帶頭、發動群眾、務求實效」五項方法和「深化學習、示範帶動、效果檢驗」三大行動,將弘揚井岡山精神的成效,轉化為推動事業發展、改進黨員幹部作風的實效。
守護
吉安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凝結著中國革命的光榮歷史,這些紅色文化的物質載體,是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深厚滋養。作為井岡山精神誕生地的吉安,通過挖掘紅色資源,守護紅色陣地,著力推動弘揚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走前列,推動革命老區高質量跨越式可持續發展。
挖掘紅色資源,創作文藝精品。前不久,又一部取材井岡山革命鬥爭史實的電視劇《井岡山兒女》在吉安開機。我市加大對紅色革命史料挖掘整理,在推出研究成果的同時,創作出一批膾炙人口的紅色文藝精品。現代京劇《碧血慈雲》唱響京華,好評如潮,並獲評江西省優秀文藝作品「五個一工程」。紅色文化讀本《井岡山革命故事》在當地耳熟能詳,紅色家書誦讀「六進」活動如火如荼,深入人心。
守護紅色陣地。走進井岡山市柏露鄉,村史館、紅星廣場、紅色研學基地等特色地標讓人有移步換景之感。「柏露鄉以全域旅遊為戰略目標,傳承與踐行井岡山精神,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柏露鄉鄉長龍江輝向記者介紹道。柏露鄉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在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召開著名的柏露會議。如今,依然保存有會議舊址、康遠古橋、毛澤東同志故居等多處紅色文化舊址。為對紅色資源進行保護與利用,柏露鄉通過聚力建設「紅色四有村」,即「有景可看、有史可講、有事可說、有情可感」,營造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濃厚氛圍。
吉安是一座沒有圍牆的紅色博物館。全市有革命遺址973處,佔全省四分之一,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0處,國家級、省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16處,全境被列入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在這片充滿了紅色記憶的熱土上,廣大黨員幹部齊心協力守護著每一處紅色資源。
創新
初冬時節,扛著紅旗、挑著扁擔、穿著紅軍服的隊伍在井岡山的挑糧小道上仍然隨處可見,他們在體驗當年紅軍挑糧上山的艱辛與不易;在荊竹山景區,學員們背上乾糧袋,打綁腿、挎步槍,通過進行鐵紀教育、穿越峽谷等實地紅色拉練,培養紀律嚴明、團隊協作的精神;在江西幹部學院、井岡山幹部教育學院等培訓機構,學員們在聚精會神地聆聽老紅軍後代講述著當年的故事……這種現場感受和體驗互動多元融合的紅色培訓模式在井岡山體現得淋漓盡致。
隨著紅色旅遊的興起,吉安充分利用井岡山深厚而獨特的紅色資源,積極探索紅色教育培訓新模式,推動紅色教育培訓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建設,首創集培訓、參與、體驗為一體的紅色培訓「井岡模式」,成功創建江西省紅色教育培訓地方標準。全市紅色培訓班次、培訓學員數量近3年保持50%以上增長,居全國首位,成為全國紅色培訓領域的一面旗幟。去年,井岡山共接待紅色培訓學員43.57萬人次,培訓人次連續5年呈現階梯式增長。
「紅色培訓以弘揚井岡山精神為主線,以革命傳統教育為基本內容,以提高幹部隊伍素質和能力為目標,創新推出『五個統一』管理法。」井岡山紅色培訓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道。統一政治引領、統一機構管理、統一教學內容、統一師資管理、統一標準標識這「五個統一」管理方法,讓井岡山紅色培訓政治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全面突顯。
巍巍井岡,精神永存。通過開展系列紅色培訓,讓幹部群眾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湧動在這片土地上的紅色基因,已匯聚成吉安人逐夢小康、奮發前行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