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紅道」紅色基因引領發展 三河壩火種照亮梅州老區振興路

2020-12-24 金羊網

廣東紅色印記調研行——梅州·三河壩戰役紀念園(一)

「紅色資源」是廣東寶貴的歷史財富,作為中國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廣東紅色革命歷史跨度長、重要事件影響大,從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州起義的英雄壯舉,到紅軍長徵在南粵大地播下的革命火種;從中共三大在廣州的勝利召開,到珠江兩岸湧起改革春潮,近百年間留下了數不勝數的紅色資源。

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聯合國內主流媒體和網絡媒體推出具有全國聚合輿論效應的「萬裡紅道——廣東紅色印記調研行」系列報導,圍繞「東縱抗戰路」、「粵北長徵路」、「南粵星火路」等主題,全方位、深層次剖析廣東省各地市在紅色旅遊發展中的有益嘗試及探索。

本欄目得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東省分行大力支持,聚焦紅色旅遊發展,為讀者講述廣東盪氣迴腸的紅色故事、展望譜寫新時代發展的新篇章。

1927年,朱德在此指揮阻擊戰,作出關鍵決策;如今,一座新城在此崛起,紅色基因引領發展。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青山鬱郁的三河壩上,一座高15米、寬4米的烈士紀念碑靜靜地佇立在筆枝尾山山頂。四方形的碑身上,由朱德元帥親筆題寫的15個正楷鎏金大字——「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碑」,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至今熠熠生輝。

92年前,中國革命史上一場承前啟後的戰役在這裡打響。開國上將蕭克曾評價:「沒有三河壩戰役,便沒有井岡山會師。」

歷史照亮未來。如今,蘇區精神、紅色基因成為新時代推動梅州老區蘇區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

三河壩戰役起義軍指揮部舊址(翻拍)

紅色記憶口述

沒有三河壩戰役,便沒有井岡山會師

三河壩位於梅州市大埔縣西部,因梅江、汀江、梅潭河在此交匯而得名,「得此控閩贛,失此失潮汕」。

1927年,南昌起義後,八一起義軍撤出南昌,一路南徵。進人福建長汀後,周恩來召開軍事會議,對入粵作出葉挺、賀龍部到潮汕、海陸豐建立工農政權,朱德率第十一軍第二十五師及第九軍軍官教育團駐大埔縣三河壩,阻擊尾追之敵,掩護主力南下的分兵決策。

廣東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理事、蘇區精神(廣東)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梅州市大埔縣委黨史研究室副研究員餘敏致力於研究三河壩戰役。他講述了這場對中國革命史有著重要影響的戰役——

面對追兵,1927年10月1日,朱德和第二十五師師長周士第、黨代表李碩勳指揮約3000人的起義軍打響了一場阻擊戰。戰鬥慘烈,午後,朱德召集全師軍官講話並作了堅守陣地的部署,號召大家「一定要堅守三河壩牽制敵人兵力,為我軍主力進軍潮汕創造有利條件」。

起義軍血戰三晝夜,彈盡援絕,處於敵人的三面包圍中。為了保存力量,指揮部決定退出戰鬥,於3日晚撤離三河壩。10月4日,為掩護部隊轉移,七十五團第三營在營長蔡晴川的指揮下,堅守筆枝尾山山頂陣地,打退敵人多次進攻。彈藥打完了他們就同敵人肉搏,最後全營戰士壯烈犧牲。

「次第掩護,逐步撤退」的辦法讓起義軍擺脫了敵人,取道百侯、饒平準備到潮汕與主力會合。6日早晨,葉挺、賀龍主力在潮汕失利的消息傳來。極端險惡的處境下,朱德以務實精神,作出了正確的戰略決策,決定「穿山西進,直奔湘南」,最終在1928年4月登上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

穿越92年風雨,三河壩戰役留下的精神不朽。餘敏說:「不怕犧牲、勇於擔當的革命精神,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都能在這場戰役中看到。」

烈士饒龍光曾是大埔縣黨組織負責人。他的侄孫饒超然講道,三河壩戰役中,叔公組織當地農軍積極配合起義軍一起作戰,組織群眾籌集糧食積極支援前線。通過這場戰役,共產黨人的形象在當地百姓心坎上樹立起來了。

來源:金羊網 作者:董柳 危健峰

編輯:劉嘉文

校對:鄔嘉宏

審核:鄭健龍

籤發:彭佶群

相關焦點

  • 追尋星火革命路 致力發展老蘇區
    前 言 梅州是廣東唯一全域均屬原中央蘇區的地級市,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梅州積極保護開發利用紅色資源,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以「紅色引擎」激發蘇區振興發展新動力。
  • 傳承紅色基因!文山州將從五方面振興發展革命老區
    近日,中共文山州委辦公室印發《中共文山州委關於傳承紅色基因助推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要以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引領,大力傳承紅色基因,創新創優紅色文化品牌,做新做精經濟發展亮點,努力把文山打造成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範州,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 梅州發展大機遇!
    梅州被點名!將迎來發展大機遇!作為廣東重點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的梅州將迎來一系列重大利好現在跟著日報君一起來看看吧批覆同意在梅州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為梅州開放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2015年5月,為搶抓國家促進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和省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等機遇,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梅州市委、市政府啟動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2020年6月28日,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梅州綜合保稅區。
  • 挖掘江蘇紅色資源 賦能革命老區振興
    紅色基因,薪火相傳。進入7月,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充分運用江蘇革命歷史和紅色資源,在暑期開展紅色文創社會實踐活動。在該院王剛教授指導下,項目團隊成員實地考察調研了南通如皋紅十四軍紀念館和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紅色基因、文化內涵和革命精神,設計創作了帶有「紅色元素」的鑰匙扣、便籤本等系列文創產品,以期拉近紅色文化和青少年的距離,同時助力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發展。
  • 「萬裡紅道」彭湃故裡崛起「東方紅城」
    廣東紅色印記調研行——汕尾·海豐紅宮紅場舊址(二)「紅色資源」是廣東寶貴的歷史財富,作為中國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廣東紅色革命歷史跨度長、重要事件影響大,從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州起義的英雄壯舉,到紅軍長徵在南粵大地播下的革命火種;從中共三大在廣州的勝利召開
  • 李希到梅州市調研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區蘇區工作重要...
    4月9日至10日,省委書記李希到梅州市,深入紅色革命遺址、現代農業產業基地、鄉村振興示範村,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區蘇區工作重要論述精神,推動我省老區蘇區加快發展進行專題調研。
  • 情系革命老區 傳承紅色基因
    」對接老區教育捐贈活動。,希望大學生們畢業後多關注山區貧困地區發展,鼓勵加入山區教育事業。」,是該校響應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精神,廣泛實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創新創業實踐與鄉村振興戰略、精準扶貧脫貧相結合,進一步深入推進革命老區的經濟文化發展的具體行動。
  • 陳開枝:投身扶貧事業永不言倦 傳播老區精神不忘初心
    幫老區爭取更多政策紅利加快老區振興發展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改革開放新時期,革命老區和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撫今追昔,飲水思源,反哺老區,既是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內在要求,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考察組來梅考察: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客家文化
    【考察】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考察組來梅考察: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客家文化 2020-11-20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聞縣下洋鎮:傳承紅色基因 黨建引領發展
    原標題:徐聞縣下洋鎮:傳承紅色基因 黨建引領發展 隨後,他們參觀了中共徐聞臨時工委舊址、抗日救亡活動紀念室、墩尾會議舊址、革命事跡大型浮雕牆、墩尾革命紀念館,並組織以《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不朽革命精神》為主題的紅色教育專題黨課,讓黨員幹部重溫紅色歷史,接受紅色革命教育洗禮。
  •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紅色蘇區的綠色扶貧發展之路
    初夏的廣東梅州層巒疊嶂,群山連綿不斷,沿途風景如水墨畫般徐徐展開,仿佛人在畫中遊。路兩側的銀杏樹長勢喜人,不少遊客趁著假期來這裡踏青賞花。眼前的景象,讓驅車山間的梅縣區人武部幹部職工一行頗感欣慰。當天,他們再次來到梅縣區梅西鎮均田村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
  • 梅州城區紅色文化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中秋國慶長假期間,位於梅州城區劍英公園的紅色文化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據了解,為傳承紅色基因、銘記光輝歷史,大力弘揚中央蘇區精神,梅州在劍英公園紀念碑原址修建紅色文化公園,並將紅色文化公園建成梅州傳承紅色歷史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紅土譜華章:脫貧攻堅鑄就「梅州樣板」
    梅州是廣東重點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也是廣東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自2016年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以良好生態和客家文化著稱的梅州盡銳出戰,發揚革命老區奮鬥精神,打造了「脫貧攻堅」的「梅州樣板」,書寫奮進向上的嶺南詩篇。「直播電商」開啟「加速度」如何將偏遠山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 江門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江門市推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實施意見...
    ,建立促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長效機制。以解決革命老區群眾反映最普遍、最迫切的道路、飲水、公共服務設施等問題為重點,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分階段分步驟重點推進革命老區生態文明建設、「四好農村路」村道建設、巷道硬化、安全飲水、垃圾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全域向革命老區村延伸覆蓋和提檔升級,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
  • 走實走好生態優先發展之路,梅州五華奮力書寫綠色發展的合格答卷
    此次合作,既是企業情系蘇區、看好當地青山綠水發展前景的結果,也是全面落實全省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工作現場會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充分發揮當地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努力探索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路徑的具體實踐。
  • 弘揚大別山精神 為老區振興凝聚磅礴力量
    大家紛紛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在弘揚大別山精神中汲取信念力量、感悟人民至上、激發擔當自覺、砥礪鬥爭意志,引導和激勵人們積極投身老區振興發展事業,為實現「兩個更好」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會議指出,要傳承紅色基因,凝聚老區振興發展精神力量,保護紅色資源,開展紅色教育,抓好大別山精神深度發掘和創造性轉化。
  • 汕尾市海豐縣盤活紅色資源,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汕尾海豐縣新山村曾是一個「空心村」,海豐縣深入挖掘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將其打造成為「紅色村」。新山村如今成為海陸豐革命老區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基地,走出了一條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新路子,記者從中共汕尾市委宣傳部的《關於汕尾市海豐縣盤活紅色資源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調研報告》獲悉了這一消息。
  • 新坡鎮合水村活化紅色資源振興鄉村
    紅色碼頭雕像。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國漢 攝茂名網訊  茂南區新坡鎮合水村是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底蘊深厚。近年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該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記者來到合水村,看到施工人員正在建設該村與紅色歷史相關的人物雕塑。
  • 銘記光輝歷史 展望蘇區振興
    由廣東中共黨史學會、梅州市委黨史研究室、梅州中共黨史學會、豐順縣委、豐順縣政府主辦的紅四軍挺進東江進駐馬圖90周年學術研討會日前在豐順縣順利召開,來自全國10多個省市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進行學術研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老區蘇區工作重要論述,激勵廣大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東省進一步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的重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