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陽文化】宰相婁師德的涵養與風趣

2021-02-23 文明河南在原陽

 張帆文史類文章原陽走筆系列之—— 

宰相婁師德的涵養與風趣

文/張 帆

提起大唐宰相婁師德,原陽故裡的人們大多知道他的寬宏大度,涵養高深。「唾面自乾」的成語典故即出自此人。但是,婁師德的風趣卻少為人知。

婁師德乃唐朝女皇武則天時期原武縣雙樓村人,他深沉有度,量大如海,且襟懷坦蕩,一生出將入相,不近女色,故其墓碑上刻有「才猷兼將相,度量納乾坤」之語。

據《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五》載:婁師德的弟弟即將赴任州官,赴任之前,特來向婁師德辭行,同時討教為官之道。

婁師德問弟弟:現在,我做宰相,你做州長,你知道別人會如何看待你我嗎?

弟弟回答道:我猜想他們一定會很妒嫉咱們。

婁師德問:那你將如何應對呢?

弟弟認真地說:兄長,我雖然不算聰明,但頗有耐心,從今以後,若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臉上,我會悄悄地把它擦乾。人家的妒嫉和挑釁,我一概不會計較,我就裝著不知道,絕不惹事生非,兄長請放心吧。

婁師德聽後,搖搖頭說:這正是我所擔憂的。你想想,人家為何向你吐口水?這是為了侮辱你。你若把口水擦乾,還是違背了人家的意願,掃了他的興。人家目的沒達到,自然不會善罷甘休。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唾沫留著,讓它自行幹掉。

弟弟聽了,越發欽佩兄長的寬容大度。這就是成語「唾面自乾」的由來。

《新唐書·婁師德傳》則記述了另外兩則故事。一則說,一次,婁師德和另一位宰相李昭德上朝,因為婁師德體胖,行動遲緩,李昭德等了半天也沒有等到,就不耐煩地怒斥道:真是個鄉巴佬!婁師德聽了這種侮辱的話,卻笑著說道:師德不是鄉巴佬,誰配當鄉巴佬!於是以幽默的自嘲方式一笑了之。另一則說的是狄仁傑。因為婁師德的舉薦,武則天提拔狄仁傑當了宰相。可狄仁傑並不知道其中原委,卻多次排擠婁師德,而婁師德跟沒事兒人一樣,一點兒也沒有埋怨的意思。最後還是女皇武則天看不上了,告知狄仁傑原委,於是狄仁傑大慚,從此對婁師德敬重有加。

據《御史臺記》載:武則天曾頒布禁殺令,嚴禁捕殺動物。婁師德時任監察御史,他到陝縣視察,當地的官吏為了討好他,特做羊肉給他吃。

為此,婁師德責問道:你們為什麼要殺羊?

廚子答道:此羊是被豺狼咬死的。

婁師德明知羊是廚子所殺,但事已致此,也多說無益,於是笑著說:這隻豺狼倒是蠻懂禮節的。

一會,廚子又端上了紅燒魚。婁師德又問原因。

廚子答道:這也是被豺狼咬死的。

婁師德不禁大笑道:你這傻瓜!為啥不說是被水獺咬死的呢?

從此,豺狼咬魚的典故便就流傳下來。

而婁師德的封號「貞公」的來歷則更是讓人忍俊不禁。原來,女皇武則天對婁師德的才幹和為人都很賞識,卻唯獨不相信婁師德不近女色,於是就親自試探。一日,武皇傳旨婁師德深宮密談。武則天打扮得妖嬈華貴,丰韻依依,談話間就拉拉扯扯,風情萬種,對婁師德表現出極度的親熱。婁師德趕忙下跪,長揖不起。

女皇含情脈脈說道:此處唯朕與愛卿,寡人與愛卿同樂,何欲自討無趣呢?

婁師德正色道:回稟吾皇,女有節婦,男有忠貞,欺君之罪,實不敢當!

武則天聽後樂嗔道:你呀,簡直是個「貞公」!

婁師德聽了,趕忙趁機附和道:謝主隆恩,賜臣「貞公」之封!

自此,婁師德又多了一個「貞公」的皇封。

作者簡介:張帆,字永傑,號清風。男,1966年生。河南原陽人。清華大學河南校友會《河南清華人》特邀編輯、中原文化研究院研究員、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河南詩詞學會會員、新鄉詩詞學會理事、原陽詩詞學會副會長、原陽縣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詩詞入選多家大型典籍。在全國各級詩詞大獎賽獲獎五十餘次,是第四屆「華夏詩詞獎」、首屆「詩詞中國」獎獲得者。被聘為山西省永濟市「鸛雀樓」文化使者。

 


新聞熱線:0373-7585577

郵    箱:yyxwmb8481@163.com

主辦單位:中共原陽縣委宣傳部 原陽縣文明辦

歡迎朋友們寫信投稿!

            

    

  

相關焦點

  • 【原陽文化】你所不了解的原陽另一位名人——宰相婁師德
    基本內容:講述婁師德出將入相寬宏大度的故事;傳承譜系:趙光嶺依據民間傳說和史書資料,經調查考證,著書《原陽十二丞相》,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相關材料(含記錄稿、錄音錄像資料、照片等的數量):有趙光嶺著書《原陽十二丞相》;唐代宰相婁師德的故事婁師德(630—699年),字宗仁,鄭州原武人,唐高宗
  • 婁師德有德
    (婁師德像)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長河中,唐代,尤其是盛唐時期,可謂賢相輩出,其中曾兩度拜相的婁師德便是其中之一。  婁師德(公元630-699年),字宗仁,鄭州原武(今河南原陽)人。年僅二十考中進士,初任江都(盡揚州)縣尉,後累遷至監察御史。儀風三年(公元678年),唐高宗命李敬玄徵討吐蕃,婁師德身為文官應募從軍。
  • 婁師德勝過狄仁傑
    婁師德與狄仁傑同為武則天當權時的宰相,但兩人性格迥異,狄仁傑嫉惡如仇愛恨分明,婁師德則唯唯諾諾不思進取,其時酷吏當道,狄仁傑幾度受到迫害,浮沉數次,婁師德卻始終穩坐宰相寶座,歷經數載而不倒。
  • 南懷瑾|「宰相肚子能撐船」國學大師的三段名句,要有大度的心量
    南懷瑾三段名句|知道「宰相肚子能撐船」和「唾面自乾」的故事嗎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人生的快慰往往源於不記恨。」國學大師南懷瑾南懷瑾——沒有降生的涵養,即不能發生進世的過業。「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古諺早就告訴我們,氣度非凡的人要麼不會斤斤計較於小事。總是能容忍一切得失,容忍別人的過錯,時刻提醒自己。故事「宰相肚子能撐船」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而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人,性格較為孤僻。
  • 婁師德:我不會擦掉,我會晾乾它!
    二把手說:你知道武則天的宰相婁師德嗎,就是那位唾面自乾的宰相。我說: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讓我忍。二把手說:婁師德的弟弟要到外面去外地做官,臨行前婁師德教他的弟弟自保技巧,假如和別人吵架,即使別人把口水吐到臉上,不要擦、也不要還嘴、而是讓口水自然晾乾。我說:這個典故我知道,但是這麼做,也太委屈了,你還怕這個愣頭青嗎?
  • 倉頡故裡在原陽之——文字是人類文明的旗幟!
    在接下來的時日裡,原陽縣炎黃文化研究會在會長李法、李書清的主持下動議立項,成立原陽縣倉頡文化考研會。動員組織300多名專家、學者,由原陽炎黃研究會副會長別雲秋任原陽縣倉頡文化考研會會長,具體實施進行專項發掘研究。酷暑嚴冬、南下北上,考研會人員閱聖典、查史志、訪故裡、考遺存,經過近十年全方位甄鑑論證,使得字聖倉頡「出生於原陽,稱帝於原陽,建都於原陽,造字在原陽」的歷史史實得以明晰證實。
  • 河南原陽:這些故事你知道麼?我,你了解麼?
    因歷史得名原陽歷史上曾是群雄逐鹿、劍戈擾攘之地。公元前671至公元前515年,中原各諸侯國在這裡會盟達15次之多,「踐土之盟」成就了春秋時代第二位霸主——晉文公重耳。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原陽是官渡之戰主戰場。其中,「張良刺秦」的歷史故事,讓「博浪沙」這個地方響徹中原。
  • 素質涵養超級高的星座,談吐風趣,言行舉止優雅!
    雙子座雙子座高顏值、高智商,他們超級擅長社交,總是能夠很好的討人喜歡,談吐風趣,謙謙有禮,人緣超級高,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才華橫溢,飽讀詩書,內心涵養超級高,總是讓人心服口服,在別人面前,超級不願意炫耀自己,不會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因為雙子根本不需要。他們超級的在乎自己在別人面前的美好形象,即使,再生氣都不會對別人吵架,而是換位思考,嘗試理解別人。
  • 吃原陽大米,品黃河故事—水牛趙「中國黃河稻米文化博物館」
    黃河的人生,九曲十八彎,當它在青藏高原度過童年、在蒙古高原成為少年、在黃土高原結束熱戀,進入原陽時,已到不惑之年。因而,此時的黃河,給予了原陽更深沉的愛和最珍貴的禮物——原陽大米。原陽大米的種植,是炎黃子孫與黃河共融共存的結果。
  • 「行走中原」哎喲,原陽人,真得勁!
    文/藍月光曾寫過一篇《原陽人》,但那個時候對原陽人畢竟知之甚少,了解不多,故而總覺生硬。這些日子,遊走博浪,深入接觸了一些原陽人,對原陽人才有了更多了解。原陽人很剛猛。兩個原陽人上北京,出飯館就被抓了起來。兩人莫名其妙:為什麼?——為什麼!你們吃飯時就一直「日他姐」。老實交代吧!兩人才明白過來,百口莫辯。警局就向原陽打電話調查,才介紹完情況,對方馬上就嚷:日他姐,回來看我怎麼收拾他!原陽人性格很剛硬。滔滔舒捲的大河給了他們百折不撓、剛毅不屈的基因。
  • 中國歷代宰相當中,這七位宰相書法精湛、水平最高
    宰相是中國古代社會國家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根據史料記載,宰相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宰相,隨著歷史的發展,朝代的更替,最高行政長官的名稱也層出不窮,先後出現過相國、丞相、大司徒、侍中、中書令、尚書令、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官名。
  • 大學如何涵養社區與城市文化
    日前,在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辦的「切問近思談·跨學科前沿」講座上,從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學歸來的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顧錚,以「作為社區公民的大學博物館」為題,講述了大學如何利用其學術、專業上的優勢和特長,發揮涵養社區與城市文化的功能。
  • 河南原陽:中嶽村落成藺相如紀念館
    2019年年初,全國藺氏宗親會議在原陽縣召開,與會人員有來自北京的專家學者,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川、黔、滇的各地宗親,原陽地方名流及藺氏部分人員,會議就在原陽藺氏祖塋地修建藺相如紀念館達成一致共識。
  • 老祖宗留下的處世名言:宰相肚裡能撐船。上一句卻鮮有人知
    傳統文化中有許多處世名言,古人用自己的智慧為我們後世子孫留下了無數珍貴的財富。中華上下五千年,每一種傳統文化中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無論是從衣著上、食物上,還是處世、行為上,處處都蘊藏著古人給我們後世子孫留下的各種精神文化。俗語作為一種古老的文化形式,一直在我們生活中口口相傳,從未被斷絕。無論是在古代還是今天,為人處世作為一項生活的必備技能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 河南原陽兇殺案牽出另一起兇殺?原陽公安回應:未接到報案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塗文華報導:11月24日,河南原陽警方將最高懸賞金額從5萬元提高至20萬元,徵集線索緝捕一家多人遇害案嫌疑人孫恆飛。而在同一日,有媒體報導稱,從原陽縣、官廠鎮、福寧集鎮的多名知情人士處獲悉,河南省原陽縣福寧集鎮紀委書記鄧輝疑遇害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