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師德勝過狄仁傑

2021-03-05 發芽的石頭

      婁師德與狄仁傑同為武則天當權時的宰相,但兩人性格迥異,狄仁傑嫉惡如仇愛恨分明,婁師德則唯唯諾諾不思進取,其時酷吏當道,狄仁傑幾度受到迫害,浮沉數次,婁師德卻始終穩坐宰相寶座,歷經數載而不倒。

       這與婁師德的處世法則有很大關係,他自責、努力、與人為善,可他最大的特長卻是慣於逆來順受,就算有人當面向他吐口水,為了怕激怒對方,婁世德也絕對不會擦,只讓口水自行風乾。世人都認為婁師德是個沒骨氣的人,固步自封小心翼翼,朝中有氣節之人,如陳子昂、狄仁傑等人都不屑與之為伍,但是,武則天卻異常喜愛婁師德,這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滿,其中,與婁師德同為宰相的狄仁傑意見最大。

      有一天,狄仁傑向武則天上書,要求將自己與婁師德的辦公地點分開,因為這個婁師德人確實寬厚,但品格卻為懦弱,身居要職卻不思進取,狄仁傑的潛臺詞其實就是要武則天把婁師德的宰相職位給撤了。

      武則天明白狄仁傑的意思,她問:「宰相之職不可隨意更換,我想問愛卿,師德是賢人嗎?」

      狄仁傑想了想,說:「師德為將能固守邊陲,多年來抵抗吐蕃入侵,功勞甚大,但從不主動出擊,也誤了不少戰機,忠誠可佳,但賢能不足。」

      武則天搖了搖頭,說:「儀鳳三年,唐軍18萬兵馬大敗於吐蕃,有全軍覆沒之險,是婁師德挺身而出,收集散亡將士,隨後,師德又出使吐蕃,宣揚休戰求和之意,以此穩住吐蕃,趁機鞏固防線,這才有後來大將黑齒常之在良非川大勝吐蕃軍之輝煌。試問愛卿,師德不逞一時之勇,不以一己之私,甘願背負罵名與異邦議和換來大唐安寧,可是賢人?」

      見狄仁傑無言以對,武則天又問:「身為宰相,師德知人善任否?」

      狄仁傑搖頭說:「臣與他同朝為官,沒聽說過他知人善任。」

      武則天話題一轉,說:「狄愛卿知人善任,推薦了不少賢才,但愛卿知道是誰推薦你的嗎?」

      狄仁傑說:「臣實不知。」

      武則天淡然說:「你成為朕的知卿,便是師德傾力推薦的,而你官至宰相,也是師德力保之功,朕覺得他可是知人善任啊!為人賢道又知人善任,朕覺得,師德不負宰相之名啊!」

      得知真相的狄仁傑慚愧不已,他仰天長嘆,從此後,逢人便說:「婁公盛德,我詆毀他看不起他,卻不知竟被他包容了這麼久,跟婁公相比,我真是比不上啊!」

      翻開歷史記載,婁師德武能抗擊吐蕃數十萬大軍,文能安大唐三千萬子民,卻一生聲名不著毀譽參半,都是他獨特的處世原則決定的。

      但歷史終會給一個人公正的評價,在酷吏橫行的武周王朝,要明哲保身又要實現濟世安民之抱負,便必須行一些非常之事,這一點,其實正是婁師德的大智慧與大才能所在。這個看似私心極重只注重自身安危的懦弱宰相,實則正是武周王朝得以興盛強大的中流砥柱,而他不計個人聲名得失的負重氣節,遠遠比那些一死以求青史留名者更為艱難與可貴。

相關焦點

  • 婁師德有德
    (婁師德像)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長河中,唐代,尤其是盛唐時期,可謂賢相輩出,其中曾兩度拜相的婁師德便是其中之一。  婁師德(公元630-699年),字宗仁,鄭州原武(今河南原陽)人。年僅二十考中進士,初任江都(盡揚州)縣尉,後累遷至監察御史。儀風三年(公元678年),唐高宗命李敬玄徵討吐蕃,婁師德身為文官應募從軍。
  • 【原陽文化】宰相婁師德的涵養與風趣
    宰相婁師德的涵養與風趣文/張 帆提起大唐宰相婁師德,原陽故裡的人們大多知道他的寬宏大度,涵養高深。據《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五》載:婁師德的弟弟即將赴任州官,赴任之前,特來向婁師德辭行,同時討教為官之道。婁師德問弟弟:現在,我做宰相,你做州長,你知道別人會如何看待你我嗎?弟弟回答道:我猜想他們一定會很妒嫉咱們。婁師德問:那你將如何應對呢?
  • 【原陽文化】你所不了解的原陽另一位名人——宰相婁師德
    縱觀其一生,一是軍功卓著,在與吐蕃(今青藏高原)作戰中,有八戰八捷的戰績;二是做官勤勉,屯田十餘年,率士躬耕,受到武則天嘉獎;三是寬宏大量,「唾面自乾」的成語就出自他口;四是舉賢薦才,曾舉薦狄仁傑為相;五是為官清廉,功名始終。婁師德死後,諡號貞公。婁師德自幼才思敏捷,二十來歲便進士及第(中舉),被授予江都縣尉。
  • 狄仁傑為何受武則天重用?知道真相後,狄仁傑:我才是無德之人
    一天,在朝堂上,武則天問狄仁傑:「老狄,知道我為什麼重用你嗎?」狄仁傑說:「肯定因為我有才學,我不是光拿工資不幹事的人。」武則天搖頭,嘆了口氣:「放屁,你這無德之人!」狄仁傑問:「天后,那是誰向你推薦我的?」武則天指著狄仁傑的身邊說:「就是經常被你排擠的婁師德,你還常常說他壞話來著。」狄仁傑猛然嘆了口氣:「原來,我只是有才無德,婁師德正是有德行之人!」武則天稱帝時,狄仁傑和婁師德是朝廷的宰相。
  • 這個人令狄仁傑相形見拙、慚愧不已
    他就是神探狄仁傑。咦?好像有哪裡不對?提到狄仁傑,那可是東方版的福爾摩斯,關於狄公斷案的傳奇故事,除了現在的影視作品之外,古時候也有許多民間傳說,小說《狄公案》更是描述的神乎其神。狄仁傑升任大理寺寺丞後,在一年內判決大量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卻無一人冤訴。可見稱他為超級神探果然是名不虛傳。狄仁傑不僅斷案如神,更是有治國安邦之才。
  • 「讀通鑑講故事」共事篇 狄仁傑:與羊共生,與狼共舞,與象共存
    正在憂愁之際,狄仁傑挺身而出,找到州長史藺仁基說:「鄭崇質的母親病成那個樣子,我們不能讓他有萬裡之憂啊!」主動提出自己可以代替鄭崇質出這趟差。狄仁傑的舉動令藺仁基十分感動。他跟州司馬李孝廉相處得不好,覺得自己在處理同僚關係方面,遠遠比不上狄仁傑,於是便主動找到李孝廉,向他坦露心跡:「跟狄仁傑相比,我真的感到慚愧啊!」二人從此和睦共事。後來,藺仁基逢人便稱讚:「狄公之賢,北鬥以南,一人而已!」
  • 婁師德:我不會擦掉,我會晾乾它!
    二把手說:你知道武則天的宰相婁師德嗎,就是那位唾面自乾的宰相。我說: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讓我忍。二把手說:婁師德的弟弟要到外面去外地做官,臨行前婁師德教他的弟弟自保技巧,假如和別人吵架,即使別人把口水吐到臉上,不要擦、也不要還嘴、而是讓口水自然晾乾。我說:這個典故我知道,但是這麼做,也太委屈了,你還怕這個愣頭青嗎?
  • 《通天狄仁傑》慕容清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慕容清喜歡狄仁傑嗎
    狄仁傑是新任汴州判佐,得知此事便勸說汪子峰去大理石參蕭朝天一本。本來已經約定好今晚啟程,誰知當狄仁傑準備去找汪子峰一同出發時,進入衙門後只見一堂鮮血,汪子峰一家慘遭毒手,屍橫遍地,無一人倖存。蕭朝天殺害汪子峰一家之後,還到處寫下「狄」字,意欲嫁禍於狄仁傑,當狄仁傑他們進入衙門查看之時蕭朝天便已經領人圍住狄仁傑,誣陷他殺害了汪子峰,並將他壓入大牢內關押。
  • 心系李唐的狄仁傑
    2.武則天大興酷吏,狄仁傑被陷害入獄692年(長壽元年),來俊臣誣陷狄仁傑等大臣謀反,將他們逮捕下獄。當時,法律規定,一經審問即承認謀反的人可以減免死罪。狄仁傑下獄後,認罪道:「大周革命,萬物惟新,唐室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來俊臣得到滿意的口供,將狄仁傑等收監,只待來日行刑,不再嚴加防備。
  • 狄仁傑電影一共有幾部 狄仁傑系列電影共23部
    狄仁傑電影一共有幾部?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是「狄仁傑」系列作的第三部,「狄仁傑」系列也遠遠不只有二三部,一共有23部。狄仁傑電影一共有幾部以及順序  1.狄仁傑之通靈神宮 (未拍攝)  2.狄仁傑之青銅戰士 (未拍攝)  3.狄仁傑之微笑夜叉 (未拍攝)  4.狄仁傑之巨靈掌 (未拍攝)  5.狄仁傑之奪命盛宴 (未拍攝)  6.狄仁傑之崑崙金頂 (未拍攝)  7.狄仁傑之情人藤
  • 《通天狄仁傑》狄仁傑解開了透光鏡的秘密 慕容清結局最後死了嗎
    那麼狄仁傑最後是會選擇慕容清還是飛藍綾呢?據了解,慕容清結局應該是和狄仁傑在一起了,電視劇《通天狄仁傑》於北京衛視、安徽衛視播出中,至於慕容清結局究竟會怎樣,敬請期待。見到狄仁傑所寫洗冤錄之後,他更是心中對狄仁傑存了幾分信任與欣賞。誰知閻立本剛欲帶狄仁傑前往衙門讓他自證清白,便遇一蒙面紅衣女子闖進衙門,要殺死狄仁傑。正當狄仁傑命懸一線之時,一藍衣女子闖出救了狄仁傑。最終兩名女子劫走了狄仁傑。原來劫走狄仁傑的兩名女子是通緝要犯紅巾、藍綾兩姐妹,平日裡喜歡劫富濟貧。兩位女子愛上了同一個男人逆天,逆天拋棄了妹妹紅巾和姐姐藍綾在一起了。
  • 狄仁傑勸武則天「保重身體」,但武則天一句話,讓狄仁傑啞口無言
    一時間,百官們面面相覷,但都不敢諫言武則天,生怕武則天遷怒於自己,遂推薦武則天最寵愛的臣子狄仁傑來擔此大任。 狄仁傑雖是一個體恤民心的好官,素有斷案如神的美譽,但這畢竟是武則天的私生活,即便涉及到了美色誤江山,但狄仁傑也不願意私下和武則天談論這一事件,而更願意和百官們一起公開諫言,但看百官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