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總務長蔣夢麟:「三子」立一生

2020-12-17 人民網教育

33歲時,蔣夢麟迎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挑戰。

那是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大批學生被捕。北大校長蔡元培多方奔走,將學生保釋後,出人意料地宣布辭職,次日即離開北京,並留下一句話:「我倦矣!殺君馬者道旁兒!」

一向被視為北大絕對靈魂的蔡元培,發出自己猶如匹馬,被路邊看客不斷喝彩,導致騎者不停加鞭使自己力竭而亡的感嘆,事出有因。

當時的北大派系林立,內鬥頻仍。教授分為四大派別,學生領袖也政見不同,多有齟齬。學校外部,浙江人佔主導的北京教育界和影響輻射全國的江蘇省教育會兩大勢力鬥得不可開交,政界勢力更對學生力量各有算盤。在全國文化輿論界舉足輕重的北大,一時成為各方角力的戰場,暗流湧動。

身心俱疲的蔡元培選擇暫避風頭,同時「欽點」蔣夢麟,讓他以自己代理人的身份,空降北大,主持校務。

臨危受命的蔣夢麟,不僅要面臨派系鬥爭的難題,更有許多現實問題亟待解決。他曾自述:「半年的欠款,六百飢餓教職員,三千惹禍的學生,交到我手裡,叫我怎麼辦?」

然而蔣夢麟並無推脫。在教授評議會的亮相上,面對大教授們懷疑的目光,才33歲的蔣夢麟不卑不亢,他溫和且低調地陳述,他此次來,只代表蔡元培個人,而非代表北大校長;且只是代蔡來捺捺印子,一切最終還是要請各位主持。身為杜威弟子、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的蔣夢麟的第一次出場,居然如此謙和低調,使各位教授暗暗吃驚。

三天後的北大學生歡迎蔣夢麟的全體集會上,蔣夢麟深知必須要給學生運動予以定性,方能贏得學生信任。他和蔡元培一樣,對學生參與政治運動始終抱以懷疑態度。既要順從學生心理,又要表明自己主張,蔣夢麟把兩者中間的平衡拿捏的恰到好處。他先是大大讚揚一番,不惜說出「世界各國,亦莫不對諸君而起敬意」這樣的話,然後話鋒一轉,又表明「救國之要道,在從事增進文化之基礎工作,而以自己的學問功夫為立腳點」,力促學生回歸課堂,回歸本分。

短短一周內,蔣夢麟擺平各方關係,在北大這個大染缸裡遊刃有餘,表露出與年齡不相匹配的辦事能力,使北大迅速平靜下來。這一次突如其來的大考,蔣夢麟幾乎交出滿分答卷。數月後,蔡元培回歸北大,蔣夢麟被委任為總務長。此後十年間,蔡元培屢次「辭職」,均由蔣夢麟頂上。

1930年,蔣介石一紙任命,蔣夢麟正式接任北大校長。當時,北大教授生活困頓,教授在外兼職蔚然成風,導致本校的本科教育一塌糊塗。蔣夢麟多方聯繫,帶著中華教育基金會的一大筆錢入主北大,很快穩住人心。此後直到抗戰勝利,15年間,他始終是北大的行政負責人,是北大歷史上掌校時間最長的一位校長。在此期間,針對北大「大度包容,思想自由」這兩種著名「精神特點」所產生的「紀律弛,群治弛」兩個缺點,他致力於「整飭紀律,發展群治,以補本校之不足」。這一新思路,使得北大的教學和科研在風雨飄搖的戰亂年代也有穩步上升。蔣夢麟自己說:「從民國19年到民國26年的7年內,我一直把握著北大之舵……一度曾是革命活動和學生運動漩渦的北大,已經逐漸變為學術中心了。」「雖然政治上狂風暴雨迭起,北大卻引滿帆篷,安穩前進。圖書館的藏書大量增加,實驗設備也大見改善。國際知名學者如杜威和羅素,相繼應邀擔任客座教授。」

蔣夢麟說自己平生做事全憑「三子」:以孔子做人,以老子處世,以鬼子辦事。所謂鬼子者,洋鬼子也,指以科學務實的精神辦事。胡適說蔣夢麟是一位「有魄力、有擔當」的校長。魄力、擔當何在?論個人魅力,他不及蔡元培,論才情,他不及胡適之,但論起辦事能力,蔡、胡都要愧讓蔣三分。

蔣夢麟自稱是蔡(元培)先生的一條狗,因為蔡是北大的「功人」,所以自己便是北大的「功狗」。這便是蔣夢麟的獨到之處。他未必有大的胸懷和很遠的眼光,但是他在實踐當中完成了一件又一件事,為教育事業立下了一些功勞。不管時局如何變化,這樣的功勞和精神,都應該被後人記住。(高毅哲)

(責編:洪芳芳(實習生)、林露)

推薦閱讀

郎平謙辭「女神」稱號 女排奪冠不是被餡餅砸中近日,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以校友和教師的雙重身份回到了母校北京師範大學與師生交流,首次談及女排今年奧運奪冠背後的煎熬與坎坷。【詳細】

杭師大校長:以馬雲校友為榜樣,拒絕平庸同學們,歡迎大家。你們踏入了大學的校園,必然要聽校長的訓話。每年這個時候,校長也要搜腸刮肚。今年,我選擇這樣一個題目:拒絕平庸、追求卓越。【詳細】

相關焦點

  • 蔣夢麟:被忽略的北大校長 卻自稱是北大「公狗」
    對北大校史素有研究的北大教授陳平原說:「在歷史學家筆下,蔡元培在北大的意義被無限誇大,以至於無意中壓抑了其他同樣功不可沒的校長。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蔡元培早年的學生蔣夢麟。」1988年北大90周年校慶,曾出版過一本《北大校長與中國文化》,希望「以此來紀念北京大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和貢獻」,但其中並未收入蔣夢麟。
  • 人物 蔣夢麟:一度被人淡忘的北大老校長
    此時的蔣夢麟也許不曾想到,自己此後的生活將不再平靜,他的一生都會與蔡元培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蔣夢麟從紹興中西學堂畢業後,中國已經進入二十世紀初年,西學東漸已不再是過去的涓涓細流,而是化作洶湧澎湃的波濤衝入了中華大地。這時,蔣夢麟輾轉進入了浙江高等學堂學習。這裡不僅是浙江最高學府,也是全省文化運動的中心。處在這種動蕩時局中的蔣夢麟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 蔣夢麟小傳:40歲仗義娶朋友妻,70歲晚節不保的北大校長
    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蔡元培承受巨大壓力,決定暫時退隱,因此邀請蔣夢麟前往北京大學代理校務。不久,蔡元培恢復校長職務,蔣夢麟擔任教育學教授兼總務長。1920年10月(34歲),蔡元培出國考察,蔣夢麟再次代理北大校務。1923年,蔡元培辭職,蔣夢麟第三次擔任代理校長職務。
  • 【人物】民國大家之蔣夢麟:中國近現代著名教育家
    蔣夢麟一生致力於教育工作,在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他致力於「整飭紀律,發展群治,以補本校之不足」。在教育主張上,蔣夢麟認為教育的長遠之計在於「取中國之國粹,調和世界近世之精神:定標準,立問題」,以培養「科學之精神」、「社會之自覺」為目標。主要著作包括自傳體作品《西潮》、《新潮》、《談學問》、《中國教育原則之研究》等。
  • 蔣夢麟:我所矚望的中國教育
    1919年初,蔣夢麟被聘為北京大學教育系教授。五四運動爆發後,受蔡元培委託,代理北大校長。同年9月,蔡元培返回北大,聘他為教育學教授兼總務長。1920年10月,蔡元培出國考察,蔣夢麟再次代理北大校務。1923年,蔡元培因教育總長彭允彝幹涉司法、蹂躪人權而羞與為伍、憤然辭職,蔣夢麟第三次擔任代理校長職務。
  • 《西潮》北大校長蔣夢麟自傳寫近代風雨
    《西潮》提到「民國北大校長」,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蔡元培。實際上蔡元培執掌北大校印的時間只有七年,真正發揚、建設北大的是蔡元培之後的蔣夢麟,他擔任校長達十七年之久,也是西南聯大的締造者之一,是蔣夢麟把北大造就為了今日的北大。蔣夢麟浙江餘姚人,曾參加科舉考試,後赴美留學,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獲博士學位,1964年病逝於臺北。書中,蔣夢麟以學者的冷靜、赤子的熱情,回憶自己的親身經歷,記錄長達數十年的中國近代史。
  • 北大校長蔣夢麟:拋棄原配愛上亡友遺孀,第三次愛上拜金徐娘
    蔣夢麟是現代中國最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之一,長時期擔任北京大學校長,為北大發展貢獻極大。 蔣夢麟一生中有三段婚姻,至今讓人慾說還休。 蔣夢麟(1886年-1964年),原名夢熊,字兆賢,號孟鄰。出生於浙江餘姚蔣村。出生時他父親夢見一隻熊來到他家,便給他起名夢熊。
  • 蔣夢麟和第二任妻子徐賢樂的恩怨情仇:婚姻不幸釀成家庭慘劇
    蔣夢麟,浙江省餘姚人,1908年8月赴美留學,獲得哲學及教育學博士學位。1919年初,被聘為北京大學教育系教授。自1919年至1926年在北大擔任總務長,期間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長。1930年至1945年任北大校長,如果加上代理校長的時間,他在北大當了二十多年的校長,是北大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校長。故而是民國時期牛人之一!
  • 情種蔣夢麟
    在蔡元培任校長期間,他長期擔任總務長,三度代理校長,1930年冬正式擔任北大校長,先後主持校政17年,是北大曆屆校長中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他學識淵博,精明幹練,在那動蕩的歲月裡,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辦學,為北京大學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是一個被人稱為"學問不如蔡元培,但辦事卻比蔡元培高明"的人。
  • 瞞著胡適娶校花的北大校長蔣夢麟:婚後吃不飽飯,77歲上法庭離婚
    蔣夢麟他1919年初即以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資格,被同鄉蔡元培聘請為北大教育系教授,五四運動後任代理校長,1919年9月任總務長,1930年後,他卸任教育部長,正式擔任北大校長,至抗戰勝利把位子交給胡適,前後當過15年校長,主持過25年校政,是北大校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校長。
  • 蔣夢麟:文化和解中的教育自救
    我們不知道蔣夢麟後來面對中西方的文明衝突時,有沒有想過小時候的「衝氣以為和」,但他一生秉持獨立的話語權,自是肯定的。這背後站立著的,更是獨立的觀察與思考。只是,僅把它們立於個人經驗之上,又常常有限。最好的例子,正是其父。當時在黃浦江上出現了威風八面的鐵殼船(輪船),別人尚在羨慕的時候,蔣父就已經準備仿造了。他獨立繪圖設計,請木匠打造了一艘靠人力驅動的「木輪船」,造型頗前衛。
  • 五四漩渦中的蔣夢麟
    不過,黃炎培、蔣夢麟也在信中透露一些值得注意的情況:一、南方知識界擔心事件完全平息後,北大仍有被解散的可能性。假如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杜威一年期的講學計劃如何繼續。南方的預案是,真的發生這種情形,將由上海教育界同仁接手,集資禮聘杜威繼續履約。二、南方最希望北大不要被解散。
  • 馬 勇 | 最後一個情種蔣夢麟(上)
    蔣夢麟一生中的三段婚姻,即便不是中國歷史上最轟動的愛情故事,也是現代中國最動人最吸引眼球的花邊新聞,於是蔣夢麟也就有了「最後一個情種」的美譽,是現代中國最性情最浪漫的大學校長和高級官吏。蔣夢麟第一次婚姻狀況人們知道的最少,其大致情形大約與胡適一樣,屬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說不上有感情,有交流,但畢竟有婚姻事實,有子女。
  • 地主家的兒子,北大的校長,一生三婚順遂,晚年卻遇渣女命喪黃泉
    他將一生都貢獻給了北大的建設以及中國教育的發展,所以他不僅僅只是一個名校校長,更是一位功勳卓絕的教育家。北大教授陳平原對北大校史很有研究,他曾經說過:「在歷史學家筆下,蔡元培的意義被無限誇大,以至於無意中壓抑了其他同樣功不可沒的校長。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蔡元培早年的學生蔣夢麟。」
  • 北大前校長蔣夢麟:拋棄髮妻,另娶兄弟遺孀,74歲又娶拜金女
    事實上,在民國初期,蔣夢麟先後主持北大校政十七年,是北京大學歷史上任職最久的校長,他對北大作出的貢獻僅次於蔡元培。蔣夢麟是蔡元培的學生,也是蔡元培的接班人,他致力於「整飭紀律,發展群治,以補本校之不足」,將北大從一個學生運動頻繁的地方變成了學術中心。有人評價他「學問不如蔡元培,但辦事卻比蔡元培高明」。
  • 蔡登山︱ 塵封六十年的《蔣夢麟日記,1957》
    蔣夢麟長胡適六歲,兩人同受業於美國著名教育家及哲學家杜威博士的門下,可謂「師出同門」。1917年,兩人皆學成返國,蔣夢麟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胡適則應聘為北京大學教授。1919年「五四運動」時,胡適南下上海,與蔣夢麟共同迎接其師杜威來華講學。此時,北大校長蔡元培因「五四」愛國學潮事件而辭職出京。蔣夢麟夙為蔡元培門生,在蔡元培尚未還京之時,由蔣夢麟代理北大校務,其後並由北大總務長而代理校長。
  • 北大校長蔣夢麟,74歲娶小22歲的美女為妻,最後人財兩空悔恨逝世
    」如果這句話被當年的蔣夢麟聽到,他一定會站出來反駁你。因為他用自己慘痛的經歷認識到隱瞞在物質之下的不是愛情,而是貪慾,會吞噬一個人的良知,變成拆骨吮血的怪物。蔣夢麟曾是前北大校長蔡元培的早期弟子,由於種種原因,蔡元培把北大校長之位交給了蔣夢麟代理。
  • 浙大和北大的歷史情結
    因他為大學堂初創及教學立下汗馬功勞,熟悉大學教育事務,於1912年11月接任馬良校務,成為北大百年辦學史上由浙大前身校友長校之第二人。 第三位校長陳大齊,字百年,浙江海鹽人。1901年,陳大齊進入浙大前身浙江求是大學堂學習,1903年夏赴日留學,1912年獲東京帝國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同年回國後,任浙大前身浙江高等學校校長。
  • 吳育仁:北大校史新論,蔡元培、蔣夢麟、胡適的另一面
    本文作者吳育仁重新梳理北大歷史,發掘出人們不太熟悉的許多歷史線索,比如說,蔡元培任教育總長時趕走北大校長嚴復;蔡元培執掌北大時大力引入新派、排擠桐城派,「兼容並包」乃自我辯護之語;1927年,蔡元培是「四一二」政變的重要設計師;1928年蔡元培、李石曾試圖取消北大,引發強烈反彈;蔣夢麟任校長時取消教授治校,北大教員兩年一聘,改革激進程度遠超今日北大
  • 蔣夢麟給胡適寫信:五個孩子都在讀書,寫《西潮》是想賺幾文錢
    頂著五個孩子上學的壓力,蔣夢麟自然缺錢,出書賺稿費也是情理之中。二、北大校長,自稱「功狗」作為北大在任時間最長的校長,蔣夢麟常被拿來與蔡元培相比較,最後落得一個尷尬地位。蔡元培之於北大,居奠基地位,而蔣夢麟在任期間,北大曾經捲入欠薪、遊行等風波。於是,人們自認認為,蔣夢麟遠比不上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