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最美詩詞】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020-12-19 譚論古今

一千兩百多年前的詩句, 今天讀來, 依然讓人血脈僨張。 詩人如椽巨筆下噴湧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 讓我們感受到震動古今的氣勢和力量。 這就是 中國古詩詞的魅力。

這樣的溫故知新, 可以拂去我們記憶上的灰塵, 而古代文人的情懷和智慧,也同樣能點亮我們今天的生活。

人生自有詩意,來吧,一起加入我們的詩詞狂歡!

在當下這個年代,

我們有很多的表白方式,

而遙想古人,

古人是如何表白的?

錦書,詩賦!

文以載道,書以載文,

唯文字和墨跡,

才能生動的傳承那些美麗動人的愛情傳說。

回望一下古人的浪漫,

回味一下那些年,

我們都曾念過的愛情詩句。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本期讓我們一起走近

柳永的蝶戀花。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宋】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作者介紹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東(今山西),曾為沙縣縣丞,在州郡頗有威信。父親柳宜,出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南唐滅亡後,柳宜供職北宋,任雷澤縣令,不久,改為費縣縣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於其父任所(984年,費縣)。

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東京上書,授全州通判,柳永隨父赴任。淳化五年(994年),柳宜以贊善大夫調往揚州,柳永隨往,習作《勸學文》。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屢遷至國子博士,命其弟攜畫像前往故裡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隨叔歸鄉。

鹹平元年(998年),柳永居家鄉,遊覽名勝中峰寺,作詩《題中峰寺》。柳永讀到《眉峰碧》,甚愛此詞,將它題寫在牆壁上,反覆琢磨。鹹平四年(1001年),柳永嘗試為詞,作《巫山一段雲·六六真遊洞》,歌頌家鄉風景武夷山,有「飄飄凌雲之意」。

譯文

我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杆上,微風拂面一絲絲一細細,望不盡的春日離愁,沮喪憂愁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碧綠的草色,飄忽繚繞的雲靄霧氣掩映在落日餘暉裡,默默無言誰理解我靠在欄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蕩不羈的心情給灌醉,舉杯高歌,勉強歡笑反而覺得毫無意味。我日漸消瘦下去卻始終不感到懊悔,寧願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一起來欣賞

蝶戀花

英文版

Butterflies in Love with Flowers

Liu Yong

I lean alone on balcony in light,light breeze;

As far as the eyes sees,

On the horizon dark parting grief grows unseen.

In fading sunlight rises smoke over grass green.

Who understands why mutely on the rails I lean?

I』d drown in wine my parting grief:

Chanting before the cup,strained mirth brings no relief.

I find my gown too large,but I will not regret;

It’s worthwhile growing languid for my coquette.

(許淵衝 譯)

不提相思兩字,

但見相思之苦,

柳永是北宋婉約派的創始代表,

對宋詞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是兩宋時期創作詞調最多的詞人,

寫情詩堪稱是自古無人出其右。

那種忘卻一切,

只為一人一事的勁頭,

當事人又哪個不樂在其中?

End

圖文 | 譚論古今團隊編輯 |譚論古今編輯部

投稿 |

相關焦點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到底何意?為何經常被人誤解
    有了這許多的想當然,很多美好的古典詩詞就被理解得與原意大相逕庭。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個很多人經常理解錯的千古名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愛好古詩詞的朋友應該對這個詞作並不陌生,但它卻經常被人誤解。詞中「消得」二字到底何意,很多人解錯。
  • 法語人翻譯角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所以法語人推出「 翻譯角 」專欄:面對紅酒醉吻的法式浪漫,是否有種衝動,想變成我們熟悉的中式柔情;反過來,把我們傳統的中國文化,轉換成典雅的法國語言。欄目預告:周二,法翻中;周五,中翻法。每周兩句,等你來譯。也歡迎大家提供自己喜歡的句子(句子+出處+作者),也許下一次選取的句子就是你提供的哦。
  • 最適合「官宣」的情頭出爐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最適合「官宣」的情頭出爐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釋義:我倚靠在高樓的欄杆上,微風拂面,望不盡的春日離愁從天際升起。碧綠的草色和飄忽繚繞的雲靄霧氣掩映在落日餘暉裡,默默無言誰理解我靠在欄杆上的心情。打算把放蕩不羈的心情給灌醉,舉杯高歌,勉強歡笑反而覺得毫無意味。
  •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記大悟漢繡基地負責人黃玲玲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記大悟漢繡基地負責人黃玲玲 2019-12-25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那些驚豔的詩詞情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只願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會辜負了我一番痴戀情意。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在天願為比翼雙飛鳥,在地願為並生連理枝。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 「詩壇巨匠2」王靜安詩詞賞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詩壇巨匠2」王靜安詩詞賞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王國維(字靜安)詩詞113首1《蝶戀花·百尺朱樓臨大道》百尺朱樓臨大道,樓外輕雷,不間昏和曉。勢欲拚飛終復墜,蒼龍下飲東溪水。溪上平崗千疊翠,萬樹亭亭,爭作拏雲勢。總為自家生意遂,人間愛道為渠媚。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你知道王國維的人生三重境界嗎?
    乍一聽還真是那麼回事,但是當你真想跟他細做探討的時候,發現很多人對王國維只知其名不知其人,對他的三重境界也是只知其言不知其出處。        其實,「三種境界」論出自晚清學者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 女孩可以用哪些詩詞 婉轉地拒絕別人的表白
    這個問題是:有人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表白,女孩可以用哪句詩詞表示拒絕?.........前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來自於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
  • 鳳棲梧:柳永作品中長期被人誦讀的一首詞,結尾更是千古名句
    其實除了《雨霖鈴》之外,還有一首柳永的詞也被人們長期傳誦,最後一句更是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被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被列為古今成大事業者必然經歷三種境界中的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首詞便是《鳳棲梧》(又名《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 為伊消得人憔悴,賭書消得潑茶香,兩個「消得」分別是什麼意思?
    對整首詩詞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具體到一個詞,它的意思應該相對是固定的,如果理解有偏頗,可能導致對一個句子、甚至對整個作品的理解出現失誤。比如下面詩句中的這些詞,很多人在理解中存在困惑,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 詩詞欣賞 | 習大大帶火了哪些詩句?
    新時代,新徵程,不忘初心,砥礪奮進,自有清香,化作乾坤萬裡春。天地詩心,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習近平的「詩詞情緣」。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腹有詩書氣自華」為傳世名句,一個「自」字,強調了高雅不凡的氣質源於書香薰染。「氣」不僅指讀書帶給人的儒雅之氣,更是指在面對人生失意和窘迫時所表現出的豁達態度。
  • 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大自然的聲音》磨課經歷
    最讓我感動的是,大家諫言獻策,發揮各自特長,誰都沒有往後退,大家都把這當成是一群人的事,而不是我一個人的事。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我絲毫不敢懈怠,不分黑天晝夜地斟字酌句研讀教材教參,9月7號凌晨我整理出單元導讀腳本初稿,沒想的是,凌晨五點,梁丹老師第一時間娓娓道出了初讀腳本印象,提出了許多很有價值的建議。一時間,我們的研磨群沸騰起來,團隊成員各抒己見。
  • 古人之最:古詩詞裡對最美最瘦最憂愁最悠閒最孤獨等十種人的誇張形容
    最美的女人:「回媚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代·白居易《長恨歌》】最瘦弱的人:「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宋代·李清照《醉花陰》】最害羞的人:「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唐代·白居易《琵琶行》】最憔悴的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代·柳永《鳳棲梧》】最憂愁的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宋代·李煜《虞美人》】最悠閒的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晉代·陶淵明《飲酒》】最孤獨的人:「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腰帶」漸寬終有悔,「反流」消得人憔悴
    「腰帶」漸寬終有悔,「反流」消得人憔悴 2020-07-03 0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如此品詩詞|朋友圈刷屏「三境界說」,成就王國維,因一事太打臉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慚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歐陽永叔)此第二境界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辛幼安)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