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5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跟所有愛美的女性一樣,黃玲玲喜歡旗袍、茶藝、瑜珈等美好的東西。而第一次接觸漢繡其實就是單純想要在自己喜歡的旗袍上繡一朵花,獨一無二的一件。沒成想,還沒學到繡花,倒先成了大悟漢繡基地項目負責人……」2019年12月底的一天, 筆者釆訪黃玲玲時, 她一臉笑容地說。
黃玲玲還說,她的伯樂,是大悟縣婦聯主席曾彩霞。笫一次見面談話時,曾主席跟她說:「我們不缺繡花的人,我們就缺把繡花做成事業的人。」就因為這句話,黃玲玲心無旁騖的投入其中。
從「繡·悟2020」活動籌備到正式啟動,身為漢繡基地項目負責人的黃玲玲比平時更忙了,既要安排訂單的生產,又要搞好物料採購和發放。她經常是半夜還在寫寫算算,一大早睜眼就看手機,盯進度;白天忙計劃的工作,晚上排班,聯繫武漢老師,協調行程,買高鐵票,接站送站;安排大悟老師到武漢搭班教學,安排食宿。有一次她送孩子上幼兒園,結果直接把車開到上班的路上忘記叫孩子下車,孩子童言無忌:媽媽得了老年痴呆。她自己也不禁啞然失笑。
2019年12月,是黃玲玲最忙旳一個月,全縣40多個培訓班連軸開班。黃玲玲協調老師,聯繫鄉鎮領隊、有關工作人員,兵分兩路馬不停蹄的開進各個鄉鎮,連續多天上午兩個鄉鎮開班,下午兩個鄉鎮開班,一天最多的是四個隊開班。事無巨細,面面俱到。既考慮到活動的大局,又要兼顧到執行人的優劣勢,她充分運用師資力量,合理調配人員,這些都一併考慮。黃玲玲帶著9位大悟老師和12位武漢漢繡老師,一起打版、制樣、描圖,開班,一路向前。結束一天工作後,每晚黃玲玲還要問問安排下去的老師吃住是否方便,安排本地老師還要考慮老師家裡情況,深夜又排班,協調人員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因為夜以繼日的連軸轉,黃玲玲原本暗自慶幸自己身體還能扛得住,結果在衝鋒陷陣的時候人累病了,嗓子沙啞失語,可她沒有退陣,沒有半句怨言,始終堅持在工作一線。而此時整個漢繡老師團隊,也陸續病倒了幾人。為了活動進度,她又不得不協調老師按進度時間表行進,勸老師跟學員「斷舍離」。大家笑著說:黃玲玲是老師跟學員的「牽線人」,也是「棒打鴛鴦的壞人」。在一些鄉鎮老師和學員相處儘管短短幾天,分別是難捨難分,處理好大家的分離焦慮,黃玲玲因感動哭得一塌糊塗.......
由於黃玲玲細緻周密的工作,培訓班、繡悟物料調配等忙而不亂,紮實有序推進。
漢繡工作也讓黃玲玲變得「心硬如鐵」。12月4日深夜,忙了一整天的黃玲玲,發現6歲的小女兒渾身燒得跟炭火似的,小臉通紅。孩子發燒了,量體溫,餵藥。折騰到凌晨。想到第二天安排好的工作,沒有退路了。第二天仍然早起組織好人員,帶上排班表,體溫計和退燒藥、感冒藥,帶上孩子到豐店鎮開班。想到孩子在自己身邊,隨時量體溫餵藥便於監護。下午開車到陽平鎮開班,孩子發燒嚴重了,竟然高燒40度。黃玲玲帶著孩子趕緊到陽平醫院掛起了點滴……12月中旬,漢繡培訓活動正熱火朝天開展一半的時候,黃玲玲的媽媽生病住院並做了手術,作為唯一的女兒,如果此時請假抽身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千頭萬緒的具體事,全是黃玲玲負責安排的,再交給誰難免會出現紕漏。於是,黃玲玲動員家人輪流照顧住院的媽媽,沒有因此而請假,全身心投入到「繡·悟2020」活動中……
釆訪時,黃玲玲一番發自內心的話令筆者感悟人生。她說:「從前的我悠閒愜意,現在進入了漢繡圈子,把全部時間與精力交給了漢繡工作,卻發現了另一個充滿能量的我。參與「繡·悟2020」活動,讓我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很有意義的:跟漢繡大師楊小婷接觸,領略到藝術的魅力;跟婦聯主席曾彩霞在一起,看到了情懷;跟活動策劃總監馬宏接觸,看到了格局,我何其幸運?遇到這麼一群有趣的人!怎能不奮力飛奔?!」
這就是黃玲玲,一位專注漢繡事業的人。
原標題:《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記大悟漢繡基地負責人黃玲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