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ptime 2
文/小羿
9月16日,麥開舉行了線上發布會,正式公布了旗下水杯系列的第二代產品「Cuptime 2」智能水杯以及「Seed」智能隨行杯,並且也正式將品牌的英文名稱由「mecare」更改為「moikit「,並將主要業務聚焦到水杯研發與飲水健康上。
Cuptime 2延續了一代Cuptime的外觀設計。功能方面,這款智能水杯增加了OLED屏幕,可以顯示水溫、飲水量等信息。除此之外,還增加了非常貼心的提醒功能,例如震動飲水提醒,高水溫警示等。技術方面,為了更好的檢測飲水量,Cuptime 2放棄了一代時候使用的壓力傳感器,採用了全新的電容式水量檢測技術,官方宣傳將計量誤差縮小到了2ml以內。另外,Cuptime 2還支持IP68級防水,避免洗杯時水侵入電子元器件。這款內置了320mAh鋰電池,官方宣稱充電一次可以續航90天。售價方面與一代相同,仍然是399元。
而此次發布會更重點的一款產品則是Seed智能隨行杯。Seed主打出行人群,在杯上加入了杯蓋。杯體採用304不鏽鋼材料,擁有三款不同的容量,多種色彩,多種圖案的款式,並且還支持各種品牌定製。麥開此次創造性的將所有的電子元器件都集成在了杯蓋中。杯蓋上加入了LED點陣屏幕,同樣可以顯示水溫、飲水量等信息;為了保證續航,Seed使用了鋰錳電池,官方宣傳續航可以達到一年。
Cuptime Seed
由於元器件集中在杯蓋上,所以Seed檢測水量的技術是通過Air-Elastic,也就是通過計算瓶中每次開合之後的剩餘空氣量,來計算出每次的喝水量;而水溫檢測則通過杯中內置的溫度傳感器來實現。
麥開李曉亮向網易科技表示,Seed智能水杯將是麥開接下來的主打產品。據悉,麥開此次將Seed水杯的售價定在了129元,並且將核心元器件做到杯蓋上,讓飲水量檢測技術兼容所有材質、外形、表面工藝的杯體。這兩點將使Seed具備很大的想像空間。其一,129元的價格與普通水杯的價格相當,也更加貼近大眾消費;其二,杯蓋的技術讓Seed實現了多樣化和可定製化,可以滿足不同人對於色彩款式的需求,覆蓋面進一步加大。李曉亮向網易科技透露,Cuptime一代水杯的銷量是18萬臺,而Seed憑藉智能、低價、可定製的特色,預計將達到300萬臺的銷量。
無論麥開是為了銷量,還是為了普及智能水杯,這種低價策略都是對市場的一場進攻。」與其等小米這樣的企業進入智能水杯市場將價格拉下來,還不如自己就先將價格降下來。「李曉亮告訴網易科技。而更加慷慨的是,李曉亮宣布開放智能水杯的數據接口,允許其他第三方程序調用飲水數據,共享健康生活數據。
如果說Seed是為了突擊市場,那麼麥開這一次的戰略轉變至關重要。李曉亮告訴網易科技,麥開未來將以水杯為主要產品,切入與飲水健康現關的領域。李曉亮認為,公司的另外一條體重秤產品線lemon近期將不會研發新的產品,而是重點研發智能水杯。按照李曉亮的理解是,智能硬體設備今年正在走向大眾化,所以麥開要瞄準大眾,做時尚類生活硬體。從幾年前最初的放棄手環,到現在暫停體脂秤的研發,專注智能水杯,李曉亮對麥開的每一步都考慮的更多。這位在市場品類上從不愛湊熱鬧的創業者,似乎對手環、體脂秤等產品的熱潮都不太感興趣。按照李曉亮的理解,當年放棄做手環的選擇是絕對正確的,是因為小米手環的進入把價格拉到了最低,其他創業公司無法與其競爭,最後只能轉型或者破產。而到了體脂秤領域,李曉亮稱這一領域目前沒有技術壁壘,大家使用的基本都是公模,所以很難避免再次發生大企業進入後衝垮眾多小公司的場面。
至於智能水杯領域,李曉亮坦言,對於大企業進入後的衝擊有充分的警惕。而李曉亮做好了三層防禦,第一層申請了多項關於智能水杯的一些技術專利,包括測水量的一些技術;第二層是通過Seed把價格降到與普通水杯大致相同的價位,防止價格衝擊;第三層是開放數據接口,任何第三方企業都可以合作直接調用。今年以來,麥開並沒有增加團隊人數,而是進行了一些人員架構調整,加大了技術人員的比例,更像是回到了最初的研發階段。
不過,從生態鏈的角度來看,麥開想要深耕飲水健康這個細分市場,就要肩負起教育市場,沉澱用戶的責任。但這並不是一個企業所能夠完成的,Seed尋求品牌定製化,除了要提升自身的品牌之外,還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接受這一新品類的設備。據網易科技了解到,麥開未來希望通過智能水杯做飲水周邊,包括水處理、水供應、水容器等各種水服務。但是離這個目標的實現,目前來看還比較遙遠。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