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玩家:kevin)
關注麥開cuptime很久了,從奇酷,到玩啥,到酷加網,最後到網易酷品。終於讓我得到了這款個時尚精緻的智能水杯的試用。
2014年被稱為智能硬體元年,家居智能化是非常熱門和非常時髦的話題,大大小小的網際網路公司雄心勃勃,產品層出不窮。就智能水杯來說市面上也已經有好幾款了,眾籌平臺上也有好幾款,不過個人認為不管是外觀還是功能上來看,cuptime已經領先一步了。智能家居有很多,智能攝像頭,安防,智能稱,智能插座等,但是我覺得智能水杯是一款真正貼近你生活的智能硬體,使用率高,也是直接關注你的健康生活。雖然智能家居的路漫長而崎嶇,但是智能水杯已經開啟我們的智能健康生活。記錄你的數據,做你的私人健康飲水顧問---cuptime智能水杯。
下面進入這次cuptime智能水杯的試用。
一、外觀篇:
不得不一提的是,個人認為cuptime智能水杯是目前最好看的智能水杯。大小,重量都很適合手持,外觀很有蘋果設計的風格。麥開在cuptime的做工方面可謂下足了功夫。
▼首先是開箱,包裝簡潔,時尚。即使拿出了裡面的杯子後,盒子依然不捨得扔。
打開盒子出來的就是傳說中的「膠囊」,背面是磨砂感強烈的材質,黑色背殼和正面透明殼子,色彩搭配很有時尚感,科技感十足。把杯子拿出來之後,膠囊還可以作為手辦盒子,多種功能。
▼拆開包裝之後,除了杯子,配件還有一個杯蓋,說明書(含保修卡)一本,CR2032紐扣電池2個。官方介紹續航可以達到3個月以上,APP上也可以查看到具體電量的。
可能一開始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打開底蓋把紐扣電池裝上,但是你會發現杯蓋上面有兩個凸點,和底蓋的兩個凹點剛好可以裝上,裝上之後,按照上面的順序去旋轉就可以打開了,這裡注意的是,兩顆紐扣電池正極均朝上。
▼杯子高144mm,上面寬91mm,下面寬70mm,杯子正適合手持。杯子容量是350ml,辦公室用,個人覺得還是偏少了一些,需要多次去裝水,不過考慮到手持大小的問題,這樣也可以接受的。然後,水杯是IPX5整機防水的,可以隨意在水龍頭下清洗。
▼從膠囊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背後的標註:「100% BPA FREE」,意思就是完全不含雙酚A。查了下資料(後來發現說明書上也特意說明了):
雙酚A(BPA),是廣泛使用的硬塑料成分之一,研究發現,BPA有可能會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並對生殖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具有一定的健康隱患。含有BPA的產品在高溫下會釋放出有害的化學物質,損害身體健康。
而cuptime內膽使用的是tritan材料,度娘百科告訴我們tritan通過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認證(Food Contact Notification (FCN) No.729),為歐美地區嬰幼兒用品指定材質。看到這裡,cuptime真是業界良心了。很多時候我們關注智能硬體的時候,更多關注功能,但是很多時候不要撿了芝麻丟了瓜(就像之前fitbit手環因為材質問題引起用戶的過敏問題)。只有從材質做起,再深化到功能,才能真正的開啟智能健康生活,這裡真的要為麥開的這個設計和選材點個讚。但是也有一小點不足,那就是水杯蓋的材質一般,當杯子裝著熱水時,蓋上蓋,那個朔料氣味就比較濃。
自從第一眼看到cuptime,就一直被它優雅的外觀深深的吸引了,實話說從包裝,到膠囊,再到杯子本身,都充滿了時尚精緻的氣息,當再了解到它的內膽採用的是健康的tritan材質,更讓我對它愛不釋手。
二、使用篇:
首先下載好APP,註冊,這些幾乎都是智能硬體必不可少的步驟了。下面看下具體功能使用。
▼裝好APP後進入,打開藍牙就可以搜索到cuptime,而且在使用過程中手機藍牙必須開著才能接收到。貌似一個水杯只能綁定一臺手機。
添加成功後,需要你先填寫個人信息,填完個人信息之後,它會計算出你每天需要的飲水量
然後是個人設置頁面
然後有一個小問題,或者說這個問題會影響記錄的數據的,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比較嚴重的。就是我壓根都還沒倒水進去,APP裡面已經顯示我已經和了好多水了,暈倒,而且一直在增加。開始我在想是不是因為我把水杯翻來翻去,做了一些喝水的動作導致的,但是我又嘗試了下這些動作,然後同步數據看了下,數據並沒有發生改變。我看了cuptime的官方介紹,飲水量的統計是在底部的壓力傳感器,所以和這些動作沒關,但是確實不知道為何沒喝水就記錄了這麼多喝水量。
但是在區分倒水和喝水方面還是可以準確區分的。我嘗試了下喝了一小口誰,然後把剩下的倒掉了,同步數據的時候確實只增加了幾十ml,就是差不多我喝的水量。
還可以查看歷史數據,看下每天是否完成既定喝水目標
▼cuptime內置溫度傳感器,能夠感知杯中的水溫,一開始使用的時候把水倒進去我還很奇怪為什麼那個指示燈不亮的,後來拿起水杯,它才緩緩亮起了紅色,仿佛在大聲提醒我們「水很燙」。也就是說只有當我們握住cuptime的時候,才會觸發溫度傳感器,根據溫度亮起不同顏色的指示燈提示我們,避免燙傷。指示燈的顏色有三種:藍、橙、紅,分別代表不同的水溫:涼-藍(0~35°C)、溫-橙(35~75°C)、紅-熱(75~95°C)。
▼喝水提醒,這個是目前智能水杯都必備的智能功能。cuptime會根據你的喝水情況,當需要提醒你喝水的時候,cuptime會發出「嗶,嗶」很輕的聲音提醒,當然手機APP也會有通知提醒。即使你的手機離開了cuptime,app也會提醒的。而且你每一次同步數據的時候,還會提醒你下一次喝水的時間。實話說這個提醒的時間還是掐得挺準確的,差不多口渴的時候也就是提醒的時候,當然這個不是完全準確,因為可能環境不一樣,或者是在這段時間內,人進行了運動,也會有不一樣的,所以這個也是未來cuptime可以繼續優化的地方。
▼DPAT智能飲水計劃:DPAT是麥開設計的一個多維智能飲水計劃,根據你的飲水量、體質、活動量、環境溫度為你設計最合理的飲水時間和飲水量,並且通過藍牙將DPAT存儲至cuptime。這個應該是麥開的一個計劃,就目前cuptime來說是實現不了的。因為目前沒有可以檢測人體活動量和環境的功能。
總結和建議
總體來說cuptime在外觀和材質上,還是值得讓人稱道的。時尚的外觀,安全的材質,讓你使用得放心和自豪。然後功能方面也稱得上智能,但是還不夠智能。有可以提高的地方。例如上面說到的一些問題,數據的準確性問題,還有就是是否可以統計我們每次喝水的量,就是在APP裡面可以顯示我們每次喝水的量會更好。杯蓋的材質是否可以採用更好的材質等(目前的還是有點朔料味道)。其實cuptime裡面推的DPAT智能飲水計劃是一個很好的概念,從多維度去設計最合理的飲水時間和飲水量,我在想其實這也是麥開在下的一盤很大的棋。麥開的here可以收集這些數據到APP,再通過合理的算法得出一系列健康指數。麥開有here收集身體數據,環境數據,再開發其它健康套件,例如智能手環,收集人體體徵數據,來實現這個DPAT智能飲水計劃。這個才是cuptime未來需要走的路,一個水杯再怎麼智能,其只需要完成最重要的喝水的功能即可,但是從cuptime飲水開始,開啟我們的智能生活,打造一個智能生活環境。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夙願吧。
另外給下一代cuptime提一些小的想法,不能稱得上建議,畢竟實現起來不是光異想天開就可以的。能不能給水杯添加一個自動攪拌的功能,有些人可能喜歡衝東西喝的。另外考慮做一個這樣杯墊,可以給水杯的水輕微加熱的。最後是給水杯添加一些水質監測的功能,監測純淨度,讓我們能放心喝到健康純淨的水。智能水杯做到這裡我覺得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