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漫長的星期六」,我們了解斯坦納的一生

2020-12-24 中國青年報

今年去世的喬治·斯坦納堪稱是這個世界上最博學的人之一。他的《語言與沉默》《巴別塔之後》等著作早已翻譯成中文,但是因為深奧駁雜,能讀的人不多。今年《漫長的星期六:斯坦納談話錄》引進過來,能讓我們在了解他主要學術思想的同時,也深入了解這個人的一生。

斯坦納直到晚年還很渴望學習,因為他想起在自己之前擔任《紐約客》首席評論員的埃德蒙·威爾遜,八十多歲時聽說匈牙利詩歌不錯,還努力去學習匈牙利語。斯坦納一輩子對語言都很敏感,最傑出的貢獻就是對語言和翻譯理論的研究,事實上他本人也精通好幾種語言,退休後每天早上都要做一會兒翻譯練習。

正是因為如此,作為一個猶太人,他不去學習以色列的希伯來語多少有點說不過去。以色列沒有忘記他這位世界知名學者,授予他耶路撒冷文學獎,他去領獎的時候,不得不面臨這個尷尬問題。同樣尷尬的問題還包括:你想不想晚年搬到以色列居住?

他的答案顯而易見,不想。《漫長的星期六》中,斯坦納對不會希伯來語感到遺憾,訪談者洛爾·阿德勒建議他去學習。一貫熱愛學習的斯坦納總是支支吾吾——對他來說,這不是隨便學習一門外語的問題,可能也是他一生面臨的最重大問題之一。很早的時候,斯坦納就見過以色列復國運動領袖本·古裡安,領袖告訴他:「把你的孩子交給我,別的就不用管了。」斯坦納拒絕了,到老他也不對此感到後悔。他為自己兒子、女兒、女婿都是大學教授感到驕傲,而不希望他們為某個政治觀念而獻身。

他以法語、德語和英語為母語,偏偏沒有掌握希伯來語。或許,他對希伯來語從來都是一種矛盾的心情,既非常嚮往,又有某種神秘的抗拒,最終引人矚目地耽誤了。

就這個意義看,斯坦納作為一個猶太人無疑是另類的。訪談中,他談到「如何定義一個猶太人」這個敏感問題。他不贊成用「民族國家」(住在以色列)來定義,也不贊成用宗教信仰(是否信猶太教)來區分,因為他本人不會希伯來語,也不信猶太教,而是把「愛讀書、愛知識、愛智慧」作為猶太人的標籤。作為一個書痴,他甚至不主張去圖書館借書看,而是要自己買回來,因為這樣自己可以亂寫亂畫。

這讓人想起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所寫的,他要去讀博士時,一家人的狂喜。當時住在維也納的猶太人圈子裡,家庭富裕的很多,但這些富翁最開心的卻是自己的孩子讀書厲害。把「求知」作為一個民族的「特性」,顯示出斯坦納的大智慧。他當然為自己是一個猶太人感到自豪,但是卻並不把這種自豪與「國家」聯繫起來,而是作為一個個體進行「體認」。他說過,哪裡有書桌,哪裡就是自己的故鄉。

這種認識,和斯坦納的成長經歷有關。斯坦納的父親是出生於維也納的猶太人,後來定居巴黎,是法國的經濟專家。斯坦納1929年出生於巴黎,1934年在巴黎的一次遊行中,一小群極右翼示威者高喊著「猶太人去死」,隨後又喊出「支持希特勒」。母親想趕緊把窗簾拉下來,父親卻阻止了她,並將斯坦納抱到陽臺上,告訴他「這就是歷史,你永遠不要怕」。

這種童年記憶可能影響到他一生。斯坦納的父親有到美國工作的機會,果斷聽一位朋友的勸告,把全家人都移民到美國。此後的斯坦納,就開始在「求知」中證明自己,他先後就讀於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畢業後先後到普林斯頓大學和牛津大學工作——終其一生,他都在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工作,他甚至也到過印度和中國的大學(北大)短期任教。在世界各地知識的海洋裡漂泊,他樂此不疲。

對一個這樣的「世界人」來講,語言無疑是最重要的問題。斯坦納認識到,語言始終無法做到像數學和音樂那樣的精確性,每一種語言,都代表著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甚至是性愛方式),而翻譯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這樣講的時候並非泛泛而談,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工作時,斯坦納每天和數學家混在一起,他注意到,不管是日本還是印度的數學家,哪怕英語不行,和美國數學家交流也沒有障礙,一點都不影響他們探討各種公式。

從自己的經歷和研究出發,斯坦納對民族主義始終是警惕的。他同情以色列,也認為以色列建國是了不起的成績,但是他不願意成為以色列公民,甚至對長期生活的美國也很不滿意,所以後來移居到英國。一個從小就目睹了民族壓迫的血淚的孩子,最終依靠閱讀和知識,擺脫了民族主義的泥沼,這可能就是斯坦納作為一個「智者」、「晚生的文藝復興巨匠」給我們的人生智慧。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一個「漫長的星期六」我們了解斯坦納的一生-中青在線
    今年《漫長的星期六:斯坦納談話錄》引進過來,能讓我們在了解他主要學術思想的同時,也深入了解這個人的一生。    斯坦納直到晚年還很渴望學習,因為他想起在自己之前擔任《紐約客》首席評論員的埃德蒙·威爾遜,八十多歲時聽說匈牙利詩歌不錯,還努力去學習匈牙利語。
  • 漂泊於文化之間,和喬治·斯坦納一起度過「漫長的星期六」
    斯坦納的離世預示著一個古典時代的結束,我們很難在這個「人人專精於特定領域的時代」覓得一個如他一樣具備廣博知識與厚重人文思想的通才式知識分子,也難以再捕捉一個可以在多語言、多文化、多學科中來去自如的身影。斯坦納一生筆耕不輟,著述頗豐,如若需要對他龐雜的思想和理論做一個回顧和總結,或許,我們可以從其訪談錄《漫長的星球六》中找到線索。
  • 漫長的星期六:170頁的人生之書
    回到2014年7月的一天,初春,蜀葵盛開,鳥兒鳴叫,洛爾·阿德勒走進熟悉的八角形的簡陋小屋,斯坦納停止正在聽的莫扎特唱片,他們兩人從2002年到2014年這十二年間的對談形成了這本170頁的小書《漫長的星期六》。
  • 斯坦納:女人為什麼不能創造更多東西呢?
    本文為一段斯坦納訪談的摘錄,選自《漫長的星期六》一書。這本書整理了這位傳奇知識分子與法國記者洛爾·阿德勒於2002年到2014年間進行的一系列對談,共分為五個章節,涉及話題極為多樣,相當於斯坦納在人生最後階段對自己的總結。今天的這段訪談,討論的是女性和翻譯,談論翻譯的部分沒有完全節選,但是關於女性的部分就很意思了。
  • 斯坦納的教育方式
    斯坦納的教育方式 來源:http://www.yaolan.com      作者:馬丁.洛森      日期:2007-03-16      關鍵字:斯坦納 華德福 教育 圓滿 全世界約有860所華德福(又稱斯坦納)學校,分布在約50個國家,還有將近2000個幼兒園和託兒所
  • 魯道夫 · 斯坦納:真正影響孩子的,是「你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我們要意識到「兒童總有一天會成年」,我們要從生命是一個整體的觀點來看待孩子,而不是在做兒童教育時就只考慮兒童期。只有當我們將人類的生命視為一個相連的整體時,才會了解到人生的每一階段都大不相同,比如,若你能觀察到生命中的不同細節,就會觀察到兒童在換牙前後是大不相同的。
  • 2020 年最後一個月,我們決定搞事情!
    @單讀編輯 h33:向後人介紹一位博學、有趣的知識分子是件難事,但從此我們有了《漫長的星期六》。這本書整理了法國記者洛爾·阿德勒於 2002 年到 2014 年間與斯坦納展開的一系列談話。斯坦納從童年時克服殘疾講起,回憶他們家從納粹迫害下倖存的奇蹟。
  • 斯坦納:團隊合作精神應該繼續發揚
    哈斯車隊領隊斯坦納認為,疫情的爆發使他和其他車隊的負責人展開了前所未有的合作,他呼籲這種新的團結意識必須繼續下去。 「我希望我們不會忘記過去四、五個月的艱難時光,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回到原來的位置,聚在一起工作。我們車隊負責人之間已經有了很多合作,我們希望繼續下去。我們還會有遺留問題,但只要我們有原則,我們就會在一起,這將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 我們一個被「嫌棄」了23年的數學天才,累死才知道他的價值
    至此,獨自閃耀了130多年的「斯坦納系列」明珠,被中國的陸家羲最先摘取了!馬上,他把相關6篇論文相繼寄往美國,僅僅一個月,他就收到了全部回信。一個月啊!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他的學術論文經過中國、美國、加拿大,又從美國返回中國,五段跨國旅程,僅僅用了一個月。相比之前每封信都要等一年的時間,這簡直就像是奇蹟!
  • 一個被我們「嫌棄」了23年的數學天才,累死才知道他的價值
    195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一本《數學方法趣引》,立刻被那些妙趣橫生的世界級數學難題深深吸引了,一連好幾天都如痴如醉。當年的陸家羲只有22歲,他只是單純地對這些難題感興趣,卻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本薄薄的小冊子竟然會改變他的一生,為他帶來遺憾、光榮和死亡。
  • 一個被我們「嫌棄」了23年的數學天才,累死才知道他的價值
    195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一本《數學方法趣引》,立刻被那些妙趣橫生的世界級數學難題深深吸引了,一連好幾天都如痴如醉。當年的陸家羲只有22歲,他只是單純地對這些難題感興趣,卻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本薄薄的小冊子竟然會改變他的一生,為他帶來遺憾、光榮和死亡。書中的「科克曼女生問題」早在1850年就被提出,100多年來懸而未決。
  • 陸家羲|一個被我們「嫌棄」了23年的數學天才,累死才知道他的價值
    在講話中,他強調人力資源部全員要學習《一個被我們「嫌棄」了23年的數學天才,累死才知道他的價值》這篇帖子,陸家羲這樣的人才有很多,我們要思考如何能在我們公司產生一點這樣的人。今天,我把這篇帖子找出來,供大家學習參考。
  • 華德福碩士 | 2021屆挪威斯坦納大學非全日制教育學碩士班開始招生啦!
    2021屆挪威斯坦納大學三年制、非全日制(part-time)教育學碩士開始招生啦!據我了解,整個歐洲只有兩個地方能提供跟華德福有關的教育學碩士,一個是德國,另一個就是這裡啦。本碩士課程的核心任務是引導我們的學生獲得教育研究的能力。01/適合人群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教育學碩士」項目,適合對「華德福教育」感興趣的人,尤其適合有一點華德福背景的人士(譬如華德福老師或家長)。
  • 我們那短暫而又漫長的生命:余光中散文精選
    一本在手,盡賞文學大師余光中一生的散文經典。《我們那短暫而又漫長的一生:余光中散文精選》之中所選篇目,貫穿作者的創作史。在漫長的生命中尋找生命的亮點,配合余光中深沉,且兼有中國古典文學與外國現代文學之精神的文字,精雕細刻,抒情細膩纏綿,讓閱讀者讀他的文章,既能得到美的享受,更能開闊眼界,悟透許多人生道理。熱愛生命,讚美生命,願你活出生命的細緻美好,也活出生命的波瀾壯大。
  • 上聯:六月六日星期六,網友一口氣對出5個下聯,最後一個太有趣
    又是一個新的開始!翻開日曆,發現今天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日子,六月六日,而且正好是星期六,是全國愛眼日,六六六,宜祭祀、宜婚嫁、宜求子。這麼好的日子,不由得想到一個非常應景的上聯,聯曰:六月六日星期六。於是在網上翻了翻它的下聯,看到有個網友一口氣對出5個下聯,尤其是最後一個太有趣了!六月六日星期六。這是一個看似簡單通俗的對聯,平仄關係是」仄仄仄仄平平仄」,這個上聯難就難在它一共七個字,竟然出現了三個「六」字,而且毫無違和感。
  • 44個溫暖而漫長的句子!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人生的路漫長,只有堅持走下去,才能看到最真實的美麗。人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如果卑劣的過完這短暫的一生,那就太漫長了。人生如夢,是漫長的,也是簡短的。當這場夢醒來,人的一生將成為永遠的回憶。每個人都應該把等待這種期盼留在心裡,把等待這種胸懷敞開,把等待這種生存智慧用在人的一生之中,因為生命就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等待過程。生命不輕言放棄,漫長的人生中,誰也不可能一帆風順,誰也難免要經歷挫折和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