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星期六:170頁的人生之書

2020-12-11 陶鹿鎮

回到2014年7月的一天,初春,蜀葵盛開,鳥兒鳴叫,洛爾·阿德勒走進熟悉的八角形的簡陋小屋,斯坦納停止正在聽的莫扎特唱片,他們兩人從2002年到2014年這十二年間的對談形成了這本170頁的小書《漫長的星期六》。談話錄中基本涵蓋了斯坦納一生的經歷及相關思想文學評論觀點,還有面對死亡的態度。他說面對死亡,他還有很多「遺失的夢」,最主要的遺憾就是沒有去進行創作,他做好了準備雖然害怕卻依然每天創造熱愛這個世界,熱愛自己的狗狗,他說愛人類比較難。然而斯坦納這個無比熱愛人類,崇尚古典,具有無限社會責任感的大家,這個「偉大作家的郵遞員」的隕落,也預示著一個文學批評時代的逝去。

和斯坦納其他作品一樣,這本對談錄在縱觀斯坦納一生經歷的基礎上體現出他的人文關懷與文化批評精神,比如過去戰爭的文化反思、語言的教育意義,以及在當今的西方文化潮流下語言的稀薄性表示擔憂,對書籍以及閱讀的看法等等。斯坦納的語言縱橫捭闔,跨越中西,從莎士比亞到海德格爾,從《李爾王》到《鼠疫》,他並沒有高談闊論什麼理論技巧,而更多還是注重文學與語言的現實意義,這薄薄170頁的小書真理之重,語言之真,絕對是一本人生的指導之書,每一行字都能引發讀者深深的思考。

斯坦納一直帶著深深的倖存者的罪惡感,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苦痛,更多是戰爭所給予的。「我的整個人生都與死亡、回憶和大屠殺有關」,就讀中學班中只有兩個猶太人活下來,他是其中一個倖存者。對猶太問題的思考幾乎貫穿了斯坦納一生的創作,他自認為自己及自己的民族都是地球的客人,為自己沒有家而自豪。喬治·斯坦納1929年出生於巴黎,1940年,就在納粹即將佔領巴黎前不久,因著父親的關係來到美國學習認識了很多良師益友,這是他一生重要的日子。自己的教育經歷與自己的猶太血統,讓斯坦納感受到戰爭與後結構主義的出現後語言的力量被極大削弱。他在對談錄20頁回答到:語言容許一切進入自身之中,語言已經徹徹底底奴化了,語言已經認不清倫理的邊界在哪兒,這真是一個難解的謎。

語言與文學成為了任何人的工具,當時的集中營軍官可以欣賞詩人裡爾克,可以欣賞世界名畫,從美學和文學上提出真知灼見,當文字與文學被暴力控制,又要如何重新塑造文學的意義。「科學的箭矢射向的是未來。但我們的學科恰恰相反,授課內容的90%都來自過去。」文學並不單單指向過去,斯坦納在《語言與沉默》等書都給予了更充分的回答。這也是斯坦納一生積極探索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答案就在書中,就在斯坦納對書的迷戀之中。對談錄的第四章節主要是斯坦納對讀書的看法。這位文學大師的閱讀量如鯨魚如海,書中所談論的所舉例的也只是冰山一角,但這位古典文學的捍衛者依舊將其最珍愛的書籍奉若珍寶般捧將出來與讀者共享。

在文學被碎片化被影像化嚴重邊緣化的今天,閱讀斯坦納的作品絕對是明智之舉,從他擲地有聲、深入分析與讚許中,讀者會進一步了解到文學評論者對文學對人文的關心與熱情。尤其是斯坦納對莎士比亞的摯愛,偉大的作品帶給人內心的東西是能夠伴隨人成長伴隨一生的。《聖經》蘊含著巨大的財富,因為有了《聖經》,從此,我們有了西方文學,有了《麥克白》。斯坦納打開了世界文學的大門,他試圖打撈出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人文精神,將這種人文精神的普世性傳播出去。閱讀雖有不確定性,但斯坦納依舊相信閱讀的奇蹟,並給出閱讀的方法:非常安靜的環境、有一個私人空間,讀書的時候必須握一隻鉛筆。

讀者用閱讀去抵抗生活的貧瘠與潮流的崩壞,同樣,讀者也需要去捍衛書籍的存在,保護書籍,讓書像一把斧子,劈開我們內心塵封的大海。斯坦納在激勵大家從書籍中汲取力量,讀一本有重量的書籍,能夠蕩滌我們的靈魂,震顫我們的心靈。,而不會沉入道德敗壞的地域。

斯坦納見過歌德與集中營並鄰,經歷過猶太民族的被迫漂泊,感同身受過20世紀人性的墮落,這本對談錄裡也有斯坦納對文學與語言的殷殷盼望,運用這世上豐富的語言,而不是單一的英語或其他,去提升擴展人類的心智,用閱讀的力量去挖掘文學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去診治當今社會的頑疾。

2020年2月3日,喬治·斯坦納去世,世間再無「偉大作家的郵遞員」,蜀葵綻放,小鳥啁啾,熟悉的八角形的簡陋小屋依舊有莫扎特的美妙音樂,他說愛人類很難,可是讀者從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愛意。

相關焦點

  • 漂泊於文化之間,和喬治·斯坦納一起度過「漫長的星期六」
    斯坦納一生筆耕不輟,著述頗豐,如若需要對他龐雜的思想和理論做一個回顧和總結,或許,我們可以從其訪談錄《漫長的星球六》中找到線索。今天夜讀,帶來這場跨越十二年的對話中斯坦納堅持一生的那些觀念和灼見。學習死亡:在漫長的星期六中思考生命的存續斯坦納用「漫長的星期六」隱喻其對人類境況的總體看法,即在最終獲救之前,只能在絕望與希望的交織中,沒有保證地等待下去。我們經歷災難、折磨、痛苦,繼而等待,對於許多人來說星期六永遠不會結束。彌賽亞不會回來,星期六仍在繼續。那麼,經歷漫長的等待,明天會更好嗎?
  • 一個「漫長的星期六」,我們了解斯坦納的一生
    今年《漫長的星期六:斯坦納談話錄》引進過來,能讓我們在了解他主要學術思想的同時,也深入了解這個人的一生。斯坦納直到晚年還很渴望學習,因為他想起在自己之前擔任《紐約客》首席評論員的埃德蒙·威爾遜,八十多歲時聽說匈牙利詩歌不錯,還努力去學習匈牙利語。
  • 一個「漫長的星期六」我們了解斯坦納的一生-中青在線
    今年《漫長的星期六:斯坦納談話錄》引進過來,能讓我們在了解他主要學術思想的同時,也深入了解這個人的一生。    斯坦納直到晚年還很渴望學習,因為他想起在自己之前擔任《紐約客》首席評論員的埃德蒙·威爾遜,八十多歲時聽說匈牙利詩歌不錯,還努力去學習匈牙利語。
  • 中央美院曬錄取通知「書」:尚未書寫的416頁空白書
    原標題:中央美術學院曬錄取通知「書」:尚未書寫的416頁空白書本文圖片均來自微博@中央美術學院  8月15日,@中央美術學院 曬出2020級錄取通知「書」——一本尚未書寫的裝幀精美的空白書。 一年52周,大學4年,一周2頁,416頁。 。 而這本書最漂亮的書籤,就是「錄取通知書」。高顏值的設計,讓不少網友直呼:真的是霍格沃茲學院的魔法書!  @中央美術學院 :萌新,你好!
  • 龍應臺之「人生三書」
    龍應臺「人生三書」系類,《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人生三書」作者簡介龍應臺,1952年生於臺灣,被譽為「華人最有力的一支筆」,33歲著手寫《野火集》抨擊時弊,21面對初生到童年、少年時期的兩個孩子(華飛、華安),從出生到開始說話、識字、逐漸認識這個世界,書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無法抑制的愛伶,也有母子的無奈和迷惑。它不是對傳統母職的歌頌,而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的出來這樣的散文。
  • 如何速記500頁的書?
    這個方法主要用到的是思維導圖當中的垂直思考和水平思考的發散聯想能力,能夠讓你用一個詞語就能發散出無數個詞語,當然如果說你想記憶一本書的內容,還需要配合我之前講過的數字字母系統,只有配合這個系統,我們才能記憶書中每一頁的信息。
  • 晨讀丨懷他人之期許,書自我之人生
    博爾赫斯曾言:「無論命運多麼漫長,它終將反映於一個瞬間,那就是人們大徹大悟自己究竟是誰的瞬間。」誠哉斯言!面對自我的定位,個人與家庭、社會的期望難免產生落差與錯位,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唯有懷他人之期許,同時執掌自我人生的畫筆,方能創造人生輝煌,與時代同頻共振。
  • 每天讀一頁書,難嗎?
    我告訴了朋友微習慣原理,問他:每天讀一頁書,最多花一分鐘,可以做到嗎?朋友說,可以。賺錢畢竟是很實在的東西自媒體人今天看幾頁書,明天就可以寫篇文章轉化。搞培訓的今天看幾頁書,明天就可以開口演講給學員聽。管理層,今天看幾頁書,明天早會就可以講給下屬聽。談戀愛,今天看幾頁書,明天就可以是談對象的話題。
  • 讀書筆記之《論友誼》,來自《人生五大問題》一書
    讀書筆記之《論友誼》,來自《人生五大問題》一書本文結構一、前言二、《論友誼》是什麼類型的文章?
  • 中央美院通知「書」竟有416頁,太周到,人未到作業已到
    最近,高校錄取通知書陸陸續續發出。今天,中央美術學院的通知書火了,不愧為書,共有416頁,如同厚厚的作業本。可不,有人算了一下,一年52周,大學4年,每周2頁。其實,人生沒有一勞永逸,高中三年很苦,但不代表苦了這三年就必然苦盡甘來,更不代表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這三年就能全部學到。
  • 一書一人生,探尋《神奇飛書》中的秘密,感受書的傳承與意義
    故事梗概莫裡斯·萊斯莫先生喜歡文字,喜歡故事,也喜歡書。他的人生就是一本他自己寫的書,一頁接著一頁……可是,並非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帆風順,一場突如其來的颶風摧毀了所有的一切,包括莫裡斯的書...…將書隱喻人生「人生就是一本書自己寫成的書」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書寫者,撰寫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其中記錄著每天的「歡樂與悲傷,理想與希望」。
  • 一書一人生,探尋《神奇飛書》中的秘密,感受書的傳承與意義
    故事梗概莫裡斯·萊斯莫先生喜歡文字,喜歡故事,也喜歡書。他的人生就是一本他自己寫的書,一頁接著一頁……可是,並非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帆風順,一場突如其來的颶風摧毀了所有的一切,包括莫裡斯的書...…將書隱喻人生「人生就是一本書自己寫成的書」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書寫者,撰寫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其中記錄著每天的「歡樂與悲傷,理想與希望」。書中的「颶風」猶如我們人生中遇到的困境,它會摧毀一切,可能也包括我們的意志,當我們一無所有時,難道我們的人生就一同如風消散了嗎?
  • 薦書|漫長的謝幕:吉卜林的帝國生涯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漫長的謝幕 吉卜林的帝國生涯
  • 讀書筆記之《論婚姻》,來自《人生五大問題》一書
    讀書筆記之《論婚姻》,來自《人生五大問題》一書本文結構一、前言二、所讀該文章是什麼類型的?
  • 每一頁書中都蘊含著趣味
    每一門課,每一頁書,都很有趣,她從不懂,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到弄懂這個問題。這個過程,可以讓她體味其中的趣味,有成就感。對她來說,上課學習,回家她也會看不同的書,這是一種享受。趙格格還覺得,家長把自己送到學校,就是希望自己好好學習,她知道家長每天上班,照顧家裡,還要照顧自己,很辛苦,而自己不用工作,可以在學校學習,所以要認真對待。
  • 絕版18年的《人生拼圖版》再版:現代人的問題解答之書
    1975年6月23號晚8時,巴黎一幢公寓樓,近600頁的篇幅,99個章節,每章分為42項,以數學式的嚴密結構,有條不紊地描繪了公寓中1468個人物的包羅萬象的瞬間。  這部誕生於40年前的法國卻精準詮釋當下世界的預言之作,包含了上百部小說,上千種閱讀快感和全體人的人生,是一部「無法歸類」的文學經典,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巨著,堪稱當代的《人間喜劇》,寫出這個時代允許寫出的一切,覆蓋這個時代所有的文學。
  • 《答案之書》:與你的內在智慧對話,給你人生的迷惑以智慧的解答
    今天向大家推薦一本非常有趣的書——《答案之書》。喜歡它的人視如瑰寶,不喜歡它的人把它嘲笑得一無是處。我倒是覺得:這是一本能與你的內在智慧對話的書。正如封面上寫的:「解答在你的世界裡正在發生的一切。」「願一切無解都有解!解除你的迷惑,終結你的糾結!」
  • 中央美院錄取通知書有416頁!416頁有何寓意?
    這是一本尚未書寫的裝幀精美的空白書書中最漂亮的書籤就是「錄取通知書」一年52周,大學4年,每周2頁這本書設計了416頁中央美術學院表示它是筆記記下學習生活的上海大學校徽盲盒版錄取通知書8月12日上海大學寄出第一份為新生設計的校徽盲盒版錄取通知書通知書中的校徽盲盒共有九個顏色每種都有不同含義還有特別的隱藏款
  • 中央美院錄取通知書有416頁!416頁有何寓意?
    8月15日,中央美術學院錄取通知書驚豔亮相,整整416頁,堪稱「史上最厚」。>一年52周,大學4年,每周2頁這本書設計了416頁中央美術學院表示它是筆記記下學習生活的「編年史」是畫冊畫出成長記憶與印象期待同學們去描繪、去書寫
  • 整整416頁!最厚高校通知書 刷屏
    錄取通知書 【整整416頁!最厚高校通知書 刷屏】8月15日,@中央美術學院 錄取通知書驚豔亮相。整整416頁,堪稱「史上最厚」。這是一本尚未書寫的裝幀精美的空白書,書中最漂亮的書籤,就是「錄取通知書」。一年52周,大學4年,每周2頁,這本書設計了4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