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詩|吉卜林:如果
學人Scholar吉卜林(1865年12月31日-1936年1月18日)拉迪亞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 年生於印度,英國作家,詩人。19 世紀90年代,他在英國蜚聲文壇。
-
叢林之書——魯德亞德·吉卜林激發的旅行(下)
——《與辛迪亞去德裡》我們繼續向北,前去另一個吉卜林熟悉且喜歡的地方:印度喜馬拉雅山脈。我們先在德裡——印度熙攘的首都停留一夜。吉卜林與赫伯特·貝克和埃德溫·盧琴斯都很熟悉,他們二位是新德裡的建築師。1913年1月,吉卜林曾給貝克寫信,祝賀他接到委任,還要他管好自己的同事,不要因為太熱愛德裡就把它設計得太過張揚。
-
吉卜林的英國夢
《山精靈普克》 [英] 魯迪亞德·吉卜林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文 學 夏麗檸 英國小說家、詩人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1865年生於印度,六歲時到英國上學。十歲時回到印度,在報社任編輯,業餘時間開始撰寫文章。他一生創作多部詩集,長篇、短篇小說和故事集。
-
今天的我們應該如何解讀昨日「政治不正確」的吉卜林?
1865年,魯德亞德·吉卜林出生於印度孟買,日後在拉合爾和阿拉哈巴德開始了他的記者生涯。吉卜林比任何其他英國作家都要更加了解印度,薩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認為他的作品是「不可否認的權威」。麥可·翁達傑(Michael Ondaatje)把吉卜林的小說《吉姆》改編成了《英國病人》,並把吉卜林的作品比作「靈丹妙藥」。馬婭·安傑盧也表示她「欣賞且尊重吉卜林」。本菲認為,在這本生動洞察了吉卜林美國歲月的書中,他所呈現的不僅僅是一位大英帝國的吟遊詩人。
-
吉卜林及其短篇小說選,印度背景的故事
(博爾赫斯《魯德亞德·吉卜林<短篇小說集>》,見《私人藏書:序言集》,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第94頁)吉卜林於一九〇七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時年四十二歲,是英國的首位得主,也是迄今為止這個獎項最年輕的獲得者。喬伊斯曾指出,吉卜林與鄧南遮、託爾斯泰是十九世紀天賦最高的三個作家,而他們都對宗教或愛國主義有半狂熱的思想。
-
...第四十期——與你一起品讀作品約瑟夫·拉迪亞德·吉卜林《如果》
如今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發的時代如何在這幾近泛濫的信息中剝離出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有深度的好文我想這是媒體傳播應該深思的問題推出【一路薦讀】這個專欄將小編發現的好文字分享給大家它可能是一篇文章中的一個章節也可能是一份作品賞析希望【一路薦讀】可以陪伴著你我一起讀書、閱己、共樂讓人生中
-
叢林之書——魯德亞德·吉卜林激發的旅行
魯德亞德·吉卜林是20世紀最受尊敬的作家之一,他的兒童書也廣為孩子們所知。如今,人們每次提起印度的象群,都會自然而然地想起他所著的《叢林之書》和《原來如此的故事》之中的種種畫面。吉卜林在他的中年時期 資料圖 本文圖除 資料圖 外均為Sophie Ibbotson 攝因為太想對故事背後的這位作家有更多了解,我們旅行去印度,追隨著魯德亞德·吉卜林的腳步。
-
吉卜林筆下的「紅花」
寫《火的歷史與現實》(載本周刊2009年9月17日B3版)時,腦子裡猛然想起吉卜林的《叢林之書》,這大概是很有趣的思維「串線」吧。荷蘭學者約翰·古德斯布洛姆的《火與文明》是一部學術著作,論述火與人類文明進程的密切關係,而吉卜林的《叢林之書》卻是一部妙趣橫生的童話。這是兩個各不相干的作品,然而在我的印象中,吉卜林的《叢林之書》似乎是以文學的想像為《火與文明》作了很有說服力的補充。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是英國小說家、詩人。
-
吉卜林未發表的50首詩歌被發現 曾以《假如》享譽歐美
■ 三卷本詩歌全集下月出版英國作家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生前從未發表的50首詩歌被他的研究者發現,儘管吉卜林以小說蜚聲文壇,但他的那首《假如》一直是英國人最喜歡的詩歌之一。這些作品將於下月首次出版發行。
-
英國作家: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
十年後,吉卜林與卡羅琳·巴萊斯蒂埃結婚,並定居在佛蒙特州的布拉特爾博羅,在那裡他寫了《叢林之書》,這是使他獲得巨大成功的眾多作品之一。吉卜林是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他於1936年去世。背景和早年
-
吉卜林的《叢林故事》
即使在一個世紀後的今天,這位作家的名字,在全球仍十分響亮,他就是1907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大作家——吉卜林。 《叢林故事》是吉卜林的代表作,也是經典的世界兒童文學名著。連馬克.吐溫對吉卜林,也是崇敬有加。他說:「吉卜林對我們來說,是經久不衰,永不褪色,永遠新鮮的。」文學史公認吉卜林是位「觀察入微、想像獨特、氣魄雄偉、敘述卓越」的優秀作家。
-
薦書| 真正的文學品質與名聲無關
薦書 | 真正的文學品質與名聲無關 2020-12-22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古代中國與羅馬的國家權力 | 薦書
古代中國與羅馬的國家權力 | 薦書 2020-09-04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勞月讀詩:吉卜林《如果》
如果作者:(英國)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翻譯:放心朗誦:勞月如果在眾人六神無主之時,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1865年12月31日—1936年1月18日),英國小說家、詩人。出生於印度孟買,父親曾是孟買英國藝術學校雕塑學教授,後任拉合爾藝術學校校長和博物館館長。親戚中有不少是畫家,家庭環境對他繪畫愛好和藝術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吉卜林6歲時被送往英國,17歲中學畢業返回印度,擔任拉合爾市《軍民報》副編輯。
-
吉卜林《叢林故事》是在鼓吹「弱肉強食」的強權統治嗎
此時老虎希爾汗又來各種搗亂,莫格里曆經磨鍊,用人類的火種救了整個叢林……這是英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吉卜林的出色之作《叢林故事》,這些有趣的動物故事不僅把兒童引進了一個新奇的想像天地,而且通過莫格裡和黑豹、蟒蛇、老熊等動物們的冒險活動,教會了他們生活的哲理:要團結有愛,互相幫助,每個人都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與邪惡勢力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
-
致敬拉迪亞德·吉卜林——萬寶龍限量版
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英國小說家、詩人。是至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當時年僅42歲)。獲獎理由:"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觀察入微、想像獨特、氣概雄渾、敘述卓越見長"。他的主要作品有詩集《營房謠》、《七海》、《如果》,小說集《生命的阻力》和動物故事《叢林之書》等。這支筆的許多設計元素,都取自《叢林之書》。這是吉卜林的兩本關於森林動物的故事集,共包括15個既可互相獨立,在內容上又互相有聯繫的故事。
-
誰要能長久守候,最終必有回報——J·吉卜林語錄
——J·吉卜林 《叢林之書》如果你跟村夫交談不離謙卑之態,與王侯散步不露諂媚之顏,孩子,你就會在低眉與抬頭之間,感受到人格的尊嚴和偉大。——吉卜林聰明的男人要冷靜的女人來對付,但是愚蠢的男人就要是個相當聰明的女人才能對付。——吉卜林害怕之後不要發怒。那種膽小最糟糕了。
-
不認識這位最年輕獲諾獎的作家吉卜林,請來這裡報到 | 悅讀
,每個人大膽告訴對方自己沒讀過什麼名著,而這往往會讓對方感到驚訝於如此知名的書都沒讀過。 今天介紹的這位作家,是諾貝爾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的獲得者,42歲便獲獎的英國作家吉卜林。或許是他成名過早,或許是他當年的創作在今天看來有些陳舊,他屬於19世紀,並未留下太多影像和媒體資料;同樣是寫印度經歷,遠沒有另一位諾獎作家奈保爾被大眾所熟知。
-
薦書| 新雅中國史八講
薦書 | 新雅中國史八講 2020-11-23 15: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