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學校_三聯生活周刊

2020-12-15 三聯生活

理想學校

2020-07-22 12:05 作者:陳賽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20年第30期

20年後重返霍格沃茨

今年7月31日,哈利·波特就滿40歲了。中國的讀者讀到「哈利·波特」中文版,是從2000年開始,到今年也剛好20周年。我們選擇在這個時間點重返霍格沃茨,是為了探討哈利·波特的魔法到底源自哪裡?為什麼全世界的小孩和大人都為之瘋狂?那個以哈迷為主體的情感共同體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到底在向那個虛構的魔法世界尋求什麼?它給予我們什麼樣的精神能量與情感撫慰?

 

 

我們的封面標題是「理想學校」,霍格沃茨真的是完美的學校嗎?

當然不。這個封面裡的不少文章會告訴你,霍格沃茨並不是一個烏託邦。比如苗煒所寫,「這裡充滿了勢利眼、階層意識和特權,老師們會隨意扣除你的分數,並沒有嚴格的章程,扣多少分完全看心情。你的血統,父母的身份,會被暗暗比較。如果你能參加魁地奇比賽,那你就享有特權。如果你能給球隊買來新型的掃帚,你就能入選球隊。如果你得到老師的偏愛,你就能無視學校的紀律。如果你是個『啞炮』,你就會極度壓抑。使用二手課本,學院袍過於破舊,穿著不夠體面,都會招來非議。麻瓜世界的壞毛病這裡也都有,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在這裡盛行。J.K.羅琳的確創造了一個奇幻的世界,但是,這裡的學校還是麻瓜世界中學校的樣子」。

 

 

但是,這個學校無疑懂得如何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理解」,鼓勵他們尋求自己的獨特性。他們與魔法最初的相遇,是在對角巷裡與魔法棒的選擇與「被選擇」,是分院帽的測試與宣告,你追求勇氣、智慧、野心,還是公正?

出於好奇,我在網上做了一個霍格沃茨的分院測試,結果被分到了赫奇帕奇,分院判詞聲稱是因為「謙卑和友善」。

赫奇帕奇是霍格沃茨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學院。羅琳創造這四個學院時,大概參考了心理學上的人格類型理論,每一個學院都代表一種人格特徵,比如格蘭芬多是勇敢,拉文克勞是智慧,斯萊特林是野心,赫奇帕奇是什麼?

學霸、野心家、勇士、好人。原來我只是一個「好人」。對此,我竟然感到隱隱有些失落。

哈利·波特和霍格沃茨的故事,可以有很多種解讀的方法,魔法,友誼,家庭,死亡,愛,但它也是關於「特別」的願望,是關於平庸的恐懼。

現代灰姑娘

孩子對哈利·波特的迷戀很容易理解。這部小說是從孩子的視角來寫的,羅琳對於孩子的心理也確乎有著類似本能的理解。

英國作家艾利森·洛瑞曾經提出過,「哈利·波特」是一個現代灰姑娘的故事。和灰姑娘一樣,他是個孤兒,寄人籬下,孤苦無依,受盡虐待和凌辱。但有一天,突然有隻貓頭鷹送信來,告訴他,他的父母是著名的巫師,為了保護他而死。母親對他的愛,甚至擊敗了世界上最可怖的魔王。通常來說,一個孩子額頭的傷疤是父母虐待或者漠視的證據,但在哈利·波特這裡,卻是愛和才華的表徵。

這可能是童年最普遍的幻想之一——這個世界充滿了麻瓜,他們不理解你,對世界也毫無想像力,只知道制定各種愚蠢的規則。你那些無趣的家人,都不是你真正的家人。弗洛伊德管這種故事叫「家庭羅曼史」,小孩子不滿足於自己平凡的家庭和父母,於是創造出一個神話故事,在這個故事裡,他有著神秘高貴的血統,背負著拯救世界的命運。

所以,哈利·波特離開家,坐著火車抱著貓頭鷹來到了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一個充滿想像和冒險的平行世界。在那裡,每個人,無論善惡黑白,都承認他的重要性,都用盡一切辦法保護他,或者毀滅他。從這個角度來說,哈利·波特真正的敵人不是伏地魔,而是德思禮一家。

這是一種自戀嗎?當然。不過,自戀未必是壞事。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就認為,自戀是人的基本需求,而且是貫穿一個人一生成長的線索。按照他的理論,一個孩子從生命之初,都懷抱著一個關於誇大自己與理想父母的幻想。他們將自己和父母看成是全能的宇宙中心,一種類似神的存在。而成長則是一個不斷落地的過程,神一樣的幻覺漸漸被馴服、被整合成一種成熟的人格。自大被轉化,漸漸轉變成自尊和自信。對父母的理想化,則變成我們此後人生最重要的價值的基礎。

相反,如果小時候這種自戀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才會發展成人格障礙——也就是精神疾病診斷手冊上說的那種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以及其他同樣與自戀發展受挫有關的人格障礙,比如表演型和依賴型人格障礙,你會一直執著於那個宇宙中心的幻想。

伏地魔先生似乎就是這種自戀受挫的典型案例。當然,他足夠強大,一直帶著自己是宇宙中心的幻覺而生活,也沒有人敢反對。

伏地魔為什麼那麼害怕死亡?連他的追隨者都叫「食死徒」?除了死亡意味著一切的終結之外,是否還因為死亡對眾生平等,無論國王,還是乞丐,無論最強大的巫師,還是最弱小的麻瓜?

成年人的逃亡與回歸

《萬古》雜誌的專欄作家達米安·沃爾特在一篇名為《大逃亡》的文章中寫道,今天的我們可能面臨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集體逃亡——從令人失望的現實世界撤退,穿越到惡龍、女巫、吸血鬼的幻想世界。這些純屬幻想世界的印記正從極客們的罪惡小樂趣變成大眾文化的寵兒——圖書、電視、電影、遊戲裡比比皆是。

在作者看來,這是當下人類社會面臨的一個絕妙的反諷:在科學技術驅動之下的現代社會,崇尚科技,背離神明,擁抱現實,但技術並沒有消滅我們對魔法、恐懼、神秘的強烈興趣。我們清空教堂,緊接著就把它們改造成了電影院。「哈利·波特」和《飢餓遊戲》取代了《聖經》;我們想像力的內在世界曾經是祈禱和靈修之所,現在則嵌入到了計算機構築的數字疆域中。當所謂虛擬實境、增強現實之類的技術真正混合了現實與幻境之後,我們如何能忍耐回到現實?

逃避現實,當然是因為現實太無趣,而魔法是現實規則不起作用的地方。在魔法世界裡,一切好運與不幸,不取決於美德、智慧,或是信仰,而是魔法。

貧乏的日常裡,誰不想要點魔法呢?會飛的車,會送信的貓頭鷹,會說話的畫,會打人的柳樹,會映出你心中渴望的魔鏡……閉上眼睛,就可以在狹隘的人生經驗之外,召喚一個理性無法到達的世界,一個被想像力照亮的奇境。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霍格沃茨並不違背現實。在這裡,日常生活中的災難和死亡仍然無可避免,每個人都要面對自己的欲望與恐懼,那些你以為已經留在現實世界的問題並沒有消失,只是換了一副面孔。哈利·波特經歷了各種生死考驗,才發現自己最強大的魔法,並不是在霍格沃茨學到的強大魔咒,而是當年母親留給他的愛。

如果哈利·波特沒有坐上通往霍格沃茨的火車,會怎麼樣?也許就在女貞路4號的姨媽家,默默無聞地長大,讀一個平庸的學校,掌握幾項平庸的本事,對付著活下去。也許會認識一兩個好友,雖然未必像羅恩和赫敏那麼仗義和聰慧。也許,不忙的時候,他也會拿起一本叫《哈利·波特》的書,逃避到那個魔法的世界裡去,發現那裡有一個與他同名同姓的男孩。

閱讀這本書,他的人生會多少有所改變嗎?

在哈利·波特與伏地魔最後的決戰之後,他的靈魂來到一個類似天堂中轉站的地方。他的人生導師鄧布利多在等他。

他問,「這些是真的嗎?還是只是發生在我的腦海裡?」

鄧布利多衝他眨眨眼,「當然是發生在你的腦袋裡的,哈利。但是,為什麼這樣就不是真的呢?」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三聯生活周刊最吸引我的是什麼?
    《三聯》的一些時事選題基本上都在賣掉的行列中,保留比較多的是它的文化選題,的確有深度,雖然有些曾經根本毫不涉獵,但通過看了三聯的一篇文章,就會去找更多的資料看。現在三聯最吸引我的是殳俏的美食專欄!!!是的!!每年過年時候的年貨刊很不錯。當然啦,三聯裡的王小峰常做主筆的一些音樂選題也是不錯的。
  • 三聯生活周刊電子版
    三聯生活周刊 社區 生活者www.lifeweeker.com 分享生活趣味:讀書、旅行、美食、戀物、音樂等,找到和您有共同趣味的朋友。書架及照片牆:推薦優質圖書,收藏打造自己的「書架」。照片牆匯聚您生活的精彩點滴.
  • 關於我們 三聯生活周刊
    :CN11-3221/C 郵發代號:82-20 定價:15元/期 《三聯生活周刊》由中國出版集團下屬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主辦,是一份具有良好的聲譽,在主流人群中有著廣泛影響力的綜合性新聞和文化類周刊
  • 聊天實錄:《三聯生活周刊》主編朱偉做客搜狐
    另外一個目標,德國的《明鏡》周刊是一個厚度,在周刊中間它的厚度是最強的,每期有200、300頁的篇幅,它的面非常寬,我的理想中間,希望做成是《時代》周刊這樣的刊物,又希望做成200、300頁的周刊。  最主要的讀者是銀行職員?  網友:據說三聯生活周刊發行量在二十萬份左右。這個數字是不是屬實?
  • <三聯生活周刊>朱偉
    悠久的傳統和極具個性的定位 《三聯生活周刊》前身為鄒韜奮先生在20年代創辦的《生活周刊》,韜奮先生的創刊目的是:「每星期乘讀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閒暇,代邀幾位好友聚攏來談談,沒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輕鬆生動簡練雅潔而饒有趣味」,以「供應特殊時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糧」。
  • 三聯生活周刊十年【精裝】
    三聯生活周刊十年【精裝】 《生活》周刊1925年10月11日在上海創辦,1926年起由鄒韜奮任主編,發行量達到15萬份,是極有影響的刊物。
  • 三聯生活周刊歷史
    《三聯生活周刊》前身為鄒韜奮在20年代創辦的《生活周刊》,韜奮先生創刊目的是:「每星期乘讀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閒暇,代邀幾位好友聚攏來談談,沒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輕鬆生動簡練雅潔而饒有趣味」,以「供應特殊時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糧」。
  • 三聯生活周刊
    蟹 2014-09-28 21:26 作者:梁實秋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4年第40期
  • 反諷 - 反諷_三聯生活周刊
    反諷 2012-07-17 11:00 作者:苗煒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紙媒的黃昏:《新周刊》和《三聯生活周刊》主編卸任
    兩位重量級的掌門人幾乎同時告老還鄉,讓人不由得對國內周刊的生存環境心生憂慮起來。1952年出生在上海的朱偉,1995年接任《三聯生活周刊》主編。《三聯生活周刊》的文化新聞風格逐漸形成。這或許跟朱偉個人的經歷有關。1968年,他到黑龍江建設兵團上山下鄉,並開始小說寫作。1978~1983年,他在《中國青年》雜誌當記者、文藝部編輯。
  • 和黃山一起喝酒_三聯生活周刊
    三聯生活周刊:那要花很多錢吧?黃山:我比較幸運,大學學的是商科,飲酒禮儀屬必修課,經商需要經常參加晚宴,必須懂酒。比如,英國比較正式的晚宴都會送一杯餐後甜酒,很多中國去的學生不知道這裡有酒精,經常喝得酩酊大醉,出過不少洋相。
  • 三聯生活周刊 讀者投稿說明
    三聯生活周刊 讀者投稿說明 2011-04-07 17:23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招聘信息 三聯生活周刊
    協助維護三聯生活周刊官方網站(www.lifeweek.com.cn)3.協助維護三聯生活周刊官方微博及微信任職要求:1、對《三聯生活周刊》有一定了解為佳,有較強的文學功底,知識面廣;2、有良好的信息收集、歸納、整理、表達能力;3、能承受工作壓力,獨立工作能力強,具備團隊合作精神;工作地點:北京工作時間:全職/兼職薪資水平:面議有意者請將簡歷及作品發送至郵箱:zhaopin#lifeweeker.com
  • 兼容Kindle_三聯生活周刊
    三聯生活周刊:iRiver以前產品主要集中於MP3隨身聽,同iRiver近似的紐曼、愛國者都在嘗試電子書,包括中國最大的電子書製造商漢王,以前只是專注於手寫板領域。是否可以說在戴爾和惠普等電腦巨頭,與諾基亞和三星等手機製造商之間,電子書為眾多多媒體設備製造者提供了一次轉型的機會?
  • 種桑吾廬西_三聯生活周刊
    種桑吾廬西 2013-05-22 14:58 作者:芳芳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7期
  • 老牌雜誌《三聯生活周刊》怎麼做知識付費?
    老牌雜誌《三聯生活周刊》怎麼做知識付費?而 「 中讀專欄 」 和 「 封面故事 」  ,則將《三聯生活周刊》的部分專欄、封面報導、作者推薦文章單獨放到線上發售,用戶可以在APP中訂閱這些專欄,或購買想看的封面報導,而不需要購買整本雜誌。不過,用戶不能通過第三方支付渠道直接購買,而是要購買「讀幣」來進行充值。
  • 開餐館_三聯生活周刊
    開餐館 2015-04-21 10:01 作者:梅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與才智無關_三聯生活周刊
    ■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
  • 《三聯生活周刊》APP客戶端"分享有獎"活動
    《三聯生活周刊》APP客戶端"分享有獎"活動 2013-06-05 18:01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三聯生活周刊》天貓旗艦店 精彩你的十二月
    雖然這些工作讓多數人的十二月過得焦頭爛額,但這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總結和回顧一年的得與失,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為來年的目(jiǎng)標(jīn)而奮鬥!今年5月,三聯生活周刊天貓旗艦店上線開業。半年的時間裡,在各位忠實「三聯粉」的支持、鼓勵與陪伴下,旗艦店慢慢地成長起來。過程中辛酸與喜悅相伴,教訓與經驗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