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比別人差?別把努力爬的小蝸牛踢走

2020-12-16 寶寶知道

當孩子遭遇失敗、表現比別人差?如何應對才正確?

最近看到新加坡一則感人的視頻: 晚飯時,一家四口在吃飯。哥哥滔滔不絕地跟父母報告自己優秀的成績:數學90分,英語85分……飯桌上媽媽聽完仍不覺得滿意,說:「你應該更加努力才對!」而弟弟捏著桌底下一張60分的試卷一直沉默。媽媽接著轉頭問弟弟考試成績,眼尖的哥哥一把搶過弟弟手裡的試卷給媽媽看,得意地等待弟弟被批評。媽媽正想發火時,突然想到了很多個晚上,所有人都睡了,屋裡靜悄悄的,但看到弟弟房間裡還亮著燈,孩子還在認真地做著練習題,胖嘟嘟的小手不斷地擦著疲倦的雙眼,還拍打著小臉蛋提神,好讓自己繼續打起精神學習……飯桌上媽媽表情變了,往弟弟碗裡夾了一顆鵪鶉蛋,接著也給哥哥夾了一顆,稱讚弟弟做得很棒,也稱讚哥哥做得很棒。緊張兮兮的弟弟終於露出了笑容……

別只看孩子比別人差,要看到孩子背後的努力!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僅有優秀的表現,也會有不理想的表現。但很多父母常常看到的是孩子理想的表現,並且不斷放大孩子的各種「差勁」,讓孩子丟失了努力的勇氣,如同野蠻人把努力往上爬的小蝸牛踢走。

孩子比別人差,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1、別亂對比,對比會讓孩子敏感

有一次,我到一個遠房親戚家,親戚家一位小女孩拿著一張試卷到我面前,悄悄讓我幫她籤上她媽媽的名字。我敏感地看到了試卷上紅燦燦的分數有明顯更改過的痕跡。看著小女孩哀求的眼睛和緊張的表情,我突然有點心疼。誰讓孩子成了驚弓之鳥呢?很明顯是她父母。雖然我心疼孩子,但幫她造假我真有些為難。看到孩子眼裡閃過的失望,我跟孩子說:「你讓阿姨想想……」猶豫間,她媽媽嘮嘮叨叨從廚房出來了,我趕緊把孩子的試卷壓到了我的手提包下面。孩子清澈的小眼睛露出微笑。孩子的媽媽說:「你看呀,我家妮妮學習太差了,鄰居一個小女孩,比她小半歲,幼兒園時跟她同班的,人家總是考試100分……」孩子剛才露出微笑的小眼睛瞬間蓋上了灰暗的色彩,小拇指和食指把手裡的橡皮擦狠狠地捏出了一個個指甲印……最終,我沒幫孩子冒籤,但臨走時我跟孩子的媽媽說:「別因為一個分數讓孩子丟了快樂……」孩子的媽媽愕然。後來,我聽說妮妮變得不愛說話。我不禁後悔起來……

父母愛比較,孩子會敏感,尤其是父母總拿孩子的弱項跟別人的強項對比。對孩子來說,「比較」意味著「嫌棄」,不僅會打擊孩子的自信,讓孩子變得敏感和嫉妒,還會讓孩子丟失了繼續努力的動力,甚至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你希望我優秀,我偏不。

2、別批評,批評會放大困難

美國康奈爾經濟與行為學家羅伯特·弗蘭克說,人特別容易記住自己逆風前行時付出的努力,而忘記順風時的幸運。當孩子遭遇失敗,或在某方面比其他孩子差時,孩子常常會非常難過。如果這時父母不懂教育技巧胡亂批評一通,跟「落井下石」無異。這時孩子可能會想:「連父母都這樣說我了,我肯定非常糟糕了……」

結果孩子可能會更加覺得困難難以逾越,他們或許自我放棄,或許「破罐子破摔」。即使他們頂著壓力、低自尊地繼續,動力也不如有鼓勵的孩子,並且還因為父母的批評而自我懷疑。

3、要鼓勵,增強孩子的抗挫能力

有個老師,曾經跟我說過她班裡一位古怪的小男孩。小男孩的成績很好,有一次班裡發老師批改完的試卷,小男孩從講臺領過試卷就開始掉眼淚。班裡其他小朋友還以為他考砸了,一看試卷99分!小男孩的同桌很奇怪,問:「你分數這麼高,為什麼哭呢?」小男孩哭得哽咽:「我……我才99分……嗚嗚……沒有100分……嗚嗚……」放學的時候,老師看到小男孩跟隨媽媽離開,遠遠地聽見孩子的媽媽罵:「這麼簡單也沒100分,你怎麼這麼笨?」

心理學家蓋伊.溫奇說,如何對待失敗,決定了人生是否成功和幸福。很多人的失敗總是帶來傷害和失望,但也可以成為一段內容豐富、充滿教育性的成長經歷。孩子遭遇失敗、孩子不優秀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從此害怕失敗和不優秀。鼓勵其實很廉價,但對於逆境的孩子來說就是陽光和雨露,能給他們帶來戰勝困難、讓他們變得更好的神奇力量。

最重要的,父母要懂得培養孩子一種「成長思維」

一個懂得努力、不怕失敗的孩子,比優秀的孩子更值得父母高興,因為這樣的孩子有成長思維,而不是固定思維,這也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心理學者Angela Duckworth嘴裡所說的堅毅力。她經過大量的研究數據發現,一個孩子一開始跑多快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今後的不斷奔跑中,當Ta摔倒了,Ta還有能力爬起來繼續奔跑。這種不怕摔倒、堅持努力的心態,是一種可貴的思維,能幫助孩子以長遠的眼光看待自己——成長是一段歷程,而不是關注此刻的成績。那些只盯著分數和此刻表現的父母和孩子,更容易陷進固定思維,當遭遇困難或失敗,這些孩子常常會自我否定、自我懷疑,成績差了、不如別人一定是自己的能力太差,繼而喪失了再次啟程的勇氣。

有人曾經這樣描述過蒸-汽-船:蒸-汽-船剛在世界上出現時,所有人都覺得它很滑稽,把它當玩具用。但後來人們發現它能做一件其他帆船永遠也不能勝任的事情,就是它能逆流而上。所以,別只看到孩子比別人差的一面,相信孩子的成長是一段歷程,充滿各種可能,只要你用心栽培!

本文關鍵字:失敗與鼓勵、成長思維、早期教育、家庭育兒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專愛淘國外心理學家們有價值的育兒知識。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幼兒說)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像蝸牛一樣慢慢爬
    雜筆□王 純周杰倫的歌曲《蝸牛》被收入小學語文課本啦!聽到這個消息,不由會心一笑,孩子們的課本裡太需要這樣一些新鮮而健康的內容了。「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掛著輕輕的仰望……任風吹乾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
  • 「小蝸牛爬金字塔」不僅僅勵志
    □宋廣玉媒體報導,「小蝸牛從一出生就背上了重重的殼,雖然爬得慢,但最終卻爬上了金字塔的頂端。」5月9日,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進了2015年江蘇省考試錄用公務員面試的考題。有一個故事說,能夠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兩種動物,一是雄鷹,另一個是蝸牛。而且,在金字塔頂端,人們確實找到過蝸牛的痕跡。對於這道題,專家表示,題目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我們必須認識到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揚長避短,堅定理想信念,增強自信,一步一個腳印追求理想的實現。題目最後一句是點睛之筆,小蝸牛雖然爬得慢,但能爬上金字塔頂端。
  • 小蝸牛慢慢長大
    野外如果觀察一隻小蝸牛,你是否會忍不住心裡著急,怎麼這麼慢呢?得爬到什麼時候呀?嘴裡也念叨著「快點爬呀,小蝸牛」!作為家長,從早晨開始,對孩子最多的詞彙應該就是:快啊!快點!快!可是無論你多麼著急,孩子動作卻絲毫沒有加快,依然慢悠悠的樣子:「媽媽,你能不能不要催啦?」於是在孩子吃飯吃了將近1個小時,卻仍然有一大半時;在即將到上床睡覺時間,作業仍然有一堆,孩子卻還時不時走神玩樂時,你只剩下怒火中天,痛心疾首,忍不住問自己:「我的孩子為什麼像個蝸牛一樣,這麼慢?」而孩子面對你的怒火,往往卻是不知所措!
  • 月亮灣幼兒園開展小蝸牛爬呀爬主題活動
    「春天來了,一隻小蝸牛在在草地上爬,背著大大的殼,伸著觸角正在找吃的……」教室裡,老師正在深情並茂地講述故事《小蝸牛的家》。初春到來,萬物甦醒,各種小動物都出來活動了。為了讓幼兒更直觀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中五班開展了《小蝸牛爬呀爬》主題活動。  帶著一隻只蝸牛,孩子們來到教室外面觀察蝸牛,「老師,你瞧,蝸牛有觸角。」「蝸牛的殼好大喲。這是它的家嗎?」
  • 閱讀理解:會思考的蝸牛,更需努力
    於是,研究者對兩者對比了解,提出:再優秀、會思考、有天分的人,不努力,終究淪為荒唐。努力的小故事:兩隻小蝸牛,看到小毛毛蟲一大早背著書包去上學,於是,跟蝸牛媽媽吵著鬧著也要上學。蝸牛媽媽瞬間就燃起了滿臉笑意,對這個答案似乎甚是滿意,而且相對於大兒子,蝸牛媽媽更鍾愛這個小兒子,於是,決定小兒子去上學,大兒子留在家幫忙幹活。
  • @所有大家長 收起煩躁,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我們細膩的呵護。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好吧!鬆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咦?
  •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好文必看)
    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父母細膩的呵護。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哪怕是只小蝸牛,也有自己的夢想和舞臺。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家長們,別讓你的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 繪本故事【小蝸牛找房子】
    就像所有的蝸牛那樣,小蝸牛查理和他的朋友們也非常喜歡蝸牛賽跑。今天,查理是2號運動員。,打起精神來,別灰心!」鄰居家花園裡的螞蟻說,「我們幫你!」他們很快就用只有螞蟻才有的勤勞造了一棟又結實又防水的蝸牛小屋。這是誰都沒有見過的蝸牛小屋!
  • 不要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作者:寶寶知道教育不好成焦慮現代人生活壓力非常大,如果再碰上孩子不聽話,調皮搗蛋讓人頭疼,父母還真的是很難控制住脾氣。但是孩子如果只是犯了一點小錯誤,建議家長還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不發脾氣,可以通過溝通的方式去解決。因為父母經常發脾氣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 都說蝸牛是房二代,但你知道蝸牛有多努力嗎?
    美女們了解蝸牛是因為泰國「蝸牛霜」和「蝸牛」面膜的美容功效。美食家們則是喜歡吃法國大餐中「蝸牛」。很多人覺得蝸牛很可愛,還有人把蝸牛當成寵物來飼養,據說蝸牛的最高壽命可以達到15年呢!但是您知道嗎,蝸牛除了個頭小,其實他是個「兇殘的」動物呢!飢餓的蝸牛可以互相食用!而且蝸牛以上百種植物為食,包括蔬菜和莊稼,甚至會吃石膏和泥灰,它們因此被描述為農業的頭號敵人之一。因為有殼,同體量能吃它的小動物很少,能輕易弄碎殼的大動物又不屑於吃它。
  • 自從把孩子當蝸牛養,我整個人舒服多了
    自從把孩子當蝸牛養之後,我徹底放棄了跑、跳、追,選擇尊重孩子的小世界裡的「爬」。感知孩子的成長節奏,我才發現:她的每一天,都有微小的進步。把孩子當蝸牛養,我不得不放棄比較:別人家的孩子是兔子,我家的是蝸牛,完全不具可比性啊。當放棄了攀比,我感覺困惑解開了,焦慮消失了。就拿學鋼琴這件事來說,女兒的接受度的確很差。
  • 自從把孩子當蝸牛養,我整個人舒服多了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我拉,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上帝啊!為什麼?」天上一片安靜。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看完,我流淚了。我把孩子當兔子攆,可上帝的本意,就是讓我把孩子當蝸牛養啊!
  • 大自然的故事|小蝸牛的夢想
    午後,一場大雨洗淨了整個城市,路邊的野花綠葉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一隻小蝸牛難得探出頭感受世界的奇妙, 盤在枝上,只是一轉眼一回眸,便戀上了一朵花。儘管沒有翅膀,還拖著重重的殼,小蝸牛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擁有那朵豔麗,儘管那朵花有著它無法企及的距離。
  • 讀《堅強的小蝸牛》有感
    最近,我在《小學生之友》這本書上,讀到了一篇很勵志的故事《堅強的小蝸牛》。故事內容大概是這樣的:一隻小蝸牛想爬到葡萄樹上品嘗甜美的葡萄。第一天,它只爬了一米,可是當天夜晚,一陣暴風雨來襲,把小蝸牛衝到了樹底下。
  •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流淚的蝸牛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名字叫做《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和大家共勉。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在爬了,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推他,我唬他,我責備他。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似乎說,人家已經盡力了。我拉他,我扯他,甚至先踢他,蝸牛受了傷,他留著汗喘著氣往前爬。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上帝呀,為什麼?天上一片安靜。
  • 一年級語文《小蝸牛》學習資料
    ② 春天來了,蝸牛媽媽對小蝸牛說:「孩子,到小樹林裡去玩吧,小樹發芽了。(句解「小樹發芽是小樹林春天的特點,(重點)第三段解讀:寫小樹林夏天的樣子。③ 小蝸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來。(句解「爬呀,爬呀」既點明了小蝸牛爬的時久,又體現了它的特點:爬得慢。)
  • 養孩子就像牽著蝸牛去散步
    記得曾經有一段時間在電臺收聽廣播的,經常會聽到有一個叫「牽著蝸牛去散步」的聽眾,自己當時還笑他:「牽什麼不好非得牽一隻蝸牛去散步,蝸牛那麼慢,牽著它怎麼去散步?&34;!張文亮的這首詩其實是寫給每個做父母的人如何對待孩子的,詩中這樣寫的「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 有聲繪本:小蝸牛的新房子
    就像所有的蝸牛那樣,小蝸牛查理和他的好朋友們也非常喜歡蝸牛賽跑,今天,查理是2號運動員。
  • 童星主播小蝸牛親月亮
    小蝸牛有一個心願,就是親親月亮。可是月亮那麼高,怎麼可能上去呢?小蝸牛可不管這些,自從有了這個打算,他就順著一顆大樹往上爬。慢慢地,慢慢地……一天晚上,小蝸牛爬上了最高的枝頭。現在應該可能親到月亮了吧?他準備了一根長長的繩子,坐下來開始編啊編啊……梯子快編好的時候,問題來了——繩子的那一頭怎麼搭到月亮上去呢?小蝸牛想破了腦殼兒,也沒想出辦法。唉!
  • 數學童話故事:蝸牛白天爬2米,晚上墜1米,幾天能從井裡爬出來?
    這是一口沒有水的井,井裡生活著幾隻蝸牛。一隻小蝸牛抬頭看看高高的井口,上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呢?要是能去外面看看多好呀!老蝸牛告訴小蝸牛:「這個井這麼深,我們蝸牛爬這麼慢,想到外面去?做夢吧!」小蝸牛聽了心灰意冷,正想打消這個念頭,小蝸牛的媽媽聽說了這件事,鼓勵它說:「有了夢想就應該去努力!我們蝸牛是爬得很慢,但只要你每天都在堅持努力,總有一天你會成功的!」對呀,至少我要努力去試試呀,還沒爬怎麼就沒有信心呢?為什麼我們這群蝸牛一直生活在井底,那是我們一直都不敢去嘗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