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請一個老司機給你推薦摩託車,我想他給你的建議裡一定有「有錢大貿,沒錢國產」這句話,雖然聽著讓人消沉,但卻是事實。那麼國產摩託車從五十年代的第一輛鉗工敲出來的井岡山牌摩託到現在的四缸大排量,其產量一度躍居世界第一。它到底有沒有那麼不堪?或者說有差距,差距又在哪裡?下面說點本編淺見。
↑某摩企在營業執照上新增的精密機械加工範圍
首先就是老生常談的機加工方面了,雖然第一輛摩託車誕生的早,但基本是鉗工純手工敲出來,只有象徵意義。摩託車產業真正開始發展還是80年代以後,而80年代日本,德國的摩託車產業發展到了什麼程序相信不用我再解釋,這個時間差就足夠中國摩託人追趕的,而有些東西不是你想努力,想使勁就能短時間趕得上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本投入。中國機加工行業這40年來雖然有長足進步,但是與國際同行相比仍然差距巨大。像加工設備車床,銑床,加工中心大多為日本的三菱,歐姆龍,精密測量的儀器也多為日本的三豐。製造摩託零部件的設備都是進口的,就會造成生產成本高,廠商為了經濟性,使用國產設備生產,做出的零部件肯定就與國際廠商有差距了。
如果國產廠商就是不惜下血本,使用全套的進口生產線呢?答案依舊是不看好,因為摩託車和汽車一樣,都是高度精密的機電產品,光你的發動機,車架,變速箱做得好還不行,軸承,避震器,車把,鏈條,電噴系統還有小到燈具,螺絲這一系列配套產品都得做好。而這些產品由龐大的配套供應商來提供的,你光自己主要的三大件做好了,這些小部件出了問題,客戶也是會投訴的,畢竟當你跑無人區時,一下子車輛電路故障,某個電容壞了,給你扔路上了,這就真要命了。而配套廠商是不會有這個決心給你全部上進口高端設備造零部件的,國產摩託車企業的需求就那麼些,前些年還在不停萎縮,上新產線投入很大,賠了怎麼辦?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關於配套廠商的問題,升仕是已經領教過了,310系列剛上市時因為追求電控,配套廠商產品穩定性還有待提高,結果造成一大批「翻車」事故,貼吧裡故障投訴貼時常看見。
↑大量使用進口部件的隆鑫無極650街車
那再或者,國產摩託廠商自己用心製造,再大量使用進口高規格零部件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隆鑫無極650就是個例子,不可否認這與中國市場對單缸的態度有關,然其精心製作的國產大排,叫好不叫作。用了好部件後,成本上漲,價格也高了,車友不買帳,這就是中國的摩託車市場行情。到了最後,說到國產大排,世人只知國賓和龍六,不聞無極。
多年以後,直到650DS的出現,事情又有了轉機。2020年,國產摩託將會是精彩紛呈的一年,不出所料的話,多家大排量產品齊發,將會重現當年龍六帶給國人的驚喜。但在此之前,我覺得還有些軟實力的差距需要國產廠商重視。
↑現在動動手指就可聆聽寶馬拳擊手的迷人聲浪了
近來本編在瀏覽寶馬官網時,發現它的一個細節,增加了摩託車聲浪展示,沒記錯的就在前兩天,本田國外官網增加了儀表展示和聲浪展示,國內寶馬當是第一個在官網推出聲浪展示的廠商。現在,躺在床上,動動手指就可聆聽寶馬全系產品的聲浪,手機版亦可。這從技術上來講,並不難。但這個細節,卻對車友足夠友好。寶馬在中國市場銷量那麼高,出色的營銷絕對是其主要原因。還有豐富的車友活動,如GS挑戰營,如哈雷一樣,買寶馬的,除了這個標,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其豐富的文化活動,而這些,國內品牌才剛剛起步,還任重道遠。好在春風這個國產尖子生已經在學習了,春風日活動搞得有模有樣,未來可期。
這份細節,這份科技以人為本,服務用戶的態度值得國產廠商學習,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得起你的車,但聽過你家車聲浪後,可能就對你品牌有忠誠度了,這是一盤大棋。要下就要早下哦,學習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假裝看不見。
科技以人為本,造摩託車,產品造得好,是霸道,品牌打造得好,是王道,本田和其合資廠商在這些方面就做得很好。本田官網除了產品介紹外,還在首頁一級界面位置有安全駕駛的科普,篇幅短小,但非常實用。這就很厲害了,看了後讓人感覺心裡非常暖。這就是人文關懷,這點值得學習。
而其合資廠商五本,新本雖然技術方面乏善可陳,但是人文關懷方面還是做得很到位的,每年廣東摩託大軍返鄉時設立愛心維修站,雖然與摩託大軍中其品牌佔比有一定關係,但能多年堅持,依然值得讓人欽佩。還有近日的湖北告急,新本旗下的電動車廠支援通勤工具電動車,動作雖不大,但很暖人心。國產摩託車,要努力啊,產品力提上去,人文關懷也要加油啊。
作為中國市值第一的摩託車公司,春風動力在營銷方面做得很棒。有自家的APP,官網有360度看車,雖然簡陋了點,但也是進步,其官網還有專供媒體引用的下載中心,這個,做得真是很貼心了。其摩託車宣傳圖,宣傳視頻,也是國內目前做得最好的,沒有之一,國際範是很到位的。
↑春風自家APP,麻雀雖小,功能俱全。
但我對摩託車車主到底是需要為摩託車下載個APP還是用小程序持觀望態度。更傾向與寶馬摩託的小程序解決所有摩託使用問題。造汽車失敗決心重回摩託的力帆也推出了自家APP,看來決心很大。只要用心造,中國摩託車市場還是有機會的。
下面舉兩個摩託車營銷的負面例子,謹代表一家之言。
與春風呈截然相反案例的升仕,值得肯定的是,其價格是在首頁醒目位置上,一眼便可看到,這點對消費者心理揣摩得很好,說出價格讓我死心,哈哈。但宣傳堅持使用PS摳圖,連個外景宣傳圖也不拍,可惜了好產品,我知道陶老闆一定會說,把拍攝這錢用在研發上多好?但話雖如此,都2020年,好的產品和好的宣傳同樣重要,優秀的營銷是走向國際廠商的必經之路,咱光靠微博不行啊,不知道有多少貴司車迷為了獲得您這第一手消息專門下載了微博,這樣子折騰車友真的好嗎?明明其它宣傳溝通渠道可以同時進行的。
雖然咱造出了四缸發動機,聲名大震,但是咱這官網也太敷衍了吧,一家企業的官網有如其線下的大門口招牌,你這個樣子,讓人木有看的欲望啊。同志仍需努力啊。
好了,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國產摩託車廠商由於起步較晚,獨特的市場環境決定了其產品硬實力與國際廠商還是有差距,所以走的是性價比路線。但在硬實力上這兩年正在不停進步,2020年將會跨越一大步。軟實力上,要做的還有很多,但這是用心,認真就可以做到的,並且本編認為這是目前提振品牌最有效的方法。加油啊,中國車友雖然飽經傷害但依然滿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