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職媽媽忽然成為一個熱點,全職媽媽不是最近才存在的,是一直都存在。這樣一個群體幾乎完全犧牲了自己的個人愛好,工作發展空間,到底惹了誰?
全職媽媽,從古到今一直存在的一個整體。在古代封建社會,女人相夫教子是一種美德,而社會發展到現代社會,居然會有淪落到被人鄙視的地步,是社會在進步還是在退步?全職媽媽中不乏有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有學歷一般但全身心放在照顧自己的小家乃至公婆上。曾幾何時,看看現代社會為什麼一些現代女性不樂意生娃兒,娃兒一出生意味著一輩子的責任。很多媽媽都有體會,懷孕的時候想著娃兒出生,滿懷希望的猜測著娃像誰,像自己還是像老公?男孩還是女孩?真正生出來才明白,這一輩子的牽掛才剛剛開始,娃兒每長大一天自己就會多愛娃一天,這種感情會隨著娃兒的長大而逐漸增多。出生後慢慢還會面臨著婆媳矛盾,夫妻矛盾,以及是否回歸職場的矛盾等等。為了減少婆媳矛盾,很多媽媽都選擇了自己帶娃兒,也有的為了給娃兒真正的陪伴選擇了自己帶娃兒。
娃兒出生後,如果沒有阿姨幫忙帶,沒有公婆或者自己父母搭把手,那麼把娃兒放哪裡呢?事實上無論誰帶娃兒,帶娃兒都至少需要一個人來帶,那麼有比媽媽更合適的人選嗎?三口之家假如沒有雙方父母的幫忙,一個剛剛從女孩完成一個女人角色的轉變,自己帶娃兒到做家務,甚至還有買菜做飯收拾屋子,這一套活兒下來並不比在單位上班輕鬆。在單位上班累了可以先舒緩一下,偶爾偷個懶兒只要不被領導發現還是可以找到時間忙裡偷閒的。中午飯後還是可以有休息時間的,結束一天的工作之後還是可以下班的。最重要的是,還可以領到自己應得的報酬和得到社會的認可。那麼全職媽媽呢,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一直在線,找不到可以休息的時間。娃兒休息了自己才能歇一會,然後還得馬上收拾屋子,買菜做飯洗衣服。好不容易盼到老公下班,老公覺得忙了一天已經很累了,希望回家就可以吃上一口熱乎的飯。老公的想法過分嗎,其實並不過分,忙了一天了想回家休息一下也很正常。問題是,全職媽媽可以下班嗎,你能說過了八小時對娃兒說,對不起小朋友我要下班了嗎?
遇到個善解人意的老公,老公回來看著孩子自己抓緊時間去做飯,這算是命好的。遇到那種大爺式的老公,人家覺得自己一天已經很辛苦了,好不容易回到家裡,連晚飯都沒做好,甚至覺得不就是在家帶帶孩子嗎,又不需要你幹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這點事情都幹不好,你還能做什麼?尤其是當娃兒生病時,有的爸爸就會說,你在家都幹什麼了,嘛也不幹就帶個娃兒都帶不好!我去,孩子沒人帶會長大嗎,孩子沒人陪伴不覺得娃兒可憐嗎?全職媽媽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種,沒有薪水,還會遇到老公的責難,你說找誰說理去!
全職媽媽這個群體,一種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老公希望老婆在家裡相夫教子。這種其實算是日子過得還算好的,家裡有阿姨幫忙洗衣做飯帶孩子,媽媽在家裡就是帶著孩子玩玩,上上課外班,起碼不用像老媽子似的買菜做飯洗衣打掃房間。看過《我的前半生》的朋友都知道,這種女人因為老公經濟條件好,又多半是社會精英,或金領或公司的老闆。男人慢慢的看膩了羅子君那樣的賢妻良母,開始欣賞職業女性,凌玲不就是個例子嗎?既不美貌也不年輕,男人更容易和職業女性產生共鳴,而羅子君就悲催了,在家庭危機來之前傻傻的確一直沒意識到。這種社會精英的妻子就得看嫁對了人沒有,一旦男人變心對女人來說就是災難。
第二種經濟條件不好,孩子雙方父母都幫不上忙,一個人帶著孩子忙上忙下,就是保姆又是老媽子。這種全職媽媽屬於被全職的那種,沒有選擇的那種,算算自己的收入給保姆開完支也剩不了多少,換個人帶娃兒哪有媽媽那麼用心呢?而這種全職媽媽的危險在於,倆人好不容易慢慢熬到老公升職,經濟條件改善,沒準兒老公開始被年輕的小女孩惦記上了。所以說全職媽媽是個很危險的職業,敢於選擇做全職媽媽的女人都是勇敢的女人。不少人覺得全職媽媽似乎是社會的寄生蟲,還特別容易多疑偏執,她們更需要這個社會的理解和寬容。事實上全職媽媽真的是一個偉大的群體,她們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意味著什麼,但家庭需要她做出犧牲的時候,她即使有顧忌依然選擇了犧牲自己,成全自己的小家。請問向這樣一個群體,不值得社會尊重嗎!誰說全職媽媽就一定是沒文化的家庭婦女,這個群體裡有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這個群裡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越多說明社會才真正開始進步,一個家庭裡孩子只有真正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才會健康成長!
如果社會再給這些全職媽媽多一些回歸職場的機會,相信會有更多的女性願意在孩子最需要自己的時候選擇做全職媽媽。當孩子上學後,媽媽們如果可以順利的回歸職場,那么女人就真正實現了該生娃生娃,孩子們上學後該上班上班。孩子的成長,家長不可缺席,其實社會體制包括企業更應該給想回歸職場全職媽媽們一些機會。那麼,這個世界一定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