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媒體報導了中國陸航武裝直升機的火力突襲火力圖,從圖上我們看到武直-19武裝直升機的任務是實時回饋戰場信息進行偵察,武直-10武裝直升機伴隨掩護、精準打擊,最後直-8,米-171等系列運輸直升機抵近「敵」防禦縱深實施機降作戰。報導稱第80集團軍某陸航旅6種機型30餘架戰機組成的混編機群緊急升空,對數百公裡外的縱深目標實施不間斷的「火力」打擊。
有分析認為中國目前的陸航部隊裝備了至少1000多架武裝直升機,其中武直-10大約400多架,武直-19達到700多架。而長期以來中國很多年都是武直-9來提供火力支援。雖然該機兼職通用性,但是在戰場上還是希望武器最大實用化,特別是專職的火力打擊機型,這樣確保了武裝直升機在地方火力網面前擁有絕對的安全係數。中國很早就曾經尋覓過武裝直升機,比如從巴基斯坦搞來的蘇俄制米-24武裝直升機。
而中國武直-10的發展並沒有刻意去的仿製哪個機型,而中國工程師有自己的想法。其機型的設計很有時代特點,類似西方設計的武裝直升機,雖然不一定具有隱身性,但是外形的設計類似美軍AH-1、義大利的T-129武直等。而武直-10武裝直升機畢竟是中國設計的第一款武裝直升機,為的是保障武直-10這個型號順利的誕生。中國未來的重型武裝直升機肯定在此基礎上尋求某些方面的突破,這也符合解放軍裝備思路的:通過現有裝備在發展。
之前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報導稱,中國武直-10初期上裝備的動力是,加拿大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生產的PT6C-67B渦軸發動機民用型。加拿大PT6C渦軸系列的發動機動力也確實很強勁,功率較大,體積需求也並不大。但是美國直接出手。禁止了加拿大繼續向中國出口這款強大的發動機。沒辦法,中國只能依靠自力更生,這一點難不住中國人,畢竟美國人幹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了。
而中國本身也不願讓自己最強的主戰裝備核心部件太依賴國外供應,經過我們的努力,沒到一年中國就發展了為武直-10使用的動力:渦軸-9發動機。目前材料來看,渦軸9的功率可能過小,僅有1000千瓦足以滿足武直-10的需求。
武直-10國產發動機定型後開始大批量生產。作為中國陸軍航空兵作戰絕對主力裝備,與武直-19形成搭配。在對周邊國家的作戰中大量的直升機,可以輕易飛越只有100多千米寬的海峽,4000米的高山,以超低空特點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