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一技術世界領先,助力武直10跨海作戰

2020-12-18 喵喵次元

近日,據媒體報導,目前直20中型通用直升機已經完成了高原測試,即將正式列裝解放軍陸軍航空兵部隊。這一消息引發該型直升機對我軍戰鬥力提升作用的熱烈討論,但卻很少有人注意到這次直20高原測試背後的玄機。

(第一次高原測試時的直20)

眾所周知,我國在各類航空器的總體設計和航電研究上已毫無疑問的經屬於世界頂尖水平,然而由於我國在材料學等基礎科學上的落後,我國的戰鬥機和直升機的發動機「心臟病」問題一直十分嚴重。近幾年隨著渦扇10「太行」發動機的穩定,我軍在戰鬥機發動機上的短板已經漸漸補上,但是在直升機用的渦軸發動機上仍然有著極大差距,武直10也正是因為渦軸9的功率不足才一再減配,即使是去年配備了增功率的渦軸9C的武直10K也沒有按預想裝上頂置毫米波雷達。

(阿帕奇的頂置雷達重500千克)

由於渦軸9功率不足,油耗偏大,在執行較遠跨海突擊任務時,武直10不得不中途藉助海軍艦船加油。而直20高原實驗是順利完成則意味著,其配套的渦軸10發動機也已經完成了最艱難也是最關鍵的測試,渦軸10發動機1800千瓦的功率不僅僅使得直20這一11噸級的直升機能在絕大多數直升機根本飛不起來的雪域高原仍有充沛的剩餘功率,也在暗中為新一代重型武直的動力包做了嫁衣。

(直20雙機高原測試照片)

當前,我軍陸軍航空兵雖然已經列裝了上千架直升機,但是存在著總體水平參差不齊,各套後勤保障標準不統一,國產化水平不高等問題;最嚴重的是,我軍至今仍然沒有裝備一架真正意義上的重型武裝直升機,例如美軍的AH64長弓阿帕奇,俄軍的卡52,米28浩劫等,這一缺陷已經日益影響到我軍合成化戰鬥力和,尤其是在未來可能需要解決東南沿海跨海作戰問題時,重型武直的缺乏將嚴重束縛我軍的戰術運用。

(米17外掛武器)

由於此前我軍對武直的嚴重缺乏,剛引進的米17/171經常外掛武器吊艙「兼職」對地攻擊,

而此前重型武直研發最大的瓶頸就在於,我國缺乏合適的國產大功率渦軸發動機,即使是大改過後的渦軸9C 也僅僅只有1100千瓦功率,與早期版本的美國阿帕奇使用的T700渦軸發動機(1260千瓦)都相差甚遠。而直20所測試的渦軸10則極大彌補了這一缺陷,該發動機功率高達1800千瓦,已經不亞於最新版本阿帕奇的發動機,且其經歷了更為殘酷的高原測試,為其更好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武直-10海上訓練)

我軍的重型武直研發的最後一道障礙也已經攻克,一款嶄新的重型武直也許將在一年內露面,屆時,我們也將看到一個真正而全面的陸航部隊承擔起快速反應作戰的大梁!

相關焦點

  • 中國武裝直升機發展實現三級跳,超越直10的重型武直即將面世
    武裝直升機是現代陸軍爭奪「一樹之高」控制權的利器,可以快速靈活地對敵方各種地面目標尤其是裝甲部隊實施毀滅性的打擊,因此成為世界主要陸軍強國競相發展裝備的寵兒。中國陸軍如獲至寶,將其全部配屬在最精銳的38集團軍,作為全軍探索武直和裝甲部隊空地協同作戰戰術的樣板。
  • 武直10外貿有望,國產新一代重型武直呼之欲出?或採用隱身設計
    一直以來,有著「坦克終結者」之稱的武裝直升機一度作為陸軍反坦克作戰的主力標配,更是成為了當下陸軍「立體作戰」體系的強有力支撐。目前來看,我國的武直十武裝直升機的外貿進展很有希望,作為一個大國來說,凡是主戰裝備達到了外銷的水平,那麼就一定證明自己有了在戰技術水平上領先一代或者是兩代的同類型產品,那麼按照這種推斷來看,我國的新一代隱身重型武裝直升機的研發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 我國武直-10是否可以趕超世界最強陸航水平?需完善渦軸-9發動機
    最後直-8,米-171等系列運輸直升機抵近「敵」防禦縱深實施機降作戰。有分析認為中國目前的陸航部隊裝備了至少1000多架武裝直升機,其中武直-10大約400多架,武直-19達到700多架。而長期以來中國很多年都是武直-9來提供火力支援。雖然該機兼職通用性,但是在戰場上還是希望武器最大實用化,特別是專職的火力打擊機型,這樣確保了武裝直升機在地方火力網面前擁有絕對的安全係數。
  • 此款武裝直升機的出現,結束了我國沒有專職武直的歷史
    武直1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7噸級中型專用武裝直升機。該機的出現結束了我國沒有專職武裝直升機的歷史,不僅極大地提升了我國陸航部隊的空中打擊和突擊能力,還為我國後續武裝直升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機的整體性能非常先進,不僅達到了我國國產直升機的最高水平,也與世界同級別的先進武裝直升機處於同一水平線上。
  • 拒絕中國送武直10,巴鐵轉頭向土耳其示好,幾十億買大批直升機
    雖然巴基斯坦是中國的親密合作夥伴,曾多次購買中國生產的武器,但巴鐵也並非所有武器都買中國產,此前巴鐵就曾拒絕中國送來的武直10,轉頭向土耳其示好,花費幾十億買下了大批土耳其生產的T129武裝直升機,而最近土耳其宣布首臺自行研發的直升機渦軸發動機下線,這意味著土耳其成功擺脫了美國封鎖,可以向巴鐵出口武裝直升機了,而這也意味著巴鐵與土耳其的
  • 完整版直10亮相,性能已是中型武直極限!重型武直才是未來
    文/山峰最近,直10最新改進型正式公開亮相,將此前所有優點結合在一起,達到最完美的戰鬥狀態,可以稱得上武直10的終極版。武直10已裝備部隊多年、性能優良,但隨著我國對航空發動機的大手筆投入,為提升國產武裝直升機的整體性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直10也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要想繼續提升陸航的戰鬥力,就需要研製屬於我們的重型武裝直升機。國際上能獨立研發重型武裝直升機的國家也不過美俄兩家。
  • 中國武直頂個「球」就是抄襲美俄?專家稱有些秘密你不知道
    而中國在經過一系列的研究之後,也於2016年宣稱直升機安裝機載毫米波雷達工作完成,而且隨後被證實安裝了機載毫米波雷達的直升機已被列裝陸航部隊。如果細心的話我們或許會在一些新聞畫面中看到部隊直19頂著毫米波雷達的照片,但總體來說,中國安裝機載毫米波雷達的直升機數量不及美俄,該技術目前也只有中美俄三國掌握,有了機載毫米波雷達,直19作戰能力提升明顯。
  • 轟6J部署永興島;武直10與海軍合練
    轟6J部署永興島;武直10與海軍合練 2020-08-16 2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日本搶走了中國跨海大橋工程,這座工程三天就坍塌了?
    中國地大物博隨著這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開始全面領先,顯示出強大的實力,中國粉絲在基礎設施獨領風騷,在國外被稱為「基建狂魔」。在基礎設施方面,中國在技術上領先於世界,甚至美國曾經花了700億請我們幫忙修理海灣大橋。
  • 國產武裝直升機家族中的多面手,武直-19的起落架輪子內藏奧秘
    最近,由中國陸軍承辦的「國際軍事比賽-2018」庫爾勒賽區的武器裝備實彈射擊是大家談論的熱點話題。在本次軍事比賽中,坦克裝甲車是主演,但還有一些配角也很出色,比如國產武裝直升機。國產武裝直升機家族成員多,主要型號有武直-9、武直-10、武直-11、武直-19等眾多型號,期中光環最為閃耀的就是武直-10。其實在國產武裝直升機家族中,除過武直-10最為優秀外,還有一款我國自研的武裝直升機也很出名,它不但是作為武裝直升機來用,此外它還有很多其他用途。這款武裝直升機,就是國產武直-19。
  • 武直10未來還將改進?新型渦軸發動機有望換裝,功率高達1200kW
    武直10是我軍目前作戰能力最強的專業武裝直升機,該機正常起飛重量在5噸左右,最大起飛重量則超過了7噸,最少可以攜帶2噸的彈藥執行各種複雜的支援打擊任務。而就在今年的閱兵式活動中,該機再次震撼亮相。而功率增加之後,武直10的綜合作戰能力必然也會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據悉,此次武直10武裝直升機即將換裝的發動機為渦軸9C,代號為"玉龍"。該型發動機是中型發動機,功率1200kW,相當於1600多馬力。在動力更為強勁之後,武直10武裝直升機可以使用更強更重的設備。
  • 中國武直10研發陷瓶頸求助美國遭拒:這一國卻仗義出手相助!
    近日國內外的局勢愈發緊張,世界各國一時人人自危,製造先進的武器裝備變得刻不容緩。中國在製造武直10作為中國第一款攻擊性直升機,在發動機問題方面一直沒有進展,由於本國的發動機性能不夠高,使得直升機存在著載重量不高和航程不遠的困擾。使得這款飛機一直無法達到期望的功能。
  • 武直10有出現新的變化 傳遞一個大信號:困擾多年的問題終於解決
    畢竟在直升機領域這種高端設備,是需要長達幾十年的技術積累,在這個過程需要持續不斷的資金以及科研力量的投入,而這個過程是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的,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的完成,甚至在相當長時間都不會有具體成果出現的。而中國恰恰缺少的就是時間了。
  • 網友野外偶遇我軍武直10,飛行員突然繞飛一周,這是啥意思?
    我國陸軍航空兵部隊發展的速度較快,武直10這樣的新型武裝直升機服役和不斷升級,極大增強了我國陸軍航空兵部隊的作戰實力。雖然我國陸航部隊的武裝直升機硬指標仍與歐美存在差距,尤其是對比俄羅斯卡52、米28和美國阿帕奇這樣的重型武裝直升機來說劣勢明顯。
  • 直20正式批量生產,發動機型號罕見曝光,新重型武直即將露面?
    美國在T-700GE-701發動機的基礎上,發展了AH-64「阿帕奇」重型武裝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也是10噸左右,但是他配備了比較強悍的裝甲防護,堪稱是飛行的步兵戰車,他可以攜帶16枚「地獄火」反坦克飛彈作戰,搭載了一門M230型「大毒蛇」30毫米機關炮,實際上就等於是步兵戰車飛上了天,機動性和火力都大大提高。
  • 直-10武裝直升機青藏演練,具備海拔4500米高原作戰能力
    央視近日報導某集團軍陸航旅在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進行飛行考核和演練,武直-10成為此次演練的主角,同時也展現了武直-10具備優良的高原作戰的能力。武直-10高原實戰演練眾所周知武直-10最大起飛重量為6噸,配備兩部渦軸9發動機,起飛功率接近1000千瓦。
  • 專家:中法渦軸-16發動機或裝備武直-10 助其升級至「阿帕奇」水平
    由於美軍和印度陸軍都裝備了美制AH-64「阿帕奇」,臺灣也有,國內很多網友都熱衷於把武直-10與後者對比。而在軍事科普作家張明看來,武直-10的噸位大約相當於歐洲的「虎」式,而AH-64是重型直升機,兩者不是一個重量級,不能直接比較。「現役武直-10與AH-64相比,載荷輕、掛彈少、航程短,『阿帕奇』能掛16枚反坦克飛彈,武直-10隻有8枚,綜合戰力差了一截。」
  • 渦軸-16發動機明年投產 或解決武直-10心臟問題
    5月11日,記者從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以下簡稱中國航發)在湖南株洲召開民用渦軸渦槳發動機2018年度供應商(國際)大會獲得上述消息。   據中國航發工作人員透露,渦軸-16發動機將於明年取得生產合格證(PC),並正式投產。渦軸-16是中國航發與法國賽峰直升機發動機公司合研的中等推力渦軸發動機,雙方共享智慧財產權。
  • 【2002年】中國首條跨海鐵路湛海線通車
    2002年1月28日 中國首條跨海鐵路湛海線通車 2002年1月28日,中國第一條橫跨海峽的鐵路——粵海鐵路湛(江)海(安)線正式開通營運,結束了雷州半島沒有鐵路運輸的歷史由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央企承建的粵海鐵路作為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打通了海南島連接內地的天然地理屏障,被喻為「海南島生命線」。粵海鐵路對中國跨海鐵路的建設、運營、管理提供了經驗,填補多項國內空白,標誌著中國鐵路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1980年1月28日 我國最大稠油基地遼河油田建成投產 1980年1月28日,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建成投產。
  • 直10改進型使用何發動機?渦軸9潛力巨大,直10趕上重型武直
    直10改進型使用何發動機?渦軸9潛力巨大,直10趕上重型武直,武直10 的改進版本近期在珠海方面的航展上進行了亮相,它的到來讓很多軍迷對它產生了非常多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