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機構頻跑路,培訓市場亟待規範

2020-12-12 東方網

  10月以來,上海、北京多個城市的培訓機構頻現倒閉關門潮,涉及機構包括韋博教育、韋博原旗下少兒英語品牌開心豆教育、凱瑞寶貝、愛樂樂享等10多家教育培訓機構,培訓範圍從英語、早教、到藝術培訓等多個不同教育品類。(11月3日《經濟觀察報》)

  受全社會對教育重視的驅動,校外教育培訓市場的規模越做越大,受到各方資本的青睞,各種資源也向這個行業領域匯集,各類校外培訓機構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目前中國教育培訓機構數量已達20萬,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萬億。調查顯示,國內城市家庭平均每年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佔家庭子女總支出的78.3%,81.4%的家庭對於課外培訓或者輔導選擇在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科類輔導;33.0%的家庭支付於音樂、舞蹈、美術、山上法等藝術類培訓,14.7%用於體育類訓練,其餘則歸屬於科技類的培訓。

  校外培訓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是教育體系不過或缺的構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過,頻現倒閉關門潮,包括一些知名的教育培訓機構關門跑路,讓家長們「報啥班都提心弔膽」,這種現象極不正常也需要進行有效規範。就教育培訓市場的現狀,以及借鑑其他行業的整肅經驗來看,規範教育培訓市場應當採取多策並舉的綜合措施,在加強行業監管和規範運作模式的同時,強化競爭激活內生動力,實現整個行業的提檔升級。

  具體而言,應當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制定行業運行標準,不斷提升監管能效。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後,各級各地分階段、分重點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整頓治理,包括對資質、師資、收費、培訓和教學都進行了有效規範,對出現問題較多的預收費行為進行了治理,以保障培訓資金的安全。知名機構的倒閉跑路是整治效果的體現,整治規範行動仍在持續深入開展,應當順勢而為進行建立行業標準和實施更嚴監管,在預付款管理上建立更有效的安全防火牆,比如可效仿農民工工資實行保證金制度,或者引入保險風控體系,讓第三方利益主體更多的介入到資金安全保障上來。

  二是建立權益保護的救濟機制,發揮行業組織的自我管理,自我糾偏的功能。還要建立快速的投訴舉報和權利保護通道,通過快查快辦和快處,及時發現隱患性和苗頭性問題,讓培訓資金在倒閉跑路前就被及時攔截。在倒閉路路發生之後,有關部門應當啟動應急機制協助消費者維權,對培訓機構的實際控制人進行追溯,並按破產清算的相關程序進行後續處置,最大限制挽回和彌補消費損失,而不能讓培訓機構「一跑了之」。

  三是應當按照「公私兼顧」的原則,正視教育培訓需求存在合理性,以校內延時服務和課後輔導為契機,擴大校內服務的範圍,既能成為培訓需求最規範的渠道替代,又能通過「摻沙子」的辦法激活行業的競爭力。競爭淨化了水源,對校外培訓機構也是一種促進,能提升其自淨的動力。

  當然,提高消費權益的辨識度與維權力,依然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不被商家的營銷所迷惑,能在報名時選擇到正規的機構並做到貨比三家,同時在消費權益受到損害時,敢於和擅於利用各種工具進行維權,是促進行業規範和淨化的關鍵要素和重要支撐。共冶格局的形成和建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優勝教育、星空琴行、韋博英語……教育培訓機構頻「爆雷」
    實際上,近年來,教育培訓行業「爆雷」事件頻發。2017年9月,知名鋼琴培訓機構「星空琴行」破產倒閉;2019年10月,英語培訓四巨頭韋博英語因經營不善和嚴重虧損導致資金鍊斷裂,全國各大門店相繼破產倒閉。
  • 教育培訓機構頻「爆雷」 為何家長們依然趨之若鶩?
    實際上,近年來,教育培訓行業「爆雷」事件頻發。2017年9月,知名鋼琴培訓機構「星空琴行」破產倒閉;2019年10月,英語培訓四巨頭韋博英語因經營不善和嚴重虧損導致資金鍊斷裂,全國各大門店相繼破產倒閉。
  • 教育培訓機構學校跑路的原因,看完釋然了
    致力於為全球0—7歲兒童及家庭提供高品質的早期教育課程和早期教育服務。可是,學費幾萬,為什麼倒閉就倒閉了?2020年回首,「莎翁少兒家庭英語」 「凱恩兒童樂高機器人「 「韋博英語」……等等跑路教育培訓機構學校不絕於眼前。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教育培訓機構學校頻頻倒閉跑路呢?
  • 教育培訓機構學校跑路的原因,看完釋然了!
    致力於為全球0—7歲兒童及家庭提供高品質的早期教育課程和早期教育服務。 可是,學費幾萬,為什麼倒閉就倒閉了?2020年回首,「莎翁少兒家庭英語」 「凱恩兒童樂高機器人「 「韋博英語」……等等跑路教育培訓機構學校不絕於眼前。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教育培訓機構學校頻頻倒閉跑路呢?
  • 8000億教輔市場,交監管「押金」能防機構跑路嗎?
    2019年4月,一家名為「帕皮科技」的機構突然在京關閉6家門店,導致多名家長維權;2019年3月,深圳一家名為莎翁少兒家庭英語的機構疑似「跑路」,拖欠了北上廣深多個城市1500多名家長以及多位加盟商的費用超千萬……而這些,只是近年來校外培訓機構「跑路」事件頻發的一個縮影。
  • 校外培訓機構頻跑路 家長如何「不踩雷」?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由於疫情等多種原因,2020年不少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遇到資金吃緊、無法正常開課等情況,一些機構「跑路」也導致消費者損失難以追回。葛女士說,家長們正四處維權,有的已經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卻還沒有得到「北京趣動旅程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對於如何處理後續問題的答覆。還有的已經去法院起訴了,但也沒有結果。之後,有「趣動旅程」的老師和教練聯繫部分家長表示,一家叫「萬國體育」的新機構也許可以接盤,為還有剩餘課程的孩子繼續上課。
  • 迪士尼英語關停:教育培訓機構少見的有良心「跑路」
    同比其他機構——2019年3月,曾獲千萬融資的深圳莎翁少兒家庭英語疑破產跑路,一些家長前一天還在上課,隔日即收到停課通知被告知破產。事後,學員學費無處可退,莎翁少兒家庭英語又被曝出外教資格造假、創始人資產轉移等等一地雞毛。除了小機構,英語培訓巨頭的吃相也不怎麼好看。
  • 教育培訓機構倒閉跑路 消費者如何維權
    文/焦景收近日,老牌英語培訓機構韋博英語瀕臨倒閉的消息甚囂塵上。據公開報導,韋博英語上海總部疑似停止營業,總部之外的一部分校區也相繼關閉。倒閉或跑路的教育培訓機構,不只韋博英語一家。不禁要問,教育培訓機構能否一跑了之?
  • 教育培訓機構頻頻「爆雷」 不得不防
    實際上,近年來,教育培訓行業「爆雷」事件頻發。2017年9月,知名鋼琴培訓機構「星空琴行」破產倒閉;2019年10月,英語培訓四巨頭韋博英語因經營不善和嚴重虧損導致資金鍊斷裂,全國各大門店相繼破產倒閉。
  • 頻繁跑路的培訓機構!
    被媒體報導的跑路機構有有朗文啟智、倍優天地、成都吉的堡、靈睿培訓、旭日教育、北京育才苑、南瓜英語、英特國際、北京引航思、上海易思教育、北京翰林新思維、至善教育……2016年2月,深圳UP博貝優品兒童身腦訓練中心突然停課,負責人失聯。2016年5月,湖南明思教育老闆跑路,73名家長,被捲走143萬元。
  • 防範校外培訓機構「跑路」風險
    來源:中國教育報校外培訓機構「捲款跑路」的事件近年時有發生,極大損害了在培學生及家長的利益,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資金監管難、退費難、機構跑路等隱患,各地有哪些加強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的創新舉措?記者進行了梳理。
  • 又一教育培訓機構跑路:上海樂知英語破產停課
    東方網記者夏毓婕10月19日報導:受益於中國網民規模的穩步增長以及在線教育技術的不斷成熟,近年來,在線教育吸引了大量用戶在線學習。然而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爆火的同時卻頻頻發生跑路事件,不少學員預付了培訓費、會員費,四處奔走,到處投訴,卻仍無法挽回損失。
  • 教育培訓機構跑路,律師教你如何維權?
    一、疫情影響,教育培訓機構跑路頻繁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教育市場一片狼藉,各種培訓機構跑路,也已經不是新聞。當然,培訓機構跑路也是無奈之舉。筆者不想去探討培訓機構跑路的原因,因為沒有意義。只想簡單說一下,有的培訓機構能夠體面的退出,但有的培訓機構則不能體面的退出,只能通過跑路的方式來迴避問題,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 2020年那些「跑路」和「倒閉」的教育培訓機構們
    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全國範圍內吊銷註銷的教育培訓機構數量近10萬家,60%的教培機構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20%的機構掙扎在生死線上,最終,只有10%的機構能保持持平,或略有盈利。
  • 這些培訓機構接連「跑路」,交給培訓機構的錢還安全嗎?
    我蘇特報專稿 記者/範志凱 俞聲揚 編輯/黃河清 近段時間以來,媒體報導了多家教育培訓機構關店、「跑路」的新聞,大量學員的預付款無法退回。其實早在去年8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不可一次性收取三個月培訓費用。
  • 培訓機構關門跑路 教育分期支付「後遺症」該怎麼治
    對於金融機構而言,暫停學員還貸就意味著壞帳的增加。因為在教育場景中,資金機構往往一次性將錢打給培訓機構,再由用戶按期繳納本息。一旦學員不滿培訓機構要求退款,或者培訓機構跑路,還可能產生學員和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和培訓機構之間的糾紛。  《法制日報》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發現,有多個學員起訴韋博英語的合同糾紛案例,還有學員起訴了金融機構。
  • 資質注水、天價學費,家教市場亟待規範
    當前,負責家教業務的機構多為中介式,這些機構不負責對家教從業人員進行統一培訓管理,所推薦的老師存在身份審核不嚴甚至信息造假等問題。「新華視點」的記者曾在調查中發現,有家教網站在宣傳頁面上顯示家教為平臺精挑細選與培訓,與平臺籤約合作,然而機構的有關負責人則告訴記者,家教只需填寫姓名,甚至不需要上傳身份證查驗。
  • 「虛火」冒頭 人工智慧培訓亟待規範
    但有調查發現,這類機構往往存在講師水平參差不齊、學員簡歷造假、培訓效果被誇大等問題。  據相關部門預測,到今年年底,我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預計將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與此同時,我國人工智慧產業有效人才缺口將達30萬人。一邊是人才嚴重短缺,一邊卻是培訓市場的瘋狂。
  • 跑路的培訓機構都有哪些前兆?
    近段時間,教育培訓機構在收費之後「跑路」的事件屢屢發生,尤其是在星空琴行倒閉、北京「妙筆菡塘」書畫機構「跑路」事件發生後,引起業界對預付費模式的反思。教育行業目前是所有行業現金流最好的行業,很多教育行業之外的人垂涎於這塊肥肉!
  • 健身房老闆跑路、教育培訓機構關停,疫情之下你經歷過哪些預付卡糾紛?
    」,導致數千元的消費卡作廢;教育機構一紙公告宣布倒閉,連帶餘額過萬元的課程費「打水漂」……疫情期間,多地頻現預付費消費糾紛。僅2月份以來,全國有數十家教育培訓機構因關停、不返還消費者預交費被投訴,其中不乏知名機構。  疫情下預付費風險凸現,涉案金額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  去年7月,王女士花3000元在深圳天焱健身俱樂部辦了一張年卡。今年2月,一些行業開始復工,但關閉多時的健身房卻遲遲沒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