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深圳力量 挺進科創未來
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再添一重磅項目,「深圳創新」+「佛山產業」再次在此交匯。
12月22日,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籤約現場會舉行,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與深圳科技工業園(集團)有限公司將共建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項目計劃總投資約50億元,將引入不少於150家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推動佛山、南海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發展,打造「佛山+深圳」合作示範標杆。該項目的落戶是南海區強化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對深合作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將為跨越珠江東西兩岸的科創力量和先進位造業搭建起橋梁,有利於加快樞紐新城建設和產業集聚,為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賦能,為開創南海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注入新動能。
「全力參與『雙區』建設,全面融入『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在昨日舉行的區委十三屆十次全會上,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作報告時表示,要全力支持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依託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打造「兩業融合」試點先導區,加快建設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積極對接深圳科創和生產性服務業資源。
●肖莎莎 孫景鋒 區智穎
瞄準科創
「佛山+深圳」共建產業合作標杆
深圳科技園是我國內地首個科技園區,於1985年由深圳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共同創辦。經過30年的開發建設,園區成功轉化了一批高新技術成果,引進了大量國內外高新技術企業,在園區內形成了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製藥、金融科技、網際網路、文化創意等產業集群,造就了國內科技產業界赫赫有名的「深圳科技園」模式。
目前,該園區入駐科技企業超過1000家,還擁有長城計算機、長城國際、珀金埃爾默、艾默生、康泰、科興、長園新材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可以說,深圳科技園是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力量的優秀代表。
那麼,深圳科技園為何選中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答案不言而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科技創新需要製造業作為支撐,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所處的位置正是南海製造業最為集中的地方——產業重鎮獅山,擁有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和深圳的科創資源對接擁有廣闊空間。「我們希望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和深圳科技園能夠有一個很好的互動,建立一個深圳總部基地和佛山製造業基地相互呼應的產業布局模式。」深圳科技工業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絲依說。
此外,佛山西站樞紐新城還具有無可比擬的交通區位優勢。作為佛山、南海重點打造的戰略發展平臺,佛山西站樞紐新城面積8.58平方公裡,是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的核心區,也是佛山、南海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標誌性工程。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提出,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進一步明確佛山西站為廣州鐵路客運樞紐「五主三輔」中的主站之一。目前,佛山西站直達深圳僅需約50分鐘車程,日均往來列車超13對,始發車4對。在粵港澳大灣區內與廣深港澳形成1小時生活圈。
一系列因素疊加,讓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成為佛山承接深圳外溢資源的重要門戶。
虹吸效應
將引入超150家產業鏈上下遊企業
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的落戶,將為佛山產業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此次落戶的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將由深圳科技工業園(集團)有限公司全流程參與規劃、建設、招商、運營,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檢驗檢測產業主題,導入國際國內產業頭部企業和上下遊配套企業,匯集科研院所、檢驗檢測中心、行業協會、公共服務平臺、孵化器等相關配套產業。
項目將立足佛山製造業產業優勢和深圳科創優勢,發揮佛山西站高鐵主樞紐的軌道交通優勢,承接深圳的科創、專業服務、高端人才等資源外溢,推進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創新發展,打造現代化生產性服務業智慧園區,將成為「佛山+深圳」產業合作標杆。
「我們將充分發揮多年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積累的經驗與資源,做好深圳與佛山產業交流的橋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業交流與合作的標杆。」深圳科技工業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景成介紹,項目計劃總投資約50億元,將引入不少於150家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推動區域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發展。
除此之外,利用深圳科技工業園強大的產業資源平臺效應,將加快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和產業集聚,為周邊製造業賦能和提升競爭力,推動增量服務資源與存量製造能力高效融合,推動南海構建「兩高四新」現代化產業體系,開創南海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深化合作
打造「灣區西門戶、廣佛未來城」
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的落戶,是近年來佛山、南海強化對深合作的縮影。
依託粵港澳大灣區西部主樞紐的交通優勢,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牢牢把握「雙區驅動」「雙城聯動」戰略機遇,抓住「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契機,充分釋放「1小時」+「零換乘」便捷往來大灣區主要城市的軌道通道優勢,主動承接廣深港澳優勢產業溢出,推動實現「香港專業服務+深圳科創+廣州商貿、人才+佛山製造」融合創新,創建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創新試驗區。
對深合作的全面深化,正推動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加快實現「灣區西門戶、廣佛未來城」的藍圖。
早在去年11月20日,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率先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基地立足佛山,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力爭打造成為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平臺。同時,以本地化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為核心,騰訊將聚合騰訊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生態企業和優質合作資源,在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騰訊(佛山)工業網際網路生態產業園,共建佛山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助推佛山乃至大灣區工業企業的數位化轉型。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將於12月23日舉行揭牌儀式和正式開業,並與一批企業、金融機構、生態合作夥伴及產業集群聯合體等籤約合作。隨著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開業,騰訊集團將連同生態夥伴,加快在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工業網際網路生態產業園。
南海區區長顧耀輝在致辭中提到,目前,南海已在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插下三面旗幟,一是以建川博物館文博綜合體為代表的文化旗幟;二是以兩所區直公辦優質名校為核心的教育旗幟;三是以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和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為主的科技旗幟。他表示,接下來,南海將為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創造最好條件,提供最優服務,營造最佳環境,努力讓企業家感受到南海溫度,讓項目落地,體驗到南海的速度。
未來,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發揮騰訊和深圳科技園落地帶動效應,加強引入深圳信息、科創、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打造成為「佛山+深圳」的第一入口和主要平臺;並加強與港澳合作,借力廣佛新世界大浩湖度假區品牌優勢,吸引香港高端服務業資源和人才;深化與廣州合作,與廣州共建全國綜合交通樞紐,積極連結廣州的優質人才資源、教育資源和科研資源。
-連結
「兩業融合」試點先導區怎麼建?
發揮門戶優勢連結灣區優質服務資源
12月22日召開的南海區委全會提出,要全力支持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依託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打造「兩業融合」試點先導區,加快建設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積極對接深圳科創和生產性服務業資源。
隨著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的籤約和騰訊粵港澳大灣區工業網際網路基地開業,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正加速成為「佛山+深圳」的第一入口和主要平臺,「深圳創新+佛山產業」深度融合的強大引擎。
佛山西站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接深圳創新資源,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具有諸多優勢。「從佛山西站到深圳北站僅需約50分鐘車程,目前已經開通了超13對班車,未來還會開通更多更密班次實現公交化,一小時零換乘讓我們具備了跟深圳的同城效應。」
此外,佛山西站樞紐新城背靠廣東第一鎮獅山鎮,擁有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和深圳的科創資源對接擁有廣闊空間。加上成本優勢和土地空間優勢,這幾大優勢疊加,讓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對深圳產業具有巨大吸引力。
他表示,接下來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圍繞著「兩業」融合發展試點先導區的定位,立足周邊存量產業基礎,通過導入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生產性服務業資源,促進增量資源與存量資源有機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用好高鐵這個通道,我們希望讓深圳的創新資源、香港的專業服務資源、廣州的人才資源和佛山的製造優勢融合發展。」他表示,通過導入優質產業資源,實現對存量產業創新發展賦能,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將凸顯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的戰略平臺價值。
-縱深
文化建城 科創興城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跑出發展「加速度」
2017年8月18日,佛山西站正式開通運營;2019年,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從1.0版本「建站」邁進2.0版本「造城」;2020年,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成為南海建設國家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區域先導區。
時代賦予了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太多期待。今年,搶抓「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契機,發揮佛山西站大灣區西部主樞紐作用,以頂層規劃設計、龍頭項目引領、景觀配套提升為三大抓手,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全面提速。
建川博物館引領城市文化頂層設計
2020年8月18日,建川新中國百年博物館正式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位於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城市中軸線上,計劃建築面積約9萬平方米,由建川博物館提供約100萬件/套藏品,首期開放運營不少於70個館,之後每年增開一個館,將建設約100個年代特徵鮮明的館。
據了解,建川博物館是目前國內民間資本投入最多、建設規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富的民間博物館,是傳播先進文化,弘揚抗戰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紅軍長徵精神,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場所和靚麗的文化名片,是非國有博物館的重要先行者。
博物館將通過文物和影像資料,融入AR、VR、全息影像等技術及文旅IP、沉浸式劇場、消費場景等前沿展現形式,綜合展示新中國發展的歷程、當年的重大事件和當時人民群眾的生活面貌。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以建川博物館為主引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文博綜合體,依託佛山西站高鐵、城際等軌道交通,將涵蓋2小時範圍內近1億人口的輻射影響力,打造成為大灣區可供遊客停留1—2天的全新微度假目的地,推動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由旅客集散地向遊客目的地轉變。
除了建川博物館落戶之外,佛山西站樞紐新城還以公園景區思維打造智慧微城市,開展控規修編、智慧微城市頂層設計、中軸線景觀帶競賽等,優化城市空間和景觀環境,加快興業路快速化改造、南廣場景觀、汙水轉輸等工程,建成並開放環站西路公園。
騰訊、深圳科技園助力壯大科創版圖
12月22日,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12月23日,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正式揭牌開業,並與一批企業、金融機構、生態合作夥伴及產業集群聯合體等籤約合作。
網際網路龍頭企業騰訊集團、國內科技產業界龍頭深圳科技工業園相繼落戶,是深圳優質企業西拓、佛山承接資源外溢,多方順勢而為、合力共贏的重點項目成果;也是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科創版圖不斷壯大的體現。
在騰訊、深圳科技工業園落地帶來的強大示範效應引領下,通過強化主樞紐脈絡,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加強區域連結,充分釋放「1小時」+「零換乘」便捷往來大灣區主要城市的軌道通道優勢,主動承接廣深港澳優勢產業溢出,推動實現「香港專業服務+深圳科創+廣州商貿、人才+佛山製造」融合創新。
「尤其是突出與深圳合作,我們要繼續做好深圳資源導入文章,成為深圳企業西拓的首選之地。」佛山西站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利用佛山西至深圳列車最快車程僅需約50分鐘的同城化通勤條件,加力引入深圳信息、科創、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深圳科創+佛山製造」融合創新,實現「深圳創新+佛山產業」強強聯合。未來,「灣區西門戶 廣佛未來城」的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助力佛山當好深圳開拓西部的重要節點和資源外溢承載地,成為「佛山+深圳」的第一入口和主要平臺,不斷壯大佛山西站科創版圖。
高標準推進「兩業融合」試點先導區建設
作為國內少有的集區位、交通、資源優勢於一體的城市新區,在內外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的定位愈加明晰。
2019年11月,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正式對外發布城市發展藍圖,提出依託高鐵、輕軌、地鐵等高度集中的交通樞紐,加快佛山西站周邊創新平臺的集聚和城市形態建設,使其成為宜居宜業宜商的未來城市「客廳」,並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帶動泛珠三角區域發展的西門戶,廣佛大都市區面向未來城市的樣板間,並爭創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創新試驗區,為城市發展提供高品質的配套服務和核心支撐平臺,助力南海中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高地、廣佛西部交通樞紐、佛山科創新城。
圍繞這一系列目標定位,一年多以來,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以景區思維打造智慧微城市,通過開展控規修編、智慧微城市、中軸線景觀帶設計工作,優化城市空間和功能布局;以龍頭項目為標杆,推進建川博物館文博綜合體、兩所區直公辦優質學校、會議會展中心等項目進展,形成磁聚效應;優化城市配套和景觀環境,加快興業路快速化改造、南廣場景觀、汙水轉輸等工程,建成並開放環站西路公園,提升城市形態。
在產業發展上,佛山西站樞紐新城以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創新作為產業發展導向,大力發展總部經濟、信息服務業、供應鏈管理服務業、專業服務業、高品質生活服務業,通過大力推進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為大灣區尤其是香港的專業服務、深圳的科技資源、廣州的人才資源等提供應用場景,探索製造業轉型升級新路徑、新模式,增強在大灣區的耦合度和競爭力。
目前,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正編制推進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先導區行動計劃,借力「兩業融合」試點,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智能製造與傳統優勢產業融合發展,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賦能。今年8月,佛山市南海區獲批成為廣東省唯一的國家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區域,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為先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