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芮明傑:「雙循環」指明長三角一體化新方向

2020-12-25 MBA中國網

「雙循環」之下,上海建設科創中心、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更應與江蘇、浙江與安徽的科技創新、先進位造與服務業發展聯動合作,實現大區域產業體系與創新體系向「科技+製造+服務」發展。

選自文匯報「復旦管理學家圓桌談」

「雙循環」這一重要的戰略選擇,核心是揚長補短,科技創新驅動,這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賦予了新要求、新任務,明確了三省一市需要重點通過交流合作、拓展一體化探索的重點領域。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長三角地區如何進一步開放,如何進一步與全球、全國、長江經濟帶的產業鏈價值鏈實現新的分工合作,並通過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這是整個區域在新時代的新任務與新挑戰,任重而道遠。

揚長補短、合作協同推進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在目前全球競爭背景下,我國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核心首先是揚長補短,把產業體系中的關鍵短板儘快補起來;其次是大力推動科技與產業創新,更新現有產業體系。

對長三角區域而言,關鍵是抓好本區域主導產業更替,培育智能製造、集成電路、環保、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揮它們的創新引領功能。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基礎和源動力,能推動區域內產業走向高端,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具體來看,要整體協作開發高新技術領域,建設長三角區域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並形成區域性分工與協作格局,改變目前區域內高新技術產業低水平重複建設、產業鏈短板難以補齊等不合理現象。

長三角需要將產業轉移與優化結構相結合,在爭取發展高端產業的同時,加快對現有傳統製造業的改造升級。

具體而言,既要把區域內產業轉移項目、設備、擴散產品與轉移技術、人才結合起來,引導生產要素合理流動,使產業轉移得到人才和技術等多方面的支撐;又要讓轉移傳統產業與發展新興產業經常化,通過對若干傳統產業進行「新技術置換」 「新技術迭代」,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發展後勁;此外,還要把第一、二、三產業的轉移與升級結合起來,促進長三角區域城鄉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

生態環境治理與生態旅遊綜合開發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生態環境保護並不矛盾。在我看來,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要繼續加強,走可持續發展之道。

通過客觀剖析區域生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形成長三角區域生態體系發展的總體原則。同時,結合各地實際,探索出適合大系統的生態子系統建設方案,尤其是水生態建設。

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讓生態經濟成為地區經濟的支柱。一方面,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保護自然資源及環境,打造綠色長三角;另一方面,可以將旅遊業一體化發展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構造「長三角旅遊體系」。

優化公平競爭開放的市場體系

打破市場分割,實現長三角區域經濟聯動發展,是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要義之一。

內需的擴大與構建統一開放的商品市場、勞動力市場、生產資料市場、資金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建立和完善市場網絡體系密切相關。以市場一體化促進長三角區域內乃至區域外之間商品、資金、勞動力、技術和信息的暢通流動,帶動交通、能源、通信、環保與旅遊設施工程建設管理一體化,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功能互補。

各地政府要在制定公平競爭等政策、制度方面深度對接,共同打造共生共贏的市場管理生態和公共管理生態。

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要上新臺階

「雙循環」之下,上海建設科創中心、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更應與江蘇、浙江、安徽的科技創新、先進位造、服務業發展聯動合作,實現大區域產業體系與創新體系向「科技+製造+服務」 發展。

上海在提升自身產業鏈價值鏈定位的同時,要加強與長三角其他城市的協同,形成核心競爭力。基於自身的製造業基礎,以及人才、技術、金融、環境等優勢,上海需要通過開放創新,發揮科創中心功能,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並向 「科技+製造+服務」轉型,從而成為產業鏈價值鏈的控制者、引領長三角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的領軍者。

此外,上海要引領長三角一體化協同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與各省市在產業鏈價值鏈上揚長補短、整體提升,提高產業鏈的治理能力。

【教授簡介】芮明傑,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產業與企業發展、企業戰略與經營、現代公司理論、知識管理與創新。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芮明傑...
    本期,人民上海會客廳邀請到了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芮明傑,針對「疫情之下,如何穩定增長發展新經濟?」這一熱門話題進行深度訪談。芮明傑: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產業與企業發展、企業戰略與經營、現代公司理論、知識管理與創新。
  • 復旦大學芮明傑:立志讀盡人間書
    「智者老芮」,為學生們指導人生方向,如今已是桃李滿天下;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智慧,如今已是著述等身。現在,芮明傑仍然活躍在學術一線,孜孜不倦地貢獻著自己的「睿智」。人物小篆芮明傑教授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主任。
  • 「雙循環·新賽道」復旦大學EMBA浙江同學會2020年會圓滿舉行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常務副院長周健、浙江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蘭建平、復旦大學管理學院EMBA學術主任包季鳴教授、,新聞評論員舒中勝、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校友,老師、復旦EMBA浙江同學會歷屆校友及全國各兄弟同學會代表
  • 張大衛:雙循環新格局下的數字貿易——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新動能
    (3)創新與監管的關係數字經濟、數字貿易是一種新經濟、新業態,傳統的經濟管理方式不完全適用於新經濟。要堅持包容審慎的監管原則,針對新經濟特點不斷創新管理方式。監管要跟得上創新的步伐。保護支持創新,就是助力形成我們的競爭優勢,這應該成為制度設計的重要出發點。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2019中國產業發展年度分析報告》發布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2019中國產業發展年度分析報告》發布 2020年08月22日 11:5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查建國 夏立 陳鍊 字號 內容摘要:8月18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系主任芮明傑教授和上海市產業發展研究和評估中心王小沙主任所帶領的研究團隊主持編寫的
  • 2021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即將開啟
    2021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將通過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媒體平臺和媒體合作夥伴直播。直播收看方式將擇日公布,歡迎關注!新年論壇無科創·無未來上午場 09:00-12:00陸雄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王 磊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
  • 芮明傑:「雙循環」另一核是建立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中央提出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中是以「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內循環」為主的基礎是中國市場很大。中國有14億人口,可以支持一個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但是中國現有的收入水平較低,與之相應的產業體系應該是怎樣的?
  • 專家齊聚安徽工程大學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9月12日,首屆「長三角一體化產學研論壇」暨區域治理、人才產業與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安徽工程大學舉辦。政府官員、高校學者、企業高管以「雲端」對話和現場「論道」相結合的方式齊聚一堂,共同為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出點子、獻「錦囊」。安徽工程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紹武出席論壇並致歡迎辭。安徽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蕪湖市知聯會會長、副校長葉常林主持論壇。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系教授龔國華
    教育背景  1983年考取上海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  1986年畢業,獲碩士學位  自我介紹  1968年高中畢業,插隊貴州務農,1972年招工進煤礦務工,1973年入上海機械學院電機專業學習,1977年畢業回大屯煤電公司工作,任技術員、助理工程師、車間黨支部書記、主任。
  • 復旦大學3位智囊型人物,被山東省政府聘為決策諮詢特聘專家
    復旦大學日前,新一輪省校合作協議籤約暨復旦大學山東創新發展論壇在濟南舉辦,會上,山東省與復旦大學籤署了新一輪深化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省校新一輪戰略合作全面開啟。復旦大學葛均波、張來武、芮明傑等受聘為「山東省人民政府決策諮詢特聘專家」,黃仁偉受聘為山東省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 指明亞太合作方向路徑 提振全球經濟復甦信心
    海外人士認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為新形勢下亞太合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展示了中國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的堅定決心,為亞太和全球經濟復甦提振信心。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協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說,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為亞太經合組織開啟2020年後的合作願景指明了方向。
  •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張暉明教授受聘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企業顧問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 傳播前沿經濟理論|分享最新學院資訊
  • 「健康長三角:回顧•展望•開局」——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
    黃震為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創始人、院長高級顧問劉庭芳教授頒發首席科學家聘書,為復旦大學校務委員、公共衛生學院胡善聯教授,國務院參事、中國醫學科學院劉遠立教授頒發學術顧問聘書。下午的會議進入分論壇研討環節,六個分論壇的主題分別為:「醫防融合」「長三角醫保一體化」「體醫養康護融合發展」「醫療管理與評價」「健康產業」和「食品安全與管理」。
  • 復旦教授陳詩一論文獲中國經濟學界最高榮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復旦教授陳詩一論文獲中國經濟學界最高榮譽!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黨組織書記、經濟學教授陳詩一從新一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評獎委員會主任江小涓手中接過榮譽證書。這是陳詩一從事學術研究二十載收穫的諸多榮譽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僅僅因為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是中國經濟學界的最高獎項,更重要的是歷屆孫冶方獎的獲獎成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創新、為構建經濟學研究的中國學派做出了卓越貢獻。
  • 蘇州如何高水平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蘇州大學東吳智庫舉辦研討會支招
    蘇州市社科聯主席劉伯高致辭時說,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後,圍繞如何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特別是通過一體化推動蘇州高質量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也應成為我們思考問題的重要思維框架。研討會由蘇州大學教授、東吳智庫執行院長段進軍主持,來自北京的中制智庫研究院院長新望,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丁宏,復旦大學旅遊學系教授、博導沈涵,浙江工業大學教授、博導徐維祥,南京大學教授、博導甄峰,安徽大學教授、博導胡豔,蘇州大學教授、博導王俊,結合各自的研究主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闡述,給與會者以很好的啟發。
  • 高水平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蘇州戰略」
    12月1日,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探討蘇州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不斷推動蘇州新一輪高質量發展,蘇州大學東吳智庫與中國特色城鎮化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蘇州高水平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
  • ...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研究院年度論壇成功舉行
    黃震為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創始人、院長高級顧問劉庭芳教授頒發首席科學家聘書,為復旦大學校務委員、公共衛生學院胡善聯教授,國務院參事、中國醫學科學院劉遠立教授頒發學術顧問聘書。下午的會議進入分論壇研討環節,六個分論壇的主題分別為:「醫防融合」「長三角醫保一體化」「體醫養康護融合發展」「醫療管理與評價」「健康產業」和「食品安全與管理」。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簡介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具有近一個世紀的商學辦學歷史。走過一個世紀的復旦大學是我國最早設立工商管理教育體系的高校,早在1917年就創設了商科,並在1929年正式成立了商學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部院。20世紀50年代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復旦大學工商管理學科教育就此中斷。
  •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陳詩一教授出席中國高校綠色金融研究...
    2020年11月29日,中國高校綠色金融研究聯盟2020年會暨綠色金融發展高峰論壇在廈門大學召開。會議由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與王亞南經濟研究院主辦,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復旦大學綠色金融研究中心承辦,中國高校綠色金融研究聯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