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芮明傑...

2020-12-13 瀟湘晨報

編者按:近來,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央領導下其發展擴大趨勢得到了遏制,新確診人數在不斷下降,呈現了向好態勢,經濟發展開始成為主題,全國復工復學逐步開始,人們渴望恢復往常的平安生活,減少疫情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對經濟的影響。

因此,如何在時下與未來減少損失穩定就業、穩定增長發展經濟?成為政府與企業共同的重要話題。本期,人民上海會客廳邀請到了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芮明傑,針對「疫情之下,如何穩定增長發展新經濟?」這一熱門話題進行深度訪談。

芮明傑: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產業與企業發展、企業戰略與經營、現代公司理論、知識管理與創新。

記者:本次疫情對我國公共衛生體系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也是突發性的事件。應對這樣的突發性事件,企業應該怎麼辦?

芮明傑:這是考驗企業是否有危機意識、是否有良好的危機管理體系與方法的關鍵時刻。我認為,企業需要認真研判疫情對經濟與產業的直接影響,研判資本市場、消費需求變化、進出口狀況等情境,進行適當的戰略決策、生產經營調整、人力資源應對、資本策略等危機應對,消除或降低疫情危機所帶來的威脅和損失,先生存後發展。

記者:那麼疫情之下,如何減少損失穩定就業、穩定增長發展經濟?政府和企業應該如何做呢?

芮明傑:我認為,第一穩增長,政府要出手。疫情當下,嚴厲的防控措施要求全國居民大量的少外出少集聚少工作,在此期間居民的消費需求已經被重新定義,大量減少了對服務品、工業品消費的需求。其中,特別是對旅遊、交通、賓館、餐飲、購物、娛樂、健身、車輛服務、公共服務等的減少,以及相關非生活必需工業品如汽車、家用電器、紡織服裝、住宅等的減少,導致這些行業在今年2月份大幅度的萎縮。因此,穩定經濟增長與就業,政府應該出手。

事實上,政府已經出臺一系列政策,包括且不限於如金融支持、稅收返還,失業救濟、租金減免,創新鼓勵,網絡平臺使用等,切實穩定服務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製造業復工,穩定廣大中小企業與相應就業人員,進而為今年的全年經濟增長奠定基礎。

此外,政府還需要直接負債擴大投資,替代部分民間減少的投資開拓新的就業機會,我國現行的基礎產業雖然有轉型提高的空間,但在滿足時下社會需求總量方面的供給已經有結餘。政府出手時,要考慮到現在與未來,考慮我國未來經濟與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才是正確的出發點。

第二、要推動發展新型基礎產業。過去的近兩個月從疫情產生、蔓延與嚴格防控過程中,我們發現現代通訊、數據、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等對科學防治疫情的作用,例如網際網路及5G的技術可以進行高危病人的遠程視頻診斷;移動通訊公司可以通過數據收集出具個人14天未外出的通訊證明;網上預約購買貨品與口罩;網上授課交流等等。

這些事例告訴我們,現代科學技術、現代高技術產業已經全面滲透人們的工作生活、社會交往、健康衛生、休閒娛樂、學習教育等諸多領域。其中有些新興產業甚至已經明顯表現為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基礎性產業。

基礎性產業分兩類,一是傳統的基礎產業,通常指的是提供全面支持人們生產生活的交通、道路、碼頭、港口、通訊、能源、水利等產業,這些產業也是其他製造業、服務業的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產業。這些產業至今非常重要,依然是全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但限於這些產業的技術與產品特點,並不能完全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並不能滿足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為此,另一類新型基礎性產業就發展起來了,我們稱之為新基礎產業。我們認為,新基礎產業可以從「硬、軟、聯」三個方面來說明:一是以5G通訊、新材料、新能源、新交通等為代表的所有產業發展的「硬基礎」;二是以大數據、人工智慧、IT軟體等為代表的產業發展的「軟基礎」;三是以工業網際網路、智能物聯網、智慧電網等為代表的「互聯性基礎產業」。

可以證明,所有這些新基礎產業已經成為決定全球未來社會與生活、經濟與產業競爭力的基礎,這些產業的發展與應用將廣泛影響幾乎所有居民的工作生活方方面面,包括高質量全社會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與運行,社區網格化管理、教育知識傳播等等。

另一方面,這些新型基礎產業的發展,對現行產業轉型升級與未來新興產業發展,都將起到重大的基礎性支撐作用。面對未來,在人們美好生活發展要求下,新基礎產業將成為我國未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基礎。

記者:那麼請問,新基礎產業有哪些重點行業?

芮明傑:從長遠發展著眼,目前政府直接參與投資發展新基礎產業好處是:一方面可以吸引民間資本投資,進而擴大需求、增加就業,穩定增長;另一方面為我國經濟社會未來高質量發展、人民美好生活的滿足,產業體系現代化、國際競爭力提升奠定紮實的基礎。時下,具體可以考慮從以下三個重點方面入手: 5G,人工智慧,大數據。

記者:2019年,5G是一個熱門話題。5G帶來的不僅僅是信息流動的高速吧?

芮明傑:「硬、軟、聯」的背後,5G技術決定了新基礎設施的集群狀態和未來領先性。5G的發展,既要在核心技術層面,加大核心器件的研發,也要在基礎設施層面,繼續加快推進5G基站建設,同時在應用層面,將5G與金融、貿易、工業互聯等智能應用場景深度融合。

例如在5G通訊的上遊的基礎設施方面,5G對天線業、射頻業、光模塊/光網絡等產業的技術發展產生了新的需求。相對於4G技術,5G的頻譜效率將提高5-10倍,將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產生深遠影響。中遊的運營商服務方面,5G為運營商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運營商需要做好管道和承載,針對不同的帶寬要求設計產品業務。

下遊的終端和應用方面,由於5G具有大帶寬、低延時、高可靠等特性,能夠推進人機物海量互聯,能夠為平臺經濟中的信息消費、供需對接提供更高速、可靠、泛在的連接能力。工業網際網路核心內涵是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5G賦能工業網際網路,將催生全新的工業生態體系,二者的融合將推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疫情期間,很多人工智慧的防疫技術和產品已經應用到了戰疫一線。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人工智慧大應用階段的已經到來?

芮明傑:人工智慧,即讓機器能夠解決人腦所能解決的問題。人工智慧會衍生到各個產業層面,形成產業集群,它的發展至關重要。人工智慧的發展,應重視AI與製造、金融、商貿、交通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建設更加成熟完善、智能化的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打破傳統企業與AI企業的合作壁壘,並規範數據安全。

人工智慧發展至今,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在對世界經濟、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人工智慧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全球主要國家及地區都把發展人工智慧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推動國家經濟增長的重大戰略。人工智慧的產業鏈,包括基礎支撐、關鍵技術及應用場景。其中,基礎支撐指的是晶片、傳感器、數據服務和雲計算等計算機基礎設施服務,以滿足人工智慧所需要的計算性能。人工智慧的關鍵技術,主要指的是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及自然語言處理等算法的迭代優化。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覆蓋 「智能+」的各個領域,以及機器人、可穿戴設備等,將算法應用於各種設備。

記者:您提到最後一個是大數據產業,具體到哪些行業呢?它又將如何結合與賦能?

芮明傑:大數據產業包括大數據技術產品研發、工業大數據、行業大數據、大數據產業主體、大數據安全保障、大數據應用等內容。可以預計,未來幾乎各行業領域都需要大數據的分析結果。我們需要在大數據分析應用方面加大研發力量,以期取得突破性成果與發展。

新基礎產業中,大數據能夠提供海量數據資源,為生產與服務決策提供信息內容;5G技術能夠提升信息傳遞速度,為數據傳輸提供技術支撐;人工智慧是信息處理技術,為數據的分析處理提供了更為成熟、科學的決策方案。5G技術、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共同構成了新基礎產業的生態結構,賦能數字經濟時代的高質量發展。大數據產業鏈整體布局完整,但局部環節競爭程度差異化明顯。產業鏈中遊的競爭集中度較高,產業鏈下遊的競爭集中度較低,尚未形成壟斷,是國內新興企業最有機會的領域。幾乎所有各行業領域都需要大數據的分析結果。我們需要在大數據分析應用方面加大研發力量,以期取得突破性成果與發展。

記者:這三個新興產業之間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生態結構?之間如何協同創新呢?

芮明傑:以上三個重要的新型基礎性產業及其產業鏈,相互之間又形成了關聯體系,我們稱之為新基礎產業的生態結構,具體可以見圖1。

其中5G是其他兩個基礎產業的基礎,支持智能化展開,支持數據的快速收集與傳導,沒有5G,人工智慧及其應用展開將非常困難,同樣數據產業發展也受到極大障礙。因為5G的重要性,所以全球才有5G產業標準與應用領域激烈的競爭。而人工智慧及其應用領域一定是與大數據產業及其產業鏈互為關聯互為支持、密切相關,沒有數據收集分析與快速計算,智能化就是空話,反之智能化技術又極大有助於數據收集、分析、判斷與傳播。

所以,我認為,這三個重要的新基礎產業及其應用領域形成的生態結構表明,我們一方面需要在這三個產業方面同時發力,還需要注意這三個產業及其領域的協同創新與合作發展。如此,才能真正使之成為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產業與民生高質量發展的新基礎。(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供圖)

【來源:人民網上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芮明傑:「雙循環」指明長三角一體化新方向
    選自文匯報「復旦管理學家圓桌談」「雙循環」這一重要的戰略選擇,核心是揚長補短,科技創新驅動,這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賦予了新要求、新任務,明確了三省一市需要重點通過交流合作、拓展一體化探索的重點領域。揚長補短、合作協同推進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在目前全球競爭背景下,我國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核心首先是揚長補短,把產業體系中的關鍵短板儘快補起來;其次是大力推動科技與產業創新,更新現有產業體系。
  • 復旦大學3位智囊型人物,被山東省政府聘為決策諮詢特聘專家
    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目前同時兼任著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等職務。,現擔任復旦大學六次產業研究院院長。芮明傑芮明傑現任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主任,同時擔任著國家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學科帶頭人,復旦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後流動站站長等職。
  • 復旦大學芮明傑:立志讀盡人間書
    現在,芮明傑仍然活躍在學術一線,孜孜不倦地貢獻著自己的「睿智」。人物小篆芮明傑教授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主任。芮明傑教授是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國家管理學著作一等獎獲得者。
  • 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鬱義鴻簡介
    鬱義鴻  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  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教育背景  1978.2~1982.1 復旦大學數學系獲數學學士學位  1982.2~1984.12 復旦大學管理科學系獲管理科學碩士學位  1994.9~1998.1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2019中國產業發展年度分析報告》發布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2019中國產業發展年度分析報告》發布 2020年08月22日 11:5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查建國 夏立 陳鍊 字號 內容摘要:8月18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系主任芮明傑教授和上海市產業發展研究和評估中心王小沙主任所帶領的研究團隊主持編寫的
  • 統管學院本科生生活導師簡介——數理統計系
    加拿大女皇大學統計學博士,美國北卡羅納教堂山分校博士後,上海財經大學統計與管理學院tenured常任軌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副院長,全國工業統計學教學研究會第九屆理事會副會長,曾任Quality Technology and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QTQM), special issue: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Finance
  • 香港理工大學計算學系原主任、華南理工大學大學軟體學院博士生...
    香港理工大學計算學系原主任、華南理工大學大學軟體學院博士生導師Daniel S Yeung教授應邀來西北師範大學作學術報告  10月25日,香港理工大學計算學系原主任、華南理工大學大學軟體學院博士生導師、IEEE Fellow、IEEE SMC(Systems
  • 學院陳詩一教授當選復旦大學第九屆「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
    近日,學院黨組織書記陳詩一教授榮獲復旦大學第九屆「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稱號。身為研究生導師、博士生導師,陳詩一教授始終將教書育人作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陳詩一教授堅持要求各位任課教師在教學中秉持立德樹人理念,多使用豐富多彩的中國經濟案例教學來提升同學們對中國經濟現象、規律和理論進行科學量化分析的能力。
  • 心甘情願做人梯——專訪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白英彩(左)與千家網記者的合影引言  看著眼前薄薄的幾張紙,上面寫著一個人的簡介:白英彩,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白英彩教授的口中還得知老師白手起家先後建設了幾個計算機實驗室。第一個是上海交大計算機系統實驗室。在剛到調到交大後不久他被分派到微機研究所任副主任,1981年為響應學校建設計算機系統結構實驗室的急切需要,被調到計算機系,不久被委任為實驗室主任。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簡介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具有近一個世紀的商學辦學歷史。走過一個世紀的復旦大學是我國最早設立工商管理教育體系的高校,早在1917年就創設了商科,並在1929年正式成立了商學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部院。20世紀50年代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復旦大學工商管理學科教育就此中斷。
  • 2019中國產業發展年度分析報告:產業競爭重在爭奪標準制定權
    日前,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發布《2019中國產業發展年度分析報告》(下稱「報告」)。
  • 芮明傑:「雙循環」另一核是建立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第二個問題隨之而來,如果是這樣,我們這個產業體系究竟應該發展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產業體系?中等收入陷阱一直是經濟學中爭論不休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二戰後曾經有幾十個國家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經濟增長速度非常快。
  • 中南大學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招生簡章
    陳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系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清華大學現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商務智能與決策分析、系統優化與預測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與景域驢媽媽集團合作辦學籤約
    5月23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與景域驢媽媽集團合作辦學籤約儀式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舉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陸雄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周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殷志文,景域驢媽媽集團董事長洪清華、景域驢媽媽大學執行校長陳美燕、奇創旅遊集團投資合作部總經理陸旭嵐等出席了此次籤約儀式。
  • DHM項目|蒙彼利埃大學醫療健康管理博士招生簡章
    Phillippe BRUNEL 教授 蒙彼利埃大學會計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健康組織創新和戰略管理EMBA項目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衛生經濟學Emmanuel TERRIER 教授 蒙彼利埃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蒙彼利埃大學醫學院醫療專業導師
  • 南京大學經濟學類專業
    院內設經濟學院(含經濟學系、國際經濟貿易系、金融與保險學系、產業經濟學系)和管理學院(含工商管理系、會計學系、市場營銷系、電子商務系和人力資源管理系),設12個本科專業、14個碩士點(含MBA、EMBA、MPAcc三個專業),15個博士點及2個博士後流動站。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小松教授作品欣賞
    王小松1964年出生於中國武漢現任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副院長 / 教授 / 博士生導師2003作為中國國家人事部引進專家,任浙江大學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主任/ 教授1997獲得柏林藝術大學造型大師生學位,任教於Victor Gollancz成人大學1996獲得柏林藝術大學碩士學位,任德中文化交流協會理事 / 文化總監1994入選德國藝術家協會會員1992作為自由藝術家 / 設計師定居柏林
  • 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導師介紹大禮包來啦!
    無論是準備迎接複試的2021年考生,還是即將踏上徵途的2022年考生,這份導師介紹大禮包,都應該被收藏。嚴三九、鄭涵、許正林、郝雨、吳信訓、王晴川、查燦長等老師一般會坐在複試面試的中間位置,也就是主考官,你們的面試分數由他們最終定奪。嚴三九, 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獲新聞學博士學位。曾任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院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生/博士生導師。
  • 2021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即將開啟
    2021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將通過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媒體平臺和媒體合作夥伴直播。直播收看方式將擇日公布,歡迎關注!新年論壇無科創·無未來上午場 09:00-12:00陸雄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王 磊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
  •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系主任李志輝總結
    「《國際金融研究》雜誌理事單位年會」於2011年5月21日在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召開。上圖為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系主任李志輝。(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  新浪財經訊 「《國際金融研究》雜誌理事單位年會」於2011年5月21日在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召開。上圖為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系主任李志輝。  以下為總結實錄:  李志輝: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專家,我們經過一整天的研討,大會終於結束了,本次大會我覺得取得了圓滿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