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甘情願做人梯——專訪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20-12-13 千家智客
 

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白英彩(左)與千家網記者的合影

引言

  看著眼前薄薄的幾張紙,上面寫著一個人的簡介:白英彩,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55-1961年在清華大學攻讀工業自動化專業,1978年11月調入上海交通大學。先後擔任微型機研究所所長、計算機科技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金橋網絡工程中心主任、上海市昂立學院院長、全國微機開發系統協會理事長,上海計算機開放系統協會理事長,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理事,上海市建委科技委信息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智能建築專家委員會主任,上海醫藥學信息學會名譽理事長等十多項社會團體職務……

  看著這份幾百字的簡歷,想像著他會是個怎樣的專家呢?正在沉思中,一位面帶微笑、和藹慈善的老人向我走來。結實的身材、矯健的步伐以及面部輪廓可以看出這位老人年輕時非常英俊瀟灑,他就是白英彩教授。

  剛剛從一場會議中下來,白教授仍然精神抖擻,並連連向我們表示歉意。親切的語氣讓我們深感傍晚雨後的清新與溫暖。我們的採訪在溫暖中展開來……

計算機教學奮進三十餘年

  從上世紀1978年調入到上海交流大學從事計算機研究和教學工作開始,白英彩教授在在該校教學之路上已經整整走了三十一年了,他默默耕耘,苦在其中,也樂在其中。先後著述了《分布式處理系統》、《計算機局部網絡概論》、《異步轉稱模式ATM》、《計算機通信大全》(300萬字)、《CIMS教程》、《計算機通信系統及元部件手冊》(共8冊,約400萬字)和《英漢計算機技術大辭典》(約500萬字)等63部冊等專著,其中包括譯著《高精度同步隨動系統》(1965年版,國防出版社)等20餘部。迄今為止,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105篇。

  在這些著作中,《計算機硬體實踐教程》被評為國家高校優秀教材特等獎,並在1988年1月30日受邀參加授獎活動,在授獎會後,白教授還受到以李鵬總理等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和鼓勵,並與授獎者(或代表)合影留念。其後,白教授主編的《英漢計算機技術大辭典》1998年榮獲中國圖書最高獎——第十一屆中國圖書獎。

  從白英彩教授的口中還得知老師白手起家先後建設了幾個計算機實驗室。第一個是上海交大計算機系統實驗室。在剛到調到交大後不久他被分派到微機研究所任副主任,1981年為響應學校建設計算機系統結構實驗室的急切需要,被調到計算機系,不久被委任為實驗室主任。而這時候的計算機硬體實驗室是空空如也,一處荒蕪景象,當時既無經費又無設備,無器材,更缺少人員,但白教授深知,計算機專業離開相應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很難培養出合格的人才的。這也表明在80年代初期,建立一個旨在加強計算機硬體或計算機系統的實踐訓練的專業實驗室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時間不等人。因此,白教授在看清這些形勢之後,在克服重重困難,一步一步地將實驗室建立起來,為學生們創造了個很好的實踐環境。

  第二個實驗室是上海交大金橋網絡工程中心實驗室。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白教授承接了較多培養研究生的任務,且當時的課題組研究方向是網絡與分布式系統。那時急切的需要建設起一個網絡專業實驗室,而一個偶然的機會上海交大與北京吉通通信有限公司、中國浦實電子有限公司、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和華東理工大學共五家單位聯袂組建了金橋網絡工程公司,並獲得IBM、阿爾卡特、富士通、英特爾、微軟和3COM等國際大公司的大批計算機以及網絡設備,因而這個實驗室便順勢而生。

  第三個實驗室是一個路由器開發實驗環境(400M2),這是為適應及培養IT高級人才的需要而建設的。1999年初,一家公司慕名而來,請白教授所帶的團隊設計新穎的理由器,並提供科研費用。該項目成功之後又有上海和北京的兩家大集團先後投資進來,用以建立路由器實際開發環境實驗室。

  第四個實驗室是網絡存儲系統開發環境,在2000年時該實驗室的師生做出了中國第一個網絡存儲實驗設備,進一步吸引了一家公司與他們合作研究當時國際IT熱點的IP網絡存儲產品,因此很快共同建立起IP存儲研發環境(150M2)。

  這些實驗室培養出了很多的優秀人才,這也由於他們在實驗室受到充分的訓練,練就了紮實的科研基本功和很強的動手能力,因而受到用人單位所青睞、重用和好評。

  白教授之所有熱衷於實驗室的建設,和進行實踐教學是於他在清華讀書時必須「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所受的教育分不開的,他傳承了工科院校必須重視實踐教學的優良傳統。

「他是一個品牌」

  「他是一個品牌,做白老師的學生是一種榮譽!」在2005年12月25日曆屆研究生同學們為白英彩教授精心組織的七十華誕的宴會上,他指導的一位研究生在開會伊始就這樣說到。其實不僅僅一位研究生有這樣的感受,他所指導過的100多位研究生及博士都是如此。「白教授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的負責和一種創新的精神一直鼓勵著我,伴隨我走得更好!」另一位研究生深情款款的說到。

  白教授把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生送出了校門,他指導過的各屆碩士、博士研究生共146名(其中博士生41名)。在白教授的指導下,這些研究生實踐能力強,項目經歷多,深受用人單位青睞和重用,其中許多人走出校門後成為創新、創業的領軍人物和事業成功的青年俊傑,如楊元慶、茅道臨、江永清、趙建軍等在交大讀書時都聽過白教授的課,在他的實驗室受到過很好的訓練。

嘔心瀝血育英才

  白教授自從事計算機教學與科研開始,為了一批又一批的研究生,建實驗室,搞科研項目,為育英才,嘔心瀝血。三十多年裡,白天他忙得連喝杯茶的時間都沒有,晚上因為常常接聽學生的來電,往往要到11到12點鐘才能吃完晚飯。特別在新世紀之前10年和之後的5年裡,他所指導的同時在校的研究生經常保持在60-77名左右。作為指導老師,他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當人梯!

網絡存儲技術是未來IT基礎設施的核心

  採訪過程中,除了解到白教授教育與科研的三十年經歷外,我們還聽到了白教授對網絡存儲技術和產業的發展趨勢所做的精闢分析。他是一個以存儲為中心的資訊時代,信息在企業的決策、經營及管理中發揮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它已經成為一種超越其競爭對手的戰略資源。所以信息的存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此,他認為能夠提供多種信息處理系統的連接、維護、管理、信息共享,採用具有彈性的網絡存儲成為大勢所趨。白教授指出,今年,儘管美國IT企業的情況都不太景氣,很多公司紛紛降低IT設備預期投資,但從相關調查報告來看,數據存儲設備投資卻幾乎不受影響。從目前看來,數據容量爆炸性增長的速度已遠遠超過存儲介質的增長速度。在存儲領域的摩爾定律每18個月所產生的數據超過以前歷史上產生數據的總和,如何解決所生產的存儲介質容不下同時期所產生的數據是行業內大家討論的熱點話題。對此,在存儲網絡實驗室受到實踐訓練的一些青年學子辦的聖橋信息科技公司所生產的網絡存儲設備(NAS、IP-SAN)能夠顯著的提高存儲效率,也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之一。

智能建築行業民族品牌需要保護

  白教授曾先後擔任了上海市建委科技委信息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浦東建設局信息化專業委員會主任、上海市智能建築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他在近幾年多次受邀主持或參加了建築智能化行業很多民族品牌的研討會。他認為民族品牌要做大做強,除了他們自身的產品性能、服務質量及銷售信念等要加強外,我們中國自己人也要支持與保護民族品牌。以前國產貨並不多,我們大多採用外國貨,現在有了自己的品牌,且質量和服務都不比外國品牌差時,為什麼不能改變觀念,與時俱進地嘗試多多採用國產品牌呢?如果大家都不用國產品牌,這樣我們的產品就沒有銷路,沒有銷路就沒有資金,沒有資金自然人才、技術及市場開拓等都無法到位,這樣國產品牌就很難生存。因此,民族品牌不僅要加強自身建設,更需要我們的保護。

後記

  結束了三個多小時的採訪,發現白教授的聲音已經低沉並伴有些許沙啞,但在離開交大的路上,他仍然神採奕奕,並不時的叮囑我們晚上回去要小心,還親自為我們叫上的士。我們回廣州後,白教授還親自致電給老總表揚我們的工作出色,對於我們的旅途辛苦老師也致了慰問電,讓我們受寵若驚!這些處處為他人著想的細節令人感動,也難怪這位桃李滿天下的教授,被學生們深深的愛戴和尊重。

白英彩教授簡介:

  白英彩,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55-1961年在清華大學攻讀工業自動化專業,1978年11月調入上海交通大學。先後擔任微型機研究所所長、計算機科技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金橋網絡工程中心主任和上海市昂立學院院長等職。主要業績:主要從事計算機分布式系統和網絡系統的研究,是中國最早倡導分布式處理技術的計算機專家,並有一系列建樹。主要著作《分布式處理系統》、《計算機局部網絡概論》、《異步轉稱模式ATM》、《計算機通信大全》(300萬字)、《CIMS教程》、《計算機通信系統及元部件手冊》(共8冊,約400萬字)和《英漢計算機技術大辭典》(約500萬字)等63部冊,其中包括譯著《高精度同步隨動系統》(1965年版,國防出版社)等20餘部。迄今為止,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105篇。擔任93』IFAAC(國際工廠自動化學術會議)程序委員會主席並作大會主題報告。曾先後擔任《現代工業企業自動化叢書(24冊)》編委會主任、《全國高職高專計算機系列教材》編委會主任和《新世紀計算機專業系列教材》編輯會主任、《金字工程系列叢書》編委會主任。創刊並擔任《數字設備與自動化》和《微型電腦應用》兩雜誌編委會主任、主編等職。先後獲部委級獎項16項,其中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4項,獲國家級優秀教學一等獎1次,分別獲電子部和上海市特等獎各一次,主編的《英漢計算機技術大辭典》(500萬字)1998年榮獲中國圖書最高獎——第十一屆中國圖書獎,主編的《計算機硬體實踐教程》獲國家高校優秀教材特等獎,受到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和鼓勵。其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146名(其中博士研究生41名),均已畢業並獲得相應學位,為各兄弟院校培養中級職稱在職進修學者32名,被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和大連城市學院等十所院校聘為兼職教授。先後擔任全國微機開發系統協會理事長,上海計算機開放系統協會理事長,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理事,上海市建委科技委信息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智能建築專家委員會主任,上海醫藥學信息學會名譽理事長等十多項社會團體職務。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虐待學生的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有網友爆料、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倪某在學術交流小組中辱罵學生要求全天工作。網站截圖顯示,在「基礎模型重大創新小分隊」和微信組中,導演倪某不停地發表令人髮指的辱罵言論,其中的措辭也不吸引人。倪某咆哮的原因是學生想休息,而倪某則認為學生無權休息,這導致倪某做出了如此令人震驚的毀滅性聲明。
  •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陸銘榮獲「中國商學院十大最受...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陸銘榮獲「中國商學院十大最受歡迎的教授」獎項!本次十佳教授的評選由MBAChina與《經理人》雜誌共同完成,歷時近8個月的數據採集、院校申報、問卷調查等工作,最終評定十名教授獲此殊榮。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芮明傑...
    本期,人民上海會客廳邀請到了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芮明傑,針對「疫情之下,如何穩定增長發展新經濟?」這一熱門話題進行深度訪談。芮明傑: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產業與企業發展、企業戰略與經營、現代公司理論、知識管理與創新。
  • 上海交通大學啟動博士生教育「致遠榮譽計劃」
    央廣網上海6月29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上海交通大學今天發布博士生教育「致遠榮譽計劃」,匯聚海內外頂尖科學家和行業棟梁,組建「1+1+3」多元指導團隊,創新博士生國際化培養體系。該計劃每年將單列100個博士生招生名額,實施全過程培養和動態考核,引導博士生論文選題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或緊扣世界科技前沿,旨在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拔尖青年科技人才。
  • 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李冕教授入選ASME Fellow
    近日,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發布了新一屆Fellow入選名單,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李冕教授成功當選ASME Fellow, 標誌著他在設計自動化領域的研究貢獻得到國際學術界和工業界的肯定。
  • 蘭州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張友鵬教授應邀來隴東學院作學術報告
    蘭州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張友鵬教授應邀來隴東學院作學術報告  近日,蘭州交通大學教務處處長、博士生導師張友鵬教授在大學生活動中心作了題為《牽引供電系統雷電防護及服役性能安全風險評估技術研究》的學術報告。電氣工程學院院長李高清主持了報告會,電氣工程學院全體師生共計1000餘人聆聽了報告。
  • 博士生導師教授回花垣母校,捐錢又出力
    11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饒碧俊應花垣縣第四中學邀請回到母校,與近距離為全校師生作了一場勵志教育講座。饒碧俊出生在花垣縣龍潭鎮龍門村,1975至1979年分別在花垣縣第四中學初中部、高中部就讀,曾於1986年在花垣四中任教兩年,既是母校學子的老學長,又是母校教師的老前輩,現為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授。
  • 設計考博|2021年上海交通大學博士招生分析(附擬錄取名單)
    另外聯繫導師也非常重要,基本上進入綜合考核的學生,每位導師都會有一名學生,提前聯繫非常重要。董佔勳,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設計系副主任。2009年獲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數位化藝術與設計專業博士學位。上海交通大學首屆教書育人獎(集體)二等獎獲得者(排名第一),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者(排名第三)。
  • 上海交通大學李少遠教授訪問天津大學
    本站訊(通訊員趙超)5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李少遠到天津大學進行交流訪問,並受邀為我院師生做了題為「Learning-bas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的學術報告
  • 理論計算機科學優秀博士生論壇 2020
    張舒(山東大學)個人簡介:張舒,山東大學在讀博士生,本科畢業於山東大學軟體學院,現於山東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張文博(上海交通大學)個人簡介:張文博,上海交通大學BASICS實驗室在讀博士生,師從傅育熙教授。本科畢業於東南大學。
  • 上海海事大學教授話專業——交通運輸
    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目標,上海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進一步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生大一期間須修讀完培養方案中所規定的專業分流前的必修課程,並在大一末按「績點優先,參考志願」的原則分流為交通運輸和交通工程兩個專業。
  • 上海交通大學2019級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開班儀式隆重舉行
    10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2019級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開班儀式在閔行校區隆重舉行。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研究生院院長王亞光、副院長楊升榮,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新遠,網絡信息中心主任管海兵,工程博士招生培養學院領導、校內外導師代表和2019級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等150餘人參加了本次開班儀式。
  • 上海交通大學:多措並舉落實導師責任
    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隊伍中,頂尖人才佔比已近15%,青年領軍人才佔比超過12%。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深化改革,多措並舉落實導師責任。施行導師競爭上崗、動態管理。上海交通大學根據學科特點,逐步落實博士生培養經費共擔機制,將研究生招生名額向學術活躍度高、學生培養質量高的導師傾斜;加強導師考評,形成規範合理、進退有序的動態調整機制;取消「博導」稱謂,強化崗位意識;評聘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青年教師具有博士生招生資格。依據培養目標施行分類選聘。
  • 上海交通大學:多措並舉落實導師責任
    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隊伍中,頂尖人才佔比已近15%,青年領軍人才佔比超過12%。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深化改革,多措並舉落實導師責任。施行導師競爭上崗、動態管理。上海交通大學根據學科特點,逐步落實博士生培養經費共擔機制,將研究生招生名額向學術活躍度高、學生培養質量高的導師傾斜;加強導師考評,形成規範合理、進退有序的動態調整機制;取消「博導」稱謂,強化崗位意識;評聘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青年教師具有博士生招生資格。依據培養目標施行分類選聘。
  • 上海海洋大學工程計算機專場來啦!8月14日,兩位院長與你雲端相見
    上海海洋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日本東北大學工學博士,上海市青年東方學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A類)入選者。信息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業農村部漁業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上海海洋大學工程學院是在1958年設立的漁業機械專業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傳統特色學院,於2006年1月18日正式成立。
  • 青島大學聘請宋遠方博士擔任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青島日報1月7日訊 日前,青島大學舉行聘任儀式,聘請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宋遠方博士擔任該校商學院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並就加強合作、學校建設和人才培養等進行座談交流。聘任儀式上,青島大學黨委書記胡金焱介紹了宋遠方博士的基本情況,校長夏東偉為宋遠方頒發了兼職教授聘書和博士生導師聘書。
  •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生劉安
    級校友,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生。師從全國著名專家劉輔仁、肖生祥教授,在西安交大醫學院連續獲得四屆研究生獎學金。    我是一個身患殘疾的回族女孩,曾經為求學歷盡了艱辛。因為有了濱醫二系,不僅圓了我上大學的夢想而且還成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多年來,我一直對我的母校濱州醫學院和二系的領導、老師深懷感激之情。
  • 西安交通大學EMBA上海班招生簡章
    席酉民 講授課程:領導科學與領導藝術 原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現任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組織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益 講授課程:跨國經營與國際商務、戰略營銷管理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Strathclyde大學訪問學者,並從事營銷合作研究。
  • 預告| 聽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講述低速無人車發展歷史和代表性應用
    楊明,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寶鋼全國優秀教師,上海市浦江人才。1997 年於華中理工大學自控系獲學士學位,2003 年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獲博士學位,2003-2005 年在法國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從事博士後工作,2005 年回國進入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系任教至今。早在 1997 年,楊明教授就開始將智能車作為自己的一個研究方向,與學生參加比賽的小智能車不同,他所從事的是一項面向未來的尖端技術。
  • 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鬱義鴻簡介
    鬱義鴻  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  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教育背景  1978.2~1982.1 復旦大學數學系獲數學學士學位  1982.2~1984.12 復旦大學管理科學系獲管理科學碩士學位  1994.9~1998.1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